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中国建筑史 \ 《中国建筑史》知识点总结——第二章:城市建设

《中国建筑史》知识点总结——第二章:城市建设

发布于:2022-08-04 10:57:04 来自: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史 [复制转发]

城市发展的四个阶段:

   1.城市初生期,原始社会晚期和夏、商、周三代,城市仍带有氏族聚落的色彩。


   2.里坊制确立期,春秋至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城市发展高潮。

里坊制:新的城市管理和布置模式产生了:把全城分割为若干封闭的“里”作为居住区,商业与手工业则限制在一些定时开闭的“市”中,统治者们的宫殿、衙署占有全城最有利的地位,并用城墙保护起来。“里”和“市”都环以高墙,设里门与市门,由吏卒和市令管理,全城实行宵禁。

有的是大城()包小城(宫城),如曲阜鲁故都及苏州吴王闻间故城;有的是二城东西并列,如易县燕下都故城。

战国时成书的《考工记》是中国最早的一种城市规划学说。记载的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王城方形,9里见方,每面各开3座城门。城内有9条纵街,9条横街;纵街宽度能容9辆车并行。王宫居中,宫左右分布宗庙、社稷;宫前为外朝,宫后设市场。市和朝的面积各为“一夫”,即100亩 ”。

图片


3.里坊制极盛期,三国至唐。三国时的曹魏都城——邺,开创了一种布局规则严整、功能分区明确的里坊制城市格局。典范,唐长安城。


4.开放式街市期,即宋代以后的城市模式。北宋都城注梁也取消了夜禁和里坊制,是开放式的城市格局。

 

城市公共工程的发展

 

1.都城的选址,重视水源,如吴王阖闾派伍子胥相土尝水建造阖闾大城


2.城郭的设置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城是保护国君的,郭是看管人民的

城郭(子城罗城,内城外城,阙城国城)

一般城市三道城墙,宫城(大内,紫禁城)皇城(内城)外城。

明南北京四道城墙

筑城的方法:夏商出现版筑夯土城墙

          东晋后有砖包夯土墙

 

3.瓮城:为加强城门的防御能力,设置两道以上城门。


4.马面(敌台):城墙每隔一定间距,突出矩形墩台,利防守以者从侧面射击攻城的敌人。


5.窝铺:军士值宿的地方。


6.战棚:临时架设木棚或用生牛皮被覆,以避炮石。


7.城垛(垛口,雉堞,女墙)抵御矢炮。 


8.道路系统,大多南北向为主方格网布置。大兴城方整,汉长安继秦离宫基础扩建,道路系统和轮廓不太规则,明南京更自由,东晋建康城砖铺路,唐长安土路,宋以后砖石路

 

9.绿化,很重视,北方槐榆多,南方柳槐,由京兆尹负责种植管理,唐长安街两侧槐树成行排列(槐衙

 

10.防火,宋东京每隔1里设夜间巡逻的军巡铺,高处砖砌望火楼,南北朝后设鼓楼谯楼

 

11.排水,汉长安采用陶管和砖砌下水道,唐长安街道两侧挖土成明沟,宋东京有河流穿过,明北京设沟渠,有专人负责。清代设街道厅,沟渠疏浚,北京沟渠疏浚由董姓包商世袭承揽,成为沟董

 

中国古代都城的选址的主要原则

中国古代都城的地域选择有一个由西向东推移的趋向,其原因是经济重心的东移,古代都城遭到频繁的战争破坏和森林砍伐所带来的严重生态环境恶化。水土失持,农业衰退,昔日依托富饶之乡而建立起来的京城,不得不日益依赖江淮地区的供应来维持其政权的运作,这种形势到北宋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定局,元、明两朝则是最后完成了整个东移的过程。

 

中国古代都城建设的模式大致有三种类型

1.第一类是新建城市。如先秦时期。

2.第二类是依靠旧城建设新城。长安新城;大兴城;元大都。这类都城又有二种情况:一种是新城建成后,旧城废弃不用,如隋大兴城;另一种是旧城继续使用,新城旧城长期共存,如元大都。

