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
哈
解读人 · 刘丙乾
白
1
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助理工程师
点击音频一起听书
全文速览
步行性研究的一般理论——
效用性:日常生活服务设施就近步行可达;
安全性:步行空间环境安全且行人感知安全;
舒适性:通过建筑和景观塑造富有吸引力的户外空间;
趣味性:建筑风貌各异、空间怡人且充满人情味
建设适宜步行城市的重要性——
步行城市的优势
步行助力市民健康
步行益于可持续城市建设
如何建设步行城市——
转变交通发展模式
调整职住平衡和空间布局
助力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发展
写在前面
在美国转向后工业社会,老龄化、少子化造成人口结构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城市面临机动化、郊区化发展导致的交通污染、拥堵、肥胖等诸多问题。《适宜步行的城市——营造充满活力的市中心拯救美国》是作者杰夫·斯佩克(Jeff Speck)对此提出的解决方案,即建设适宜步行的城市。本书作者明确指出步行群体是一种非常脆弱的物种,营造适宜步行的城市不仅仅要将步行性作为城市发展的目标和手段,更应该让步行性成为测度城市宜居生活的标准与指标。建设适宜步行的城市必须清晰解读两方面问题:建设适宜步行城市的重要性和如何建设步行城市。
步行性研究的一般理论
步行性(walkable)概念最早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末的美国交通研究中。研究者普遍认同步行性是指城市环境对行人友好的程度,反映一个地区对步行出行的整体支持水平,既包括建成环境的物质空间条件对步行的支持和鼓励程度,更涉及步行者对步行网络空间的主观感知。城市的可步行性是市民健康生活、城市活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支点。
杰夫·斯佩克在本书中提出“步行性研究的一般理论”,将建设步行城市简单概括为四方面和十个步骤。其中,四方面包括步行的效用性(Useful Walk)、安全性(Safe Walk)、舒适性(Comfortable Walk)以及趣味性(Interesting Walk),这四方面内容缺一不可。效用性是指日常生活服务设施的便捷性。安全性是指街道对于步行者出行安全的保障以及步行者自身感知的安全。舒适性是指建筑物和景观对步行者的吸引程度。趣味性是指沿街建筑风格的多样性和特色性。建设步行城市的十个步骤既是对这四方面的细化,更是建设步行城市的方法学。
在“步行性研究的一般理论” 提出之前,城市交通领域关于步行性研究更像是机动化研究的衍生品,许多研究中借用“机动化服务水平”模型提出“步行服务水平”(Pedestrian Level of Service, PLOS)模型。该模型更加关注或者强调步行流量和人行道容量,忽视空间组织这个城市设计的关键因素,将步行性研究局限在建设充足且具有魅力的步行设施上,关注点更像是交通本身。此外,一些步行性研究往往是街道视角或者是社区视角,缺乏建设适宜步行城市的视角与导向。例如,1996年伦敦规划咨询委员会(London Planning Advisory Committee)制定 的“5C”城市街道设计框架,即舒适性(comfortable)、连通性(connected)、便利性(connected)、明显性(conspicuous)、活跃度(convivial);Cervero和Kockelman提出的建成环境“3D”框架与出行需求之间的联系,即密度(density)、设计(design)及多样性(diversity);以及迈克尔·索斯沃斯(Michael Southworth)提出的建设步行城市的六大属性,即连通性、连接性、土地使用多样性、安全性、人行道品质和路径环境。
建设适宜步行城市的重要性
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规模逐步突破了原本适宜步行的邻里空间,而为适应快速城镇化与郊区化带来的长距离出行,“车本位”规划逻辑与方法一度成为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设计的主导。塑造满足小汽车出行安全、快捷和舒适的路网体系,提升道路交通的机动性,成为城市道路设计建设的主要衡量标准。宽阔的机动车道路空间、复杂的高架路网与数量众多且规模超大的小汽车服务设施(如停车场、充电站等,尤其是路内停车与充电设施),将步行者排挤到萧瑟、狭窄、孤立、危险的步行空间中,促使原本连通、便捷、安全的步行网络被逐步打破,街道丧失了原有的近人尺度,成为纯粹的通行空间,失去了其公共空间的职能。这既不利于宜居城市建设,也无益于城市可持续发展,而建设步行城市的根本原因在于步行之于城市与市民的优势。
杰夫·斯佩克认为不断拓宽的道路、缩减和萧瑟的人行道、行道树的砍伐以及数量众多且规模超大的停车场,将城市街道“装裱”成为不适宜步行的机动车区域。这只能带来更多的交通量和更快的车速,既不利于城市经济复苏,也无益于城市可持续发展。本书从建设步行城市的优势、步行助力市民健康和步行益于可持续城市建设三方面指出建设适宜步行城市的重要性。
1)建设步行城市的优势。
建设步行城市的优势一方面体现为步行群体的回归与增长,另一方面是资源的集约利用和低成本。首先是千禧一代中的年轻“创意阶层”,他们更愿意居住在城市中心,向往传统的城市生活;其次是老龄化、少子化带来的人口结构变化趋势下,更多的人关注便捷的步行环境,以便获得更多的优质服务和多样化的出行选择,促使人们选择功能更加混合的市中心安家;最后是选择步行的红利,步行不仅仅能够促进资源集约配置,更能够节省大量的家庭生活开支。
2)步行助力市民健康。
城市蔓延直接导致小汽车出行需求激增,扼杀了适宜步行出行的基础条件。杰夫·斯佩克借用大量直观数据来解读机动车无益于城市活力,如在驾车通勤与幸福感的相关性方面,“如果开车1小时,那么在随后几小时里心脏病发作的风险会增至3倍”“23分钟的通勤时间对幸福感的影响等同于收入减少19%所造成的影响”“日常通勤时间每增加10分钟,对社区活动的参与就相应减少10%”等。而步行城市则恰恰相反,不仅能够有效转变市民出行方式,减少小汽车使用,降低交通污染与碳排放,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更能够有效增加市民选择步行的频率与时长,培育健康生活的习惯,又能够有效增进市民交往。
