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施工技术 \ 地质勘察 \ 这三种地质灾害,为什么破坏力这么强?

这三种地质灾害,为什么破坏力这么强?

发布于:2022-08-31 09:14:31 来自:施工技术/地质勘察 [复制转发]

疫情还在反复,   地质灾害又起!
这些由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
灾害性地质事件  
人们的日常生活
带来了 极大的威胁

地质灾害 (图源@unsplash.com)


掩埋城镇乡村, 造成人畜伤亡,

破坏房屋及工程设施,

毁坏农作物、林木及耕地...

突发地质灾害造成

的惨烈后果往往难以估计!


突发的巨大山体滑坡 (图源@google.com)

山体滑坡   (图源@google.com)

地震 (图源@BBC)

那么,作为危害性巨大的
几种典型地质灾害,
滑坡、泥石流和
地震究竟 是什么样?
又如何防御?

(图源@google.com)



1

滑 坡  

滑坡   是斜坡岩体或土体
在自然地质作用或
人类工程活动影响下
失去原来的稳定状态,
在重力作用下沿着
斜坡内某些滑动面
(常为软弱面或软弱带)
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山体滑坡(图源@摄图网)

一个发育完全的典型滑坡
由众多要素构成,
主要包括滑坡体、滑动面、
滑坡后壁、滑坡台阶、滑坡鼓丘、
滑坡舌、滑坡裂缝、
滑坡洼地和滑坡主轴等。

滑坡要素(图源@文献[1])

滑坡的发展过程可分为
蠕滑阶段、滑移阶段、剧滑阶段
和稳定阶段四个阶段。
一些滑坡在稳定一段时间之后,
可能全部或部分再次复活滑动。

滑坡(图源@sohu.com)

滑坡是在
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
逐渐发展形成的,
滑坡的发生需要具备
基础的形成条件   以及
一定的 引发因素

甘肃舟曲县锁儿头滑坡(图源@文献[3])


陡峭地形为
滑坡创造了物理条件。
如江河湖两岸
斜坡、中高山等地,
坡度大于20度、   下陡中缓上陡、
上部成环状的坡形均为
产生滑坡的有利地形。

陡峭地形(图源@文献[3])

岩土体是产生
滑坡的物质基础。
滑坡形成与组成滑坡的
岩土体力学性质关系密切,
强度越高、越完整,
则滑坡往往就越少,
反之越容易发生滑坡。

(图源@文献[3])

滑坡引发因素主要包括
降雨、地表水冲刷、
地震和冻融等。
这些因素使地表变形、
山体松动、产生裂隙,
减低了土石力学强度指标,
直接或间接引发山体滑坡。

大型山体滑坡

滑坡在滑动前有一定的征兆,
如滑坡前缘坡脚处
堵塞多年的泉水复活,
滑坡体中部、前部出现
横向及纵向放射状裂缝等。

滑坡(图源@pubs.usgs.gov)

滑坡常常给工 农业 生产

以及人民生命财产

造成巨大损失、

有的甚至是

毁灭性的 灾难


滑坡

因此发现有滑坡前兆时,
应马上报告
当地政府或有关部门,
同时立即通知受威胁人群
提高警惕,   密切观察,
做好撤离准备。

A-旋转滑坡,B-平移滑坡,C-块体滑坡, D-落石,E-崩塌,F-泥石流,G-岩屑崩落,H-土流,I-蠕滑,J-横向弹裂


当滑坡发生时,
应向 滑坡边界两侧之外 撤离,
绝不能沿滑移方向逃生。

  滑坡

滑坡发生后未完全稳定时,
人员 不要进入灾害现场
挖掘搜寻财物,防止滑坡再发  
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石家庄辖区山体滑坡(图源@河北高速交警承德支队)




2

泥 石 流  


我国是世界上
泥石流活动   最多的国家之一。
泥石流   是山区沟谷中由
暴雨、冰雪融水等激发的,
突然爆发、破坏性极大的,
含有大量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

