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工程造价 \ 安装工程造价 \ 辩证看待施工企业中的 BIM 应用发展趋势

辩证看待施工企业中的 BIM 应用发展趋势

发布于:2022-08-18 09:32:18 来自:工程造价/安装工程造价 [复制转发]
2015年6月,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到现在6年已经过去了。当前,BIM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应用的高潮似乎已经过去。除了设计领域BIM应用依然不够积极外,施工领域BIM应用的热度似乎正在减退。如何看待施工企业中的BIM应用发展趋势?应该说,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要想回答这个问题,简单罗列事实或意见是没有用的, 应该提高站位,利用科学方法进行分析。辩证法就是这样一种方法,它以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 本文从应用目的、应用对象、应用方法、应用人才、应用效益共5个方面,基于辩证法对施工企业中BIM应用进行剖析,最后总结施工企业中的BIM应用发展趋势。

应用目的:展示vs深入应用

在施工企业中,BIM技术最早主要是用于展示。即,建立施工对象的三维模型,直接将其用于施工准备阶段展示施工现场布置方案;或者做成动画,将其用于在招投标过程中展示施工方案,以及在施工过程中展示施工过程进行技术交底等。 简单地说,就是用于给人看;特别是,给领导看,给领导留下好印象。

施工企业BIM的实操应用迄今为止并不多,主要应用点包括:碰撞检查、深化设计、管线综合、二次结构洞口预留、砌筑排砖、基于4D或5D的施工管理等。毋容置疑的是,实操应用可以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相比于展示,实操应用的难度较大,而深入应用的难度更大,因此,两者尚未在工程项目中得到普遍应用。

显而易见,不能仅凭多数工程项目中BIM应用限于展示这一点,就否定BIM应用的前景。 一方面,因为展示也是必要的。对内,如果单位领导连展示都看不到,他怎么会支持BIM应用工作?对外,因为建设单位的领导往往不是建筑领域出身,如果你不给他做直观展示,如何能够与他进行深入沟通?所以,展示是本单位领导支持BIM应用的重要条件,也是对外沟通的重要工具。当然,BIM应用重要目的是实操应用和深入应用。目前,实操应用和深入应用没有普遍开展起来,主要是因为存在企业存在缺乏人才、缺乏易用的工具、应用不够深入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时间。如果假以时间,BIM的实操应用以及深入应用是可以期待的。想一想,CAD技术在我国设计领域的普及应用花了几乎20年的时间,在此过程中,CAD应用软件以及人们的应用能力都在不断提高,应用经验不断得到积累。 BIM技术比CAD技术更加复杂,它的普及即使再花上20年也不为过。

去年参加中国图学学会组织的龙图杯BIM大赛,看了一个应用BIM进行砌筑排砖的项目,其应用的深入程度让人眼前一亮。以往的同类工作只是展示排砖结果,虽然属于实操应用,实际过程并不这样做,因为虽然按排砖结果提前备料,在现场照此砌筑可以节省材料,但是增加了备料、现场选择适当砖块按序砌筑的环节,带来的效益又有限,所以企业和工人都不愿意这样做。 这就是所谓的BIM应用“两层皮”现象。 但是,在这个项目中,他们增加了少量砖块规格,然后用BIM按新规格的砖块先在软件中进行自动砌筑排砖,新规格砖块的备料直接让材料厂商完成,由此可以减少现场切割砖块引起的材料浪费,也几乎不增加麻烦。据测算,仅此一项可以减少4%的材料用量。这相当于将砌筑排砖应用点进行了深化,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典型的BIM技术深入应用的例子。可见,深入应用需要以展示性应用为基础。

