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近年来,城市的快速化发展导致了人口膨胀、土地匮乏等,继而出现了局部地区高密度环境的现象。城市快速化发展与土地规划之间的矛盾使得我国的城市发展趋势逐渐由“增量发展”转向“存量规划”,城市内存量空间活化利用问题成为各大城市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以城市中的遗余空间为对象,从环境行为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其价值功能。在对两者之间的进行初步研究的基础上,以重庆市独特地形条件下产生的遗余空间为线索,探究不同功能的遗余空间环境与人行为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整理、相关理论的研究分析、不同时间段的现场调查以及热力图绘制等研究方法,引发作者对高密度城市环境下城市遗余空间的利用策略的思考,以期优化重庆市空间结构,促进城市遗余空间与城市整体空间的和谐统一。
本文字数: 6795字
阅读时间: 21分钟
作 者
邹一玮,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关键词
旧城改建,存量规划,遗余空间,环境行为心理学,活化利用;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上指出我国城市化率将由改革开放之初的不到20%提升到“十四五”规划时期的65%,城市里的空间环境愈加趋向高密度拥挤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们对城市空间环境、邻里关系、生活品质越来越重视,并迫切需要安静宜人且具有活力的公共空间。因此, 如何提高城市土地的集约化利用率值得我们深思。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城市住区由于不确定因素自发形成了大量相对边角、零散、剩余的空间,它们往往容易被人们忽视且具有极强的消极性。2017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的《关于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要求各地区将“城市双修”(生态修复、城市修补)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从而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不少学者紧跟城市规划建设步伐,着力于对这类存量空间以提质、增效为主的活化利用。于是,这些被遗忘、忽视的空间也开始慢慢改变着城市的面貌,影响着人们的日常交往活动。但是,不同的主体在投入空间利用中追求的目标、实践的方式、产生的效果均不相同,规划设计师往往不是这类空间的日常使用者,对遗余空间进行设计时侧重点存在偏差。更多的是考虑其美观性,而忽略了其实用性,又或者是设计功能违背其实际情况致使空间的真正日常使用者并未切实感受到空间设计改良后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因此, 本文通过构建“评价—反馈”设计闭环,对所选案例的设计、建造、使用进行评价反馈。把握不同时期、不同建筑环境中环境-行为关系及其发展趋势,最终回归到遗余空间设计时的注意事项以及设计原则本身,以达到重复设计到优化再设计的目的。
01
城市遗余空间相关概述
1
遗余空间基本概念
城市“遗余空间”本身就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何为“遗”?何为“余”?究竟什么样的空间算是“遗余空间”呢?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遗”被解释为遗漏的,留下的(这里可解释为与周边环境缺乏连接的、未被挖掘剩余的空间);“余”被解释为剩下来的、多余的(这里可解释为由不确定因素自发形成,没有被赋予特定功能及意义的小空间)。因此,城市遗余空间指的是在城市规划当中相对于城市各种主体较边缘、角落的地带,这类空间有些是未进行合理的规划,有些是被遗忘未充分设计利用,有些则是没有具体的功能并且没有发挥其应有作用的具有消极属性的空间,通常边界模糊,人们容易将其忽略,但它又无处不在。
2
空间特征与类型
城市遗余空间的空间特征可分为 形成特征、形态特征、功能特征 三个类别。
其形成特征体现为长期性与随机性:
1.整个城市的发展不仅功能复杂而且时间跨度大,遗余空间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自然而然形成的空间。虽零碎且小,但也是由不同的要素构成的,需要一定的时间累积。
2.在城市建设发展中何时何地遗留下的空间是不确定的、随机的。并且其受相邻主体空间的影响较大。
遗余空间按照形态特征区分则可分为开放式空间与半开放式空间:
1.开放式的空间,带来的围合感相对较弱,但有利于人流的流通;