3.第三类是在旧城基础的扩建。如明初南京和北京。

 

都城建设的特点:一切为封建统治服务,一切围绕皇帝和皇权所在的宫廷而展开。在建设程序上,先宫城,皇城,都成,外郭城。布局上,宫城居首要位置,其次政权职能机构个王府大臣府邸,市政建设,最后庶民及手工商业。

 

汉长安

良好的环境条件:山环水抱,“八水绕长安”,自然环境优良;

继承秦制,实行大长安城市区域规划,即京城与京畿(三辅)相结合的规划,形成京城为核心的城市群;为封建社会京畿规划奠定了基础,进一步革新了旧有的营国制度传统;

“强于弱枝”:强制迁富豪之家聚居城郊帝陵周围,形成七座“陵邑”(类似于卫星城),形成所谓“七星伴月”的宏伟格局,也形成京城、陵邑和郊县的三级结构,

京城采用扩建模式:以秦咸阳离宫兴乐宫为基础增建未央宫、桂官、北宫、明光宫、建章宫,形成不完全规则的城池形状和城市布局;

城内各宫分区布置,打破“择中立宫”、“左祖右社”及“前朝后寝”等的传统手法形式分散而自由,宫苑式园林化的布局手法特征明显(如未央宫);

宫的比重大:城内面积大部分被宫殿区占据,居民的闾里应在外城中;

集中的商业区:长安设九市(基本属于“前朝后市”格局),城内四市城外五市,构成了长安城的虎大商业区;

宏观分区概念:城市周围经济性分区偏于城北(结合渭北的陵邑),政治性分区偏于城西、城南(结合苑囿),居住区的分布原则是“仕者近宫、工商近市”;

有大规模的皇家苑囿区(如建章宫、上林苑),城市、园林有机结合,并结合园林规划综合解决城市蓄水和漕运等问题;

城南有大型礼制建筑群落,反映了周礼的复兴和儒家思想的重要地位;

?基础设施完备:有发达的水运系统(天然水系和人工漕渠)、陆路交通系统(干道驰道),并完善了秦代以来的邮驿系统。

 

图片

汉长安


北魏洛阳(在西晋洛阳废墟上重建的)

①文化性格:汉文化(如周礼、儒学等)为指导思想进行城市规划,突出洛都为全国政治中心的主导功能,凭借它的气象体现孝文帝的政治理想,改变其作为少数民族文化落后的形象

②经济地位:充实洛都作为经济中心的功能,带动北魏全境的经济发展;

③环境特征:北依邙山,南临洛水,山环水抱,环境适宜

④城市结构:采用了传统的宫城、皇城及外郭的三级结构,城郭功能分区明确,各区功能按类聚结,有机结合(如“里”与“市”的有机搭配);

⑤严整的布局:择中立宫,前朝后寝(宫北置御苑华林苑),左祖右社,宫城前的东西大街和南北大街(铜驼街)道路严整,强化轴线;

⑥里坊制:外城区的组织结构是划分严整的里坊,是曹魏邺城里坊制的继承和发扬;

⑦商业区:废弃“后市”之制,根据里坊主要分布于皇城东西两侧的特点布置了对内的东市(洛阳小市)和西市(洛阳大市),在外城正南设置了对外的四通市,形成了“三市制”的集中市制,分工明确,并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图片

北魏洛阳



南朝建康

①精心选址:城市周围有很好的山水形势,素有“龙盘虎踞”之称;

②宫城、皇城及外郭结构明确,宫城、皇城是规则的矩形,外郭形态自由,与周围自然环境相协调

③“择中立宫”:城市南北主轴明确,宫城偏于皇城北部,面朝后寝,皇城南设左祖右社,沿城市中轴对称,这些特点反映着《考工记》王城图的影响

④官署多沿宫城南御街两侧布置,一直延伸到皇城外的太庙和太社,皇城南部东西两侧更有东府城和西州城,强化了中轴对称的格局;

