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块的结构特征决定和影响着其自身的生态功能。大小、形状、数目和镶嵌格局等是斑块最基本的结构特征。接下来我们依次讨论一下斑块的不同结构特征对其生态功能的影响。
(1)斑块大小(面积)及其生态功能
A /斑块面积大小对斑块内物质流和能量流的影响
当大斑块与小斑块中单位面积的能量或物质含量相同(能量和物种在单位面积中是均衡分布的),则斑块内的能量或物质总量与斑块面积成正比。
(另一种情况)在一定情况下斑块面积大小与能量或物质总量不一定成正比,主要原因在于
①斑块内物质与能量并非均衡分布,受到周围环境或相邻斑块的影响程度不同,会产生斑块从边缘到中心生境的梯度变化;(斑块内部与边缘面积比的大小)
②大斑块和小斑块中单位面积的能量和物质含量并不相同,甚至可能出现大斑块的能量或物质总量低于小斑块的情况;
斑块面积大小是影响斑块内物质和能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除此以外,还与斑块的内缘比有关(斑块内部面积与边缘面积的比率),且关系复杂。
B/斑块面积与斑块内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关于斑块的物种多样性的问题,其实在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中也进行了讲述,并得出了一些结论。
岛屿生物地理学中的研究:
岛屿物种的多样性取决于物种迁入率和灭绝率,而迁入率与灭绝率与岛屿面积、隔离程度(到大陆的距离)和年龄有关。
物种多样性S与岛屿特征有以下函数关系
S=f(+生物多样性,—干扰,+面积,—隔离程度,+年龄)
岛屿生物地理学阐明了岛屿面积的重要性,即面积大的斑块比面积小的斑块更能容纳更多的物种和个体。
陆地景观斑块物种多样性与斑块特性的关系:
陆地景观斑块的物种多样性S与斑块特性有以下函数关系
S=f(+生物多样性,—干扰,+面积,—隔离程度,+年龄,+基质的异质性,—边界不连续性)
海洋岛屿 |
S=f(+生物多样性,—干扰,+面积,—隔离程度,+年龄 |
陆地斑块 |
S=f(+生物多样性,—干扰,+面积,—隔离程度,+年龄,+基质的异质性,—边界不连续性) |
陆地斑块与海洋斑块(岛屿生物地理学中的岛屿)的差异性在于:
(1)斑块边界不明确,有些边界呈梯度变化;
(2)陆地较海洋 基质面积小,异质性也较高
(3)基质具有中继站的作用,有利于物种迁移、降低了隔离程度的影响
不管是海洋中的岛屿还是陆地斑块,面积与物种多样性显著相关
(1)斑块越大,生境空间异质性和多样性增加;
(2)斑块越大,内部生境比例就越大
表:不同物种所需的最小斑块面积
物种类别 |
最小斑块面积h㎡ |
植物 |
2-101 |
大型肉食哺乳动物 |
9.1-2201 |
爬行和两栖动物 |
1.2-14.2 |
草地鸟类 |
4.9-54.6 |
森林鸟类 |
2-38.4 |
小型哺乳动物 |
1-10 |
大型哺乳动物 |
0.162-5.2 |
斑块大小是生物多样性保护中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在进行自然保护区规划时,由于不同物种所需的最小斑块面积存在较大差异,因而需要针对不同物种来制定具体的保护方案;
(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知识点:斑块的结构特征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生态园林
返回版块1.46 万条内容 · 108 人订阅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