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道路桥梁 \ 道路工程 \ 钢筋加工时的质量通病及防治

钢筋加工时的质量通病及防治

发布于:2022-03-01 11:20:01 来自:道路桥梁/道路工程 [复制转发]

  (一)钢筋表面锈蚀较严重

1.现象:钢筋表面出现红色浮锈,日久后变为暗褐色,甚至发生鱼鳞片剥落现象。

2.危害:钢筋表面较严重锈蚀,浇筑在混凝土中时,影响钢筋与混凝土间的握裹力。钢筋锈蚀发展,会使混凝土产生锈蚀裂缝。

3.原因分析:保管不善,受雨雪侵蚀;存放期过长;环境潮湿,通风不良。

4.预防措施:

1)已成型钢筋可用水灰比为0.3~0.6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灰浆涂抹到钢筋表面,有1~2年防锈效果,浇筑前,原则上应将灰浆清除。

2)钢筋不得直接堆置在地面上,必须用东西垫起使离地面20cm以上:根据天气情况,必要时加盖雨布;场地四周有排水设施,且地势要高;尽量缩短堆放期,先进场的先用。

5.治理方法:钢筋上的红褐色锈斑要清除,清除可采用手工或机械方法。盘条钢筋可通过冷拉或调直过程除锈。已成型的钢筋及粗钢筋采用专用除锈机除锈。对锈蚀严重,锈皮剥落,因麻坑。斑点损伤截面的,应降级使用。

 

(二)钢筋切断尺寸不准

1.现象:剪断尺寸不准或被剪钢筋端头不平。

2.危害:尺寸过短,造成筋端锚固弯钩不规范,甚至使受力筋长不合格;尺寸过长,不仅造成浪费,还造成钢筋顶模板。

3.原因分析:

1)定尺寸板活动。

2)刀片间隙过大。

4.预防措施:

1)拧紧定尺寸板的紧固螺栓。

2)调整固定刀片与冲切刀片间的水平间隙,对冲切刀片作往复水平动作的剪断机,间隙以0.5~1.0mm为合适。

5.治理方法:根据钢筋所在部位和剪断误差情况,确定是否可用或返工。

 

(三)钢筋成型尺寸不准

1.现象:钢筋长度和弯曲角度不符合图纸要求。

2.危害:直接影响钢筋骨架的尺寸,难于保证骨架的直顺规整;有弯起钢筋时,成型尺寸不准,使弯起位置与设计不符;箍筋难以与受力筋紧贴,增加绑扎或焊接的难度。

3.原因分析:下料不准确;画线方法不对或误差大;用手工弯曲时,板距选择不当;角度控制没采取保证措施。

4.预防措施:加强钢筋配料管理工作,预先确定各种形状钢筋下料长度调整值,配料时考虑周全,可采用如下画线方法:画弯曲钢筋分段尺寸时,将不同角度的下料长度调整值,在弯曲操作方向相反一侧长度内扣除,画上分段尺寸线;形状对称的钢筋,画线要从钢筋的中心点开始,向两边分画。为了保证弯曲角度符合图纸要求,在设备和工具不能自行达到准确角度的情况下,可在成型梁上画出角度准线或钉扒钉做标志的措施。

对于形状较复杂的钢筋,宜先放出实样,并根据具体条件预先选择合适的操作参数(如画线、板距等),然后再大批成型。

5.治理方法:当成型钢筋各部分误差超过质量标准允差值时,应根据钢筋受力特征分别处理。如弯起钢筋弯起点位置略有偏差或弯曲角度稍有不准,应经过技术鉴定确定可否使用。对结构性能有重大影响,或钢筋无法安装(如钢筋长度或高度超出模板尺寸),则必须返工:返工时如需重新将弯折处直开,则仅限于Ⅰ级钢筋返工一次,并应在弯折处仔细检查有无变形过大或出现裂纹情况。

 

(四)箍筋不规整

1.现象:矩形箍筋成型后拐角不成90度,或两对角线长度不相等。

2.危害:不能保证钢筋骨架的直顺、规整,箍筋无法与受力主筋紧贴。混凝土的钢筋保护层难于保证符合质量要求。

3.原因分析:箍筋边长成型尺寸与图纸要求误差过大,没有厂严格控制弯曲角度,一次弯曲多个箍筋时没有逐根对齐。

4.预防措施:注意操作,使成型尺寸准确(如何准确见二、(三)预防措施部分),当一次弯曲多个箍筋时,应在弯折处逐根对齐。

5.治理方法:当箍筋外形误差超过质量标准允差值时,对于Ⅰ级钢筋,可以重新将弯折处直开,再行弯曲调整(只可返工一次)。对于其他品种钢筋,不得重新弯曲。

 

(五)已成型钢筋变形

1.现象:钢筋成型时外型准确,但在堆放过程中发生扭曲、角度偏差。

2.危害:改变了钢筋的形状或弯折角度,造成在浇注的混凝土中受力状况与设计不符,降低结构或构件的承载力、抗裂性。

3.原因分析:成型后往地面摔得过重,或因地面不平,或与别的钢筋碰撞受伤;堆放过高压弯;搬运频繁。

4.预防措施:搬运堆放要轻抬轻放,放置地点应平整,尽量按使用先后堆放,避免不必要的翻垛。

5.治理方法:将变形的钢筋抬在成型梁上矫正。如变形过大,应检查弯折处是否有碰伤或局部出现裂纹,并根据具体情况处

 

