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栱长是斗栱演进的过程中一个较为活跃的因素,对斗栱的整体造型有很大的影响。本文在前辈学者的基础上深入解读了《营造法式》栱长构成的特点,尝试揭示出其精细分°值背后的设计智慧,并与《法式》成书之前影响甚广的晚唐官式栱长制度作了对比。
斗栱是中国古代木构建筑最具特色的标志,其比例权衡和细部特点因不同时代、地域和匠作流派而有所不同,反映出审美价值取向的差异及营造技术的变迁。至《营造法式》成书之际(1100年),斗栱的分°值模数制已经极为成熟,其斗栱制度被其后历代官式建筑奉为经典。
从栱长的明承宋制、清承明制来看,可谓一脉相承。张十庆先生曾对《法式》栱长构成及其意义进行过解析①,探讨了栱长设计的创意及其历史演变规律。本文将在此基础上,对《法式》的栱长制度作进一步的探讨。
一 《法式》斗栱的比例模数
《营造法式》对铺作中不同栱和斗的比例关系均有明确规定,但《法式》所载铺作以重栱计心造为代表,制度的描述均侧重于此。至于单栱造和偷心造只在注文中略加提及而易被忽视。加之孤立地考察栱长无法揭示其构成规律,须综合考察斗与栱的细部特征及其组合关系。
1. 栱的分°值模数
关于铺作中栱的比例权衡,据《法式》卷四可得以下简表(表1):
表1 《法式》造栱之制
其栱长分为三种:重栱造泥道栱和瓜子栱长62分°,花栱、令栱与单栱造泥道栱长72分°,慢栱长92分°。其中各栱的2分°尾数,是《法式》典型栱长的一大特点,颇令人费解。张十庆先生认为:“从实际操作角度而言,瓜子栱长62分°,华栱长72分°,慢栱长92分°,其中的2分°,并无实际意义,完全可以省去而不影响斗栱的组合,工匠在施工为图省事,也常常略去这2分°零头,以求整数。”如果其中的零头并无实际意义,古人怎能画蛇添足?那些为图省事的工匠也并非北宋的梓人。如此精微的比例权衡显然隐藏着创立者的某种巧思。
2. 斗的分°值模数
关于铺作中斗的比例权衡,据《法式》卷四可得以下简表(表2):
表2 《法式》造斗之制
斗的种类基本分为大斗和小斗两种,大斗的尺寸约为小斗的两倍。
根据《法式》卷四的造斗之制,花栱跳头既可施交互斗也可施散斗,故花栱长与栱头小斗的种类密切相关。《法式》规定两卷头长72分°的前提是铺作为计心造且出跳不减分°(花栱长 = 6+30+30+6= 72分°)。若铺作偷心,其上小斗改用散斗,则花栱长 = 5+30+30+5 = 70分°。至于上昂造铺作,其花栱长更是灵活多样。因此,72分°只是典型的花栱长度,其2分°的尾数也有其存在的条件。
二 《法式》斗栱的模数构成法则
虽然《营造法式》的斗栱造型设计精美细腻,但应是在一个 “原始设计模型”的基础上加工、修饰而来。若将斗栱的所有艺术加工和比例模数中的尾数都暂时略去,即可抽象出《法式》斗栱设计的“原始模型”,更便于揭示其初始的设计规律。此“原始模型”的斗栱种类和比例模数均大大简化(图1):
图1 《营造法式》斗栱原始模型图
(作者自绘)
(1) 大斗:方30分°,高20分°;小斗:方15分°,高20分°
(2)重栱下层栱长60分°,重栱上层栱长90分°;单栱长70分°
图中可见无论重栱造还是单栱造的“原始模型”的构成均受到模数网格的严格约束(水平方向每格15分°,竖直方向15分°与6分°间隔),体现出简洁、朴素的“以章栔为祖”的设计思想。
进一步考察《法式》各栱长度的相关性:
(1)花栱长 = 令栱长 = 单栱造泥道栱长 = 72分°
(2)瓜子栱长 = 重栱造泥道栱长 = 62分°
(3)慢栱长 = 瓜子栱长 + 两材 = 92分°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瓜子栱与重栱造泥道栱长均为62分°,其栱头卷杀并不相同,显然与其下斗的长度有关。再看栱长与斗长的关系:
(1)栌斗长 = 32分°
(2) 重栱造泥道栱长 = 栌斗长 + 两材 = 62分°
可见重栱造泥道栱的2分°尾数可能源于栌斗的2分°尾数,进而导致了慢栱的2分°尾数。需要追问的是:栌斗的2分°尾数因何而来?栱长的尾数与栌斗的尾数是否必然相关?