2.半开放式空间,给人提供短暂性停留的活动场所。
城市中的遗余空间多以半开放式空间为主,分布在边缘地带或是主体空间旁的某个角落,具有一定空间感与私密性,容易产生人流聚集行为。
城市遗余空间作为一种城市的附属空间,它的功能特征与其所依附的主体空间功能密切相关。 例:城市中的道路空间旁的边角地带则可成为供行人休息的椅子、报亭等;户外活动频繁的广场角落里的长椅、树荫、石桌等。
城市遗余空间遍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它们的存在不仅仅是城市空间格局发展的体现,同样也是时代变迁的一种标志。根据具体使用情况可将遗余空间分为:利用率且设计合理、简单设计但利用率低、利用率高但设计不合理、设计不合理且利用率低、闲置等五种类型。经调研,重庆市的遗余空间按使用情况类型可分为(图1):
图1 重庆市“城市遗余空间”的使用情况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3
国外遗余空间实践应用
西方国家城市发展历史较长,其规划和设计的历史上,也是将公共空间作为一项重要设计内容。但其高密度城市发展所积累的问题也较早于中国,因此,国外有关遗余空间的改造利用已相当成熟,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例如英国建筑团队 Assemble改造的桥下空间、1967年建成的美国纽约佩利公园、纽约复兴计划“夹缝空间”等(图2)。
图2 国外“城市遗余空间”案例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02
城市遗余空间的现状分析
1
城市遗余空间的产生原因
1)独特的自然环境要素
重庆地处四川盆地东部,属我国陆地地势第二级阶梯,有“山城”之称。其特殊的山地地形带来的高差也为城市规划带来了一定难度,伴随着各种各样功能空间的产生,遗余空间也产生于一些开放空间的边缘或城市线性空间两旁。比如:在一些街头巷尾、住宅旁的小角落、老居民区的空地等等,这些产生的空间往往随处可见。
2)社会发展与城市的自我更新
现如今,高速发展的社会环境致使城市规划设计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大规模、模式化的修建势必伴随着用地功能的转变,也总会存在空间的浪费与不合理,而这些空间未加之利用则会形成遗余空间。此外,物质经济条件的提高以及精神需求的多元化让人们的生活行为、社会交往模式以及价值观也产生了变化。人们对于生活空间要求的多元化使得城市发展也就具有了多样性。因此,也就产生了大量的不同形态的遗余空间,人们可能会在城市空间进行各种行为的同时不经意的路过。
2
重庆市城市遗余空间的调查与分类
根据调研路线,从重庆市大坪轻轨站向东出发,途径华村立交桥、嘉华大桥进入嘉鸿大道最终到达大水井体育文化公园。调研路上随处可见不同形态的遗余空间,根据具体使用情况对其分类进行整理 (图3)
图3 重庆市“城市遗余空间”现状图
(图片来源:遗余空间调研小组)
03
环境行为心理学介入下的空间活化利用研究
1
环境行为心理学与遗余空间
1)环境行为心理学的定义
环境行为心理学是一种研究社会-物质环境与人的行为两者之间相互作用时的规律。环境可以分为自然环境、人工环境、社会环境三个部分,而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可以归结为物质环境,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是人们可以进行观察并分析的。但是, 空间使用者的心理是无法通过肉眼直接进行观察的,所以我们可以基于人在环境中的行为模式观察到人们心理活动。 而人的行为模式的产生又与两个方面有关:1.外界环境的刺激,2.人体自身产生的感受。外界环境的刺激简言之就是气候的影响、物质构成的影响等等。人体自身产生的感受简言之就是马斯洛需要层系理论中所提到的自我实现、自尊、归属感、安全、生理等方面感受。
2)环境行为心理学在遗余空间中的运用
弗里德曼认为“人们对交往要求的不同,决定了他们使用共同空间的方式不同” 。因此,考虑到个体对空间的心理需求特征,人们往往会想到空间使用活动的性质和特点。丹麦建筑学家扬·盖尔 (Jan Gehl)从行为建筑学的角度将户外活动分为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三种类型。由此,我们可以对城市遗余空间里的行为活动进行归类:打盹、遛狗、晒太阳等行为活动可归纳为自发性活动,聊天、下棋、打扑克等行为活动可归纳为社会性活动。
在该研究中,主要目的是对重庆市现有遗余空间的设计应用案例进行一个评价反馈, 整个的调查活动中可以通过对案例场地的三种活动类型产生的频率来对物质环境进行一个好坏评价。 自发性活动多的即该遗余空间物质环境好,自发性活动少的即该遗余空间物质环境差,必要性、社会性活动的多少对物质环境的影响较少。(图4)
图4 三种活动类型与物质环境对应表
(图片来源:遗余空间调研小组)
3
红旗河沟立交枢纽桥下空间案例分析
1)地理区位与环境
