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下,新能源汽车产业继续强化顶层设计,不断优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布局。国家层面出台促进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和使用等配套政策,进一步完善交通能源基础设施发展环境。中国城市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从2020年的167.2万台增加到2021年的261.7万台,同比增幅超过56%,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从2020年的492万辆增长到2021年的784万辆,同比增幅超过充电桩近3个百分点。在“车桩齐飞”的发展节奏中,城市充电设施建设紧跟电动汽车规模化发展的步伐。
为有效监测国内主要城市充电基础设施在空间发展与运营效能等方面的特征和变化趋势,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作为技术领衔,组织设在我院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监测与治理实验室,联合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北京满电出行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开展2022年度中国主要城市充电基础设施的研究工作,编制完成了2022年度《中国主要城市充电基础设施监测报告》。
编制说明
报告所用的充电基础设施数据主要来自北京满电出行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满电公司”)。截至2021年12月底,满电公司的充电基础设施平台共有94万台公共充电桩,其中公共开放桩(即“公用桩”)约72万台,与充电联盟平台的公共开放桩整体规模相对接近,因此本次报告主要以公用桩为分析对象。
报告所用的大城市中心城区电动私家车保有量数据及典型城市群高速公路沿线充电车辆的车型结构数据主要由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提供。
研究城市选取
? 横向比较: 基于公用桩动静态指标筛选条件,聚焦32座大城市作为研究对象。
? 纵向对比: 选取两年报告共有的24座城市,分析充电基础设施的变化趋势。
分析对象及指标体系
? 中心城区解析: 面向城市中心城区建成区的公用桩。
从规模、布局、结构、效能等角度选取9项指标解析主要大城市中心城区公用桩的建设使用情况。
? 城际解析: 面向城市群主要高速公路沿线的公用桩。
提取上海市、苏州市、无锡市、常州市境内的高速公路作为长三角区域的代表,提取广州市、深圳市、东莞市境内的高速公路作为珠三角区域的代表,从规模、布局、结构、效能等角度选取5项指标,评估典型城市群高速公路沿线公用桩的建设使用情况。
表1 充电基础设施监测研究对象及核心指标体系
中心城区解析
中心城区公用桩密度
大幅提高,南方城市配置
规模整体优于北方城市
32座城市公用桩的平均密度超过21台/平方公里,其中深圳、上海、广州、长沙、南京和海口等城市的公用桩密度超过30台/平方公里。南方城市的平均公用桩密度为24.3台/平方公里,高于北方城市的15.2台/平方公里。同时,南方城市私人乘用车辆的平均车公桩比为4.1,低于北方城市的4.9。公用桩密度排名前6位、车公桩比排名前5位的均是南方城市。
图1 南北方城市公用桩密度、车公桩比对比图
与2020年相比,24座城市公用桩密度平均增加7.7台/平方公里,相对增长率高达44%。深圳、海口、西安的公用桩密度增幅超过10台/平方公里,海口、昆明、郑州等6座城市的公用桩密度相对增长率超过50%。其中,深圳市公用桩密度增幅最高,海口市公用桩密度相对增长率超过100%。
表2 24座城市公用桩密度年度变化(单位:台/平方公里)
公用桩覆盖率稳步提高,
直流公用桩覆盖率增幅较大
32座城市中心城区公用桩的平均覆盖率为73.3%。上海、深圳、西安、天津、广州和长沙等6座城市中心城区公用桩覆盖率超过90%,烟台、大连、常州、泉州等7座城市的公用桩覆盖率偏低,小于60%。与2020年相比,24座城市2021年的公用桩覆盖率比2020年提高4.7%,相对变化率远小于公用桩密度,体现出稳步增加的特点。
表3 24座城市公用桩覆盖率年度变化