3)步行益于可持续城市建设。
杰夫·斯佩克认为在可持续发展时代背景下,研究城市碳足迹最合理的方法应是测量每个人的碳排放量,而不是简单关注碳排放总量规模。放任小汽车发展会进一步加剧人群在空间上的分散,无疑推动了碳排放增加,郊区化则会导致对小汽车过度依赖,形成恶性循环。在中国“双碳”目标背景下,推动城市规划建设向集约化方向发展,需要依托紧凑的居住开发模式、良好的公共交通系统、适宜步行的街道空间,进而促使资源和人口在空间上集聚,推动产城融合和市民就近职住。这既有利于步行交通的发展,显著增强市民幸福感,也使得生态足迹减小,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如何建设步行城市
建设步行城市的十个步骤包括重塑汽车在城市生活中的角色、构建功能混合的城市空间、制定正确的停车政策、充分发挥公共交通作用、关注步行安全、倡导骑行、打造宜人的空间形态、植树增绿优化步行环境、营造友好而富有特色的街容、优先选择易见成效的街道等。这十个步骤可简单归纳为“转模式、调结构、助慢行”,其中“转模式”是转变小汽车出行占主导的发展模式,一方面要重塑小汽车在市民生活中的角色,另一方面要基于停车政策调整来转变出行选择;“调结构”是调整城市用地布局结构,推动构建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用地开发,促进产城融合、功能混合;“助慢行”是通过塑造适宜步行和骑行的空间环境,来吸引市民出行选择向非机动交通转变。
1)转模式。
汽车是市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城市的影响不在于其本身,而是过度依赖导致的放任发展,使得追求自由的工具变成了奴役市民的主人。因此,转变发展模式的重点之一就是转变汽车在市民生活中的角色,通过摒弃交通工程师宽马路、高通达的道路“赛道式”传统观念,利用诱导需求的思维,引导汽车的流向和车速,使城市成为一个不只让汽车穿过、而是值得停留的空间。另一方面,要通过交通需求配置来转变出行方式选择,主要采取的政策就是停车政策,而停车政策助力出行方式转变的重点是调整配建标准和发挥停车收费的价格杠杆作用。杰夫·斯佩克在书中多次引用唐纳德·舒普(Donald Shoup)这位“停车先知”关于停车政策的思考,指出免费或廉价的停车收费以及不适宜的停车配建标准会助长小汽车出行需求,导致住房成本增加、商业活力减少。正确的停车政策应该是诱导需求,以市场化方式配给停车资源和开展停车收费,提升停车资源的利用效率。
2)调结构。
调整交通结构的本质在于促进就近职住,缩短出行距离和降低出行成本。其中,促进就近职住即需要构建功能混合的城市空间布局模式,一方面应增加功能集聚区的住宅配套规模来丰富城市功能;另一方面将居民想要和需要的设施(如公园、操场、超市、咖啡馆和优秀学校)布局在步行可及的范围之内,提升市民获取需求的可步行性。与此同时,还要构建良好的公共交通系统,这是建设适宜步行城市的重要部分。打造适宜公共交通出行的关键在于构建紧凑、多样化和适宜步行的邻里结构,这需要以社区为本的城市设计,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开发,以及构建舒适接驳、高效高频、愉悦有趣的公共交通系统服务,同时鼓励共享出行。
3)助慢行。
助力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发展,让其有适宜出行的空间环境,同时提升出行者的感知安全性和舒适性。保护步行者和骑行者免受汽车干扰和伤害,是建设适宜步行城市的核心。一方面要求客观物质空间环境要适宜步行和骑行,即街区尺度要宜人、道路空间要“瘦身”、车道设计导向要限速、有限街道空间要共享、单行道布局要合理等;另一方面需要利用路内停车、树木和景观来为步行者和骑行者提供安全、舒适、连续的感知环境。
笔者感悟
街道步行性不仅仅受建成环境、社会文化、自然环境等方面影响,同时受街道空间使用者主观感知的影响。伴随城镇化进程加快,中国城市同样面临着城市规模激增、郊区化、小汽车导向开发带来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步行品质下降等“城市病”。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需要构建以“人本”视角为导向的城市规划建设与治理模式,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杰夫·斯佩克关于步行城市建设的思考与理论积累为探寻适宜中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提供了参考,更为未来建设以公共交通为导向及以绿色交通为主体的宜居城市提供了细致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书目信息
作者:杰夫·斯佩克
译者:欧阳南江 陈明辉 范源萌
出版单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6月
作者简介
杰夫·斯佩克
城市规划师,畅销书《郊区国家》的作者之一,致力于城市精明增长和可持续性设计,先后作为DPZ城市规划负责人、国家艺术基金会设计总监、独立规划顾问等,是“步行性研究的一般理论”提出者。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1人已点赞
分享
交通规划
返回版块3441 条内容 · 120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2022叁期“站城融合专题”抢先看叁 2022 站城融合专题 在当前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轨道交通网络重构的关键时期,针对城市与轨道交通资源的整合,迫切需要跨越规划、开发、建筑、交通、运营、管理等行业与部门,开展站城融合发展研究。本期专题围绕站城融合甄选7篇文章,对站城融合的内涵、逻辑、评价要素等本质性问题进行剖析,既有国际特征比较和发展演变总结,也有深圳西丽高铁站、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的规划研究,从不同角度协调站与城的发展关系。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