(六)钢筋绑扎网片歪斜、扭曲

1.现象:钢筋绑扎网片在搬运或安装过程中发生歪斜、扭曲。

2.危害:改变了受力筋的受力方向,降低结构承载力,损害了结构的抗裂性。

3.原因分析:搬运过程中用力过猛,堆放地面不平;绑扣钢筋交点太少;绑一面顺扣时方向变换太少。

4.要防措施:针对其发生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如轻抬轻放;增加绑扣的钢筋交点;一面顺扣要交错着变换方向绑;网片面积较大时可用细些的钢筋作斜向拉结加固。

5.治理方法:将斜扭网片正直过来,并加强绑扎,紧固结扣,增加绑点或加斜拉筋。

 

(七)钢筋代换中存在的问题

1.现象:误认为用大规格钢筋代换小规格钢筋,结构安全;钢筋代换后,根数减少或根数均分;高强度钢筋代换造成不符构件最小直径规定。

2.危害:不符合钢筋代换原则的代换,会减小构件的有效高、握裹力、单位宽度钢筋分布及抵抗主拉应力作用的能力。改变了结构(或构件)的抗弯、抗剪、抗裂性能。

3.原因分析:

1)片面使用等截面代换原则,会使钢筋间距改变,当不允许改变构件有效高度时,而原受力筋间距已达最小,再变小直径必然变多排筋将减小构件钢筋受力的截面有效高度。

2)片面使用等强度代换原则,会产生用高强度等级钢筋替代低强度等级钢筋,造成代换后直径小于最小直径规定,也会产生少于构造要求根数问题。

3)进行钢筋代换计算时忽略了钢筋分几处布置的情况,使代换后奇数变偶数或偶数变奇数而不能均分。

4.预防措施:

1)以另一种强度牌号或直径的钢筋代替设计中规定的钢筋时,应尽可能详细了解设计意图和代用材料性能,了解结构中各钢筋的作用,采用等强度代换原则。对重要结构或部位主筋,钢筋代换要征得设计认可。

2)应将两者的计算强度进行换算,并对钢筋截面积作相应改变,其直径范围相差最好不超过4~5mm,变更后钢筋总截面积不得少于原来的2%或大于5%。

3)钢筋强度等级的变换不宜超过1级。用高一级代替低一级钢筋时,宜采用改变直径的方法而不宜采取改变钢筋根数的方法来减少钢筋截面积。必要时需进行抗裂和挠度校核。

4)以粗钢筋代替较细钢筋时,应校核混凝土与钢筋握裹力。

5)当代用钢筋的排数比原来增多,截面有效高度减少或改变弯起筋的位置时,应复核截面抵抗力矩或斜截面的抗剪配筋。

6)参看施工图弄清钢筋分几处布置,然后按分根数考虑代换方案。

钢筋焊接要求及质量标准

(一)钢筋焊接要求

1.热轧钢筋的对焊,可采用闪光对焊、电弧焊、电渣压力焊或气压焊;钢筋与钢板的T型连接,宜采用埋弧压力焊或电弧焊;冷拉钢筋的闪光对焊或电弧焊,应在冷拉前进行;冷拔低碳钢丝的接头,不得焊接。

2.钢筋焊接前,必须针对施工条件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施焊。焊工必须有上岗合格证,并在规定范围内进行焊接操作。

3.轴心受拉、小偏心受拉杆件,轴心受压和偏心受压柱中的受压钢筋其直径大于32mm时,钢筋接头均应焊接;普通混凝土中直径大于22mm的钢筋,宜采用焊接;对有抗震要求的受力钢筋的接头,宜优先采用焊接;钢筋接头不宜设置在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范围内。

 

(二)钢筋焊接质量标准

1.外观质量标准

1)焊接之前必须清除钢筋、钢丝或钢板焊接处的铁锈和油污;钢筋端部的扭曲、弯折应予以矫直或切除。

2)钢筋闪光对焊接头处不得有横向裂纹,与电极接触处的钢筋表面,对于Ⅰ、Ⅱ、Ⅲ级钢筋不得有明显的烧伤;对于Ⅳ级钢筋不得有烧伤;低温对焊时,对于Ⅱ、Ⅲ、Ⅳ级钢筋均不得有烧伤。

3)钢筋电弧焊接头,焊缝表面应平整。不得有凹陷或焊瘤;接头区域不得有裂纹;接头处用小锤敲击时,应发出与原钢筋同样的清脆声。

4)电阻点焊焊接骨架和网片的焊点处熔化金属均匀,焊点无脱落、漏焊、裂纹、多孔性缺陷及明显的烧伤现象;热轧钢筋焊点时,压人深应满足规定。

5)预埋件钢筋T形接头焊包应均匀,焊脚对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0.5倍(Ⅰ级筋)、0.6倍(Ⅱ级筋)。不得使钢筋咬边和烧伤,钢板无焊穿、根部应无凹陷现象,焊缝不得有裂缝、央渣和大气孔。

6)钢筋焊接应符合建设部行业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有关规定。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道路工程

返回版块

15.09 万条内容 · 668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工程这个行业,都称呼为“总”;李总、陈总、张总,其实,就是一个“流浪汉”。

工程这个行业! 在行业内都称呼为"总":李总、陈总、张总! 其实,就是一个“流浪汉”! 给个面子是“城市”?浪汉! 有时 流浪汉都不如! 总是没钱、总是欠债 总是求爷爷告奶奶 业主是上帝! 监理是上帝!   这个就是我 谁也得罪不起, 陪酒陪饭还要陪笑脸。 吃饭、睡觉没规律,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