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电气工程 \ 电气资料库 \ 机电安装质量通病—电气(二)

机电安装质量通病—电气(二)

发布于:2022-05-26 22:26:26 来自:电气工程/电气资料库 [复制转发]


1.电气配管工程(一)

   [ 存在问题 ]

柔性导管与刚性导管未使用专用接头进行连接。

【主要原因】

1)施工前书面与现场技术交底不及时,导致工人疏忽施工质量。

2)施工当中未能做到过程监管。

〖纠正措施〗

组织工人现场交底,逐个检查,增加专用接头全部整改到位。

『预防措施』

1)严格执行《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15 12.2.8   条规定,可挠性金属管或其他柔性导管与刚性导管或电气设 备、器具间的连接采用专用接头。

2)提前做好工人的书面交底与现场交底。

3)开展每一项工作前,组织样板施工,样板验收合格后方可大面 积展开施工。

2. 电气配管工程(二)

    [ 存在问题 ]

屋面电气配管没有使用防水弯头。

【主要原因】

1)对施工工艺标注要求不明确,直接采用金属软管与金属导管相   连,用   PVC   胶布缠绕。

2)分包单位为节约成本,偷工减料,不使用防水弯头。

3)施工管理人员技术交底不到位,现场疏于管理。

〖纠正措施〗

在金属导管末端安装规格型号相匹配的防水弯头。

『预防措施』

1)根据施工工艺标准要求做好技术交底。

2)加强现场管控。

3. 配线工程(一)

   [ 存在问题 ]

1)箱内配线相序不正确。

2)箱内配线混乱。

3)导线外露导体过长

【主要原因】

1)施工人员不重视,不熟悉规范要求,认为线色不影响使用功能   对低压配电柜后侧配线相序要求不明确。

2)施工随意,非专业电气安装工人施工。

3)施工人员没有对断路器接线端子的孔深进行测量,导线绝缘层   剥落长度随意。

〖纠正措施〗

1)拆掉没有做分色或是分色错误的相线,采用相应颜色热缩管进   行标识或是将相序重新调整。

2)箱内配线应做到横平竖直,配线整齐。

3)将超出断路器接线端长度的外露导体断掉,重新接线。

4)若断掉外露导体后导线长度不足,则重新更换导线。

『预防措施』

1)配线施工前,做好技术交底,明确配线具体要求,并做好样板,   坚持 “样板制度”,注意低压配电柜后相序为从左向右依次为“红、   绿、黄 ”。

2)要求配线施工过程中线管辅材要准备齐全,例如:热缩管、喷   灯、开口鼻子、铜鼻子、铜管、电气绝缘胶布、尼龙扎带等,避免施   工过程中缺少辅材。

3)施工前,对断路器接线端子的孔深进行测量,导线剥掉绝缘层   长度应当为孔深加   5mm。

4. 配线工程(二)

   [ 存在问题 ]

疏散指示装饰面无隔热、散热等防火措施。

【主要原因】

1)不掌握施工工艺标准要求,没有考虑到专用灯具的安装要求。

2)施工不方便,工人图省事,偷工减料。

〖纠正措施〗   在易燃的装饰面板采用符合防火等级要求的防火材料进行防火封   堵。

『预防措施』

1)严格按照《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15   19.1.3   中第   6   条的规定,应急照明灯具、运行中温度大于   60℃的灯具,当 靠近可燃物时,采取隔热、散热等防火措施。

2)根据施工规范要求,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加强现场管控。

5. 导线并头安装工程   [ 存在问题 ]

1)导线并头不规范。

2)导线并头没有搪锡。

【主要原因】

1)对施工工艺标准要求不明确,非专业电气操作人员施工。

2)偷工减料,认为只缠绝缘胶布、不搪锡,不影响正常使用。

〖纠正措施〗

1)将并头不规范的接头,按照导线并头的施工工艺标准重新进行 并头。

2)未搪锡的导线接头要进行搪锡处理,防止氧化。

『预防措施』

1)根据施工工艺标准要求做好施工技术交底,电气施工人员要持   证上岗。

2)坚持“样板先行”制度,加强现场管控。

6. 桥架安装工程

    [ 存在问题 ]

