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园林景观 \ 园林植物 \ 桂花专类园配置形式及原则

桂花专类园配置形式及原则

发布于:2022-08-16 15:13:16 来自:园林景观/园林植物 [复制转发]

配置形式

1)孤植

以广场或大草坪作为景观区域的主要集散中心与活动中心,树势相对较大.树形美观的桂花便常常被孤植于广场,草坪中央成为景观焦点。
2)对植
桂花对植古代时期称两桂当庭或称双桂流芳,是指大小庭院等地对植的两株桂花树,寓意吉祥如意,万世流芳。现代园林也保留了这种配置方式,在建筑、景区入口常用株型丰满的桂花对植以突出主景。
3)列植
桂花一年四季常绿,枝叶茂密,树形美观,自然整枝能力强,加之其有吸粉尘.抗噪音之功效,自古以来就有道路列植的应用。南宋时期著名世人杨万里曾经留下“夹路两行森翠盖,西风半夜散麸金”的名句,现代更是常列植路旁以作行道树。
4)丛植。
丛植也被认为是桂花在园林中一种传统的配置方式,在现代花卉园林中运用的更多,往往结合特殊景观和其功能对其进行适当选择和配置。
5)群植与林植
群植与林植是中国桂花生态群体美的一种集中性表达和完美展示,既可让游客感受香气缭绕、花雨沐身之奇趣,也是提供人们在此乘凉戏水纳荫,品茗饮茶休憩之余的好处所。金秋时节,桂花盛开,香飘数里,清风过处,落花如雨。

配置原则

专类园在展示丰富品种的同时,还要按照美观、经济的要求进行合理的搭配,主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科学性原则。充分考虑木犀属植物的亲缘关系和桂花品种群之间的演化关系;
2)景观性原则。充分考虑木犀属植物丰富花色和叶色变化的同时,又能考虑其与景观树木的搭配关系;
3)科普性原则。充分考虑游客的可接受度和观赏位置;
4)因地制宜原则。充分考虑植物原生境与种植环境之间的相似度;
5)文化结合原则。结合文化底蕴,芳香的桂花、中秋的明月,自古就与我国人民的文化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桂花 2 500 年的栽培历史中,历代的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因此利用园区小品结合诗词歌赋来表达古人对桂花的赞颂,这样就赋予了专类园浓郁的文化特色。

(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知识点:桂花专类园

相关推荐:

桂花种植技术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园林植物

返回版块

19.36 万条内容 · 287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藤本类植物应用

1.1 应用原则 1.1.1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是园林绿化植被选择和配置环节需要坚持的最核心的原则,不同的植物类型对于生长环境有着不同的要求,适应能力也会有所不同,例如,葡萄喜光,爬山虎喜阴。 1.1.2满足生态功能。 在实践中,应该从实用性角度出发,合理选择藤本植物,充分发挥其生态功能。例如,要想利用藤本植物遮阳降温,可在屋顶和东西墙面栽种爬山虎等叶片密度较大、隔热性良好的植物;如果从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