⑤扬弃“面朝后市“的做法,根据实际需要在皇城南北分散地布置了南市、西口市、盐市和北市;

⑥出于同自然地形相呼应的目的,外城中里坊的划分可能采取了自由式的街巷布置,不同于曹魏邺城的棋盘式格局

⑦外城内多寺庙、豪宅、别墅以及公共风景区,城市面貌丰富。

  

图片

南朝建康


隋大兴(唐长安)

因唐长安是直接利用隋大兴城发展面来的,故二者通常并称为隋唐长安。大兴城把官府集中在皇城内,与居民市场分开,功能分区明确,是隋大兴城市建设的革新之处。其城市建设的特点为:

①隋唐长安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古代规模最宏大的城市,它是里坊制城市高度典代表,对当时国内地方政权(如黑龙江渤海国的上京和东京)以至东亚邻国的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日本的平城京和平安京)

②长安城的规划继承了古代城市规划的传统,平面布局方正规则,每面开三门,皇城左右有祖庙及社稷,与《考工记》中的布局接近

③吸取了北魏洛阳的规划经验,其规模尺度、城市轮廓、布局形式、坊市布置都和洛阳很相似,但更为规整;

④宫阙(在宫城内)、官府(在皇城内)与民居(在外城内)分区明确,使朝廷与民居“不复相参”;

⑤在布局上把皇城、宫城放在城市居中的北端,使居民区及道路系统尽可能少地被皇城打断,功能更为合理;

⑥全城采用规整的棋盘式布局,形成规整的路网和里坊,道路十分宽阔;

⑦采用东西二市制,集中市制,一般居民住宅只向里坊开门,道路宽阔;

⑧唐代在城北修建了大明宫,使城市增加了不对称的因素,并与城外北部的皇家苑囿遥相呼应;

⑨隋唐时期佛教兴盛,故城中佛教建筑颇多;

⑩城东南有曲江池、芙蓉苑,是著名的公共风景园林。

图片

唐长安


宋东京

①由州扩建为都城,原州城变为皇城,又在外面加建外城,形成三级结构;

②主要力量没有放在宫室的修建上(故宫城较小),而是着重解决城市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如改善交通系统、扩大城市用地,疏通交通河道,注重防火和城市卫生及绿化等,适应了生产及生活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与以往的都城规划有很大的不同;

③因主体部分沿用旧城结构,故建筑密度大;

④经济性功能增强,城市中经济性分区的类别增多、面积增大;

⑤城市为开敞式的街巷结构,沿街为市、沿巷作居;

⑥打破集中封闭的市制,坊有机结合,形成遍布全城的商业网;

⑦取消夜禁制度,形成繁华的不夜之城,城市面貌更趋人性化;

⑧庙会、集市等公共性活动频繁,城市生活丰富;

⑨城市基础设施完备,城内河道众多,供水便利,漕运发达;

⑩城内及城周有发达的皇家园林(如艮岳) 

 

图片

宋东京

 

元大都

①保留金中都旧城,在其东北另建新城。新旧二城并存,既能充分发挥旧城作用,又能无障碍地创建理想的新城。

②形成宫城、皇城、都城三重相套的格局。都城为长方形,有11座城门,除北面是二门外,其余各面均为三门,均设瓮城。城垣四角建角楼,城周环绕护城河。皇城位于都城南部中央,内含宫城、兴圣宫、隆福宫、御苑等。宫城在皇城内偏东部位,处于都城中轴线上。

③对河湖水系特别关注。规划把整个太液池圈人皇城,并环绕水系布置宫室从而决定了皇城偏南、偏西的定位。都城的定位也是积水潭处于全城中部,并将城市的几何中心—中心台设定在积水潭东侧近旁。这种结合水系的布局,使宫城处于南部而积水潭近旁的商业区处于北部,再加上后来在东面齐化门内布置太庙,在西面平则门内布置社樱坛,大都城基于因地制宜的布局,却吻合了《考工记》中“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王城模式,体现了现实需要与历史文脉的统一。

