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况下,在对流层中,气温从下到上是降低的,高度每升高100米,气温大约下降0.6℃。
而所谓逆温层就是与这种情况完全相反,气温呈现上高下低的状态。
大气上冷下暖的垂直分布有很重要的意义,暖空气密度小,冷空气密度大,处在上面的冷空气就会往下落,而处在下面的暖空气会向上飘,空气对流由此产生。这样,近地面的“脏”空气就能和较高处新鲜的空气有个交换,相当于一个天然的“换气扇”。
而当逆温层出现时,密度大的冷空气在下,密度小的暖空气在上,无法形成对流,近地面污染物也就无法稀释,容易导致污染发生。
逆温产生的原因有很多种,比如常见的辐射逆温。在晴朗的夜晚缺少云的保温作用,地面通过长波辐射散失热量,温度迅速降低,近地面的气温受其影响也会显著下降,从而形成下冷上暖的逆温层。
推荐资料(点击文字跳转):
知识点:逆温层的概念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1人已点赞
分享
大气治理
返回版块5.26 万条内容 · 260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沙尘天气如何形成?有什么危害?沙尘暴是什么? 沙尘天气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空气混浊,具有突发性和持续时间较短特点的概率小、危害大的灾害性天气现象。 在我国,受沙尘暴影响多集中在北方 ,其中南疆盆地、青海西北部、甘肃中西部以及内蒙古中西部是沙尘暴的多发区。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当逆温层出现时,密度大的冷空气在下,密度小的暖空气在上,无法形成对流,近地面污染物也就无法稀释,容易导致污染发生。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