桥架在转角对角线处没有设置固定支架。

【主要原因】

1)对规范、图集掌握不足。

2)受施工现场条件限制,不易设置支吊架。

〖纠正措施〗

  电缆桥架大于   300mm   时,在转角对角处增设支吊架。

『预防措施』

详细了解规范和图集要求,施工交底时进行明确。

7. 母线、桥架穿墙处防火封堵

   [ 存在问题 ]

桥架、母线穿墙或楼板处没有进行防火封堵。

【主要原因】

1)对规范、设计要求不明确,没有掌握相应的施工工艺要求。

2)认为防火封堵不影响母线或是电缆桥架的使用功能。

〖纠正措施〗   对敷设在竖井和穿越不同防火分区的没有进行防火封堵的部分,按   设计、规范要求设置防火封堵措施。

『预防措施』

1)严格按照《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15   11.2.3 中第   3   条的规定,敷设在竖井内和穿越不同防火分区的桥架,按设计  要求位置,有防火隔堵措施。

2)分项工程施工前,熟悉掌握设计图纸及设计要求,明确防火分   区,对穿越竖井、防火分区的部分提前做好相应的技术交底。  

8. 桥架、线槽接地工程


  [ 存在问题 ]

桥架、线槽进柜末端没有与配电柜柜体(箱体)进行可靠电气连接。

【主要原因】

1)认为桥接、线槽进柜(箱)末端无需与柜(箱)外壳进行接地   连接,对桥架末端接地要求不明确。

2)对桥架末端接地工作不重视,偷工减料,不按规范施工。

〖纠正措施〗

将桥架、线槽进柜(箱)末端与柜(箱)体进行可靠的电气连接。

『预防措施』

1)因为柜(箱)是保护体,桥架、线槽进柜(箱)末端接地线接   在柜(箱)体外壳上形成串联连接。当柜(箱)的接地线断开将造成   桥架、线槽末端均处于不接地状态,特别是柜(箱)之间连接的桥架、   线槽,容易造成事故。

2)施工管理人员要熟悉掌握正确做法,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工作。

9. 桥架跨接线安装工程

  [ 存在问题 ]

 桥架跨接线连接位置不正确。

【主要原因】

1)施工时在桥架上随意用两个螺栓将跨接线进行安装。

2)对桥架跨接接地的工艺要求不能很好的掌握,交底不到位。

〖纠正措施〗   拆除错误连接的跨接导线,将导线跨接在连接板外侧的桥架本体上   的专用螺栓孔。

『预防措施』

1)学习规范并掌握施工工艺要求,分项工程施工前,做好技术交   底。

2)加强现场施工检查,做好过程控制。

10. 桥架内电缆敷设工程

  [ 存在问题 ]

桥架内电缆绑扎固定不规范、标识牌遗漏。

【主要原因】

1)桥架内电缆敷设没有编制专项方案。

2)施工过程控制不到位,随意敷设。

〖纠正措施〗

1)电缆桥架内电缆应在首尾两端、弯曲的两侧及每隔  5-10   米处设   置固定点,现场不满足要求的,应补增绑扎固定点。

2)电缆隧道及电缆竖井等进出两端,应补上遗漏的标志牌。

『预防措施』

1)根据《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3-2015 13.2.2   条的要求,桥架内电缆敷设应符合规范规定。

2)施工前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做好技术交底。

3)加强施工过程管控。

全部回复(2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地板
  • 粉红少女心

    谢谢分享

    2022-05-29 12:09:29

    回复 举报
    赞同0
  • 放水发电
    放水发电 板凳

    这是一个很不错的学习参考资料, 但是表述的还是过于简单,未提供相应参数及技术要求等, 建议上传一些附件技术资料(如CAD外形尺寸图和对应的型号规格及技术参数等,以方便设计人员选用), 不过这里还是要谢谢楼主能发布和分享出来给大家学习和参考使用! 同时希望大家参与补充/提供相应资料图纸等

    2022-05-27 06:37:27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电气资料库

返回版块

70.12 万条内容 · 720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机电安装质量通病—电气(一)

1 防雷接地工程   [ 存在问题 ] ( 1 )预留预埋防雷接地使用螺纹钢代替圆钢施工。 ( 2 )焊接处焊渣没有清理,焊接质量差。 ( 3 )圆钢直径、搭接长度不满足规范、设计要求。 【主要原因】 ( 1 )对施工规范、设计要求没有掌握,对使用材料规格、型号不重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