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含有羧基的化合物若非 β 位含有活化基团 ,不会轻易发生脱羧反应,除非在较为苛刻的条件下。在脱羧反应的过渡态形成过程中,羧酸 α 位开始产生负电荷,而羧基的氢开始产生正电荷。若要使得脱羧反应过程能够继续进行, α 位的负电荷需要 被 β 位的活化基团中和或解除,同时,产生的正电荷需要被捕获,从而使得过渡态能够稳定。这就解释了 β 位为双键的羧基化合物容易发生脱羧 的原因。因为此时 双键导致了稳定的六元环状过渡态 。
许多非甾体类抗炎药都含有羧基,例如4-氨基水杨酸,可互变为 β -酮式,后者很容易 通过协同机理发生脱羧 反应。
2-氟尼柳含有类似结构,也容易 经异构化而发生脱羧 反应。
5-氨基水杨酸虽然与4-氨基水杨酸结构相关却不容易发生脱羧反应,该分子主要发生氧化降解。 5-氨基水杨 酸 含有 对氨基苯酚 结构,可自氧化生成带取代基的 1,4-醌亚胺 。此中间体至少有两种进一步降解的途径:1) 亚胺水解生成龙胆酸 ;2)与另一个API分子发生 Michael加成反应生成二聚体 ,而二聚体可继续和1,4-醌亚胺中间体发生反应生成低聚物。
β 位 为 双键的羧基化合物容易发生脱羧,其他一些结 构处于 β 位,例如 β 位 的环氧基团或 β 位有易离去基团 ,也同样 能起到稳定环状过渡态的作用 。因此,若某个含羧基的药物分子初步降解产生了此类结构后,则可能导致药物的脱羧成为该药物的降解途径之一。例如,吲哚美辛的氧化降解表明该药物经历了初始吲哚环的2,3-双键的环氧化,随后环氧化中间体发生了脱羧反应。
依托度酸同样含有吲哚环,在其 羧基的 β 位有一 个醚键 。该药物在中性和酸性强降解条件下容易发生脱羧反应。下图路径a中,脱羧之前的关键中间体可能是一个处于吲哚环 α 位,羧基 β 位的碳正离子,后者由于醚键的质子化以及随后形成的羟基的离去而形成。
由于 吲哚环的稳定 化作用 ,碳正离子一旦形成,脱羧反应就很容易发生而形成脱羧产物。此外脱羧和醚键断裂(以羟基形式离去)同时进行的 协同作用机理 ,即路径b也可能存在。
还有可能存在第三种降解路径(路径c),此机理中,脱羧应经历 稳定化的六元环状过渡态而形成1,3-偶极中间体 。中性条件下,降解总量低于10%时, 2A 是最主要的降解产物。酸 性条件下,降解总量低于10%时, 3 是最主要的降解产物。此时,则 会优先发生 1,3-质子迁移 。另一种可能是酸性条件下碳负离子被邻近的质子快速淬灭,而氧原子上的质子也会释放出来,这个过程等同于一个1,3-质子迁移。
许多含羧基的甾体类抗炎药还能发生 光催化的脱羧反应 ,此种光化学脱羧的机理将在光化学降解中讨论。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1人已点赞
分享
环保大厅
返回版块5125 条内容 · 69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生物转盘法之处理污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业生产活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各种类型的废水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会造成非常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这些环境问题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生活质量。在环境工程领域,污水处理的方法有很多,生物转盘法(Rotating Biological Contactor, RBC)便是其中之一。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有机化学反应,制药工业的重要环节,学习啦,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