泥石流

泥石流按水源补给可分为
冰川型和降雨型泥石流;
按沟谷形态分为
沟谷型和坡面型泥石流;
按物质组成可分为
泥石流、泥水流、水石流。

沟谷型(左)和坡面型(右)(图源@文献[3])

泥石流形成需同时
具备三个条件:
陡峻便于集水集物的
地形地貌条件;
保证丰富松散泥石物质来源的
地质条件;
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源的
水文气象条件。

泥石流沉积(图源@ zeesstof

泥石流发育区多具有
山高沟深、地势陡峻、
沟床纵坡降大、利于汇集水和
固体物质的地形地貌特点。
典型泥石流的地貌可划分为
形成区、流通区和
堆积区三个部分。



泥石流常发生于   新构造活动强烈、
地质构造复杂、断裂褶皱发育地区。
厚度大、结构松软、易风化、
层理发育的岩士层是提供泥
石流的   主要固体物质来源之一。


(图源@文献[5])  

水既是泥石流的组成部分,
又是搬运泥石流物质的基本动力。
我国泥石流的水源主要是
暴雨、长时间的连续降雨等。


泥石流发生的时间规律与
集中降雨时间规律相一致,
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一般发生于
夏秋季节的6~9月。


泥石流的发生
受雨、洪、地震
的影响常周期性出现,
且其活动周期与雨、洪、地震的
活动周期大体一致。

泥石流(图源@BBC)

泥石流可以冲毁

城镇 乡村 、工厂矿山,

造成人畜伤亡,

破坏房屋及其他工程设施,

破坏农作物、林木及耕地。


泥石流冲毁铁路(图源@《中国地质灾害与预防》)


此外,泥石流有时也会淤塞河道,

不但阻断航运,

还可能引起水灾。


云南小江泥石流暴发后停淤景观(图源@《中国地质灾害与预防》)


泥石流在发生前
常伴有一些前兆:
如泥石流沟谷上游行洪区
两侧发生崩塌、滑坡堵塞沟谷,
在下游常出现短时断流现象,
这意味着溃决型泥石流
可能即将发生;

喜马拉雅山泥石流通道(图源@DanHobley )


若泥石流沟谷上游
突然传来异常的轰鸣声,
声音明显不同于机动车、
风雨、雷电、爆破等声音,
可能是由泥石流携带的巨石
撞击产生的。

泥石流发生前兆(图源@文献[3])

泥石流来袭时,
若处于泥石流区,
则不能沿沟向下或向上跑,
而应向 两侧山坡上跑,
离开沟道、河谷地带  

灾害现场(图源@Pacific Standard)

不要在土质松软、
土体不稳定的斜坡停留,
以防斜坡失稳下滑,
应在 基底稳固又较为平缓的
地方   暂停观察,
选择远离泥石流
经过地段停留避险。

(图源@sohu.com)

泥石流不同于一般洪水,
其流动中可能斩断
树木卷入泥石流,
所以不应上树躲避。

洪水引起的泥石流 (图源@sohu.com)

应避开河(沟)道弯曲的凹岸,
或地方狭小高度不高的凸岸,
快速流动的泥石流有很强的
冲刷 及直进性,
这些地方可能被   泥石流体冲毁。
  
泥石流



3

地 震  


地震   ,作为一种
快速而又剧烈的地质灾害,
常常出现在人们视线中!

