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结构 \ 结构资料库 \ 把桩基设计的逻辑介绍给外行

把桩基设计的逻辑介绍给外行

发布于:2022-08-30 10:21:30 来自:建筑结构/结构资料库 [复制转发]
这篇文章,试图把桩基设计的逻辑介绍给一个外行,假设这个外行不太懂结构,我们该怎么办?我们用一个小报告,浅入深出地说明这个问题。

所有的行为,都对应特定的需求。桩基设计也不例外。

在桩基设计之前,应该先搞清楚,我们的需求是什么?

我们的需求是为上部结构找到一个(重力)支撑,将上部结构的重量传递至岩层或硬土层。 桩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工具。

而所谓的设计,其实是将需求实现,但代价最小化的一个过程。

那代价是什么?

最显而易见的代价,就是我们在桩和承台上的花销。注意是桩和承台,而不仅仅是桩。

那如何使代价最小化?

从最朴素的力学常识来看,传力路径最短,代价最小。

单柱单桩,比单柱双桩(或单柱多桩),传力路径更短,所以代价更低。

将桩布置在剪力墙下,比大承台均匀布桩,传力路径更短,所以代价更低。

传力路径的优化,更多的是对承台的优化。接下来再看桩。

布桩,属于能力与需求的匹配问题。结构设计的需求是:能力≥需求,即桩承载力≥桩反力。 桩的承载力利用率越高,结构代价越低。

从数学角度,桩的承载力(平均)利用率可以接近100%,但从工程角度,这是不可能的。

对一个实际工程来说,柱底总反力是确定的,但单个柱底反力的分布却是不均匀的,尤其是带裙房地下室的多塔结构。很多时候,这种反力分布的颗粒度是比较细的。

再看桩承载力。比如说,我们确定采用机械成孔灌注桩,桩径从1000~2200mm,每间隔200mm一个桩型,共7种,桩承载力特征值按桩身控制,承载力梯度一共就7种,承载力的颗粒度是比较粗的。

但我们用粗颗粒度的桩承载力去匹配细颗粒度的柱底反力,涉及到归并,承载力利用率一定是往下降的。

比如说1000mm的桩,其承载力特征值为7300kN,但某个柱底反力为7400kN,怎么办呢?我们只能匹配1200mm的桩,其承载力为10600kN,其承载力利用率为69.8%,以此类推,我们可以算出每个桩型的最低利用率。

整个项目,桩的平均承载力利用率最高的情况,无非是选择所有的桩型,但即使如此,利用率一定是低于100%的。同时,这会产生另一个问题。比如说,某些桩型,整个场地一共也就出现4、5根,或者小于10根,这会导致施工不便、检测费用更高、影响工期等问题, 通常情况下,我们需要对桩径继续归并,尽量采用较少的桩径种类。

但桩径归并, 会进一步降低桩的承载力利用率 。比如,我们最终选择了1000mm、1200mm、1600mm、2000mm共四种桩型,如果某根柱的柱底反力是11000kN,大于1200mm桩的承载力,只能选择1600mm的桩型,其承载力为18800kN,对应的利用率仅为58.5%.

桩径归并,其实是在桩利用率和便利性之间做一个平衡。

这么看来,桩基设计其实是一个数学问题。当我们确定了柱底反力,桩、承台的各项成本,检测成本、受力要求等边界条件,我们可以通过线性优化工具,找到最优的桩型、最合理的桩径种类以及桩布置。

但从真实的工程角度来看,这是一个多边界条件、多目标的,模糊线性优化问题。

如果说结构传力的代价,这个边界条件是一个白箱子,那各种成本因地域和具体的施工承包商而异,其实算是一个灰箱子;

而结构受力安全度的控制,比如规范规定的参数是0.7~0.9,用0.7,0.8,还是0.9,因设计单位和设计师而异;桩间距控制,配筋率控制也和设计师及审图要求相关;对建筑条件不确定性的评估、施工工艺的地域性限值、工期的敏感性等,基本是主观性的判断,这些边界条件更加模糊,算是更灰色的箱子。

但这个灰箱子可能影响更大。比如,建筑考虑后期加建的可能,要求桩基设计预留更大的富裕度;比如,建设方规定的最大桩型为2.2m,对一栋250m的塔楼,可能无法实现外框柱的单柱单桩布置等。或者因为施工时间紧迫,桩基设计时间过短,根本没有优化时间等。

所以,桩基设计的边界条件是多个的,且有些是偏主观、偏模糊的。

再来看桩基设计的目标。

最可以量化的目标,其实是桩、承台的结构成本,其次是土方、施工的成本。

但还有一些隐含的目标,比如风险可控,工期可控;同样的一个项目,如果场地孤石较多,虽然预应力管桩的成本较低,但基于施工风险和工期控制,更多情况下,可能会采用成本较高的灌注桩。

再比如,耐久性好。单纯从成本角度考虑,抗浮措施可以采用布置排水盲沟的方式,但基于耐久性考虑,可能会采用抗拔桩。

所以,桩基设计的目标,其实也是多个的,有些也是模糊,甚至偏主观的。

对一个多边界条件、多目标的,模糊线性优化问题。我们没有办法采用纯数学的方式将其求解。即使在工程角度,对这类问题,没有绝对最优解,只有相对较优解。

如果不同的设计目标用fi(x)表示,桩基设计可以用下面的数学模型表示,我们的整体目标是F(x),多目标优化的困难就在于,我们无法实现每个fi(x)最优,因为f1(x)最优,可能要以牺牲f2(x)为代价,甚至以f3(x)和f4(x)为代价。

对这类问题,较优解会有多个。在不同的关注点上,这些解各有利弊。

合理的设计,其实就是首先去掉不可行解,在可行解里面,通过方案对比、经验判断、结构计算、成本估算等方式,基本保证我们给出的方案落在满意解的区间。这是一个客观+主观的决策过程。

桩基设计的逻辑,其实也是结构设计的逻辑。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在确定性中评估不确定性。

桩基设计的逻辑,也许三言两语可以讲完。但如何让外行理解这个问题,同时也认可我们的专业度,这是一门学问。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结构资料库

返回版块

41.17 万条内容 · 369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使用玻璃纤维结构型材来支撑均匀载荷

什么是均匀负载? 作用在结构上的外部力称为载荷。通常,载荷会改变结构的形状,从而导致塑性变形。当这种加载力分布在元素的整个区域(如梁或板)上时,它被描述为均匀载荷。 这种负载的重量通常在整个元件上保持不变。给定的结构元件如何响应均匀分布的载荷取决于力,以及元件的强度和长度。 什么是玻璃纤维结构形状? 玻璃纤维结构型材是由嵌入玻璃纤维增强的聚合物树脂基体组成的复合材料。玻璃纤维结构形状的强度主要取决于复合材料中玻璃纤维的取向、数量、类型和位置。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