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工程造价 \ 土建工程造价 \ 【人文造价】建筑行业的弊病!为什么留不住年轻人?症结找到了!

【人文造价】建筑行业的弊病!为什么留不住年轻人?症结找到了!

发布于:2022-03-31 10:47:31 来自:工程造价/土建工程造价 [复制转发]

转自公众号:广联达新建造

   

在开始读这篇文章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


  • 2021年,全国建筑业企业完成的建筑业总产值是 29.3万亿元 ,同比 增长11.04%


  • 2021年,建筑业的从业人数为 5282.94万人, 连续3年减少 。2021年比上年末减少 83.98万 ,减少1.56%


  • 2020年全国农民工总量 28560万 人,比上年 减少517万 人,下降1.8%。 农民工平均年龄为41.4岁 ,比上年提高0.6岁。 50岁以上 农民工所占比重为26.4%,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 占比继续提高 (2021年数据尚未公布)


  • 全国层面,2020年全国60岁及以上占比达 18.7% (2010年为13.3%) ,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 13.5% (2010年为8.9%)


建筑业增加值增速低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但 其支柱产业地位依然非常稳固; 另外, 全国老龄化日渐严重,农民工数量持续减少, 用工荒现象频现


如今,工地上已经很少能看到青壮年的身影, 究竟为什么年轻人不愿来工地了? 就算来了也留不住,干不了几天就撤!企业应该 如何应对这种局面


这篇文章将为您详细剖析症结所在。


01

为什么留不住年轻人?


元代的著名杂剧作家马致远曾在《汉宫秋》中写道: “陡恁的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建筑行业也不例外。


工地用工荒已成为常态,很多建筑工地高薪招人,也无济于补。老师傅老去,年轻人断层,新生代后继无力。


下面,我们就聊一下建筑行业 为什么留不住年轻人? 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01

行业矛盾:互联网的虹吸效应


我们先看一个现象,近日互联网大厂裁员的消息非常火爆,一度登上微博热搜榜首。


再想想,10年前,团购大战、打车大战、微信社交大战时期,很少有关于裁员的消息,都是到处招兵买马,抢占地盘,垄断市场。


如今,互联网行业顶点已现意味着行业开始下行,就这样大家还挤破头皮想进互联网行业。


互联网行业裁人,供大于求。建筑行业恰恰相反,招工难,用工荒,高薪留不住人。所以,并不是缺人,而是缺少想进入建筑行业的人。


互联网行业给人的感觉很高大上,而建筑工地给人的印象是低端粗放,并且不是那么的体面。即使互联网行业内不乏一些苟延残喘的群体,工地上也可能有年薪几百万的项目大佬,但是很难改变那种传统的认知。


这就是 夕阳行业与朝阳人才之间的矛盾 。过去20年,人才被吸进高收入的互联网行业, 一定程度上造成其他行业的人才匮乏, 并加剧贫富差距,自然来建筑行业的人就少了。


02

环境复杂:身体和人性的双重考验


人尽皆知,建筑工地的生存环境,那不是一般的苦。


风吹日晒、汗流浃背、灰头土脸......与钢筋混凝土作伴,同吹来的黄土并行,而且工作时间很长,无休止加班,全天候待命,为了项目的工期进度而放弃休假也是经常的事儿。


另外,还伴随很强的危险性,尤其高空作业,一不留神就可能酿成大事故。 别的行业失误要钱,建筑行业失误要命。


相比而言,因为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工作环境较优越的第三产业,对现在的年轻人吸引力更大。


其实,这还不算什么, 最难对付的是人际环境。


见一叶而知秋,从工地上各种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就可以看出复杂的人际关系。 今天你给我使绊子,明天我背后扎你一刀。”无论是项目部还是劳务队,这些情况都在所难免。


俗话说的好: “在工地上,关系第一、马屁第二、能力第三”。


如果你没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又没点酒量,也没有一个坚强的依靠,很难坚持下去。


03

薪资拖欠:挣钱是第一步,讨薪乃必经路


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中 建筑行业背后藏着这些大趋势 ,我提到, 目前建筑行业总体已经到达了顶点,未来很难再有爆发性的增量。 当企业都不挣钱的时候,那工人就更难拿到钱了。


尤其建筑工地上,拖欠工资的情况更是屡禁不止。大家也经常看到工程老板卷钱跑路的新闻,最终还是工人吃亏。


施工单位总是跟工人说没钱,但是吃饭、喝酒、唱歌从来不含糊。其实这都是拖延时间的借口,一般开始施工之前,施工方和开发商就准备了一定的资金周转, 只是害怕工人拿钱就不干了,影响项目进度,于是能拖就拖,拖不下去就先发一部分,最终拖到年底再发。


对于辛苦一年的工人来说,干完一年的工作其实还不算完,还要经历漫漫讨薪路。再加上工人普遍法律意识淡薄,申诉无门,讨薪更是难上加难。


工资发放都不及时,各种保险福利就更别提了,怎么能吸引到现在的年轻人!


