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公共建筑设计 \ 关键词:中国城市未来发展的关键是什么?

关键词:中国城市未来发展的关键是什么?

发布于:2022-10-09 09:03:09 来自:建筑设计/公共建筑设计 [复制转发]

本文为“规划师笔记”精选文章

本文转载自上海转型、中规建业


像一个生命体一样,任何城市在众多城市构成的生态圈中既相互依赖又相互竞争。 在这个日趋激烈的赛场上, 中国城市未来发展的关键词是什么? 本文试图从历史演变和资本的角度进行一番梳理、归纳与分析。

 


1

   

   


2010年的时候,中国人均GDP最高的城市是 克拉玛依 。这个西北石油小城, 那一年的人均GDP是深圳的1.98倍,北京的2.58倍。


仅仅五年之后,这座小城的人均GDP已经差不多被深圳追平,和北京的差距也拉近到了1.6倍。在这五年里,东部沿海的一线城市保持稳健发展,而克拉玛依的GDP则从2010年的700亿降至2015年的670亿。


这种停滞和萎缩,是很多内陆资源型城市的命运缩影 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石油、煤炭、钢铁等价格的暴跌。


随着人口增长的停滞,房地产的需求停滞,整个内陆的工业化引擎生了锈,三四线城市的未来显得不容乐观。


在这种背景下,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三四线城市很多年轻人开始大规模向一二线城市迁徙。


2

   

   


2016全国春运流动图


这是一张根据2016年春运迁徙大数据绘制出的全国春节期间人口流动图景。


这幅颇为壮观的图景,不仅描绘出了人类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迁徙活动,更重要的是,每一个人都用自己的足迹和选择,描绘出了中国各个城市的地位、等级、关系与纠葛。


不过本文并非从人的角度去看这个问题,而是用资本(钱)。 如果说人口是一个城市的静脉,那么资本就是它的动脉。


要研究城市之间资本的流动,非常值得关注的就是“企业间的跨城市资本流动”。【以下数据图所采取的数据是启信宝提供的全国1.1亿家企业的全样本数据库,搜索了全国近五年(2013.1-2017.6)所有企业间的投融资信息,可作为一个参考。】


通过数据建立城际投资的全国城市拓扑关系网络,能够看到中国城际产业资本的控制中枢,即以“北上深”为中心的城市网络。



由图可见,在整个关系网络中,“北上深”不断地向中心地带移动,将其他城市排挤在外,我们还可以把这些城市落在地图上,构建出全国跨城市资本流动地图:


城市资本流动钻石图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最亮的三个点分别是:珠三角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和京津翼城市群。 这三个城市群与成都-重庆西部城市群构成了一个钻石形状,仅有星星点点的东北和西部的几个亮点游离在外。


这颗大钻石内的资本流动,占据了全国资本流动的九成以上。


接下来看看,钱是从哪里流出来的?



在这个榜单上,“北上深”排名前三甲,其资本流出总量远超其他城市,可以说,“北上深”通过一笔笔对外投资,引导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全国的资金流向和经济命脉。


杭州则排名第四,打破了“北上广深”的固局概念,最为亮眼。(接下来上榜的是天津、南京、宁波、苏州、成都),有5名都是长三角区域的城市,可以看到长三角地区资本的活跃程度。


那么,这些钱又流向了哪些城市?



由上图可见,吸引外来控股型投资笔数最多的前三名的还是“北上深”。相比投资排名,宁波抢到了第四名,超过了杭州。


值得注意的是,在外来资本流入城市榜单上,嘉兴挤掉了南京,进了前十,显示出嘉兴颇受资本青睐。


3

   

   


接下来让我们把目光投向三四线城市。前文说到三四线城市的未来似乎不那么光明,那么它们未来走向如何?前景又如何?


根据对2016年GDP前100名的城市在过去五年间的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变迁进行的梳理,可以得出以下观点。


衰落中的城市


100个城市中,GDP增速低于上海(一线中最慢)的有10个城市,占了10%。这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北方的资源型城市,包括克拉玛依、大庆、铁岭和鞍山。


崛起中的城市


100个城市中,GDP增速高于深圳(一线中最快)的有13个城市,比衰落中的资源城市还要多。 这表明在过去的五年中,三四线城市的整体发展速度并没有慢于一线城市。


令人颇有点意外的是,这里面不少是内陆的中小城市,那么其发展动力究竟来自哪里?


