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中国建筑史 \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

发布于:2022-08-10 16:39:10 来自: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史 [复制转发]

1.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发展大致有四个阶段:

第一,“茅茨土阶”的原始阶段   河南偃师二里头夏代宫殿遗址

特点:

a、单体建筑不成熟(夯土筑基、茅草做顶、瓦未普遍)。

b、建筑群未成熟,宫殿建筑采用最简单的庭院式(廊院)如偃师二里头一号、二号宫殿遗址都是如此

c、轴线未形成:门殿之间的轴线还未统一,但已有这样的发展趋势

d、前堂后室”可能已经在此已经形成,这是后来的“前朝后寝”(或外朝内廷)的宫殿布局的雏形。

第二,盛行高台宫室的阶段   春秋战国诸侯宫殿

特点:

a、瓦的普遍运用

b、高台的盛行、非庭院式布局。

c、典型:秦咸阳宫殿

第三,宏伟的前殿和宫苑相结合的阶段  秦汉

特点:

a、宫与苑之间的布局关系比较自由,富有园林气息。到后来历代纵向布置三朝后,宫与苑逐渐趋于规整,园林气息逐渐弱。

第四,纵向布置“三朝”的阶段  唐,宋

a,纵深的布置加强

b,而御花园置于内廷之后,与前面的宫殿区形成“前宫后苑”格局,但御花园的布置同样是轴线布置,左右基本对称,和唐大明宫的宫苑之间的关系相比显得比较规矩,缺乏自由以及足够的园林气息。

c,殿庭空间逐渐形成并丰富,单体建筑和庭院空间相互映衬。

2.宫殿发展趋势

1)规模逐渐变小;汉长乐宫6.6km2,唐大明宫3.3km2,明清紫禁城0.73km2

2)宫中前朝部分加强纵向的建筑和空间层次,门,殿增多;

3)后寝居住部分由宫苑相结合的自由布置演变为或规则,对称,严肃的庭院组合。


3.唐大明宫

唐初利用隋代旧宫,改为太极宫。由于其地势卑湿,所以在东北角龙首原高地扩建太宗时期所建大明宫。

a.沿着南北轴线纵向布置“三朝”(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

b.三殿以北是内廷部分:以太液池为中心(布局自由),池中有蓬莱山、池周围布置亭台楼阁。

c.东西向的三道水平城墙:①宣政殿两侧、②含元殿两侧、③.含元殿前。

d.城墙基本为土墙,一些地方用砖(转角等处)

e.含元殿:双槽副阶周匝

f.太液池西侧有一麟德殿:

麟德殿由前中后三殿组成,中殿和后殿上层为厅堂(可能为景云阁)并且有由勾连搭式的屋顶覆盖,前殿没有楼上空间因此屋顶与中后殿相比较为低矮。整个屋顶错落有致

②建筑整体进深达到了17间,面阔11间


图片

大明宫区位

图片 

大明宫平面图

4.明清北京宫殿

1)轴线明确

宫城主轴线同北京城主轴线重合。从大清门至午门一段轴线作为宫城的前面的轴线序列,进入午门则为宫城部分,外三殿、内三殿也纵向前后排列于轴线上,然后到御花园、宫城后面的景山、寿皇殿也都位于轴线上。
2)对称规整
建筑排布、建筑组合等都采用对称的规整的处理,如天安门与大清门之间的 “T”字形、午门的“凹”字形门庭、外三殿内三殿的“工字形”、太庙社稷坛的对称布置(左祖右社)、文华殿武英殿的对称布置、东六宫西六宫及乾东五所乾西五所的对称布置、御花园的对称布置等等,都可以看出北京故宫的对称与规整。

3)三朝五门

三朝(外朝、常朝、燕朝):太和殿(双槽)、中和殿、保和殿
五门(皋门、库门、雉门、应门、路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乾清门

(补充)太和殿:平面双槽

重檐庑殿顶、斗栱形制(上檐九踩斗栱、下檐七踩斗栱,分别相当于四跳和三跳)、金龙和玺彩画、开间11间进深5间、三重汉白玉须弥座台基、黄琉璃瓦、殿前广阔的殿庭、周围附属建筑的配置、金朱黄等高贵的色彩等等,这些都体现出太和殿的形制、地位等的突出。

图片

5.试述唐代和宋代在建筑方面有哪些成就和特点?有何异同?(99.)

1)从城市建设上:

唐—规模宏大,规划严整;里坊制的设立,唐长安城规划;

宋—城市结构和布局起了根本变化:里坊制解体,《清明上河图》;

2)从建筑组合上:

唐—建筑群处理日趋成熟,大明宫和唐乾陵的布局;

宋—丰富变化的建筑群,加强了进深方向的空间层次,如千步廊,工字殿衬主体建筑;

3)从建筑单体上:

唐—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并定型化,如佛光寺大殿;

宋—木架建筑采用了模数化,规范化单体,理论著作作为技术经验的总结:喻浩《木经》、李诫《营造法式》;

4)从砖石建筑上:

唐—砖石建筑有进一步发展:塔;

宋—砖石建筑的水平达到新高度:河南开封祐国寺(最早琉璃塔)

5)从工艺方面:

唐—艺术加工真实和成熟:气魄宏伟,严整又开朗;屋顶简洁明快,舒展平缓,门窗朴实无华,为人庄重大方之感;

宋—工艺与艺术的拓展,园林达到第二个高潮 ,彩画艺术发展;

6)从施工方面:

唐—水平较高,出现分工;宋—无太多发展;

7)从彩画方面:

唐—以白为主,明快端庄;宋—出现青绿调子,华丽;

8)从小木作方面:

唐—多用木板和直棂窗;宋—大量使用格子窗、格子门、平和藻为主;

9)代表作:

唐—佛光寺大殿、南禅寺大殿、大雁塔、小雁塔;

宋—晋祠圣母殿、祐国寺塔、开元寺双石塔、开元寺料敌塔。


6.中国建筑的造型演变(03.从唐代到清代中国建筑造型的演变规律是怎样?)

1)平面变化不大,主要是由单一平面趋于复合平面;

2)从立面来说:

a,屋顶的比例逐渐增大,坡度逐渐变陡;「高跨比:唐1:5(平缓)>宋1:4>明1:3>清1:2.5」

b,斗拱结构作用减弱,装饰性加强,真昂变假昂,唐宋显疏朗,明清过于繁密;

c,柱等构件由生动曲线变成直线,唐宋作梭柱,有卷杀、生起、侧脚,而明清则直柱,无侧脚、生起;

d,装饰由少变多,色彩由素趋艳丽;

3)屋顶变化显著:

a,由单屋顶变为复合屋顶;

b,檐口从明显起翘,有生起,变为檐口平直,仅屋角起翘;

c,正脊也从生动曲线变为直线;

d,由平缓变陡峭;

e,出檐逐渐变小。

知识点:古代宫殿建筑

中国古代建筑——宫殿艺术和园林艺术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中国建筑史

返回版块

5.11 万条内容 · 150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中国古代民居类型

中建史 --  中国古代民居类型 在正文之前,给大家推荐一篇同济大学常青院士的论文《我国风土建筑的谱系构成及传承前景概观 — 基于体系化的标本保存与整体再生目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