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我们来了解下制冷系统调试的7个要点,包含:蒸发温度、冷凝温度、检验吸气温度、排气温度及过冷温度、校验自动保护元件的调定值等。
冷凝温度是指冷凝器内制冷剂气体在一定压力下凝结时的饱和温度,冷凝温度并不是越低越好。这是因为,冷凝温度与冷却介质之间存在一定的传热温差,从传热学角度考虑,这个温差越大,放热量就越大,而放热量越大,气态制冷剂的液化量就越多,制冷剂的循环量就越大。由此看出,冷凝温度不能过低。
但是,冷凝温度也不能过高。从制冷原理中得知:冷凝温度过高,则制冷量下降,功率消耗增加。因此,冷凝温度既不能过高,又不能过低,应针对冷却介质的具体温度变化,进行合理的调整。
冷凝温度与冷却介质之间的合理温差如下:
1)以空气作为冷却介质时,要求冷凝温度比空气温度高8~12℃。
2)以水作为冷却介质时,要求冷凝温度高于进水温度的温差是:
t= t- tw= t+ tz
式中:tk冷凝温度, tw冷却水进水温度
t:冷却水在冷凝器中的温升(即进出水温度),一般t= 2~~4C;t——冷凝温度与冷却水出口水温度之差,一般t= 5~9℃。
冷凝温度与冷凝压力之间是一一对应关系,从在理论上说,可以通过调整冷凝压力来调整冷凝温度。但实际上冷凝压力不像蒸发压力那样可以随意调节。
要对冷凝温度进行适量地调节,最有效的途径是降低冷却介质的温度,或者提高冷却介质的流量和速度。这样既可提高冷凝器的放热量,又可适当降低冷凝压力和冷凝温度。冷凝压力的高低,可通过装在压缩机排气压力表上反映出来。
为了保证压缩机的安全运转,防止湿蒸汽进入气缸内产生“液击”现象,压缩机的吸气温度不能过低,应使吸气温度高于蒸发温度一定值,具有一个合理的吸气过热度(压缩机吸气温度与蒸发器末端蒸发温度的差值)。一般情况下,没有热交换器的氟利昂制冷装置,过热度为5℃左右。
排气温度与吸气温度、压缩比、制冷剂绝热指数等因素有关。由于压缩机的排气是处于过热状态,所以排气温度比冷凝温度高得多。
吸气温度越高、压缩比越大、制冷剂的绝热指数越高,则排气温度就越高。排气温度过高会引起冷冻机油温度升高,降低粘度,影响润滑效果,易造成运转部件的磨 损,甚至出现结炭,使阀片关闭不严,直接影响到压缩机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下降。
为防止在膨胀阀之前的液管中产生闪发气体,应让节流之前的液体具有一定的过冷度。从压烩图上可以看出,过冷度越大,制冷剂的实际循环量就越大,制冷量就越高。
高压控制器的试验方法:关小冷却水的水阀或关闭冷凝风扇,使排气压力逐渐升高,检验高压控制器动作时的排气压力值是否与要求的保护压力值相符合。
低压控制器的试验方法:在压缩机运转以后,缓缓旋入吸气阀的阀杆,逐渐接近关断位,使吸气压力逐渐下降,检验低压控制器动作时是否与要求的压力值相符。
压差控制器的试验方法:在压缩机运转正常、压力稳定以后,慢慢旋转曲轴箱外侧的油压调节杆,使油压压力逐渐下降,降低油压差。核对油压差的动作值是否与所要求的保护值相符。若不相符,则应调整控制器,直至与要求相符为止。
油压表所显示的压力的高低并不能代表压缩机润滑条件的好坏。油泵所输出的高压油,一路给油压表,一路给润滑部件,一路给卸载、能量调节机构。油泵输出的高压油必须克服曲轴箱内的制冷剂的压力和油管内的阻力,才能进入正常使用状态。吸气压力(即曲轴箱内的压力)总是在变化着,只有保持油压压力和曲轴箱内压力之间总有一定的差值,才能实现摩擦面的正常润滑和能量调节机构的准确反应。
压差控制器的调试,就是检验油泵压力和曲轴箱压力之差低于规定值时,油压差控制器能否动作。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制冷技术
返回版块14.63 万条内容 · 843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涡旋压缩机主要故障分析压缩机的结构剖面图: 真空运转(故障特点): 压缩机在真空运转状态时,涡卷中心部的冷媒在一定空间内经过反复的压缩。每经过一次压缩,该冷媒的温度就会以一定的倍率增加,使得温度迅速达到300℃以上,从而导致中心部的端密封圈熔化。由于涡卷中心部的端密封圈熔化,使得该冷媒在压缩过程中向周围的泄露量增大,链锁的引起端密封圈的熔化从中心部向周围扩散。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