04

精神需求:只有生存,没有生活


现在的年轻人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过惯了养尊处优的生活,没有经历过风吹日晒,更别谈世态炎凉。


而真实的工地生活是深处荒郊野岭,每天起早贪黑,板房、工地和食堂三点一线。38度高温下干活,冰冷雪天里拼命。


一年四季到处跑,一个又一个项目奔波,一年也回不了几次家。


对于单身的青年来说,找对象更是天大的难题。我一个土木的同学调侃道: 工地上除了螺母是母的,什么都是公的,就算别人给介绍了一个对象也熬不过一个项目周期。”


996算不了什么,007才是工程人的常态,在这样的工作强度下基本也就告别各种娱乐活动了。


一入工地门,从此断红尘,只能勉强生存,别谈美好生活。


02

企业应该如何应对人才短缺?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础,那么人才究竟有多重要?


我们可以通过项羽和刘邦的故事来深入探讨一下:


项羽出身贵族, 个人能力素质都非常之出众,在无数次战斗中证明自己的军事才能,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将军,用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奠定了自己在楚军中的地位。


尤其在巨鹿之战中,项羽将才能和战斗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大获全胜。


名气、土地、兵马都有了,妥妥的人生赢家。


那为什么项羽最终还是败了呢?


这就要说一下他的对手刘邦了, 刘邦用高薪和大平台吸引了大量的人才,这些人才都是各个领域的专家,形成一个完整的人才梯队。


军事有 韩信 、生产行政后勤有 萧何 、情报专家有 陈平 、参谋长是 张良 ......


刘邦就是在这些高手的辅佐下,将自己的市场越搞越大,最终打败对手。


建筑企业也要学习刘邦吸引人才的策略和方法。 接下来,是我对于企业应对人才短缺的一些建议。


01

职业发展:搭建一套完善的工人成长体系


人才流失率高一直是建筑工地的大难题。很多年轻人离职,就是看不到希望,晋升无门,管理粗放,靠关系才能升职加薪。


运气好的年轻人碰到一些大项目,可以获得荣誉和牌面,从而越走越顺,但这毕竟是少数,大部分的人用一两个月积累的经验干一辈子的工程,重复着跟业主磨、跟领导磨、跟分包磨的干活流程,最后将自己永远限制在工地最底层。


因此, 建筑企业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工人职业晋升体系 ,为工人提供体系化的学习培训,给予最基本的重视,帮助他们实现个人的价值。


鼓励他们脚踏实地的同时也可以仰望星空,而不是每天过着浑浑噩噩还没希望的日子。


02

价值环境:让每一个工程人都有获得感


每一个年轻人怀有一腔热血踏入社会,都有一个走上人生巅峰实现人生价值的远大理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来换取财富,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因此, 建筑企业要建立合理的薪酬体系,让优秀的人、多劳的人和贡献价值大的人得到最大的回报。


定期对优秀的工人进行荣誉表彰,提供实际的福利奖励。 让每一位工人都觉得被肯定、被尊重和被需要。 一个好的激励机制可以激发工人的战斗力,规范工人的行为,进而创造更大的价值。


建筑行业工作地点流动性大,工人往往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企业应该及时关心员工的居住环境以及感情状况,帮助其解决燃眉之急,让员工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


03

转型升级:数字化驱使精细化管理水平


建筑行业被称为“最后一个被技术扰动”的传统行业。


过去的建筑行业管理模式粗放、工作流程冗长、信息交流不畅,在一定程度上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如今,随着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建筑行业逐渐从粗放式管理的泥潭中走出来, 通过广联达BIM+智慧工地的应用 让工作流程更规范更顺畅。通过精细化管理提升工作的效率,应对用工荒带来的压力。


比如,工地现场数字化和设备自动化,不断投入工地机器人,可以大大减少对人的依赖,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也有助于工地留住员工。


建筑行业是一个古老行业,但是在数字技术的变革下,又是一个崭新的行业。想要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生存发展,企业必须拥有数字化的意识,通过数字化为企业创效。


03

结束语


在2021年的人口统计结果中,有一个非常严峻的现象就是老龄化严重,而且在可预见的未来,这一态势还会继续加剧。


为了积极应对这个问题,国家和政府放开了三胎。 可见,一个国家和民族离不开年轻化力量的支撑。


对于建筑行业来说,年轻化的力量同样重要。 人才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原动力,没有年轻化人才的支撑就没有企业的未来。企业应该努力让工人体面有尊严,这样才能留住他们的心。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土建工程造价

返回版块

21.84 万条内容 · 602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在纸质投标文件中使用电子签名,有效吗?

  来源:招标采购那些事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自2013年《电子招标投标办法》施行以来,电子招投标被广泛应用至建设工程、政府采购等诸多领域,在新的业务模式下,电子签名、人脸识别、大数据分析等新技术在招投标活动中的应用也日渐普遍。 在电子招投标活动中,电子签名可通过交易平台核验真伪,相比传统纸质模式,电子签名对确保投标文件的有效性显然更胜一筹。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