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09-13 09:29:13
来自:道路桥梁/道路工程
[复制转发]
用于测定压实成型的路基、路面各层表面的平整度,以评定路面的施工质量及使用质量。
路面的平整度与路面各结构层次的平整状况有着一定的联系,即各层次的 平整效果将累积反映到路面表面上 。
平整度检测是规定的标准量规,间断的或连续的测量路表面的凹凸情况,即不平整度的指标。是路面进行验收和养护的重要环节。
断面类
:实际上是测定路面表面凹凸情况的,如最常用的3m直尺及连续式平整度仪;
反应类
: 测定路面凹凸引起车辆振动的颠簸情况。为舒适性能指标,最常用的测试设备是车载式颠簸累积仪。
(3)清扫路面测定位置的污物。污物会影响平整度检测的准确性。
①当为施工过程中质量检测需要时,测试地点根据需要确定,可以单杆检测;
②当为路基、路面工程质量检查验收或进行路况评定需要时,应首尾相接连续测量10尺。除特殊需要外,应以行车道一侧车轮轮迹(距车道线80~100cm)带作为连续测定的标准位置。
③对旧路面已形成车辙的路面,应取车辙中间位置为测定位置,用粉笔在路面上作好标记。
①在施工过程中检测时,按根据需要确定的方向,将3m直尺摆在测试地点的路面上。
②目测3m直尺底面与路面之间的间隙情况,确定间隙为最大的位置。
③用有高度标线的塞尺塞进间隙处,量记最大间隙的高度,精确至0.2mm。
④施工结束后检测时,每1处连续检测10尺,按上述步骤测记10个最大间隙。
单杆检测路面的平整度计算,以3m直尺与路面的最大间隙为测定结果。
连续测定10尺时,判断每个测定值是否合格,根据要求计算合格百分率,并计算10个最大间隙的平均值。
(1)按每10cm间距采集的位移值自动计算100m计算区间的平整度标准差,
(2)记录测试长度、曲线振幅大于某一定值的次数等,并打印输出。
(3)计算一个评定路段内各区间平整度标准差的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
6、参阅规范《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
用于测定路表面的平整度,评定路面的施工质量和使用质量,但不适用于在己有较多坑槽、破损严重的路面上测定。
连续式平整度仪的标准长度为3m。前后各有4个行走轮,前后两组轮的轴间距离为3m。机架中间有一个能起落的测定轮。机架上装有蓄电源及可拆卸的检测箱,检测箱可采用显示、记录、打印或绘图等方式输出测试结果。测定轮上装有位移传感器、距离传感器等,自动采集位移数据时,测定间距为10cm,每一计算区间的长度为100m,100m输出一次结果。
(2)在牵引汽车的后部,将平整度的挂钩挂上后,放下测定轮,启动检测器及记录仪,随即启动汽车,沿道路纵向行驶、横向位置保持稳定,并检查平整度检测仪表上测定数字显示、打印、记录的情况。速度应均匀,速度宜为5km/h,最大不得超过12km/h。
在测试路段较短时,亦可用人力拖拉,但拖拉时应保持匀速前进。
(1)连续式平整度测定仪测定后,可按每10cm间距采集的位移值启动计算:100m计算区间的平整度标准差,还可记录测试长度、曲线振幅大于某一定值(3mm、5mm、8mm、10mm等)的次数、曲线振幅的单向(凸起或凹下)累计值及以3m机架为基准的中点路面偏差曲线图,并打印输出。
当为人工计算时,在记录曲线上任意设一基准线,每隔一定距离(宜为1.5m)读取曲线偏离基准线的偏离位移值di 。
(1)按每10cm间距采集的位移值自动计算100m计算区间的平整度标准差,
(2)记录测试长度、曲线振幅大于某一定值的次数等,并打印输出。
(3)计算一个评定路段内各区间平整度标准差的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
6、参阅规范《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沥青路面及水泥混凝土路面表面构造深度,用以评定路面表面的宏观粗糙度、路面表面抗滑性能。
(1)量砂筒:一端是封闭的,容积为(25土0.15)mL,可通过称量砂筒中水的质量以确定其容积V,并调整其高度,使其容积符合要求。带一专门的刮尺将筒口量砂刮平。
(2)推平板:推平板应为木制或铝制,直径50mm, 底面粘一层厚1.5mm的橡胶片,上面有一圆柱把手。
2、量砂:足够数量的干燥洁净的匀质砂,粒径为0.15~0.3mm。
3、量尺;采用将直径换算成构造深度作为刻度单位的专用的构造深度尺。
4、其他:装砂容器(小铲)、扫帚或毛刷、挡风板等。
(1)量砂准备:取洁净的细砂晾干、过筛,取0.15~0.3mm的砂置适当的容器中备用。量砂只能在路面上使用一次,不宜重复使用。回收砂必须经干燥、过筛处理后方可使用。