(图源@中国地震台网)

地震时直接产生破裂
的地方称为震源。
震源   是一个区域,
但研究时常把它看成一个点。
震源向上正对着的
地面上点称为 震中
(epicenter)
实际也是一个区域。

(图源@SEIS )

地震波   是指从震源产生的
向四周辐射的弹性波。
地震发生时,震源区介质
发生急速破裂和运动,
构成波源。


由于地球介质的连续性,
这种波动就向地球内部
及表层各处传播开去,
形成了连续介质中的弹性波。
人们感受到的地震摇动
就是由弹性波能量产生的震动。

美国加州4.4级地震 (图源@ BBC)


地震波按传播方式分为三种类型:
纵波(P波)、横波( S波)
(纵波和横波均属于体波)
和面波(L波)。面波实际上是
体波在地表衍生而成的次生波,
是造成建筑物强烈破坏的主要因素。

(图源@STRUCTURE magazine )

从震源到地面的距离   为震源深度。
震源深度在70千米以内
的地震为浅源地震,
震源深度超过300千米
的地震为深源地震,
70~300干米的为中源地震。  
同样强度地震,震源越浅,
造成的影响或破坏越严重。
如1976年唐山大地震  
震源深度为12千米,
2008年汶川地震的
震源深度为10-20千米。

(图源@人民日报)  

地震根据成因可分为
构造地震、火山地震、
塌陷地震和人工地震等。
其中构造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
破坏力也最大,
约占全世界地震的90%


构造地震是由于
地下深处岩石破裂、
错动把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
急剧释放出来,
以地震波的形式向
四面八方传播出去,
到地面引起的振动。

2011.3.11日本大地震 (图源@BBC)

由于火山作用,
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
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
只有在火山活动区
才可能发生火山地震,
这类地震只占
全世界地震的7%左右。

火山喷发(图源@Pinterest)

由于地下岩洞或
矿井顶部塌陷引起的地震
称为塌陷地震,
  类地震规模较小,次数较少。
而人工地震是指
由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震,
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等。

矿井塌陷(图源@Courtesy Department of Energy)

震级是衡量地震大小的尺度,
由地震释放出来的
能量大小决定。
震级小于3级为弱震;
大于或等于3级,
小于或等于5级为有感地震;

2019年7月3日 四川宜宾市长宁县4.8级地震 (图源@新京报)


大于5级小于6级为中强震;
等于或大于6级为强震,
大于或等于8级
为巨大地震。


汶川地震 (图源@央视新闻)

地震烈度是地面遭受
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但烈度不只一个,
离震中近的地方烈度高,
破坏大;
反之烈度低,破坏小。

(图源@文献[2])

目前,由于
技术等方面的限制,
地震预报仍是一大世界性难题,
但地震预警已完全可以实现
地震预警≠地震预报 )。

地震难以预测的主要原因

在地震发生时,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
是每秒3.5千米,
而电波的传播速度为
每秒30万千米,
地震预警正是利用了
电波和地震波传播速度
的这个时间差  


让探测仪器在地震出现后,
立即将电波信号
发送给控制中心,
相关部门便可抢在
地震波到达地面前通过
电视、广播、手机等
发出地震警报。


在无法准确预测的情况下,
做好震前的准备、
震时的防护和震后的救治
尤为重要,
可以有效减轻地震灾害。

地震应急标志(图源@文献[2])

震前的准备包括
学习地震基本急救知识、
备好防震应急包、
配齐应急物品、
开展地震撤离疏散演练活动等。

(图源@baidu.com)

楼房避震遵循就近躲避原则。
保护头部,就近躲避到床、
桌下登“安全角”或
厨房、卫生间、储藏室等
小开间内,不要跳楼,
待强震过后有序撤离。

菲律宾地震 (图源@BBC)

平房避震要注意尽量保护头部  
冲出房屋到空旷地带,
如果来不及,
就在坚硬家具下伏而待定,
再伺机转移。

地震灾害现场 (图源@《中国地质灾害与预防》)

除了上述描述外,
地质灾害还包括崩塌、
地裂缝、地面沉降、   地面塌陷等。

 汛期来临,地灾频发,
希望大家注意防范,
保证自身安全,
学习地灾知识,
远离地质灾害!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地质勘察

返回版块

5.05 万条内容 · 120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地震,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到底是怎么发生?

No.1 地震 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