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工程造价 \ 土建工程造价 \ 头部供应商已丧失定价权

头部供应商已丧失定价权

发布于:2022-09-14 09:30:14 来自:工程造价/土建工程造价 [复制转发]

文 | 黄太阳

来源 | 平方供应链研究院


近期,与几位供应商交流。


行业里的一位头部供应商负责人表示, “当下,我们的定价权正在丧失。 公司2021年度的业绩增长了14%,但净利润却下降了23%。”


另一位供应商表示, “原材料价格猛涨 ,最近我们这个品类集采招标, 某Top10的国央企集采定标价依然实现了同比下降10~15%。”


上述两位供应商的反馈,我很震惊, 持续的低价,必然会造成履约交付及质量的问题。 该供应商说,“这家头部房企结合历年集采价格数据,难道不知道这个定标价很不合理吗?”


这样的质问,竟然让我一时无语凝噎。我想,大多数供应商都会有共鸣的同感!


但在采购商这一端,企业并没有因为采购成本的降低,企业获得足够多的利润。利润之王的中海地产,净利润率从2020年度的23.63%下降至2021年度的16.58%,跌幅达到7.05%,万科的净利润率直接腰斩,华润置地与招商蛇口也是连续3年净利润率下滑。


那么, 问题出在哪儿?

供需之间是否还有共赢的合作模式呢?

 


01

影响供应商定价权的3大因素


很显然,今天建材供应商企业的定价权被剥夺,中标价格一再降低,某种程度上正是反映出企业在技术创新、流程创新上的表现还不够优秀。


其实,影响产品定价有3个因素,分别来自市场端、产品端、成本端。

 


1、市场需求:产能过剩,僧多肉少


近年来,国家一直倡导产业链的转型升级,提出了从高速度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转变。


2022年1-7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6.4%,随着优质的房企减少,市场需求自然减少,加之供给侧的产能过剩,供应商企业陷入最低维的产品价格中厮杀。


在这样的局面之下,供应商企业无法掌握定价的主动权。来自于外部的竞争,逼迫企业不得不以更低的价格让利,从而获得企业生存的机会。


2、产品周期:产品进入成熟衰退期


价格一降再降,并非来自于采购商的压价,还出现在产品所处的发展阶段。


当产品进入到成熟衰退期时,市场及产品技术成熟了、生产的边际成本更低了,可替代的新产品又不断涌现,头部供应商过去依赖高毛利的定价方式已经无法维系, 中小供应商依托于成熟技术及成熟市场,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复制生产,抢夺头部企业的市场,倒逼头部企业主动降价。


我们都知道房地产企业的采购进行产品选型时,更多侧重于市场上的成熟产品, 一是避免成为小白鼠,降低采购风险;二是更具有谈价议价的空间,因此上述房地产企业的采购成本同比下降10%~15%,属实正常。


3、生产成本:缺乏真正的技术创新


著名战略咨询顾问刘润老师通过价值空间模型,把企业划分为四种角色: 劳动者、中奖者、套利者、取势者


劳动者,赚取的是社会付给你的辛苦费,即社会工资。


中奖者,赚到钱,靠的是运气。


套利者,主动寻找哪里有套利空间。


取势者,就是真正拥有战略势能的创业者。 通过某种在技术上的创新、流程上的创新,能够做到成本比别人更低。


当整个行业的成本都要做到3块的时候,你有没有本事,把成本做到1块?


当你把成本做到1块,别人学都学不来的时候,你比别人便宜的这2块,才是你真正、唯一的利润。这2块的利润,别人永远也拿不走。


只有别人拿不走的,才是你真正的利润。


很显然,当企业无法做到成本比对手更低时,市场自然而然被其他效率更高的对手给抢夺。


正如雷军在《小米创业思考》一书中所讲, 小米通过提高供应链的协同效率,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使得小米手机的定价可以更低。 只是小米没有选择暴利的路线,而是主动要求不超过5%的利润。


02

招投标已沦为甲乙双方的价格博弈


招投标,本质上是甲乙双边之间博弈的过程。


除了保证招采流程合规之外,招投标这个动作就是让一群供应商通过竞争,从而使得采购商获得最优价格。


某位房企总裁曾表示,原则上入围的供应商都能用,就看哪家供应商的合作模式能够帮助我们实现降本增效。


因此,在采购商眼中,入围的供应商都是可以用的。在博弈的过程中,就看能否把价格真正的降下来。供应商企业降价的过程,在供应商看来就是定价权丧失的过程,不断的突破企业的“利润底线”。


