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中土的种类很多,工程性质各异。为了便于研究和工程的实际应用,需要把土按其主要特征进行分类。下面来说说《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的分类法。
这种分类体系将土分为碎石土、砂土、粉土、黏性土和人工填土5大类。人工填土是由于人为因素形成的,只是成因上与其他土不同,因此,天然土实际上可分为碎石土、砂土、粉土、黏性土4大类。碎石土、砂土属于粗粒土,粉土、黏性土属于细粒土;粗粒土按粒径级配继续细分,细粒土按塑性指数继续细分。
一、碎石土
碎石土指的是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含量超过颗粒全重的50%的土。根据粒组含量和颗粒形状可细分为漂石、块石、卵石、碎石、圆砾、角砾,如下:
二、砂土
砂土指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含量不超过颗粒全重的50%,而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含量超过颗粒全重的50%的土。根据粒组含量不同又可以继续细分为砾砂、粗砂、中砂、细砂、粉砂,如下:
三、粉土
指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含量不超过全重的50%、大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超过全重50%且塑性指数小于等于10的土。并不是粉色的土。它既不具有砂土透水性大、容易排水固结、抗剪强度较高的优点,又不具有黏性土防水性能好、不易被水冲蚀流失、具有较大黏聚力的优点。在许多工程问题上,表现出较差的力学性质,比如受振动容易液化、湿陷性大、冻胀性大和容易被冲刷等。
四、黏性土
黏性土是指塑性指数大于10的土,又可以按下表继续细分:
五、人工填土
人工填土根据其组成和成因,可分为素填土、压实填土、杂填土、冲填土。素填土为由碎石土、砂土、粉土、黏性土等组成的填土。经过压实或夯实的素填土为压实填土。杂填土为含有建筑垃圾、工业废料、生活垃圾等杂物的填土。冲填土为由水力冲填泥砂形成的填土。
此外,自然界中还有许多具有一般土所没有的特殊性质的土,如软土、膨胀土、黄土、红土、冻土等,它们的分类一般都有各自的规范。
五、其他
1、软土
软土在临海的城市特别常见,比如广州的南沙区。淤泥和淤泥质土都属于软土。淤泥为在静水或缓慢的流水环境中沉积并经过生物化学作用形成的,其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孔隙比大于等于1.5的黏性土。当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孔隙比小于1.5但大于等于1.0的黏性土或粉土为淤泥质土。
2、膨胀土:为黏性土土中黏粒成分主要由亲水性矿物组成,同时又具有显著的吸水膨胀和失水收缩特性,其自由膨胀率大于等于40%。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1人已点赞
分享
道路工程
返回版块15.09 万条内容 · 674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桩基常用五种检测方法及适用的桩基础类型该公众号已被封禁 桩基是结构的主要承重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到结构的适用安全性及长久性。然而桩基是隐蔽工程,其质量的评价、判定必须通过专业的检测手段。 桩基础检测方法 桩基工程分类繁多。一般按承载力分为摩擦桩、端承桩、摩擦端承桩。桩基检测技术从80年代末的只使用声波透射法抽检发展到目前的低应变、声波透射法、静荷载、钻孔取芯、高应变等综合全面普查。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