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工程造价 \ 土建工程造价 \ 工程造价学科的缔造者——徐大图

工程造价学科的缔造者——徐大图

发布于:2022-04-17 15:37:17 来自:工程造价/土建工程造价 [复制转发]



一、徐大图生平

徐大图,1947生,江苏省南京市人,1964年考入北京大学经济系,正好遇上文革动乱。文革期间,徐大图是反动学生,住“牛棚”,与厉以宁上下铺,接受改造,吃了很多苦,受过不少难,没学到什么东西。尽管如此,他们也青春无悔。

1979年,徐大图考取中国人民大学基本建设经济专业研究生,1982年获硕士学位,彼时高考刚恢复,学术已芜,也没学到什么东西。虽然没学到什么东西,但他天资聪慧,通过努力也成就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普遍存在知识结构不完善、学术功底不扎实、视野不开阔的情况,是被时代耽误的一代,我们不能以现在的标准苛求那个时代的学者。

1982年10月,徐大图进入天津大学工作,1990年评上教授。

1997年8月任天津理工学院院长,主导工程造价专业建设与发展。

徐教授出版《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等专著,确定了工程计价的基本框架,中国特色的造价模式在他手上基本定型了,对中国造价体系的创建居功至伟,有多少项目的造价形成于此,有多少人的职业生源系于此。

徐大图是中国工程造价专业的先驱和奠基者,我们应该向他致敬。

二、QS专业的起因

1986年初“两会”期间徐大图教授被国家计委电召至北京,与香港测量师学会创会会长简福饴先生讨论在中国高校中开办QS(工料测量)专业的可行性。简福饴先生以全国政协委员身份向“两会”提案,建议在内地高校设立QS专业,与国际惯例接轨,满足日益增长的固定资产投资控制的需要。

当时既不能直接采用工料测量名称,也不能采用工程概预算名称(中专开办),而工程造价尚未为人接受,而技术经济则早已被业内认同,所以徐大图定名为技术经济。次年, 天津大学决定成立技术经济与系统工程系 ,徐大图教授在系成立大会上独怆然而泪下,雄心勃勃,承诺把技术经济与系统工程系办成全国一流的学科。

80年代之初,中国百废待举,30年的政治运动,学校基本上荒废了,学术基本停止了。其实当时最好的方案和路径是直接从国外引进,全盘吸收,而不是从零开始。不适用可调整,其实也没什么不适用,他们用都得好好的。国内也不是没引进,而是模仿前苏联那套东西,前苏联与中国同属社会主义国家,都是计划经济体制。

当时刚破冰,没法突破意识形态的樊篱,也难以超越历史局限性,因而在他身上深深打上时代的烙印。

三、徐大图其人其事

徐大图教授创建并发展了中国的工程造价学科,应该为广大造价师铭记,昨日之事,今日之师。

工程造价学科属于年轻学科,没有学术沉淀和积累,人们也往往把它视为一项技术。

徐大图充满工作激情,忧国忧民,富有知识分子情怀,为建设工程造价专业苦志励行殚精毕力,可谓全身心投入,积劳成疾,他英年早逝可能与此有关。

徐教授是节俭的,经历过极度物资短缺的时期,那个年代过来的人大都如此,据他同事回忆,他夏天房间都舍不得开空调,只开个电扇,穿背心短裤,汗流浃背地备课。

根据天津理工大学为徐大图雕塑的铜像,看上去既充满书生意气,又木讷质朴大智若愚,他不是那种恃才傲物夸夸其谈的角色。巧言令色,鲜矣仁。 智者无华,敏于事而慎于言,外愚而内明。

徐教授肯吃苦,身为领导,亲自授课,天天备课,忙得不亦乐乎。天道酬勤,天津大学技术经济专业与建筑学、计算机软件一度成热门专业,招生分数线最高。

一次校内工作会议上徐大图晕倒在会议桌旁,检查后确诊为肺癌。1997年底至1998年夏天,徐大图教授卧病不起,住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干部病房,享受高干待遇,他是在职厅局级领导。中国大学乃官场也,校长院长均有官阶也。徐大图在病床上对人说:“老天好狠啊,再给我十年,我能干好多事!”这是命,一切皆有定数。

