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直径:为了保证钢筋骨架的刚度,梁内纵向受力钢筋的直径不能太细。同时为了防止混凝土裂缝过大和钢筋在混凝土中可能滑动,也不宜采用很粗的钢筋。梁内常用的纵向受力钢筋直径为10~28mm。
在同一根构件中,受力钢筋直径最好相同。为了选配钢筋方便和节约钢材起见,有时也可选用两种不同直径的钢筋,此时应使两种钢筋直径相差2mm以上,以便施工时容易识别,但也不宜超过4~6mm,以使截面受力均匀。
钢筋根数:梁中受力钢筋的根数太多时,会增加浇筑混凝土的难度,根数太少时又不足以选择弯起钢筋来满足斜截面抗剪要求。同时,如果钢筋根数少而直径粗,受力不均匀,加工也不方便。在梁中,钢筋根数至少为两根,以形成钢筋骨架的需要,钢筋总数根据承载力计算确定。
钢筋间距及布置:为了使混凝土和钢筋之间有足够的粘结力,并且为了避免钢筋太密而影响混凝土的浇筑质量,要求两根钢筋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
图1 梁内纵向钢筋布置图
规范规定梁内纵向钢筋净距不得小于钢筋直径d,同时不得小于30mm,并不得小于最大骨料粒径的1.25倍,上部钢筋的净距还不得小1.5d(图1)。当受力钢筋一排放不下而需要排成上下两排时,应当先将钢筋布在下排,然后将剩余的钢筋放在上排,这样布置对截面受力比较有利(增大抗弯力臂),也可以采用并筋配置方式。注意使上下两排钢筋对齐,以免影响混凝土浇筑。两根钢筋的中距一般不要大于300~400mm。
答:受力钢筋:
一般厚度的板中受力钢筋的直径通常采用6~12mm,厚板的受力钢筋直径可用12~25mm,也有采用更粗的钢筋。
为了使板受力均匀及避免混凝土局部破坏,板中受力钢筋的间距s(即钢筋中线到中线之间的距离)不能太大。当板厚h≤200mm时,钢筋间距不应大于250mm;当板厚在200mm<h≤1500mm时,钢筋间距不应大于300mm;当板厚h>1500mm时,钢筋间距不应大于0.2h及400mm。通常每米板宽采用6~10根钢筋。为便于施工,板中受力钢筋也不能太密,间距不应小于70mm,即每米板宽中最多放14根钢筋。
分布钢筋:
在板中,垂直于受力钢筋还要布置分布钢筋(图2)。其作用是:(1)将板面荷载均匀地传给受力钢筋;(2)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3)抵抗和分散由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在垂直于板的跨度方向所产生的拉应力。
图2 板内钢筋布置图
每米板宽内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少于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5%(集中荷载时为25%);分布钢筋的直径在一般厚度的板中多用6~8mm,每米板宽内不少于3根。承受分布荷载的厚板,分布钢筋的直径可采用10~16mm,间距为200~400mm。当板处于温度变幅较大或处于不均匀沉陷的复杂条件,且在与受力钢筋垂直的方向所受约束很大时,分布钢筋宜适当增加。
内容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资料推荐:
知识点:梁内钢筋构造规定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4人已点赞
分享
结构资料库
返回版块41.23 万条内容 · 395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简述弯、剪、扭共同作用下的承载力计算具体计算步骤?弯、剪、扭共同作用下的承载力计算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1)为防止剪扭构件超筋破坏,截面尺寸上限应符合下式要求 否则应加大截面尺寸或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2)为防止剪扭构件少筋破坏,配置抗剪抗扭钢筋下限应符合下式 若满足式要求,则不必对构件进行承载力配筋计算,直接按构造要求配置受剪受扭钢筋。但受弯应按计算配筋。 (3)进行下式验算确定是否能忽略剪力的影响,如符合下式要求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