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中国建筑史 \ 汉至明清的都城建设

汉至明清的都城建设

发布于:2022-08-10 15:28:10 来自: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史 [复制转发]

知识点:汉至明清的都城建设

来源:景观设计研究院

北林2020年风园理论考试中出现了关于“都城水系建设“的简答题,原题为:

“简述隋朝大兴城城市供水和漕运河流综合工程建设”

有关都城建设内容是多数同学在备考过程中容易忽略的,根据20年真题传达出的信号,这部分内容同样也要重视起来。


都城建设

我国都城建设历史悠久,夏代已开始兴建城邑,经过商代的发展,至西周初,渐次形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的都城规划体系和制度,是我国都城建设传统的渊源,后历经了秦、汉、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的实践,我国古代城市建设在选址、规划、绿化、防洪、排水等各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自己一套独有的体系。

东周·洛邑

《周礼·考公记》以王宫为中心的“前朝后市,左祖右社” 的格局。

  • 皇城的前部是朝廷,是帝王上朝听政之处 ;

  • 皇城的后面是市场,是都城的商业交易之地 ;

  • 皇城的左边是太庙,也就是帝王们祭祀祖先之处 ;

  • 皇城的右边是社稷坛,也即帝王们祭祀土地和五谷之神的地方。

图片

左图|《元河南志》周王城图,右图|宋崇义绘《考工记》“王城图”

秦·咸阳 

  • 布局:大咸阳规划包括渭南和渭北两部分的广大地域。渭北包括咸阳城、咸阳宫以及秦始皇增建的六国宫,渭南部分即扩建的上林苑及其他宫殿、园林。

  • 特点:突出了咸阳宫总馆全局的主导地位,其他宫苑则作为后者烘托,以皇帝所居的朝宫沟通于天帝所居的天极,把天体的星象复现于人间的宫苑

图片

秦咸阳主要宫苑分布图

西汉·长安 

  • 在秦朝废墟上新建的城市 。

  • 宫殿:都城实行多宫制 ,主要有长乐宫、未央宫、桂宫、北宫,明光宫;皇家园林除了少数在长安城内,其余的大量遍布于近郊、远郊关中及关陇各地。

  • 闾里制:居民住宅开始按闾里制修建,留给居民的地方大概三分之一,城内的主要部分是宫殿。

图片

西汉长安平面推想图

东汉·洛阳

  • 城郭布局:全城并没有形成以主要宫殿为中心的轴线,也未遵循周代都城的以王城为核心的营国之制。

  • 宫殿:南宫、北宫分别为大朝、寝宫性质,还有永安宫、濯龙园、西园、南园等宫苑 ;

  • 市场:闾里、集市的分布比起西汉的长安,功能分区更加合理,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 水系:重视漕运和城市供水的问题,引洛水进入洛阳以通漕和补给城市用水,鸿池是调节水量的蓄水库。 

图片

东汉洛阳平面推想图

魏晋南北朝·邺城

  • 是最早应用轴线的城市规划。

  • 城郭布局:城市结构严整,以宫城(北宫)为全盘规划的中心,宫城的大朝文昌殿建设在全城南北中轴线上,中轴线的南端建衙署。

  • 功能分区:利用东西干道划分全城为南北两个大区,南区为居住坊里,北区为宫禁及权贵府邸。

  • 水系:西郊的漳河穿城而过。 

图片

魏晋南北朝邺城平面推想图

? 北魏·洛阳

  • 在中国城市建设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

  • 城郭布局:内城以外为外郭城,构成宫城、内城、外城三套城垣的形制

  • 中轴线:干道——衙署——宫城——御苑自南而北构成城市的中轴线。这个城市的中轴线规划体制,奠定了中国封建时代都城规划的基础,建立了此后皇都格局的模式;

  • 功能分区:铜骆大街以北为政府机构所在的衙署区,衙署以北为宫城,其后为御苑华林园;

  • 市场:市场集中在城东的洛阳小市和城西的洛阳大市;

  • 里坊制:有320个里坊。

图片

北魏洛阳平面推想图

隋唐时期·唐长安(隋大兴)

  • 隋大兴城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古代规模最大的城市。

  • 城郭布局:宫城和皇城相当于子城,大城相当于罗城,是子城——罗城制度宫城位于皇城之北的城市中轴线北端,宫城和皇城构成城市的中心区,其余则为居住坊里。

  • 宫殿:宫城有西内太极宫、东内大明宫、南内兴庆宫、禁苑

  • 里坊制:是里坊制城市高度成熟的经典代表。

  • 市场:市集中于东西两市。

  • 水系:龙首渠、永安渠、清明渠、曲江

  • 公共园林:城的东南隅为芙蓉苑和公共游览地曲江。

图片

唐长安复原平面图

北宋·东京

  • 城郭布局:三重城垣——宫城、内城、外城 。主轴线自宫城南门宣德门,经朱雀门、朱雀门大街,直达外城南门南熏门。 

  • 功能分区:规划模式虽然沿袭北魏、隋唐的皇都模式,但城市内容和功能已全然不同。

  • 街巷制:封闭里坊制已名存实亡,演变为商业化的街巷制。 

  • 水系:蔡河、汴河、金水河、五丈河

图片

北宋东京平面推想图

南宋·临安

  • 城郭布局:虽然仍保持着御街——衙署——大内的格局,但限于地形已不成规整的形式,在方向上反其道,行宫在前,衙署在后,百官上朝皆需从后门而入,这是由于适应复杂的地形条件而采取的变通方法,当时称为“倒骑龙”。

图片

南宋临安平面推想图


? 元·大都

  • 元大都以大宁宫为中心建立,也是北京城的前身。

  • 城郭布局:继承了三套方城、宫城居中、中轴对称的布局,并突出了前朝后世,左祖右社的古制度,即社稷坛在城西的平则门内,太庙建在城东的齐化门内,后市即皇城北面的商业区。

  • 市场:城中有三个综合性商业区。

  • 皇家园林:琼华岛及其周围的湖泊加以开拓后命名太液池,成为大内御园的主体部分。

  • 水系:郭守敬全面主持,主要供水河道有两条,一条丛西北郊玉泉山的泉水,经过金河,注入太液池,金河是皇家宫廷的专用水道;另一条为解决大运河的上源补济,引昌平神山白浮泉水,注入瓮山南麓的西湖, 又流经海子(积水潭),沿宫墙南下注入通惠河,以接济大运河,海子与太液池之间完全断流。

图片

元大都平面图

? 明清·北京

  • 明清北京是利用元大都原有城市改建而成.

  • 城郭布局:

    ①宫城:前朝后寝的规制,最后为御花园。皇城的正南门承天门,左右建太庙、社稷坛。

    ②内城:明代,将南城墙往南以少许,形成内城 

  • ③外城:嘉庆年间,在内城之外,加筑外城,天坛、先农坛包入外城之中,形成了明清两代北京城的规模和格局。

  • 水系:玉泉山之水汇入西湖,经长河流入内城的海子(积水潭、什刹海),再分为两股,一股流入太液池供宫廷用水,另一股流入通惠河。什刹海与太液池相通,原来的金河废弃不用了

图片

明清北京平面图

   END  

知识点:汉至明清的都城建设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中国建筑史

返回版块

5.11 万条内容 · 150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对于理解古建有点帮助的5个计算题汇总

1.现有某一佛殿,“材高”为26cm,按宋《营造法式》的规定推测,此殿应该用的是(         )等材? 若佛殿为三开间厅堂型建筑,用26cm的“材高”是否符合《营造法式》对于此等次建筑的用材规定?(     )(符合/不符合) 【答案】: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