如果要揭示其中的奥妙,至少可以找到四种原因:


1.国家扶持

这些幸运儿是国家战略中的支点,大量资金汹涌而至,交通基建设施大干快上。比如增速前十名中,就包括了遵义。


2.交通要害

内陆的三线城市不靠海,没有港口,在交通竞争力上似乎要弱一些,其实也不尽然。本文为“规划师笔记”精选文章。比如资阳,因为靠近成都的新国际机场;咸阳,靠近西安机场,都在经济发展上获得了强大动力。


2012年,唯品会看中了资阳的位置优势,将这里设为西部物流基地,随后京东、顺丰等电商物流企业陆续跑来扎堆,后面的发展越来越顺。


不过上面讲的情况有点可遇而不可求,不是每个城市都能碰到,真正有借鉴意义的,还得看下面两种类型。


3.成本优势,产业转移

制造业从高成本地区向低成本地区的转移,是一个永恒的过程,只要发达城市的产业在不断升级,周边的中小城市就将受惠于此,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比如增速前20 的城市中,就有襄阳、宿迁、淮安等三线城市,属于产业转移的受益者。


襄阳可以作为一个代表,这座小城市位于湖北北部,本身没什么资源,也不是交通中心,但是由于相对便宜的劳动力资源和土地资源,使得东风日产看中了这里,让天籁、英菲尼迪的生产线落户,由此发展出了一个完善的汽车工业生态。


4.传统产业,稳步升级

有些城市无法得到外来资本的眷顾,这种情况下只能自力更生了。比较典型的有宜昌、菏泽、宁德等。


三四线城市和一二线城市的产业升级是截然不同的,由于缺乏教育资源和人才优势,所以不太会是互联网、人工智能之类的高大上行业,同时因为缺乏政治资源和交通优势,因此也很难吸引高精尖的制造业。


三四线城市的升级,更多建立在其传统产业的基础上。 比如宜昌的磷化工、菏泽的炼油化工、宁德的不锈钢,都是国内首屈一指的产业聚集区。虽然同样是工业,但是和北方那些资源工业不同的是,其下游需求方向并不是源自房地产。由于稳定的需求红利,可持续的产业链延伸,在推动地方经济的升级上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之,三四线城市在工业的发展上仍然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仍然大有可为。


此外, 三四城市还有另外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方向——“加入城市群”。


4

   

   



今年,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战略,对标全球打造“中国硅谷”,并且明确广州、深圳、东莞要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东莞的发展首次被放到与广州、深圳两个国家中心城市同一平台去谋划推进。


这表明,城市群组团发展已成为中国城市当下乃至未来的重要走向。


从国家整体经济发展来看,政府更愿意让城市抱团发展,因为城市群更好实现了产业发展资源更强的聚合效应,群中各个城市可以彼此间进行资源互补,形成更具效率和价值的产业链条。以核心大城市带动周边二三四线城市经济的发展。


这也意味着中国城市的竞争格局中,城市群的组团竞争已渐成事实并逐渐激烈和扩大化,但城市间的个体竞争依然存在,并将长期存在,因为对单个城市自身来说,需要在共促合作下竞争,提升自己的话语权,以及在未来城市格局中的权重。


由此可见, “变局+机遇” ,正是中国城市未来发展的关键词。


笔记碎碎念:

“变局+机遇”,正是中国城市未来发展的关键词。



  • lijiawei411
    lijiawei411 沙发

    2010年的时候,中国人均GDP最高的城市是 克拉玛依 。这个西北石油小城, 那一年的人均GDP是深圳的1.98倍,北京的2.58倍。


    仅仅五年之后,这座小城的人均GDP已经差不多被深圳追平,和北京的差距也拉近到了1.6倍。在这五年里,东部沿海的一线城市保持稳健发展,而克拉玛依的GDP则从2010年的700亿降至2015年的670亿。


    这种停滞和萎缩,是很多内陆资源型城市的命运缩影 , 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石油、煤炭、钢铁等价格的暴跌。


    随着人口增长的停滞,房地产的需求停滞,整个内陆的工业化引擎生了锈,三四线城市的未来显得不容乐观。


    在这种背景下,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三四线城市很多年轻人开始大规模向一二线城市迁徙。

    2022-10-16 17:19:16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公共建筑设计

返回版块

51.18 万条内容 · 441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干货|数学公式计算出来的曲面!

转自公众号:犀牛参数化云平台 几个世纪以来,人类一直尝试用科学的方法来描述这个世界,然而数学就使得这项工作变得更加容易了。例如,向日葵中的数字图案、种子的倍增因子,甚至还可以用数学公式来预测黑洞的出现。 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说:万物皆数,自然界中的花草树木、风雪雨露等自然现象都隐藏着数学的奥秘。 数学是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基础,从最初的形式选型到最终的建造,它无所不在。现代数学的发展大大丰富了几何学的理论,增强了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计算机的辅助下提供了多样化的工具,来对复杂形态进行高效率的设计、分析、建造。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