应用对象:大型复杂工程项目vs一般工程项目

目前,很少有施工企业在所有的工程项目中都应用BIM技术。更普遍的是,企业只在大型复杂工程项目中使用。企业应用BIM技术往往出于3种考虑中的一种或多种:一种是,为了兑现向甲方所做的承诺,因为大型复杂工程项目的甲方在招标时一般都会提出应用BIM技术的要求;其次是,为了体现对新技术的重视和展现技术实力,并在各种BIM大赛中拿到奖项,为企业带来品牌效益,使之成为企业营销的资本,而要想在BIM大赛中获奖,非大型复杂项目很难获奖;最后一种是,为解决项目中的难题,例如,若进行包含不规则曲面形体的大型复杂工程项目的施工,将不得不采用BIM技术。在一般工程项目中,对BIM应用的需求不像在大型复杂工程项目中那么迫切,而BIM应用额外需要软件和硬件的投入以及相关人才, 受限于这些因素,很少有施工企业会在一般项目中应用BIM技术。

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企业提出要实现全员、全项目BIM应用。以中建八局为例,大约4年前,该企业发现BIM建模并没有那么复杂,于是,开始对企业全员进行BIM培训,然后开始在全部新接项目中应用BIM技术。后来,经过总结在项目中应用BIM技术的经验,形成了企业的BIM应用手册。当启动新项目时,在建立BIM模型的基础上,项目部可以按照该手册,结合工程项目特点选择BIM应用点,然后就可以使工程项目BIM应用收到较好的应用效果。这种应用战略也给中建八局的BIM应用带来了丰硕的成果。近年来,在国际BIM大赛中,中建八局接连取得大奖;在国内多个BIM大赛中,中建八局频频取得突出的成绩。毫无疑问,中建八局在这方面的投入也非常可观。仅考虑软件和硬件的投入,全局至少需要数千万元,更不用说还需要组织人员进行培训。但是,作为一个年营业额超过2000亿元的行业国有骨干企业,承担的大多数工程项目都是大型复杂工程项目,这样的投入显然不会成为负担,而带来的回报也会覆盖投入。 那么一般企业,特别是很少承担大型复杂工程的民营施工企业,在他们承接的量大面广的一般工程项目中应该如何办呢?

根据目前的情况,成立专门的团队,结合承担的工程项目的实际,深挖深耕BIM应用,有效地实施BIM应用,可称为“少数人的BIM”,是可行的做法。 不少民营施工企业已经这样做了。 例如,很多民营施工企业都成立了BIM中心或BIM工作站,集聚或培养BIM人才,专门在企业承担的重要工程项目中应用BIM技术。在这些应用中,开始往往是展示性应用。通过这个过程,培养和锻炼队伍,摸索应用经验。逐渐地,开展实操应用甚至深入应用。目前有的企业已经取得了良好应用效果。笔者知道的一家拥有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的民营企业—浙江巨匠建设公司,成立了一个由60多人组成的BIM中心,结合工程项目需求开展BIM应用。该中心的机制是,为本公司承接的工程项目提供BIM应用服务,受服务的项目是自愿的,而且需要为服务买单。BIM中心分别派出BIM小组进驻受服务的工程项目,与工程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一道,确定应用目标和应用点,最终履行服务,为项目带来效益。由于很多项目经理从接受项目服务中尝到了甜头,所以很多新项目的项目经理往往需要提前与BIM团队打招呼才能预定到BIM应用服务。 也就是说,在这家企业内BIM服务供不应求。 究其原因,该中心将BIM定位为管理工具,而且其BIM团队既有工程项目实施经验,也掌握了BIM技术,所以在实施BIM应用时,能够结合工程项目的特点,对症下药解决工程问题,并带来效益,这就使得项目经理们感到利用这样的BIM应用服务物有所值。