其实,供应商企业98%的情况下没有中标,都是因为投标价格太高了。

 


这也是一种心理预期的博弈。供应商报价太高,有2大原因:


  • 一是价格不能降下来,否则亏本。


  • 二是价格不愿意降下来,溢价太少。


尽管最终都因为价格高未能中标,但却表现出甲乙双方在不同情形下的心理状态。


价格不能降下来,表现乙方博弈失败,说明企业的综合实力还不够;价格不愿意降下来,表现甲方博弈失败,但同时甲方却选择了你的竞争对手。


看到这,我们发现招投标变成了一种甲乙双方博弈,以牺牲对方利益为代价的合作模式。那么,供需双边能否有一种共赢的合作模式呢?


03

挖掘供应链红利实现多参与方降本增效


站在供应链的视角来看,甲乙双方不应该是博弈关系,而应该是共赢关系。


否则,甲乙双边的合作不会长久,即便甲方在采购环节通过博弈,获得最低价,但在交付端却被动,受制于供应商的“偷工减料”“履约无法保障”等风险。


因此,转变思维方式,从供应链视角来挖掘行业红利,方能实现甲乙双边的共赢关系。

 


转变一:发挥供应链优势,实现产品共创共赢


当前,不少头部房企已经开始与供应商联合研发产品,打造匹配项目定位的产品,充分发挥供应商的制造优势、生产供应链的能力,以此降低采购成本。


万科在2018年便与供应商推出联合研发创新平台,通过签署研发合作协议、建立联合实验室,加速技术成果转化实现合作共赢。


转变二:由采购管理升级到供应链管理


传统的招采工作仅仅只局限在招采这个环节,而放到项目开发的全价值链来看,通过供应链能实现前端赋能,在设计成本端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在施工结算端保障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落地以及供应链金融。


当前,尤其在运维阶段,头部房企在项目交付后,充分发挥供应链的优势,开辟了企业的第二增长曲线,通过房屋装修,提供拎包入住的解决方案,开辟了新的增长曲线。


转变三:数字化赋能实现各方降本增效


整个建筑项目的生产周期长,短则半年长则2~3年,甚至更长,而整个建造环节中涉及到多参与方,分别是业主方、设计、总包、分包、供应商等, 每一个参与方的利益诉求各不相同,如何规避博弈,实现目标一致?


这就需要企业升级供应链,打造数字供应链管理平台,从过去线性的节点信息传递变为网状的信息传递,实现信息流的畅通;从过去商品流通存在滞后转变为实时了解供应链的供应状态,人、材、机实时可知可控;从过去款项的结算节点混乱、结算资料缺失、资金流通不明等问题,转变为资金流的畅通,让资金从业主方到供应端的清晰透明。


数字化的核心目的是让供应链各参与方的实现降本增效,从而达到统一各方利益诉求,最终保障项目保质保量如期完成。


04

结语


产品同质化,必然面临价格竞争,尤其正处于成熟衰退期的产品。当前,僧多肉少,更需要供应商企业围绕国家的高精特新产业布局,开辟第二增长曲线。据了解,目前不少头部供应商布局新能源、光伏等。


从供需合作来说,甲乙博弈的关系并不可长久,需要依托于数字化赋能供应链中的各参与方,让各方在产业链中实现降本增效,最终达成供应链赋能增长的目的。


-END-


来源 | 平方供应链研究院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土建工程造价

返回版块

21.84 万条内容 · 602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桥梁支座分类及费用计算问题分析

支座是指设置在桥梁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之间的传力和连接装置。作用是把上部结构的各种荷载传递到下部结构,并适应活载、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和徐变等因素所产生的位移,使桥梁的实际受力情况与结构计算相一致,即传递荷载、适应变形。 按变位的可能性分类: (1)固定支座,允许梁截面自由转动而不能移动(传递竖向力和水平力)(2)活动支座,允许梁在挠曲和伸缩时转动与移动(仅传递竖向力)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