在32座城市的所有公桩中,直流公用桩占比均值约为57.3%,其中,23座城市的直流公用桩占比超过50%,直流快充服务在多数城市中心城区的公用桩中已经占到主体。与所有公桩相比,24座城市的直流公用桩覆盖率平均增长约7.1%,其中23座城市的直流公用桩覆盖率增幅高于公用桩整体覆盖率增幅,郑州、太原、昆明、重庆、成都、长沙等城市直流公用桩覆盖率较2020年度增加超过10%。
表4 24座城市直流公用桩占比及覆盖率年度变化
充电服务效能指标总体
大幅提升,各类业态建筑
周边公桩效能均显著增长
24座城市公用桩的平均桩数利用率、平均时间利用率、平均周转率在绝对值上分别提高16.9%、5.2%和1.6,相对增长率分别高达47.5%、75%和84%。厦门、广州、福州、长沙、济南等城市的公用桩效能提升幅度较大,海口、石家庄、南昌、深圳等城市的公用桩效能提升幅度较小。
表5 24座城市公用桩服务效能指标年度变化
与2020年相比,居住类、单位类和公建类建筑周边的公用桩效能指标均改善明显,桩数利用率、时间利用率的增幅分别在13%和4%以上。其中,公建类建筑周边公用桩的各项服务效能指标变化量绝对值最大,桩数利用率、时间利用率和周转率分别增加了16.8%、5.6%和1.8。而从相对变化率看,居住类建筑周边公用桩的各项服务效能指标变化最大,桩数利用率、时间利用率分别提高了53%和84%。
表6 24座城市不同业态建筑周边公用桩服务效能指标年度变化
城际解析
珠三角广深莞区域高速公路
沿线公桩配置大幅提升
广深莞区域强化了直流桩在高速公路沿线充电服务主体地位,直流公用桩整体占比达到96%,与长三角沪苏锡常区域95%基本持平。配置规模方面,广深莞、沪苏锡常区域的高速公路沿线单位里程配置的公用桩数分别达到0.23台/公里、0.15台/公里,广深莞区域超过沪苏锡常区域50%以上。同时,采用30公里和50公里间距计算高速公路沿线公用桩点位的覆盖长度比例,沪苏锡常区域的覆盖比例分别达到80%和98%,广深莞区域的覆盖比例增长至79%和94%,珠三角典型区域高速公路沿线覆盖率基本追平长三角典型区域。
城际高速沿线节假日高峰充电
需求旺盛,乘用车占比增幅明显
以长三角沪苏锡常地区城际高速沿线66个充电站为例,其单桩日周转率均值为6.5辆/桩.天。其中国庆假期的周转率均值为9.2辆/桩.天,高于平常日的5.7辆/桩.天。沿线样例场站的时间利用率指标同样显示出节假日特征,但不同高速公路、不同场站间的充电效能差异较大,网络充电潜力有待挖掘。
图2 长三角城际高速沿线充电站特征日周转率和时间利用率对比
2021年10月国庆长假期间跨市长途出行需求中,乘用车充电车辆增长明显,增幅达到69%,而物流车的充电数量大幅减少47%。各类乘用车中,私人乘用车仍是充电车辆的主力车型,占比达到43%,但与平常日相比,国庆节假日期间增幅最高为租赁车,达到153%,其次为出租车,增幅也达到111%,私家车增幅为66%。
图3 高速充电站2021年国庆假期和平常日充电车辆类型对比
对策建议
? 量质共抓,建管并重: 公用桩量质可实现双赢,建设与运营可两手并抓,规划管控超前宜适度,处理好增量与存量平衡发展关系。
? 纵横对标,因城施策: 地理区位、城市规模等要素对公用桩供需影响减小,城市公桩应以纵向发展管控为主,横向类比为辅。
? 追本溯源,业态共促: 须注重各类业态建筑周边公用桩的分类研究和均衡发展。
? 挖潜城际,分类引导: 城际高速充电网络应以挖潜改善为主,加密新建为辅,分时分类差异引导高速车辆充电行为,着力提升节假日高速充电体验。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3人已点赞
分享
交通规划
返回版块3441 条内容 · 120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这五省获国务院督查激励5000万,用于交通项目建设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2021年真抓实干激励表彰名单, 对2021年落实打好三大攻坚战、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扩大内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取得明显成效的地方予以督查激励。 公路水路交通建设年度投资保持稳定增长、通过车辆购置税收入补助地方资金投资项目完成情况好的地方。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3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学习了,谢谢分享
回复 举报
已收藏!!受益匪浅!!!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