应用方法:单纯应用vs研发应用

所谓单纯应用是指施工企业只使用市售的BIM应用软件进行BIM应用,自己并不根据应用需求开发并应用BIM应用软件。目前市面上可以买到的BIM应用软件主要包括:建模软件如Revit、TeklaStructures、ArchiCAD等;工具软件例如多功能软件Navisworks、渲染软件Lumion、广联达BIM土建钢筋算量软件等;平台软件BIM360、广联达BIM5D等。一般应用流程为,首先使用建模软件建立BIM模型,然后使用工具软件进行碰撞检查、成本预算等专项应用,最后应用平台软件进行项目的动态管理。 目前这些软件的功能分别趋于成熟,并且在不断迭代改进,因此基本能够满足施工企业BIM应用的需求。

但是,实际应用中的需求是多样化的。一方面,现有软件目前还不能覆盖所有应用对象类型,例如,针对桥梁和隧道的建模软件并不存在,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往往需要在既有建模软件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另一方面,迄今为止在建筑行业,很多企业已经实施企业信息化管理,最近几年兴起了智慧工地和智能建造等应用热点,BIM模型是这些应用的数字化基础,因此,有必要将BIM应用与这些应用集成起来。由于不同企业拥有不同的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智慧工地平台以及智能建造应用系统,要想实现集成,往往需要通过专门研究和开发。施工企业出于成本和效率的考虑,往往自己组织团队进行研究和开发。 因此,对BIM的单纯应用是施工企业BIM应用的低级阶段的需求,而对BIM的研发应用是高级阶段的需求。

有关BIM应用施工企业的研发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已有BIM应用软件上进行的二次开发,例如,中建八局为了提高建模效率,发动全局开发了用于进行建筑施工BIM模型建模的构件库;另一方面研发了基于BIM的项目管理平台(也称智慧工地平台)。笔者知道已经有几个行业骨干企业研发了这类平台的研发,并已开始应用。这里平台一般支持各专业BIM模型的导入,同时支持传感器数据接入,可以在移动端进行轻量化显示,并将施工过程管理数据,例如进度、质量等管理数据挂接至模型元素,便于进行查询。 这类平台软件和上述市售的BIM应用软件在功能上趋同,但相对于后者,可以更好地满足企业的需求。 尤其是,当一个企业拥有大量项目时,自主研发可以提高软件的经济性,增加管理的主动性。当这类自主研制的平台实现在项目中的普及应用时,BIM技术也就得到了普及应用。

应用人才:纯BIM人才vs专业人员兼BIM人才

BIM作为一项新技术,应用它,不仅需要具备软件和硬件,还需要培养相应的人才。和其他计算机应用领域的人才一样,BIM应用人才可以分为两类,即:纯BIM人才和专业人员兼BIM人才。前者指对BIM应用软件的使用方法非常熟悉,但对领域专业工作,例如技术应用工作和管理应用工作并不熟悉的人才。后者指既熟悉BIM应用软件的使用方法又熟悉领域专业工作的人才。 BIM应用开始阶段主要依靠前一类人才,而随着BIM应用的深入,应主要依靠后一类人才。

在BIM应用开始阶段,BIM技术主要属于展示性应用,掌握BIM软件使用方法的人,往往来自软件公司或来自高等院校,他们可以根据软件开发商在提供软件时指出的应用点,开展BIM应用。这样的应用往往比较肤浅,不太实用。 要想让BIM应用真正落地,需要后一类人才,但不仅是让他们学会BIM软件使用方法,还应该让他们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有目标地、创造性地对BIM技术加以应用。 在去年的龙图杯BIM大赛中,笔者对中建五局的一个项目汇报印象至深。这是一个医院项目的BIM应用。应用者分析该工程重难点在于,作为政府工程,概算控制要求高,变更多,他们把BIM应用重点就放在这两点上。例如,为控制概算,他们分别在最容易造成概算失控的土石方施工、桩基施工等环节中应用BIM技术,减少过度施工和返工,另外,对于各种类型的房间和管井,通过应用BIM制作施工样板,让工人理解意图;为了减少设计变更,针对容易产生变更的地方,通过利用BIM技术,与业主和用户在开建之前进行反复沟通,最终取得了较好结果。可以看到,这是一种带着想要解决问题开展的主动BIM应用。