(2)对测试路段按随机取样选点的方法,决定测点所在横断面位置。测点应选在行车道的轮迹带上,距路面边缘不应小于1m。
①用扫帚或毛刷子将测点附近的路面清扫干净;面积不小于30cmX30cm。
②用小铲装砂沿筒向圆筒中注满砂,手提圆筒上方,在硬质路面上轻轻地叩打3次,使砂密实,补足砂面用钢尺一次刮平。不可直接用量砂筒装砂,以免影响量砂密度的均匀性。
③将砂倒在路面上,用底面粘有橡胶片的推平板,由里向外重复做摊铺运动,稍稍用力将砂细心地尽可能地向外摊开;使砂填入凹凸不平的路表面的空隙中,尽可能将砂摊成圆形,并不得在表面上留有浮动余砂。注意摊铺时不可用力过大或向外推挤。
④用钢板尺测量所构成圆的两个垂直方向的直径,取其平均值,准确至5mm。
⑤按以上方法,同一处平行测定不少于
3
次,
3
个测点均位于轮迹带上,测点间距
3
~
5m
。该处的测定位置以中间测点的位置表示。
TD=1000V/(πD2/4)=31847/D2(mm)
(2)每一处均取3次路面构造深度的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精确至0.1mm
4、为了克服手工铺砂掌握不统一、测量不准的缺点,可采用电动铺砂法或激光构造深度仪法。
6、参阅规范《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
测定沥青路面及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抗滑值,用以评定路面在潮湿状态下的抗滑能力。
摆上橡胶片端部距摆动中心的距离为508mm,橡胶片对路面的正向静压力为(22.2±0.5)N。
当橡胶片使用后,端部在长度方向上磨损超过1.6mm或边缘在宽度方向上磨耗超过3.2mm,或有油污染时,即应更换新橡胶片。
(2)对测试路段按随机取样方法,决定测点所在横断面位置。
测点应选在行车车道的轮迹带上,距路面边缘不应小于1m,并用粉笔作出标记。
测点位置宜紧靠铺砂法测定构造深度的测点位置,并与其一一对应。
橡胶片两次同路面接触点的距离应在126mm(即滑动长度)左右。
(7)再次洒水,并按下释放开关,使摆在路面滑过,指针即可指示出路面的摆值。
第一次测定,不做记录。
取5次测定的平均值作为每个测点路面的抗滑值(即摆值FB),取整数,以BPN表示。
(9)在测点位置上用路表温度计测记潮湿路面的温度,精确至1℃。
(10)同一处平行测定不少于3次,3个测点均位于轮迹带上,测点间距3-5m。
每一处均取3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精确至1BPN。
当路面温度为T 时测得的值为FBT,按下式换算成标准温度20℃的摆值FB20:
6、参阅规范《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
路面渗水系数:指在规定的水头压力下,水在单位时间内通过一定面积的路面渗入下层的数量,单位为mL/min。
(1)路面渗水仪:由盛水筒、支架、底座、细管和压重铁圈组成。
(2)水筒、大漏斗、秒表、水、红墨水、粉笔、扫帚等。
(1)在测试路面的行车道上,按随机取样方法选
择测试位置,每一个检测路段应测定5个点,用扫帚
清扫表面,并用粉笔划上测试标记。
(1)将清扫后的路面用粉笔按测试仪底座大小画好圆圈记号。
(2)在路面上沿底座圆圈抹一薄层密封材料,边涂边用手压紧,使密封材料嵌满缝隙。密封料圈的内径与底座内径相同,约150mm,将组合好的渗水试验仪底座用力压在路面密 封材料圈上,再加上压重铁圈压住仪器底座,以防压力水从底座与路面间流出。
(3)关闭细管下方的开关,向仪器的上方量简中注入淡红色的水至满,总量为600ml。
(4)迅速将开关全部打开,水开始从细管上方量筒中流出,待水面下降100mL时立即开动秒表,每间隔60 s,读记仪器管的刻度一次,至水面下降500ml时为止。
测试过程中,若水从底座与密封材料间渗出,说明底座与路面密封不好,应移至附近干燥路面处重新操作。
若水面下降速度很慢,从水面下降至100ml开始,测得3mim的渗水量即可停止。
若试验时水面下降至一定程度后基本保持不动,说明路面基本不渗水或根本不透水,则在报告中注明。
(5)按以上步骤在同一个检测路段选择5个点测定渗水系数,取其平均值,作为检测结果。
沥青路面的渗水系数按下式计算。计算时以水面从100mL下降至500mL所需的时间为标准,若渗水时间过长,亦可采用3min通过的水量计算。
6、参阅规范《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
遇到了一点小问题
内容不能包含下列词语
返回修改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