轨道交通红旗河沟站位于重庆市江北区,是重庆轻轨3号线和重庆地铁6号线的换乘站,南北贯穿红锦大道,东临红石路,西临红黄路,为重庆市典型的交通枢纽站。本次调研地点选取的是该立交枢纽的桥下空间,其设计已将原来单一的交通功能空间利用为集交通、休息、交谈、交往为一体的综合性空间。场地环境受地铁出行因素影响,致使场地人口流量大且杂。但场地内设置的座椅可供人们休憩、玩耍、交谈等,因此,场地内不同交往需求的人产生了不同的行为模式。(图5)
图5 红旗河沟立交枢纽各视角图
(图片来源:遗余空间调研小组)
2)空间设计与人的行为模式
此次调研 根据场地空间设计、人群分析、地图法、场所划分、环境-行为现象五个部分对该“城市遗余空间”---桥下空间进行空间设计评价。
A.场地空间设计: 根据平面图以及剖面图评析功能布局以及空间尺度(图6、图7)。
蓝色区域为上部立交范围。人们通常通过四个方向的楼梯下到地下通道搭乘轻轨。场地内的南北侧依次设置了木制休息座椅,座椅周围有一定的景观绿化。西侧为公共卫生间,东侧为便民派出所。
左:图6 红旗河沟立交枢纽功能分布图(图片来源:遗余空间调研小组);右:图7 红旗河沟立交枢纽功能剖面图(图片来源:遗余空间调研小组)
B.地图法: 以调研区域的平面为依据,通过标出特定区域经常发生的行为的类型、时间和频率绘制出热力图。
根据人体尺度600mm肩宽,在平面上绘制2.5m乘以2.5m网格尺寸。因为场地人流量较大,我们选用图像采集的方法,每10分钟统计一次人流再将三次人流相加到最后的统计表格,最终通过多个时间段叠加得数据减少某个时间段人流激增的影响。根据统计计算的结果,可以得知场地内红色区域产生的人流量多为自发在此停留、休憩、工作等行为模式,人们在这些区域停留时间较长。而绿色部分作为主要交通空间,多承载的是必要的交通功能,人们在这些区域停留时间较短。(图8)但同时,不同时间段、不同目的人们使得场地的人流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上下班高峰期时,必要性人口流量较大,自发性人口流量相对较少;高峰期过后,必要性人口流量与自发性人口流量几乎相同;节假日阶段,场地内必要性人口流量与自发性人口流量都相对较少(图9)。
图8 红旗河沟立交枢纽各区域人流数据图
(图片来源:遗余空间调研小组)
图9 红旗河沟立交枢纽各时段人流数据图
(图片来源:遗余空间调研小组)
C.人群分析、场所划分与环境-行为现象: 场地使用人群不同生活方式参与不同活动。
在对场地内不同时间段的人流量进行分析之后,根据人们在场地内产生的自发性、必要性、社会性活动的数据,将场所划分为场所1、场所2、场所3、场所4、场所5。依托人体自身的感受,从安全、舒适、便捷、交往、可识别、参与度六个方面出发对使用者的环境-行为现象进行分析(图10)。
图9 红旗河沟立交枢纽“环境-行为”现象分析
(图片来源:遗余空间调研小组)
场所1作为交通空间,其便捷性极好。虽然地面较为平整,来往人流流速较快,停留时间较短,人在场所内的舒适度、交往度也相对较低。但是,两侧的景观搭配变化丰富的立面形成半开敞空间,使得场所内的安全性较好。人的行为模式多为:通行、嬉戏。
场所2为场地西侧,视野良好,但其作为休息场地来说舒适度、人们参与度、交往行为的产生都相对较差,人流量少。人的行为模式为:通行、嬉戏。
场所3为场地南侧,布置有木制休闲座椅、整体布局成向心型,且配合通行布置有景观绿化。整体来说安全性、人们参与度、舒适度等都较其他场所高,人流量大,行为模式多样:交谈、歇脚、推销、嬉戏、睡觉、玩手机。
场所4在梯段高度上设计了梯段铺装,但因现场正在施工,通道被打断。整体来说使用者的环境-行为一般,人流量较少。人的行为模式多为:休憩、交谈、工作、玩手机。
场所5位于场地的中心地带,独特的点式元素及丰富的色彩使得其在场所中具有明显的标识性。人的行为模式多为:歇脚、看路、玩手机。
3
大水井体育文化公园案例分析
1)地理区位与环境
基地位于重庆市江北区,嘉华大桥北侧,近李家坪立交。北侧为规划道路,尚未通车;东侧为嘉鸿大道;南侧为万兴路;西侧为住宅区。原来是一个高差36M的破败山坡,垃圾堆放使得整块空间不具任何功能性质。后由重庆龙湖修建成为体育文化公园,区分出道路系统和功能空间,呈现出一条开敞的穿行大道+各式功能性场地的设计模式。 整个设计不仅极大地方便了周边居民的出行,也丰富了居民的生活,是重庆市典型的城市遗余空间改造设计案例 (图10)。
图10 大水井体育文化公园平面图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2)空间设计与人的行为模式
因场地占地面积较大,调研方式的选择上根据场地空间设计,按不同空间功能性质的不同,自基地坡下的李家坪公交车站起到场地山顶,划分场所空间为场所1(篮球场、羽毛球场)、场所2(公园服务点)、场所3(老人儿童活动场所、健身场所)、场所4(无障碍步道系统、转折楼梯等交通系统)、场所5(休憩、休闲空间)。(图11)
图11 大水井体育文化公园各场所“环境-行为”现象分析
(图片来源:遗余空间调研小组整理)
通过观察数据统计汇总,标出特定区域不同人群活动时间特征、活动人群特征、经常发生的行为的类型(图12)、时间和频率等。(图13)得出该活化利用是否合理。
