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4月26日生态环境部又公布一批环保督察中的典型污泥案例 中可以看出,污水处理设施不到位、污泥处理处置问题频发,依然是目前比较突出的环境治理难题。此乃“污泥之殇”。
笔者环境工程专业,对于固废尤其污泥的关注及深度调研也有一定年头,与各门派技术也进行过唇枪舌战的交流,与行业的大咖也进行过深度请教,与不下百余政府责任方诸如:住建局,水务局,水利局,环保局以及后端处置方进行过探讨,同时亲自踏勘过国内外不少项目案例的实地现场,行业各种论坛参加也不少。看到环保督察中通报的案例感慨良多,忍不住提笔向诸君写写我的所思所感。
污泥问题追溯起来,最早引起行业关注并进行充分探讨的是2004年,由清华大学环境系和中国水网联合主办的以“污泥处理处置的认识误区与控制对策”为主题的第一届水业高级技术沙龙。另外2014年5月17日由全国污泥处理处置促进会,中国水协排水专业委员会主办了首届污泥高峰论坛,此后每年论坛或者沙龙都有上千的政府、行业专家和从业人员参加,可以看出污泥问题已然作为一个不得不解决的国家级难题进入政府和行业视野。
17年过去了,我国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路线逐渐成熟,技术方向逐渐明晰,然而污泥处置却问题频发,层出不穷:“违规堆存”,“污泥埋田“,”非法填埋“,”设施闲置“,”层层转包“,”项目监管缺失“,”挂羊头卖狗肉“,”玩失踪“,”猫捉老鼠式的老油条”……
政策层面:
既要督察,也要指导,更要有足够的前瞻性和持续性。 政策标准的变化,往往会引起蝴蝶效应。
比如,2003年7月1日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规定: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应进行污泥脱水处理,脱水后污泥含水率应小于80%。
2010年环保部发布《关于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环办〔2010〕157号)规定:污水处理厂以贮存(即不处理处置)为目的的将污泥运出厂界的,必须将污泥脱水至含水率50%以下;
2021年1月8日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关于废止、修改部分生态环境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决定》中取消污水处理厂污泥含水率的强制要求。
这样的背景下,污水处理厂也开始不断加码提高标准,但也导致了其一步步打补丁式一窝蜂的增加设施投资,甚至增加了诸如添加石灰,铁盐等严重影响污泥后端处理处置的障碍,但这样的做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隐患,如一旦填埋受阻,很多设施都要推倒重来。
政府层面:
部分地方政府,限于地方政府财力,以采购服务的模式,捱一年算一年。 期限短,价格低,服务商没有增加必要设施的安全感和保障,从而导致污泥处理处置效果难以达成,成为烫手山芋随意乱填埋丢弃。 或项目草率上马,以自运营模式盲目建设处理处置设施,但是运营起来“高耗能,不专业,高成本”从而导致艰难维持,进而爆发风险。 有的虽以招商引资名义释放特许经营权,但是没有科学规划财务年度预算,不能足额及时支付运营方处理处置费,从而导致运营方无法正常生产运行引发环境风险。
技术层面:
首先,技术研发的周期长,投入大。以及一项技术问世,要么被行业壁垒隔除在外,要么被大量模仿,要么被资源方裹挟等现象普遍存在。因此出现了“研发不如抄袭,抄袭不如公关”的恶性循环,让行业鱼目混杂。
其次,部分技术厂家夸大产品工作数据和效用,盲目追求利润,导致产品无法在运行过程中达产达效,设施上马不到2-3年就进入休眠状态的例子在很多地区屡屡出现。
第三,没有万能的技术,也没有永远先进的技术。技术需要匠心精神,不断的研发迭代,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处理处置方层面:
将本是公共属性的环保事业当成捞金生意,利润最大化,能偷则偷,能省则省,能丢则丢,缺乏环保意识,缺乏法律知识,缺少底线思维,甚至明知故犯成为“老油条”。同时,没有金刚钻就敢大包大揽,最终问题放大,落个“你赐我一段浮华,我许你满世界泥花”。
殇一:过度迷信业绩案例,凡是没有案例的都是不成熟的。
2021年12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决定签发《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一〇三号)》:其中,第九十一条明确:“对境内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的科技创新产品、服务,在功能、质量等指标能够满足政府采购需求的条件下,政府采购应当购买;首次投放市场的,政府采购应当率先购买,不得以商业业绩为由予以限制。”
殇二:过分要求技术型企业的一揽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仅有技术研发能力,还要有融资和工程实施实力。使得技术型企业不得已早早参与投资,拉长了企业的产业链,使技术研发所需的持续的资金投入后继无力。污泥处理与处置,本身就分立为两个阶段,而很多内容都成为政府采购一刀切的要求。
