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水利工程 \ 水利时事 \ 跳跳更健康——理性看待设计院的跳槽现象

跳跳更健康——理性看待设计院的跳槽现象

发布于:2022-04-12 14:26:12 来自:水利工程/水利时事 [复制转发]

设计院对跳槽这件事情,是又爱又恨!恨的是自家的宝贝疙瘩被别人挖走了,爱的是可以挖别人的宝贝疙瘩。

曾几何时,国人对跳槽这件事是如临大敌,尤其是老一辈的人眼里,跳槽意味着不稳定、意味着不确定,在一些老牌的设计院里,有大量的“三门生”——出了家门进校门、出了校门进企业门,一生只服务一家设计院直至退休。2000年以前,跳槽不是普遍现象,但随着“包分配”这个词退出历史舞台、社会包容度的提升以及年轻人的思想活跃,跳槽已经成为普遍现象。

当然,勘测设计行业的员工跳槽也是有特点的。相比较而言,工业类设计院比土木类设计院的员工离职率低,工业类设计院的员工离职率能在5%以内,土木类设计院员工离职率能到15%-20%;老牌设计院比新兴设计院的离职率低,主要是由于老牌设计院各方面的保障更全面一点;国有设计院比民营设计院的离职率低,尤其是这几年这方面的差异还是比较明显;不发达地区的员工离职率比发达地区的设计院的离职率低,这主要与当地就业机会多寡有关;小城市的设计院员工离职率比大城市的设计院员工离职率低,当地的就业选择机会就那么多,员工的选择机会不多。

且不谈与人才高流动的软件类、金融类企业比较,就是跟施工企业做对比,设计院相对来说对跳槽这件事或多或少还是不太能接受的,尤其是人力资源部门,一看到离职单,就如临大敌,天然地认为流失的肯定是“人才”,是院里的损失!

其实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有一个“70\90\80\10”人才管理规律——员工70%满足岗位要求就可以使用,但要给予90%的责任,赋予80%的薪酬,保持10%的人才流动。

即使企业规模没有增长,也要保持10%的人才流动,为什么?

1、   保持团队活力。 很多企业在做绩效考核的时候都会谈到“末位淘汰制”,末位淘汰是人才流动的一种形式,就是通过刚性的比例(比如10%、5%)将企业里面排在末位的人员进行淘汰——即使整体业绩都很好,通过刚性淘汰机制,可以给予员工一定的压力,有利于提升整体绩效。

2、 树立领导权威。 人才流动必然会涉及到考核,考核的维度有很多种,但上对下的考核是必备的选项, 通过考核,可以有效梳理领导权威,淘汰不适合的人员。

3、 补充新鲜血液。 有一个成语叫“户枢不蠹”,人才管理也一样,一个企业、一个团队如果人员都是固定的,容易形成“近亲繁殖”现象,而通过适当的人才流动,可以带来不一样的视野,实现知识\技能的更新

4、 打破利益固化。 人员固定不流动,容易滋生“小团体”,长此以往,容易形成利益固化,以“小团体”利益最大化,容易固步自封。

所以,合理的人才流动是企业健康发展的标志之一,而跳槽也是人才流动的一种形式,跳槽并不可怕,跳跳更健康!

当然,我们也不能唱高调,员工频繁跳槽、核心员工跳槽毕竟对企业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排在前六位的影响主要包括:增加招聘、管理成本;影响在职员工工作心态;造成人员架构不稳定;影响企业品牌形象;核心技术外流;影响企业凝聚力。

图1、员工跳槽对企业的影响

如果我们的员工离职率相对较高的话,人力资源部门还是要分析一下具体原因,很多设计院的人力资源管理相对粗放,缺乏对员工离职的原因分析以及跟踪分析,只有找准离职原因,才能对症下药,留住核心、关键人才。

从某招聘网站的统计数据来看,2020年人员主动离职的原因排在前两位的是薪酬(53.1%)与发展空间(36.8%),也就是说,一半以上的人员离职是薪酬问题,三分之一以上人员离职是发展空间受限了——要么钱没给足、要么没有上升空间。

表1  主动离职原因统计

所以,对设计院来说,一方面对于跳槽这件事要保持平常心,严防死守没有作用,合理的人才流动是保持企业健康的手段之一; 另外一方面,为了保持合理的离职率,需要双管齐下——合理的薪酬体系、通畅的职业通道。

什么是合理的薪酬体系?总的来说就是“以岗定薪、多劳多得、优劳多得”。 “以岗定薪”是基础,设计院或多或少都会存在“因人设岗”现象,但合理的薪酬体系应该是绝大部分的人员是与岗位要求匹配的,岗位的薪酬是与市场相匹配的,这就会用到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薪酬分位值概念,比如人力市场比较通用的岗位如行政、财务等用50分位(也就是市场平均水平)薪酬就可以了,而稀缺岗位则可以用90分位薪酬(也就是该薪酬是高于市场90%的企业),这就是“以岗定薪”;“多劳多得”是原则,多劳多得是针对同一类岗位的,大家都是同类岗位,干得多就拿得多,这一点大部分设计院经过多年的发展基本能够做到;“优劳多得”是关键,优劳多得是针对不同岗位的,由于岗位的不同,单位时间、单位成果的价值就不同,可能高级设计人员的一根线,就抵初级设计人员的一周的工作量,他的那根线背后是经验的积累、技术能力的体现。

什么是通畅的职业通道?总的来说就是“数量覆盖业务、纵向可晋升、横向可流转”。 “数量覆盖业务”是指职业通道要能覆盖企业的业务类型,比如现在很多设计院开展了工程总承包业务,但总承包项目管理人员没有独立的通道,往往是参照设计人员执行,而总承包业务与设计业务的差异非常大,这就导致这些人员的薪酬上、在晋升上存在很大的问题。 “纵向可晋升”是指在通道内部向上的任职资格一定要清晰、明确,不能模糊,要让所有人都清晰地知道我满足什么条件、通过怎么样的努力就可以往上走; “横向可流转”是指职业通道如果员工晋升遇到瓶颈了,在设计院内部他也可以找到能与他的能力、兴趣 匹配的其他通道,比如有些人大学的专业选错了,到了设计院之后发现其实他的协调能力、沟通能力不错,那就人尽其才,可以往营销、往项目管理方向转型,但这个转型不能是行政式的、个别的,要以制度的形式让大家都能看得到。

所以,“跳槽”是一个中性词,没有好坏,只要方法得当、体系完备,跳跳更健康!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水利时事

返回版块

3508 条内容 · 44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中国重点水利工程概况

重点工程是水利工程建设的支柱,在水利事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大批重点水利工程的建设,在除害兴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保证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大江大河治理和开发步伐明显加快,三峡、小浪底、治淮、治太等一大批重点工程相继开工建设,掀起了水利工程建设的新高潮。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