1998年7月31日,徐大图教授溘然离世。据说他死不瞑目,似有未了心愿。天津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印邦炎教授对徐大图说:“你放心走吧,剩下的事有我们呢!”他合上了大图的眼睛。

徐大图是开放的,安排老师出国访问,考察北美造价工程师学会(AACE)。

四、造价工程师与工料测量

北美造价工程师学会要求会员首先应该先取得北美工程师学会会员,再通过四门课程考试才能使用造价工程师(CostEngineer)的头衔;如果你没有成为工程师学会会员,即使你通过了四门课程考试也只是造价顾问(CostConsult),相当于造价工程师助理。

英国皇家测量师学会(RICS)为全球广泛认可的专业性学会,RICS是国际通用的执业资格认证,包括RICS工料测量(QS),评估(Valuation),项目管理(PM)等领域资质认证, QS是独立执业资格,中国的造价工程师相当于英国皇家测量师学会的工料测量师。

按美国的制度,先取得工程师执业资格再成为造价工程师,口径更宽,门槛更高;按英国的QS制度,大学可设置单独的QS专业,这是窄口径专业,当然也是条捷径。

中国最后是取美国造价工程师之名,其内容则是英国的窄口径QS专业,名不符实,其实就是测量工程师或高级预算员。现在看来,这个“顶层设计”是有问题的, 中国一下子培养了数量庞大的“造价工程师”,但与美国版的造价工程师不能相提并论 实际上从业能力等方面是缺乏训练的,知识结构有缺陷的,并不适合从事高端复杂高难度的工程造价业务,基本上沦为预算员,而这个中专生都能胜任,并无多少技术含量。

有因必有果,国内造价人员即使是取得注册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能有多大的能耐呢?所以,造价咨询单位也只能承接些低端简单的业务,技术含量低,当然不可能有高附加值,像综合性要求更高的PPT业务本来由造价咨询单位做,结果这些业务被律所“抢走”。

造价工程师四门课程:工程造价管理相关知识、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土建与安装两大专业)、工程造价案例。

这些考试课程本身是拼凑的,缺乏内在联系,并且是残缺不全的,如工程造价是技术经济,与经济学科高度相关,甚至就是经济学科的一个分支,但是课程中缺少经济学方面的理论与知识, 工程造价学科泰斗尹贻林就是经济学博士,做工程造价怎可不懂经济学? 没有经济学方面的基础和造诣绝对做不好造价,对造价的理解是肤浅的,绝不可能为委托人提供最优解决方案。造价师考试课程缺少专业的深度与广度,专业含金量低,看上去理论与案例结合,实质沦为考试工具。一些完全不从事造价不懂造价不会做造价的人也能考出高分,而真正有经验的造价人员却未必能考得出来,因为其考试内容并不是检验造价人员真实能力,而是大量的死记硬背,即使是最难考的案例也有答题套路,掌握考试技巧就能通过。

这样考出来的造价工程师岂不让人笑掉大牙,虽然上海人才居住证给予这个证书拥有者很高的积分,但笔者是十分不屑的,我曾遇到一些造价工程师有的连基本的造价业务都不会做,有的甚至连造价相关职位的工作都找不到,千万别以为造价工程是高大上的证书。

中国造价工程注册制度应该回归美国造价工程师模式,必须先成为工程师学会会员,此为第一道准入门槛,如至少10年相关工作经验,有一定的工作业绩,如完成多少项目的指标,有学术成果,如出版著作和发表论文,这在中国存在大量造假,应建立诚信体系,总之你必须在行业内有一定建树才行。此门槛就把大量外行的、无经验的、无真才实学的及只为挂靠的考证族筛选掉。第二道门槛才是造价师考试,顺序不能搞错,职能不能错位,更不能本末倒置。造价师四门课程代表不了一个造价工程师的水平,我认为它不过是一个预算员应该掌握的技能而已。所以,要提升考题质量,考试应注重计算、分析、查错、纠错及研究等综合能力的考核,减少知识类记忆类类题目比重,凡是能找得到的知识都不需要花时间记。