《法式》各种小斗的长广均在15分°左右,高均为10分°。在斗栱发展的初期,小斗的规格简单划一尚未分化(如莫宗江先生1937年所测的北宋初山西榆次雨花宫的斗栱就无交互斗、齐心斗和散斗的分别)或虽有分化尚不够细腻(如佛光寺东大殿的齐心斗与散斗尺寸相同②)。而《法式》小斗微妙的2分°级差,显然是经过北宋匠师们精心推敲的,既有构造的需求,又有美学上的考虑。如齐心斗(正面16分°)居中,散斗(正面14分°)在两侧,通过2分°的长度差体现了微妙的主次之别。又如交互斗施于花栱出跳之上,受力较大且一般十字开口,故其正面尺寸放大至18分°。三种小斗中,以齐心斗的模数(方16分°,高10分°)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是所有斗的基准斗。问题是齐心斗之方为何不取标准一材高15分°呢?推测应与小斗的构造安全有关。三种小斗的侧面宽度是统一的,均为16分°。说明小斗侧面开10分°的卯口,其所剩两耳的厚度至少须各为3分°,若有隔口包耳,则能保证其厚度为1.5分°(1.5= 3×0.5)。而栌斗的模数当是在齐心斗的基础上倍增而来的,即32 = 16×2,20 = 10×2。至于角栌斗略大(方36分°)是基于构造考虑而作的微调。但栱长普遍的2分°尾数又如何解释?栌斗方32分°,泥道栱亦可以取60分°而不必是62分°。其中究竟隐藏着古人怎样的匠心?
三 栱长尾数的玄机
笔者在参考《法式》卷三十大木作图样“栱斗等卷杀第一”的表达方法,重新绘制五铺作斗栱的过程中,发现前辈学者对“花头子”细部的误读可能是问题的突破口。花头子即外跳花栱的出头,用来承托下昂,其设计的初衷是为了将昂上坐斗归平。《法式》卷四:“花头子自斗口外长九分°,将昂势尽处匀分,刻作两卷瓣,每瓣长四分°。”初看此文,似前后存在矛盾:既然花头外长9分°,为何匀分的两瓣又每瓣长4分°呢?刘敦桢先生认为原文有错漏,将“每瓣长四分°”校订为“每瓣长四分°半”③ 。梁思成先生亦认同此说,注释本“大木作制度图样四”中的花头子即是按此绘制的④。
其实原文不误,花头子自斗口出,先平出1分°作为过渡,再卷起两瓣,每瓣各4分°。这一细节恰体现出北宋建筑极其微妙的艺术处理:不同造型轮廓的构件相交,其间至少要留出1分°的平段(图2)。同样的细节处理还出现在耍头的设计上,也是从斗口先平出1分°,再做斜抹。
图2 《营造法式》斗栱细部权衡图释1
(作者自绘)
由此进一步考察各栱头的艺术处理,遵循的都是同样的设计法则:泥道栱(重栱造)自栌斗口出,先平出1分°,再做卷杀;泥道慢栱自散斗口出,亦先平出1分°,再做卷杀——这样做还能保证内侧的折点不入斗口,否则影响栱的受力(图3)。可见栱长与栱头分瓣卷杀设计也是同时进行的,二者相互关联。进而又可以体会《法式》栱头的卷杀为何会因栱而异,不做简单的统一⑤。因此,无论是泥道栱(重栱造)62分°还是慢栱92分°的2分°零头,都是经过宋代匠师深思熟虑的。由于重栱造的瓜子栱在立面上与泥道栱相对应,故也取62分°。
图3 《营造法式》斗栱细部权衡图释2
(作者自绘)
至于令栱长72分°,当与铺作的单栱造有关。与重栱造相比,单栱造是更为早期和原始的做法,即重栱造是在单栱造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至《法式》成书之际已成为官式建筑斗栱的典型做法。《法式》卷四:“四曰令栱,或谓之‘单栱’。”可见令栱的本质是单栱。因此,分析令栱的栱长构成,应从单栱造入手。《法式》卷十七:“如单栱造者,不用慢栱,其瓜子栱并改作令栱。”即单栱造铺作横栱的长度只有一种。又《法式》卷四:“二曰泥道栱,其长六十二分°(若斗口跳及铺作全用单栱造者,只用令栱)。”单栱造改为泥道令栱,其长72分°,正与第一跳花栱长72分°相同。从构造上看,泥道令栱与第一跳花栱垂直正交于栌斗口内,第二铺形成正十字栱,二者在视觉上需达到均衡,泥道栱长取与花栱相等——这一法则正是早期斗栱设计的基本规律。因此,令栱的尾数是由典型的花栱长72分°带来的。
