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工程造价 \ 造价软件 \ 成本专家的自传体小说~岁月如歌

成本专家的自传体小说~岁月如歌

发布于:2022-08-12 08:56:12 来自:工程造价/造价软件 [复制转发]


作者简介

赵丰先生: 现兼任多家公司的独董、总师、专家和研究院院长。

从业多年间,分别担任过多家大型地产集团成本总经理、首席造价师、咨询公司总工,主持重大工程的投控工作,建立了多家房企成本管理体系。 自1991年兼任RICS(皇家测量师学会)讲师至今,在建设方、设计咨询方、大学和行业协会组织的近千场培训或论坛上,分享专业经验, 并著有的《成本决胜论》、《成本管理作业指导书》、《数据的智慧》、《工程造价咨询作业手册》。

这本自传体小说,以三十年改革开放为时代大背景,通过“我”的职业历程,叙述造价工程师的专业实践和职场智慧,辅以国内外大事件、流行歌曲、各地美食,以及设计咨询、房地产企业、承包商等的趣闻乐事。

“期望能找到合作伙伴、拍成电视剧,给更多造价同行们带去启发和帮助,让更多的人了解造价工程师的专业价值,进而获得更广泛的认同和尊重!”这是他的写作初心和美好心愿,我们期待着愿望实现……

推荐词一:

朱政坚,平安不动产有限公司总经理、COO:

我和作者相识于二十多年前,他是一个能实战、善总结、懂生活的人,一个典型的高情商、高智商、高要求的“三高”管理专才。这本小说是他三十多年职场历练的结晶,相信定能带给大家启发和帮助。                 

推荐词 二:

王丽,华润置地成本管理部总经理:

房地产业已全面进入管理红利时代,而这本小说恰好反映和提供了许多案例做法和职场智慧,值得房企和咨询企业朋友们的借鉴和引用。


第二章 归兮来兮    
1991年6月,我从香港回到阔别整整365天的上海。
小女已有五个多月大了,她妈妈生产时,因赴港签证问题,我都不能回来相伴。看到襁褓中的娃儿,心里泛起一丝愧疚,更多的是对孩子她妈的敬意和初为人父的欣喜。
托老丈人的福,家里刚搬了市中心的新居,比原来杨浦区的和香港一年的蜗居环境比较,那是一个天一个地!我把莫先生送我的书一一介绍给老丈人。张罗着用外汇指标给家里装上了台德国白兔牌热水器。以父母的名义送给弟弟一台SONY电视机作为他结婚的礼物。带着燕窝,去探望了病入膏肓的外婆。很快,生活又回归正常。
一年都没吃生煎包了,馋得我一早来到楼下的早餐店,叫了三两,加了芝麻和香葱的生煎包又脆又香,一口咬下去,哇塞,滚烫的汤汁飞出一丈远,阿拉居然把吃生煎包的流程给忘了——先用筷子戳上两个洞,滴上两滴醋,等上数秒钟,让里面的热气释放出来,肉馅也吸足了汤汁和醋,然后用嘴巴对准那两个小洞,轻轻一吸,呼的一声,满口是汤汁的鲜甜,然后才正式吃生煎包!
设计院的办公大楼位于广东路外滩,这是一栋建于1916年的全钢结构老建筑,以前这里是英国有利银行。大厦屋顶的塔尖阁楼里,是俯瞰外滩全景的最佳SPOT,更是谈恋爱的好地方,我的甜蜜初吻就发生在这里。
几年后设计院就被置换去了石门二路,从那时起,设计院的业务每况日下,人才也流失严重,有人说是因为设计院搬了家而坏了风水,而这里却华丽转身,成为了上海滩最时尚的网红打卡地——外滩3号。
从设计院办公楼塔顶看上海外滩
我给设计院同事们带来了旺角女人街上的日产丝袜、铜锣湾的金饰品,给师傅和领导带了上环的西洋参和湾仔的老婆饼,给自己请来了利比周先生送我的《Office Manual》。热闹过后,我给自己倒了一杯茶,静静地坐回我这靠窗边的工位上,暖风吹来黄浦江上那熟悉又有些陌生的汽笛声,浮想联翩,任思绪飞扬……
浪奔 浪流
万里涛涛江水永不休。。。