五、为何热衷于工程造价师培训                                  
1995年春,天津大学在李光泉校长把技经系合并到新成立的管理学院,此举是对工程造价学科的釜底抽薪,也是对原技经系浮躁教风的不满和对所谓“产学合作”实则是搞创收的工作方式的否定。天津大学是所综合性科研型大学,岂能让与学术不沾边的暴发户高职类专业坐大?我认为李光泉是明白人。                
徐大图没法在天津大学呆下去了,他应该找到适合他的地方,他去了天津理工学院。                
徐教授到天津理工学院第一件事是举办全国定额站站长班。                
第二件事是举办全国高校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师资班。                
第三件事是报天津市教委批准成立了天津理工大学造价工程师培训中心。                
看看,全是围绕培训展开,除了培训还有什么?为什么如此热衷于培训?学校又非企业,无营收利润之约束和压力,干吗整天想着创收?不像是做学问的教授所为!                
造价师考试大纲和考题都由你出,搞培训自然是得天独厚近水楼台无人匹敌,“成为众多渴望取得造价工程师资格的人们向往的地方。”投机取巧之徒当然会“慕名而来”,于是生源源源不断,日进斗金,财源广进。天津理工学院造价工程师培训中心(TCCCE)树立国内造价师培训领先地位,是喜也还是悲也?                
中国工程造价学科的繁荣是与中国房地产大周期高度相关,是业务需求旺盛所致,而非学科本身有大的进步。                
此培训纯粹为证书也,而无关乎学问。名师出高徒,而中国1949年后再无大师。大师者,学贯中西,博古通今,文理皆通也,不中断潜心研究30年以上,而非汲汲于虚名和利益。                
六、造价师取代预算员,换汤不换药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长期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制度,投资主体和施工主体均为国家或国有企业,工程计价模式采取概预算制度,概预算编制的依据是“量价合一”的法定的概算、预算定额,实行国家定价,整个价格体系由国家管制,任何调整都要经过计划部门批准,那个年代无通胀与通缩,物价稳定,可以忽略工程造价的外部变化,造价无动态性和竞争性。                
90年代我国确立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后,计划经济下的计价模式完全不适应市场经济,原有僵化的计价方式出现空前危机,工程造价管理部门不得不相继放开其价格;其次是投资主体多元化;第三,各种所有制并存。利益格局已经形成,原有的工程概预算编制与审核工作不能满足现实需要,现有的造价工作也不能为委托人创造价值。                
造价人员会计价不一定就能确定造价和控制造价。计价与造价是两回事,算量套定额询价得到的价格不是造价,造价是通过竞争或谈判形成,各家报价不是根据计价结果,而是综合各种市场因素。                
造价不是成本,成本也不是造价。                
成本与造价是不同的概念,人们往往把两者相混肴。                
成本构成极为复杂,成本的核算要精细化,可以细到成本要素无法分解为至,建筑业制造业都要测算成本,为材料采购用工计划提供数据,为商品定价提供依据,甚至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成本测算如果按现行的国家定额则可能是失真的,因为定额是为政府定价服务而非是用于测算生产成本。                
造价本质是一种市场化定价和报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报价策略还要考虑市场供求和竞争对手情况,它是一种交易价格,并不单纯是成本加利润,可以以成本为依据和基础,但更多的是双方博弈后的价格,这个价格已经脱离成本的概念。                
我们无须对徐大图所开创的工程造价专业的时代局限性求全责备,更不能抱残守缺,而是应该推陈出新,赋予它更多的新义,理论在怀疑与否定中进步!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藏否人物,易也,然张居正说:夫欲求古匠之芳躅,又合当世之轨辙,惟有绝世之才者能之。                
在那个年代,开拓者徐大图胼手胝足、砥砺前行,成功创建了中国工程造价学科,殊为不易,再次缅怀徐大图教授! ,分享给朋友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土建工程造价

返回版块

21.84 万条内容 · 602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每日一练 | 一级造价每日一题

工程计价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