当然,既熟悉BIM应用软件的使用方法又熟悉领域专业工作的人才往往要价比较高,这会抬高BIM应用的成本。 为了降低用人成本,企业可以想一些办法。例如,可以搜集BIM成功应用的经验,汇集成BIM应用手册,就像国家卫建委组织专家根据临床经验不断迭代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提供给全国的相关医生使用一样。这样的手册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在它的指导下,没有经验的专业人员也可以卓有成效地开展BIM应用工作。又如,在录用人员时,可以考虑让前一类人才和后一类人才形成一定的级配,从而让高水平的人员带领水平较低的人员工作,而不是全部雇用高水平的人员开展BIM应用工作。

应用效益:经济效益vs综合效益

与其他信息技术应用一样,效益是BIM应用绕不开的话题。理论上讲,BIM应用肯定能够为工程项目带来经济效益。但在实际过程中,这种效益往往不明显,甚至说不清楚。特别是,有的项目为了参加BIM大赛,不考虑能否带来效益,所有的应用点都要做一遍,甚至还用上3D扫描仪、无人机、3D打印等价格昂贵的设备。相应地,人力投入、时间投入也很大,如果真正去认真核算,很大程度上,既没有经济效益,还代价不菲。为了取得经济效益,必须对BIM应用进行周密的策划,必须针对实际问题,有目的、有重点地开展应用,可做可不做的应用点坚决不做。

从另一方面看,如果刚刚开始BIM应用,不可能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这时候,施工企业应用BIM技术,相当于一边应用,一边学习。如果不能取得经济效益,可以权当做交了学费。如果经过一两个工程完成学习期之后,还是不能取得经济效益,这样的BIM应用显然是有问题的,应该受到质疑。但是,施工单位将BIM应用作为和工程项目一样的收入源同样是不合理的。打个比方,花钱买个手机,能要求所花的钱像资本一样带来源源不断的红利吗?显然不能。可是,手机的确值得买,因为它给使用者带来了便利,甚至它给使用者带来的及时信息能够规避重大风险。从这个意义上讲,BIM应用可以提升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使企业能够更加精准地进行管理,降低工程项目风险,这不是经济效益所能涵盖的。 如本文开始所述,BIM应用还可以给企业带来品牌效益。 可以总称这些效益为综合效益。考虑到施工企业BIM应用水平不断提高,管理水平随之提高,本身还可以带来经济效益和品牌效益,BIM应用的综合经济效益是完全是可以期待的。


综上,从全面的、发展的、关联的角度看,目前施工企业BIM应用中出现的“BIM只能用于展示”“BIM只对大型复杂工程有用”“BIM应用只要用现有软件就够了”“BIM人才太昂贵”“BIM应用不能为企业带来效益”等现有说法都不应成为拒绝利用BIM技术的理由,相信,再经过20年,施工企业BIM应用将不断深入发展,最终将像CAD技术一样,BIM技术会成为建筑行业的重要基石。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安装工程造价

返回版块

13.28 万条内容 · 466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EPC模式下固定总价合同研究

1引言 工程总承包模式在很多国家都有一定范围的应用,其对于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来说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逐渐得到普及。这种管理模式可以将工程项目建设当中的设计、采购与施工融为一体,对合同总价进行固定以保证合同双方权贵分明。需固定总价合同时,就需要对EPC模式的特点进行体现,减少工程项目建设的成本,避免合同纠纷。 2 EPC项目合同模式特点 1)EPC合同模式是一种业主仅与工程项目总承包商签订工程项目建设合同。这种模式能够大大缩减工程的建设周期,减少投资风险,并且相对于传统的管理模式来说其能够更快取得收益。在开展项目初期规划设计工作时,EPC项目就考虑到了其中的采购及施工等影响因素,因此,可以有效避免工程项目变更问题。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