四 晚唐官式栱长制度
张十庆先生认为,《营造法式》成书以前的栱长制度并无一定之规,呈现出随宜和多样化的特点。但从现存唐辽宋建筑实例看,仍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最迟至晚唐已形成了典型的官式做法,且对北方地区的斗栱设计有着深远的影响。
我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五台山南禅寺大殿(782年)已有清晰的栱长制度(据祁英涛先生20世纪70年代实测):
(1) 泥道栱长 = 2倍第一跳花栱头长 (略小于令栱长)
(2) 慢栱长 = 2倍第二跳花栱头长
由于此殿仅为五铺作且第一跳偷心,故无瓜子栱和真正的慢栱。
从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857年)的栱长⑥构成看,在南禅寺栱长制度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变化,已形成了极为精严的法度,代表了京师地区的官式做法。铺作的正样和侧样之关系密切,除泥道栱外的各栱心长均受到490毫米(即一大跳心长的1/2或一跳的均值,合16.5寸)模数线的制约(图4)。其栱长的构成规律特征鲜明:
(1)泥道栱长 = 第一跳花栱长 = 令栱长 + 散斗上下宽之差⑦
(2)慢栱长 = 2倍第二跳花栱头长
(3)瓜子栱长 = 令栱长
(4) 慢栱心长 = 2倍瓜子栱心长 = 2倍令栱心长 = 2倍第一大跳心长
图4-1 佛光寺东大殿柱头铺作
(作者自摄)
图4-2 佛光寺东大殿柱头铺作理想模型
(作者自绘)
以上基本法则经过唐代匠师深思熟虑,自有其独特的设计逻辑。其斗栱为晚唐典型的双杪两下昂七铺作:外转第一、三跳偷心,第二、四跳计心,形成两个大跳。唐人将泥道栱设为与第一跳花栱等长,进而将泥道栱上的隐刻的慢栱取第二跳花栱外跳长的2倍,明显是试图使斗栱在造型上达到视觉的均衡(图5)。泥道栱则因栌斗尺度较大,在瓜子栱的基础上适当加长而成。瓜子栱和令栱的心长取慢栱的1/2,是为了使其上的散斗分布均匀。一大跳心长是东大殿铺作设计的根本出发点,也是各栱长度设计的模数基准。可以肯定,早在《法式》成书以前,晚唐官式建筑的栱长制度已经非常成熟且自成体系。
图5 佛光寺东大殿斗栱模数构成
(作者自绘)
佛光寺东大殿的栱长制度于敦煌莫高窟第431窟的北宋窟檐(980年)和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和山门(984年)以及山西应县木塔(1056年)中得到再现⑧(图6)。至于平遥镇国寺万佛殿(963年)、太原晋祠圣母殿(984年)、义县奉国寺大殿(1020年)等辽宋建筑的栱长比例关系与东大殿相仿而又存在差异,可视为其制度的不同程度的变体。
图6 独乐寺观音阁及山门栱长模数构成
(作者自绘)
《营造法式》栱长构成的原则与之有很大不同:典型的铺作为重栱计心造,其出一跳为30分°(两跳60分°)显然较唐辽为大,故花栱变长,两卷头长(72分°)超过重栱造泥道栱(62分°)。但单栱造泥道栱(泥道令栱)仍按古制取与之等长,这直接导致了令栱的加长。因此,在栱长演变过程中,令栱的加长似未必如张十庆先生所言“主要出于视觉效果的需要”,而是与计心造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至于慢栱比例的缩短,应与唐宋之际当心间尺度一般在2丈之内,而补间铺作由唐辽的一朵变为北宋《法式》规定的两朵的变化直接相关。
需要进一步讨论的是,《营造法式》所载的材分°制始创于北宋抑或更早?佛光寺东大殿铺作设计的背后,是否也隐藏着一套精密的材分°制?
