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鱼
悬鱼位于悬山或歇山建筑两端山面的博风板下,垂于正脊。悬鱼是一种建筑装饰件,大多用木板雕制而成,因为最初为鱼形,并从山面顶端悬垂,所以称为“悬鱼”。
关于这个装饰还有一个典故。据《后汉书》记载:府丞送给羊续一条活鱼,羊续接受了却没有吃,而是将鱼挂在庭中。当府丞再送鱼来的时候,羊续便让他看悬在庭中的那条鱼,以此婉转地拒绝了府丞的第二次送鱼,明示自己不愿受贿的心意。后来人们便在宅上悬鱼,以此表示房主人清廉高洁。
悬鱼形象的变异
悬鱼装饰在发展的过程中,鱼的形象渐渐变得抽象、简化了,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装饰形式,有的甚至变成了蝙蝠,以取“福”之意。
吻
吻,也称“正吻”“大吻”,是明清时期建筑屋顶正脊两端的装饰构件,为龙头形,龙口大张咬住正脊。而在当时南方的有些地区则将之称为“鳞尾”,与大吻的做法有一些不同之处,如尾部卷曲时不并拢,或在边缘加有许多花纹等。
根据现存资料来看,吻最早出现于汉代,如汉代的石阙、明器上就有“吻”的形象,不过,其形象与现今所能见到的明清时期的吻有很大差别。汉代的“吻”,大多是用瓦当堆砌的翘起的形状,尊贵的建筑中则多用凤凰、朱雀或孔雀等。由汉代至清代,“吻”有一个不断的发展过程,并且在工艺上也是越来越精美、生动。
故宫太和殿上的吻
吻多由陶或琉璃制成。重要的宫殿等建筑中,大多使用琉璃吻,北京紫禁城中的主要宫殿正脊两端的吻都是琉璃制品。太和殿屋脊上的大吻就是最典型的一例,高达3.4米,重约4.3吨,由数块琉璃件拼合而成。如此庞大而精致生动的装饰,让人不得不由衷叹服当时工匠的高超技艺。
鸱尾
南北朝时期及其之后,鸱尾逐渐代替了汉代的朱雀等形象,成为正脊脊饰的新样式。郦道元在《水经注·温水》中就有“屋上构楼,高者六七丈,下者四五丈,飞观鸱尾,迎风拂云”的记载。鸱尾,原是一种鹞鹰。看来,这一时期的鸱尾还保留有一定的鸟的形象,也就是说,它由汉代的朱雀发展而来,还保留有一些朱雀的影子。
鸱吻
中唐至晚唐时期,鸱尾发展演变成带有短尾的兽头,口大张,正吞着屋脊,尾部上翘而卷起,被称为鸱吻,又叫蚩吻。据明代李东阳《怀麓堂集》记载:“龙生九子,蚩吻平生好吞。今殿脊兽头,是其遗象。”明人认为蚩吻是龙的儿子,而龙生于水、飞于天,人们将它放在屋脊上既是装饰又有兴雨防火的寓意。
民居建筑上的鳌鱼
从设置的位置来看,民居建筑正脊两端的鳌鱼与官式建筑中的吻是同一性质的建筑构件。因此,鳌鱼的产生与发展是和吻近似的,或者更准确地说,它是吻在某一阶段时出现的形象。吻这种构件在各个时期有不同的名称,鳌鱼即是其中之一。据《事物纪原》引《青箱杂记》称:“海有鱼虬,尾似鸱,用以喷浪则降雨。汉柏梁台灾,越巫上厌胜之法,起建章宫,设鸱鱼之像于屋脊……”这种设于屋脊上的鸱鱼装饰,应当就是我们现在在某些民居等建筑中能看到的鳌鱼。
古代殿堂屋脊上的神兽
在古代建筑的屋脊上,除了正脊两端的吻之外,在垂脊或戗脊的脊端,还有很多走兽类的装饰,因为它们的形象都非凡间可见,所以也称为“神兽”。神兽的形态都很特别,非常有意思,不过它们的排列和所用数量是很有讲究的。在宫殿上所用神兽的数量,最高等级是十个,外加一个跨凤仙人。按顺序从下至上,也就是从前到后分别是仙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行什。
故宫殿脊上的神兽
关于建筑上神兽的使用,清朝规定,仙人后面的神兽应为单数,按三、五、七、九排列设置,建筑等级越高神兽的数量越多。例如乾清宫,它是明清两代帝王的寝宫,在脊上就排列有九个神兽,按例是最高等级。但太和殿的地位显然比乾清宫更为显赫,因此在太和殿的脊上多设了一个神兽——行什,它是能飞的猴子,可以通风报信。交泰殿是皇后在重要节日接受朝贺的地方,较乾清宫低一级,所以只有七个小兽。故宫宫殿脊上的神兽,在色彩与材质上均与殿的屋瓦一致,和谐统一。它们立于脊上,除了区分等级,还有重要的装饰作用,给庄严肃穆而恢宏的宫殿增添了一道活泼、灵动、可爱的风景。
人字顶
建筑的屋顶分为前后两面坡,两坡上端在屋脊处相交,形成建筑屋顶的正脊。这种两面坡屋顶从山墙立面看,其屋顶的形象就像是一个“人”字,所以把这种屋顶形式叫作“人字顶”。人字顶是一般住宅较常用的屋顶形式,硬山顶、悬山顶都属于人字顶。
本文来源:王其钧《古建筑日读》
知识点:中国传统建筑里的装饰构件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2人已点赞
分享
建筑构造
返回版块7.65 万条内容 · 187 人订阅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