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环保工程 \ 固废处理 \ 上海可回收物产量及资源化趋势

上海可回收物产量及资源化趋势

发布于:2022-07-08 10:48:08 来自:环保工程/固废处理 [复制转发]
上海高度重视垃圾分类和可回收物回收工作,“十三五”以来快速推进可回收物“点、站、场”体系建设。特别是2019年7月《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以来,上海可回收物管理工作推进顺利、成效明显,但是可回收物的产生量和流向仍然缺乏全口径统计数据。本文基于可回收物产量及资源化流向调研,就可回收物产生量和流向情况进行分析,以期为行业发展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一、上海可回收物产量有多少?


(一)可回收物总体统计情况


2021年,上海市可回收物信息化平台统计到主体企业上报可回收物量约5000吨/日,另外据相关部门估算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中约有2000吨/日为生活源可回收物,可回收物产量总计约7000吨/日。

图片

2018-2021年上海可回收物产量


(二)居民家庭可回收物产量


为了解居民家庭可回收物产量及细分品类,2020年3月研究团队选择了191户具有代表性的样本家庭,样本涉及16个区,房屋类型包括农村住房、出租房、别墅、商品房、售后公房等5种,开展了为期1个月的源头产量调研。调研过程中为每个家庭发放电子秤和调研问卷,记录每周可回收物产生量及细分品类。

图片

调研过程照片


本次调研有效样本为168户家庭。调研周期内共收集可回收物3030.13千克,户均0.644千克/日,人均0.244千克/日。根据以上数据测算,按2487.0万常住人口计算(2021年统计数据),上海居民家庭产生可回收物总量为6068.28吨/日。

图片

居民家庭可回收物产量


(三)不同类型单位可回收物产量


为了解不同类型单位可回收物产量,2020年6月-9月本研究团队开展了学校、办公楼、商场店铺、工厂、交通枢纽、游乐园等6个典型企事业单位可回收物产量调研。

图片

调研过程照片


图片

不同类型单位可回收物产量


根据调研结果,对上海企事业单位可回收物产量进行估算。估算依据:学校:按照学生人数进行估算;医疗与福利机构:按照床位数进行估算;办公楼、商场店铺、工厂:按照建筑面积进行估算。相关数据来源于上海市统计年鉴。


估算结果表明:学校、医疗与福利机构、办公楼、商场店铺、工厂的可回收物产量约900吨/日。但本次估算未能涵盖所有类型,如火车站、游乐园等其他类型的单位和场所。


二、上海可回收物流向哪里?如何进行资源化利用?


截止至2021年底,全市已有可回收物回收车辆364辆,已建成可回收物回收服务点1.5万个、中转站201个、集散场10个,不少区超额完成了可回收物回收服务点建设任务。上海可回收物依靠“点、站、场”体系进行回收,如下图所示。回收后进行资源化利用。

图片

可回收物“点、站、场”体系


上海可回收物中的废玻璃、废金属在区域内进行资源化,其他的如废塑料、废纸张、废织物主要依托外地进行资源化利用。


废玻璃主要包含玻璃杯、玻璃瓶、窗玻璃等,价值均较低。主要由收运企业运送至上海燕龙基进行资源化利用。


废金属主要包含易拉罐等,价值均较高。主要由收运企业运送至上海宝钢或浙江等地的金属冶炼企业进行资源化利用。


废塑料中饮料瓶、日化用品瓶、食用油桶、塑料盒子等价值较高,由收运企业收集进行分拣压缩后运送至江苏、浙江、安徽等地的塑料再生造粒企业或化纤企业进行资源化利用;塑料泡沫、塑料包装袋、杂塑等价值较低,本地仅有英科环保等少数企业可进行资源化利用。


废纸张中纸板箱、报纸、书本纸等价值较高,由收运企业收集进行分拣压缩后运送至山东、浙江等地的造纸企业进行资源化利用;纸塑铝复合包装(利乐包)价值较低,仅有浙江富伦、程胜环保等企业可进行资源化利用。


废织物主要包含废旧衣物、家用纺织品等,价值均较低。大部分衣物经过清洗消毒后出口至第三世界国家,少量品质较差的废织物由收运企业运送至浙江等地的纺织企业生产再生短纤维或制作地毯、无纺布等。


三、长三角可回收物协同资源化趋势分析


长三角地区整体具备可回收物回收及资源化设施基础。同时,国内正在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循环经济成为双碳战略的重要支撑,无废城市提出资源化利用明确要求,包装废物与废塑料成为重点关注领域。京津冀地区推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协同,粤港澳大湾区提出了固体废物多元共治。区域一体化背景下,包括上海在内的长三角地区,将逐步建立可回收物协同资源化机制。


(一)信息化管理水平将进一步提升


在长三角范围内,各地行业组织和企业已经在积极探索开发可回收物回收信息化平台,“互联网+回收”模式逐步成熟,上海、杭州等城市已经部分建设了可回收物回收管理的信息化平台,初步具备了对生活源可回收物量质、运输情况的准确把握能力。上海已在松江、嘉定等地试点建设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信息平台,杭州市“互联网+再生资源回收”模式覆盖率达69.9%。未来通过进一步建立长三角层面的信息化平台,可实现生活源可回收物跨界大数据跟踪和溯源,极大提升管理和资源化处理效能。


(二) “点站场”回收体系建设将持续深化


目前,长三角一部分地区已建立起以“点站场”为核心的三位一体回收网络,前端分类工作已有基础。在长三角各地政府垃圾分类收集体系规划陆续出台后,可回收物回收将不再是单纯的市场化运作,而是政府有一定介入的带有半公共服务属性的环境服务行业,将会更加注重废纸、废塑料、废金属等全品类全链条协同运营、协同处置。


(三)技术标准体系将逐步构建


目前,长三角可回收物的突出特点是种类繁多,各地区的检测手段、议价标准各异,若没有完善的标准体系将无法做到有章可循,有标可依。在可回收物回收利用行业管理逐步趋于规范化、标准化的背景下,相关的可回收物产品技术标准有望得到进一步完善。通过健全标准体系,支持产学研联合研制重要技术标准并优先采用,可以加强精细化分拣技术、重要产品标准研制的速度,实现主要可回收物品类的标准化。


  • yj蓝天
    yj蓝天 沙发

    资料不错,通过对上海垃圾产生、分类、处理处置情况进行分析,为其他地方垃圾的处理处置和管理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价值。学习啦,谢谢分享

    2022-07-09 07:30:09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固废处理

返回版块

8593 条内容 · 179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开挖、焚烧填埋垃圾有风险,标准、监管明显滞后

2022年2月,生态环境部发布《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再次揭示了“垃圾填埋场治理”这一严重、迫切的环境治理任务,部分地区超前建设导致的垃圾焚烧厂“吃不饱”问题也日益突出,开挖、焚烧填埋垃圾逐渐成为各利益相关方的关注焦点。 研究发现,自2012年《“十二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印发以来,开挖、焚烧填埋垃圾开始受到广泛关注,开挖目的也从主要关注“存量垃圾治理”的环境治理范畴扩展到了焚烧发电的经济范畴。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