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园林景观 \ 园林绿化养护 \ 古树的复壮措施

古树的复壮措施

发布于:2022-08-23 16:58:23 来自:园林景观/园林绿化养护 [复制转发]

埋条法

放射沟埋条长沟埋条前者在树冠投影外侧挖放射状沟4~12条,每条沟长120cm左右,宽为40~70cm,深80cm。沟内先垫放10cm厚的松土,再把剪好的苹果、海棠、紫穗槐等树枝缚成捆,平铺一层,每捆直径20cm左右上撒少量松土,同时施入粉碎的麻酱渣和尿素,每沟施麻酱渣1kg、尿素50g,为了补充磷肥可放少量动物骨头和贝壳等物,覆土10cm后放第二层树枝捆,最后覆土踏平。如果株行距大,也可以采用长沟埋条。沟宽70~80cm,深80cm,长200cm,然后分层埋树条施肥、覆盖踏平。应注意埋条的地方不能低以免积水。

地面铺梯形砖和草皮

下层作法与上述措施相同,在地面上铺置上大下小的特制梯形砖,砖与砖之间不勾缝,留有通气道,下面用石灰沙浆衬砌沙浆用石灰、沙子、锯末配置比例为1:1:0.5。同时还可以在埋条的上面种上花草,并围栏杆禁止游人践踏,或在其上铺带孔的或有空花条纹的水泥砖或铺铁筛盖。此法对古树复壮都有良好的作用。 

换土

古树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生长在一个地方,土壤里肥分有限,常呈现缺肥症状,再加上人为踩实,通气不良,排水也不好对根系生长极为不利。因此造成古树地上部分日益萎缩的状态。北京市故宫园林科从1962年起开始用换土的办法抢救古树,使老树复壮。如1962年在皇极门内宁寿门外有一古松幼芽萎缩,叶子枯黄,好似被火烧焦一般。职工们在树冠投影范围内,对大的主根部分进行换土。换土时深挖0.5m(随时将暴露出来的根用浸湿的草袋子盖上)以原来的旧土与沙土、腐叶土、大粪、锯末、少量化肥混合均匀之后添埋其上。换土半年之后,这株古松重新长生新梢,地下部分长出2~3cm的须根,终于死而复生。以后他们又换过几株,效果都很好。如1975年又将一株趋于死亡的古松救活,这棵树换土时深挖达1.5m面积也超出了树冠投影部分。同时挖深达4m的排水沟,下层填以大卵石,中层填以碎石和粗砂,上面以细砂和园土填平,使排水顺畅。目前故宫里凡是经过换土的古松,均已返老还童郁郁葱葱很有生气。此法很值得学习推广。 

(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北京某危改项目古树安全防护方案(附图)

知识点:古树复壮


  • 敬于才华
    敬于才华 沙发

    放射沟埋条长沟埋条:前者在树冠投影外侧挖放射状沟4~12条,每条沟长120cm左右,宽为40~70cm,深80cm。沟内先垫放10cm厚的松土,再把剪好的苹果、海棠、紫穗槐等树枝缚成捆,平铺一层,每捆直径20cm左右上撒少量松土,同时施入粉碎的麻酱渣和尿素,每沟施麻酱渣1kg、尿素50g,为了补充磷肥可放少量动物骨头和贝壳等物,覆土10cm后放第二层树枝捆,最后覆土踏平。如果株行距大,也可以采用长沟埋条。沟宽70~80cm,深80cm,长200cm,然后分层埋树条施肥、覆盖踏平。应注意埋条的地方不能低以免积水。

    2022-08-23 17:13:23

    回复 举报
    赞同0

园林绿化养护

返回版块

3.98 万条内容 · 181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垂直绿化的形式

美国学者斯坦利·哈特·怀特(Stanley Hart White)在1937年提出了垂直绿化的概念,不同于平面绿化,他是将植物水平垂直的种植在立面上。20世纪80年代法国植物学家屈克·布兰克(Patrick Blanc)在处于环保理念下,将景观设计与垂直绿化结合起来。1986年,他制造了第一个室内垂直绿化墙,5年后他将垂直绿化带进了室外,制作了第一个室外垂直绿墙。目前,垂直绿化概念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不同的植被,运用各种使植物依附于建筑立面上的种植方法,最终形成垂直绿化的种植形式。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