 ④规整的街巷布局。元大都规划整齐,街道犹如棋盘,而且居民区为方形,排列也十分整齐,大都的居民区主要以胡同命名,整齐地排列在南北向大道的两侧,呈东西向布设,宽约六七米。

胡同一名起于元代大都,经考证,即蒙语“水井”的意思。这种居民区布局开创了明清北京城四合院居住区之先河。

⑤开发了两个系统的河湖水系。一是开挖从积水潭连通大运河的通惠河,积水潭成为大都的水运中心。另一个是开挖金水河,从西郊玉泉山下引水,注人太液池,满足宫中用水和苑囿水景的需要。

⑥突出都城的壮观景象。城市布局严谨,道路整齐方正,井然有序。城市中轴线南起丽正门,经皇城前广场,穿过皇城、宫城,直达全城几何中心—中心阁,这条突出的城市轴线为明清北京的中轴线奠定了基础。

图片

元大都


明清北京

①定都主要原因:北京地区处于汉民族与北方少数民族的交界,定都于此有助于政治的稳固和军事的防护;

②北京城的北部、西部及东北为阴山山脉及其余脉,可作为天然屏障,有很理想的环境条件;

③北京城的城市布局体现了传统的宗法礼制思想,是《考工记》营国制度和历代都城规划传统的集大成者;

④在元大都基础上合理改建:宫城、皇城基本与元大都内的宫城、皇城位置保持不变而外城整体南移,使宫城居于都城核心,更符合封建礼制的要求;

⑤城市南端加筑了一部分外城,形成“凸”字形的城市轮廓;

⑥在城市整体布局方面是以明南京城为蓝本,但规模更加宏伟,气度更加严整;

⑦整个都城以皇城为中心,皇城内南端左()建太庙,(西)建社稷坛,并在城外四方建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四坛,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文化观;

⑧在城市布局艺术方面,重点突出,主次分明,运用了强调中轴线的手法,造成宏伟壮丽的景象。从外城南门1水定门直至钟鼓楼构成长达7.5公里的中轴线,沿轴线布置了城阙、牌坊、华表、桥梁和各种形体不同的广场,辅以两边的殿堂,更加强了宫殿庄严气氛,显示了封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势;

⑨集中市制与分散市制相结合,集中的商业中心有两个(城北鼓楼、东四牌楼、西四牌楼、城南正阳门外),其余的则按不同的行业分类散布在各个坊巷内;

⑩清代在西郊原有景观的基础上建置了大量园林宫殿,如圆明园、畅春园、颐和园等。

 

图片


明南京

①朱元璋在选择官城位置时,避开了整个旧城,而在它的东侧富贵山以南的一片空旷地上建造新宫。南京城内二大区域的功能划分:城东是皇城区;城南是居民和商业区;城西北是军事风。

②可见从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对旧城的利用和对地形的顺应,是南京城市布局的指导原则。也是形成其特色的根本原因。

③新宫的布局以富贵山作为中轴线的基准点向南展开,是标准的“左祖右社”格局。明成祖迁都北京,所建宫城就是按照南京的形制。

④南京城墙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其中聚宝、三山、通济三门有三重瓮城(即四道城门),设防之坚,为历代仅见。从而使南京宫殿围有四重城墙—宫城、皇城、都城、外郭。

图片

明南京

知识点:中国建筑史知识点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中国建筑史

返回版块

5.13 万条内容 · 158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中国建筑史》考点——战国、秦、汉、三国、魏晋南北朝

总述:先秦时期(春秋、战国、秦)——第一个理性主义时期、中国文化的奠基时期,中国封建制度逐步确立。铁器开始普遍使用——生产力发展——土地私有化经济的飞速发展,学术上百家争鸣,文化空前发展。 (一)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1 城市建设高潮城市——规模、数量增加,出现了不少商业都会。城市——商业中心。交换的发展,使部分封建主集中的都城,或交通要道,发展成为繁荣的商业都市。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