我的师傅      
儿时,父母特意给我找过老师学画画,因为我是长子,按照当时的政策,长子是要上山下乡去修地球的,我从小体质羸弱,大人这样安排,是希望长大后,我能凭此一技之长,留在大上海。
后来政策变了,恢复了高考,我的第一志愿是建筑设计,无奈我学习一般般,且那一年,高中时春秋两季招生的考生合在一起,僧多粥少,考分特别高,我没能中第一志愿,退而求其次,选了工程经济专业,但一直对设计情有独钟。毕业前夕,班主任张老师找我征询就业意向时,我就在求职意向的“设计院”旁打了个勾。
  1983年夏天,我告别学生时代,像那个时代的千万大学生一样,根据学习成绩和平时表现,我被择优分配到上海民用建筑设计院的技术经济室。
技术经济室的主要职责:负责全院各设计项目的方案估算和经济比选、扩初概算及施工图预算的编制。作为“ 特殊十年时期 ”后第一批工程经济专业的毕业生,我的到来受到科室领导相当的重视,专门安排原老上海营造厂的预算老法师、副主任工程师徐炎福指导我,他五十开外的年纪,给我的第一印象:高瘦冷峻,不怒自威,人称“长脚”,乒乓球打的甚好!
当时计算器还没有普及,师傅让我先学打算盘,我职业生涯的第一天,就在噼里啪啦的拨算声中开启了。
班上成绩排在前几名的同学中,有的留校任教当了老师,今后一定是大教授了;有的去了建筑科学研究院,成了未来的科学家。再想想自己,十年寒窗苦读,换来的是这份“低下”的工作,晚上躲在被窝里还偷偷哭鼻子了。
好在团委和工会组织的交际舞会、知识竞赛和吉他兴趣班等活动层出不穷,国家又百废待兴,设计院的工作相当繁忙,不容我暗自神伤,很快就被逼上岗,忘我地投入到概预算编制中。
故事开始以前 最初的那些春天
阳光洒在杨树上 风吹来 闪银光
街道平静而温暖 钟走得好慢
那是我还不识人生之味的年代……

今天回想起这段经历,我感慨年轻时的我真的撞大运遇上一位好师傅。除了有意识地安排我接触各类工程的施工图预算,不厌其烦地一行行、一页页校对我的计算书,他还教我如何根据每个子项的数据逻辑设定自校指标,纠正我想当然、耍小聪明而发生的逻辑错误。他更是特别提醒和要求我:“概算尽量不要开天窗!图纸上漏画掉的,或者不是我院设计范围内的,但工程一定会发生的费项,比如基坑围护措施、人防设施、精装修工程等,概算不可以漏掉,而应以估算方式列在概算内,并予以说明。不要为了算而算,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懂设计、懂得评判设计的优劣。
我把师傅的校对纪录都保存起来,并进一步地把错误细分为算量、套价、漏项、其他,平时空闲时拿出来翻阅比较,每做完一份预算后,先据此自校一番,然后才呈送给师傅校审。
大半年后,师傅已基本上查不出我的编制错误,他安排我这个初出茅庐的职场初哥校对小组内其他老同事的工程量计算书,组织小组会,让我向同事们分享自己的工作心得,这些极大鼓励和鞭策了我,逐渐地我就喜欢上概预算编制工作了。
有人说:一个建筑师在他一生的职业生涯中至多可以设计20个工程,那么一个概预算编制人则至少可以做200个工程。作为当时国内最大的民用建筑设计院之一,从1983-2000年,我有幸参与了各类工程的概预算编制:除了普通住宅、学校外,更是接触到国内外大型体育场馆、赛车场、科技馆、影剧院音乐厅、国际会议中心、商业综合体、医院、酒店等。这样的编审历练,不仅让我对功能要素、结构体系、设计指标等设计有了系统了解,而且大大开阔了我的专业视野,提升了我对建筑美学的鉴赏力。
工作起步时能遇到一个好的领路人,是人生的一大幸福。在设计院工作的这些年,师傅教我的统筹计量法、基于数据逻辑的校审方法和留痕小结的工作习惯,为我今后的专业发展和兼职教学,特别是由“计量测算”到“投资管控”的转型升级,打下了扎实的专业基础。
外滩素有万国建筑博物馆之美誉,每天能够在这么高大上的建筑里进进出出,接触的人都是精英建筑师和设计师,而且跟着师傅做的工程大都是高大上的项目,令我都觉得自己也高大上了,我备考托福而学的英文单词prestige,,非常确切地形容了我这时的感觉。
进京汇报      
从香港回国的一个月后,我们的领队因设计院未能解决他的婚房而愤然离职了。而黄超在港期间一直在房地产估价部工作,和我们设计院的业务没有交集,他仍负责前期可行性研究的编制工作。由此,所有的有关在港一年工作的业务总结和汇报交流事项,都落到我一个人头上。
在众多的汇报交流会中,印象最深的是1992年元旦前的那一次。院领导通知我去北京,参加由建设部标定司组织的全国定额工作会议,会议主题是交流探讨“工程建设造价管理的改革”。
北京的冬天寒风凛冽,会场内却温暖如春,这一天,来自建设部及全国各地省市定额站的领导专家二百多人参加了会议。第一个发言的是走在改革开发前沿的深圳市定额站站长陈广言先生,他的发言题目是《香港政府项目投资管控模式》。听着他的精彩发言,我焦虑不安的的心情也慢慢放松了,轮到我上台时,已忘记了自己年仅28岁,我做了题为《中港工程项目投资管理模式之比较和启发》的汇报发言,系统介绍了香港工料测量的业务内容、地位和作用,全面比较香港和中国大陆在工程建设投资管控的组织体系、计价方式、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差异,尤其是香港由业主聘请的工料测量师具体负责工程项目的全过程投资监控,而我们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分别由设计、招标代理、施工监理、审价等单位进行碎片式管理,全过程投资管理的专业经验首先在组织机制上得不到有效保障。汇报的最后,我不知天高地厚地建议:在工程建设投资管理模式上,积极引进基于国际惯例的、全过程动态管控模式下的建设投资管理机制,是非常必要、十分紧迫和完全可行的。
我们两位的发言,无疑引发了行业主管部门的领导和业内专家们的热烈议论和积极肯定。
二十年后的2022年春节前夕,我应邀在同济讲课,中午休息时,在经管系主任乐云的办公室里,他拿出当年我在会上分享报告的原件,令人惊喜万分!

