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暖通空调 \ 制冷技术 \ 桶泵供液优势分析以及注意问题

桶泵供液优势分析以及注意问题

发布于:2022-05-20 16:49:20 来自:暖通空调/制冷技术 [复制转发]

桶泵供液是利用泵的机械作用,向蒸发器输送低温制冷剂液体的制冷系统。节流后的低温制冷剂液体,首先进入具有一定贮液容积和一定气液分离容积的氟桶中,再用把数倍于蒸发量的低温液体输送到各库房蒸发器中去。部分液体在蒸发器吸热汽化,其余液体随汽体经回气管返回。经气液分离后,汽体被制冷压缩机吸走,分离下来的液体和相当于蒸发量的 新补充液体,又被输送到蒸发器进行再循环。

一、桶泵供液与直接膨胀供液对比优势

1、压缩机吸气过热度小,降低了压缩机的排气温度。

2、从蒸发器回来的制冷剂气液体,在桶内分离,避免压缩机湿冲程,由于桶与压缩机距离近,压缩机吸气过热度小,效率提高5%。

3、热交换效率高,制冷剂循环量数3倍于蒸发量,因而管内制冷剂流速高,流体与蒸发器管内表面完全接触。

4、因冷凝器供液先到循环桶,制冷剂中的油在循环桶中分离,蒸发器效率高。

5、保证了系统远距离供液,而无闪发气体。

6、降的蒸发器的传热温差,增大了蒸发器的有效换热面积,提高了蒸发器的传热系数。

7、 融霜性能好(彻底解决铝排管蒸发器的融霜难题),对蒸发器可以进行热氟融霜。

8、控制简单,安全保护运行集中控制和实现自动化。

9、大大降低制冷剂的冷凝压力,减少用电量,提高能效比。




二、泵在制冷剂输送中应注意问题

1、泵运行过程中,要对泵进行进出口差保护和缺液保护。

2、泵进出口加导出气体的专用抽气管,泵运行前,压缩机先抽去气体,泵充满液后再运行。

3、泵入口制冷剂液体处于过冷状态时,才能被吸入,否则汽蚀,失去输送液体能力。

4、泵体不保温,制冷剂气化,易汽蚀。

5、泵入口管路堵塞,供液不足,造成出口压力低,泵体发热。

6、泵在运行前要充分预冷,可能存有制冷剂气体,造成泵不上液,出口压力低。



三、桶泵供液和热氟融霜系统的注意事项:

1、油分离器的选型非常关键,对油分离器的分油能力和分油效率有较高要求,尽量降低系统中冷冻油的迁移量。

2、控制系统排气温度和吸气过热度,防止回液造成冷冻油大量迁移到系统中。

3、停 机时控制油温,防止油里溶解大量制冷剂,开机时制冷剂突然气化带走润滑油。

4、回油管路系统的设计,可设置多个回油口,根据液位控制回油口的使用。

5、热氟融霜: 要保证有足够的热源,采用分组化霜和采用溢流阀,保证化霜时的制冷剂温度是10度,达到化霜的最佳效果。 同时要保证低压循环桶的高液面不超过70%。 热氟融霜时为防止“液锤现象”,采用2步开启式电磁阀。


 


全部回复(3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懂点点电
    懂点点电 沙发

    桶泵供液大型制冷系统很常见,冷媒在蒸发器内饱和蒸发提高蒸发器换热效率,同时机油可以在循环桶内分离,减少进入蒸发器的油,也提高换热效率,降低压缩机吸气过热度,提高压缩机容积效率,缺点就是系统庞大,充注冷媒量大

    2022-05-23 11:48:23

    回复 举报
    赞同0
  • 野人79
    野人79 板凳

    这个问题可以讨论一下,路过的大佬发表一下见解,让大家学习学习

    2022-05-21 09:16:21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制冷技术

返回版块

14.61 万条内容 · 808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鱼类的冷却方法--碎冰冷却法

鱼体内水分和蛋白质的含量较多,而结缔组织较少,因此极易腐败。除部分淡水鱼在捕获后可活着运输外,大多数鱼类为了保持其鲜度,一般在捕捞现场迅速将死去的鱼进行冷却。使预提温度降到5~0℃,即冷却到接近肌肉汁液的冻结点(-0.6~-2.2℃)。冷却地址了鱼体微生物的活动能力,延缓了鱼体内生化反应过程,在短期内可保持鱼得鲜度。目前冷却鱼类的方法有碎冰冷却法和液体介质冷却法。 今天我们主要聊聊碎冰冷却法。这种方法是目前应用最广的方法。用碎冰冷却鱼体时,冰与鱼体直接接触,冰在融化时从鱼体吸收热量而使鱼体冷却。此法速度较慢,而且鱼体温度达不到0℃。鱼体冷却速度与鱼的品种、大小有关系。多脂鱼或大型鱼类的冷却速度较少脂鱼或小型鱼类慢,如由20℃冷却到1℃时,当鱼体厚度为5cm时需110min,6cm需150min,7cm需234min,8cm需325min。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