图12 场地人群行为活动类型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13 场地内各场所人群年龄及活动时间特征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场所1作为活动场所(球类运动),人流量集中在早晨7点-8点、下午16-17点、傍晚18点-19点期间。自发性行为产生者多为少年、青年。场所2属于服务空间,结合便利店,人群活动时间相对分散。不同的年龄阶段的使用者均有使用。场地3为老人儿童活动场所、健身场所。人流量集中在傍晚时分,多为晚餐后的邻里闲谈以及娱乐放松。场所4为漫步道,场地内的人群行为活动类型多为散步、遛狗、嬉戏等。场所5场地平整,配合通行布置休息座椅,人流量大。早、晚高峰时期通行行为较多,其他时间多为休闲停留。
4
小结
通过对重庆市遗余空间的典型案例研究,从空间设计与人的行为模式角度出发,分析了不同特征的活动人群在不同场所因心理变化而产生的不同行为模式,并将其与自发性活动、必要性活动、社会性活动之间加以联系。主要总结了高架桥下遗余空间与居住小区边缘的遗余空间活化利用之后,除必要性行为之外,人们产生大量自发性行为、社交性行为的原因。 通过人体自身产生的感受及反应探究遗余空间设计时的注意事项和应遵循的设计原则。
04
结 论
现代城市中这些零散且与其周边的环境格格不入的小空间,往往暴露了当今建筑与城市设计、城市规划中的很多不足。对重庆市遗余空间典型案例的研究不仅是在存量更新规划视角下对旧城改建空间的活化利用分析,更是为合理解决高密度城市空间负担谋求新的方式与空间共享。本文基于环境行为心理学对案例进行分析之后提出自己的认识和设计对策。
1.对于城市遗余空间而言,目前在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土地闲置的现象相对普遍、空间设计缺乏人性化、片面追求视觉效果、空间营造缺乏特色等。
2. 日常生活的一般状况以及日常生活所依赖的空间才是应受到重视和关心的焦点。 这就要求设计师们从行为心理学出发,合理的利用遗余空间为必要性的户外活动提供适宜的外在条件,为自发性的、娱乐性、社会性的活动提供合适的内在条件。
3.在对城市遗余空间进行设计利用时应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a.通行场所: 活化利用时,道路需平整,场地开敞,为使用者提供互相观察的缓冲空间,避免紧贴的尴尬与排斥。其次应强调创新原则,注意立面有序变化,避免视觉产生审美疲劳。
b.休憩场所: 设计时考虑向心布置(红旗河沟桥下空间的座椅布置方式),增加一定聚向性,形成积极空间。布置座椅时,形式多样,增加使用者的选择项(大水井体育公园场所五座椅布置)。最后,休憩场所内可考虑人为设置被观察物,使得人们自发驻足停留,观察物可以是一个雕塑、可以是某个景色,也可以是另一个场所的使用者等等。
c.核心场所: 作为一个场所的核心区域,一定要具有强烈的可识别性。同时它又需要具有一定的作用,适当的时候可以提供一些依靠设施、服务设施。不经意的使得人的身心变得愉悦、轻松。
城市双修的时代背景下,人们愈发关注城市对遗余空间的更新改造与活化利用设计。虽然遗余空间的产生在城市化进程中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对于可以利用的遗余空间一定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去处理。 利用好城市里的遗余空间,才能更好的改善城市环境与城市风貌,赋予城市新的生机,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和空间品质。
注释及参考文献 (上滑查看全部)
*本文为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发布的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以任何形式进行牟利。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12人已点赞
分享
建筑方案设计
返回版块21.03 万条内容 · 286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工业旧改 多层办公建筑设计:合肥宝地钢铁五厂改造项目处于合肥工业文明生长廊道转折点上的合肥钢铁五厂,曾有过“十里钢城十万人”的工业化记忆, 是合肥的地标、历史,更是合肥工业文化的缩影与象征。 作为城市历史文化的一个关键性要素,成功的升级改造其老旧厂房,实现再利用,对合肥城市的产业升级来说意义重大。 建 筑面积5 4359㎡。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2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地板5444
回复 举报
122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