根据前辈学者的实测统计,佛光寺东大殿花栱厚均值约210 毫米,假设晚唐铺作设计已存在成熟的分°制(1分°= 1/10材厚)且材厚等于栱厚⑨,则1分°= 21 毫米,第一跳心长 = 26分°,第二跳心长 = 21分°⑩。由此假说可进一步得出表3:
表3 佛光寺东大殿栱长分°值假说
此说存在疑点,似不合常理:
(1) 外跳第三、第四跳心长及里跳第三跳心长 = 23.5分°非整数分°。
(2) 瓜子栱心长与令栱心长 = 47分°非偶数。
如以同样的思路假设当时分°制的存在,分析独乐寺观音阁及山门可得表4~表6:
表4 观音阁上、下屋栱长分°值(1分°=18 毫米)
表5 观音阁平座栱长分°值(1分°=16毫米)
表6 观音阁山门栱长分°值(1分°=17 毫米)
独乐寺观音阁、山门两座建筑在遵循东大殿栱长构成规律的基础上,其栱长的比例权衡不尽相同,斗栱的分°值也不统一,似说明在晚唐辽初之际铺作制度尚未形成类似《营造法式》的分°制,栱长的比例关系在满足大的构成原则的前提下,仅由简单的尺寸控制(如观音阁上下屋用材大于山门,但其栱长模数控制线同为14寸)。
五 结论
栱长制度至迟到晚唐已形成了成熟严谨的官式做法。斗栱立面的竖向模数控制线为一大跳心长的1/2,横向联系栱的栱长由纵向出跳栱决定,慢栱比例较长(长同第二跳花栱),瓜子栱与令栱等长,其心长取慢栱心长之半。现存实例以佛光寺东大殿最为典型,斗栱比例舒朗,造型雄浑大气,其制度堪称“北派”谱系建筑的经典。虽然其法度精严,但当时的铺作设计尚未形成分°制。
北宋以来,艺术风格上“南秀”逐渐取代“北雄”,反映出统治阶级审美价值取向的巨变。至北宋晚期,源于江南营造技艺的《营造法式》一跃成为京师地区官式建筑的主流派系,其斗栱制度实为“南派”谱系建筑的代表。斗栱立面的原始竖向模数控制线为一材(15分°),横栱的长度与纵向的出跳不再密切相关,慢栱的比例缩短而令栱加长,横栱的组合显得错落有致。《法式》更多地反映出江南地区的审美趣味,斗栱比例紧凑,造型秀美精致。其最大成就在于分°制的应用,通过分°值模数制来精确权衡斗栱的比例,较唐辽和北宋初期更为细腻,体现了高超的设计智慧。林徽因先生在《清式营造则例》绪论中指出:“美的大部分精神所在,却蕴于其权衡中:长与短之比,平面上各大小部分之分配,立体上各体积、各部分之轻重均等,所谓增一分则太长,减一分则太短的玄妙。”以此来评价《营造法式》斗栱设计的分°值模数制是最恰当不过的。
注释
①张十庆《〈营造法式〉栱长构成及其意义解析》 ,《古建园林技术》 2006年6月
②莫宗江《山西榆次永寿寺雨花宫》 ,《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七卷第二期
③《刘敦桢全集》第十卷(《李明仲〈营造法式〉校勘记录》) 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④《梁思成全集》第七卷 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⑤《法式》栱头卷杀的典型做法是“四瓣卷杀”:栱头上留6分°,下杀9分°;从栱头顺身量四瓣,每瓣长4分°。至于三瓣或五瓣以及分°数不同的做法,都是根据实际情况在以上“理想模型”的基础上做出的微调。
⑥推测佛光寺东大殿单材高10寸、厚7寸,栔高4.5寸,足材高14.5寸。栱长及出跳尺寸:泥道栱长43.5寸(心长36寸 + 散斗下宽7.5寸),慢栱长73.5寸(心长66寸+ 散斗下宽7.5寸),瓜子栱、令栱长40.5寸(心长33寸+ 散斗下宽7.5寸),一大跳心长33寸(第一跳18寸,第二跳15寸,第三、第四跳16.5寸)。栌斗上方21寸,下方16寸,高14.5寸;散斗、齐心斗上方10.5寸,下宽7.5寸,下深7寸,高7寸。昂制:平出33寸,抬高14.5寸。
⑦张十庆先生文中注3:“唐佛光寺大殿的令栱与泥道栱等长是已知最早之例”。但实际明显不等,据实测泥道栱长约1290毫米,令栱长约1200毫米。
⑧ 观音阁与应县木塔的铺作侧样设计不如佛光寺东大殿严谨(例如七铺作两个大跳的尺寸不再统一),模数控制线对侧样的控制仅基本限于第一大跳之内。
⑨材厚与栱厚有时并不一定相等,实例中存在缩减材厚的“偷料”做法。如北宋少林寺初祖庵,用六等材,材厚为4寸(1分°= 0.4寸),但实际栱厚偷减为3.7寸。又如明故宫英华殿,斗口2.5寸,实际栱厚偷减为2.4寸。因此在古建筑实测数据解读中,不能简单地将材厚等同于栱厚,须反复校验。
⑩张荣,刘畅,臧春雨 《佛光寺东大殿实测数据解读》 ,《故宫博物院院刊》2007年第2期
本文原载于《中国建筑史论汇刊》第壹十叁辑
知识点:《营造法式》与晚唐官式栱长制度比较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2人已点赞
分享
中国建筑史
返回版块5.13 万条内容 · 158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古建筑的大木歌谣(口诀)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古建筑文化历史悠久,形成独特、造型优美、结构严谨。在古代匠人是如何将古建筑建造出来的?古建筑的构件繁多复杂,每类构件的构造及权衡尺度是依据什么?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中确定建筑物各部位尺度、比例所遵循的共同法则。这些法则规定了古建筑各部位之间的大的比例关系和尺度关系,它是使各种不同形式的建筑保持统一风格的很关键、很重要的原则。这些原则背起来不容易。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