殇三:招标壁垒阉割了创新技术的参与权
政府招标过程中往往技术认识不足,大多听取咨询机构的建议,从而确定的招标条款和技术条款,评分标准,将很多技术方卡死,阉割在投标之外。
污泥的 问题 ,是系统性的问题,是态度问题,是产业链问题而不仅仅是技术问题。
治未病之病: 科学制定污泥处理处置专项规划和行动计划,各地政府应详细调查污泥存量,准确预测污泥增量,因地制宜制定污泥处理处置专项规划,防患于未然,一揽子解决污泥问题。
治欲病之病: 发挥行业协会和国家部委的权威性,对现有项目开展污泥处理处置效果评估确定典型污泥处理处置路线,制定《污泥资源化利用国家评估标准和适用规范推荐》,以标准倒逼污泥处理处置项目的整改,清退,以适用性指导规范化运营。
治已病之病: 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污泥资源化利用落到实处。各地政府将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处理处置费纳入年度预算,进行及时足额支付相关主体。E20研究院执行院长、湖南大学兼职教授薛涛近日接受中国环境报采访时谈到:“如果对污泥进行全量、妥善、安全地处置,费用大约为300元/吨—500元/吨,摊到污水处理费里大约为0.25元/吨-0.5元/吨。这部分收费并没有完全调整到位。”(相关阅读: 污水费能覆盖成本吗?县级以上城市缺口四到六千万元每日 )
总的来看,笔者认为:“ 高耗能导致的成本问题和污泥完全消纳出路是污泥处理处置过程中的两个极其重要的因素,从而导致产业链不通。 ”
1、去伪存真,优先选用解决“高能耗高成本低减量”的创新型干化技术解决卡喉问题,“变高能耗为低能耗” ,节能降耗,减少二次稀释这种反工艺操作,将高碳排转变为低碳排。同时避免添加导致二次污染的处理药剂或高增量的石灰,从而为后端处置资源化带来可行性。
2、形成全产业链思维,“变难题为商机”为处理处置单位化解难题。 将高耗能,低效率,高成本负荷的无奈之举变为可盈利的商机。以“1+N模式”因地制宜将剩余污泥的干化与不同处置工艺进行紧密集合如:干化到55%-60%堆肥;干化到50%建材利用;干化到40%协同焚烧发电;干化到30%热解碳化,同时政府主导和积极对接当地后端处置,将出路多元化打通。
3、产业资本化运作思维,“变污泥为资产”政府主导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污泥运营,将污泥资本化。 基于公共资源的价值属性,将冷冰冰的处置设施,变为可流通的污泥资产,树立多家标准化专业化污泥垂直领域运营商,发起和成立污泥产业基金或利用Reits,让上下游和资本共同参与。
污泥处理处置监管趋严且形成常态化,此外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国家整体规划下,污泥的处理处置后端出路问题仍需从政策层面予以高度重视,包括但不限于目前存量污泥的无害化妥善处置,以及污泥处理设施的补短板建设,还包括污泥处理处置新技术的研发与技术突破,增大环境违法的处罚力度等。
最后,有个很不敢苟同的是国家提倡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稳定化”要求,笔者认为:减量化,一定是硬道理;无害化,必须满足;稳定化,是核心;至于资源化,我觉得可以因材施计,不必过分强制要求。(太多项目污泥本身有机质含量只有40%也要被逼着扛起“资源化”的大旗而大费周折,劳民伤财,导致产气难,堆肥难,碳化难,提蛋白难);
“ 居庙 堂之高,则 忧 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以上,是为随心就笔,有感而发,粗陋之处,敬请拍砖。
纪大漂亮
于2022年4月28日凌晨1:48
作者简介:
生得不漂亮,活得漂亮。做人做事更漂亮。
——纪大漂亮
环境工程专业,创业导师,天使投资人。主要从事固废技术开发及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同时在工业管道,BIM建设及智慧化运维、互联网+、国际进出口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1人已点赞
分享
污泥处理
返回版块2.71 万条内容 · 305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板框压滤机的滤板为什么经常磨损压滤机的滤板由复合聚乙烯塑料制成。这种滤板能更好地适应压滤机的工作条件,使压滤机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板框压滤机滤板受损的原因有很多。这些是一些常见的问题 1、异常物料会损坏滤板。如果物料温度超过使用温度,滤板将变形和损坏。如果物料的进料压力或速度过高,滤板也会损坏 2、滤板进料孔堵塞会导致滤室之内空腔,过滤室之内的压力不均也会损坏滤板 3、破碎的滤布也会导致进料不均的风险。如果滤布损坏,必须及时更换。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因地制宜将剩余污泥的干化与不同处置工艺进行紧密集合如:干化到55%-60%堆肥;干化到50%建材利用;干化到40%协同焚烧发电;干化到30%热解碳化,同时政府主导和积极对接当地后端处置,将出路多元化打通。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