苏联解体      
在京汇报的这天晚上,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插播了一个惊天大事 件: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苏联解体。
这个红色的巨人就这么倒在了莫斯科凄寒的夜里?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苏联解体对我意味着什么?怎么说呢,就好像他是你的一个老邻居,他教给你知识,教会你打架,在你最困难的时候给你钱,还送给你生活必需品,他支持你走过了童年走过了人生的低谷,像父亲又像兄长。后来你们闹翻了,还打了几架,你们不再来往。你们渐渐也和好了,虽然不再像以前那样亲密。直到有一天你醒来时,发现他的几个儿子在往外搬东西,一问才知道老邻居他已经死在了这个冬天的树林里。这时,你会有一些疑惑、一些迷茫,随即一股伤感涌上心头。你站在他坟前发愣,有一肚子话却不知道从哪里说起。晚饭后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他,会呆呆的坐一个多钟头,叹息一声,默默地睡下。也许会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你会搬一把椅子,坐在他家门口,和他大儿子聊聊他的父亲......
我们的父辈是哼唱着苏联歌曲恋爱的。受父母的影响,从小我是听着妈妈唱的《小路》、《苏丽珂》、《喀秋莎》、《灯光》和老柴的《六月船歌》长大的,苏联歌曲或深情柔美,或忧郁凄凉,或雄浑宽广,造就了我的多重性格。
我的心情难以平静,掀开厚实的窗帘,哇!北京下起了鹅毛大雪。我的眼前浮现出白雪皑皑、辽阔无垠的田野,脑海里隐隐响起了苏联国歌《牢不可破的联盟》的激昂旋律…
友谊与勤劳中我们永远联合,
伟大的苏维埃联盟穿越时代,
强大的联盟永远不会磨灭,
成为人民梦想中可靠的要塞。
万岁,我们的苏维埃祖国!

记得是2018年秋天,我去俄罗斯旅游时,我把《牢不可破的联盟》设成铃声,电话突然在莫斯科地铁的站台上响了起来。我一看是中国移动的来电,没接,于是这首歌就一直响下去,旁边有人和着这旋律一起唱了起来,我寻声望去,原来是一对大爷大妈,他俩已是泪流满面.....
夕阳下美景如画的莫斯科河
    苏联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造成经济衰落,人民生活水平严重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加上西方国家“和平演变”,这是最终导致联盟国家彻底解体的原因吧?
苏联的诞生惊醒了中国,苏联曾给过我们很大的帮助,苏联的威胁磨砺了中国,而苏联在1991年12月26日的解体,毫无疑问警示并警醒了中国。
就在这样一个国际背景下,新闻联播播放了一条重要新闻:“1992年1月18日—2月21日,我们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公,先后赴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视察,沿途发表的重要谈话,重申了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对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改革开发总设计师南巡的讲话 ,恰似一股春风掀起了中华大地经济建设的高潮,这时的上海,大兴土木,到处可见热火朝天、塔吊林立的工地。我所在的这家设计院不仅业绩高唱凯歌,囊获了几乎所有重大建设工程的设计业务,而且加快推进内部管理机制的改革。为向全过程、专业化的造价咨询公司发展,设计院把我所在的技术经济室推向市场,改制成有限责任公司,我们不仅继续做原来设计院的大量概预算编制工作,而且,胸怀大志学利比,开始涉足QS即全过程造价咨询业务。
我热盼着能学以致用,把在香港学到的引用到建设工程的投资管控中,在实践中继续成长。      


未完,待续


end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造价软件

返回版块

1.23 万条内容 · 221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注册一造证书,可认定高/中级职称!

跟大家分享两则跟造价工程师息息相关的好消息: 1、 河南省 人社厅发布了关于征求《河南省工程系列注册类 高级职称 考核认定条件》(征求意见稿)的通知; 2、   郑州市   城乡建设局关于明确2022年度建筑专业 中级职称 申报有关事项的通知。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