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城市规划设计 \ 消防体制对城市消防规划编制的影响

消防体制对城市消防规划编制的影响

原创 发布于:2021-11-11 14:09:11 来自: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设计 [复制转发]

在我国历史上,一般将同火灾作斗争和对火的管理称之为“火政”或“火禁”,当时国家并无专门机构管理消防,设“曹”兼管,至宋代,逐步演化成“中央皇帝宰相主管——地方知府知县负责”的一套相对完整的消防体制。1867年,上海英、美的公共租界还设立了“火政处”,即为现在的消防处,直至清代光绪年间,“消防”一词由日本引进,当时清政府的警政司下设“消防队总理”,掌控水火灾之事。


新中国成立前后,自1951年至1965年,国家在原有的消防体制的基础上,先后成立了交通消防科、消防处、消防局,至此,新中国的中央消防机构建立,开始指导全国的消防工作;1983年1月,公安消防队伍纳入中国人民武装警察序列,成立现在的消防体制——“现役消防体制”,组织机构均执行中国人民解放军条例条令,实行军事化管理,所有消防灭火、抢险救援、安全检查、防火监督等职责均有各级消防机构履行,该消防体制一直沿用至今。其中公安消防又分为公安职业制消防警察和兵役制消防人员。当年,全国共有78551名公安消防人员,其中65276名为兵役制,经核准划进现役编制的为75611人,另外2940人转入地方职业制公安消防队。


就我国而言,由于实行的是现役消防体制,各地相关部门基本都以《消防法》为核心,依据《消防规划规范》进行消防规划的编制工作,其中编制内容的差异化主要体现在各个城市的不同发展基础差异化以及不同的消防隐患。国内消防规划编制的重点总体可以归结为“一面、两点、三线”。


“一面”指的是城市消防安全布局。

城市消防安全布局是指符合城市公共消防安全需要的城市各类易燃易爆危险化学物品场所和设施、消防隔离与避难疏散场地及通道、地下空间综合利用等的布局和消防保障措施,其中城市消防安全布局以总体规划用地为依据,通过用地性质的不同可分为居住区、工业区、商业区、文物保护区等地区的消防安全布局。当然,在城市安全布局规划前,火灾风险评估这部分工作非常重要。火灾风险评估是目前新兴的内容,属于最新版《城市消防规划规范》中新增内容,目前该部分内容在国内的消防规划体现较少、在杭州、重庆等地编制的消防规划中仅仅通过相关用地性质定性划定一级、二级重点消防地区,目前尚未对火灾风险评估的相关定量化指标形成成熟的编制思路。


“两点”指的是消防站布点和易燃易爆危险品单位的布点。依据整个城市的实际需求以及用地供给,结合本片区相关规划,按照《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2006年修订)的要求,确定消防站的数量、位置、用地及规模和消防装备等,消防站应覆盖所有建成区,且满足消防站5分钟到达火灾地的要求;结合易燃易爆危险品布局规划,参照有关消防安全规定和消防技术标准的要求,确定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装卸、供应场所,结合社区广场、运动场、公园、绿地和其他公共敞开空间设置避难疏散场地的安全布局。


“三线”指的是常规的消防供水、消防通信以及消防车通道规划。结合常规的市政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形成功能完善、布局合理、道路畅通、防灾能力强的城市消防安全布局。


在国内,诸如重庆、海口、杭州、广州等几个消防规划编制和实施效果较好的城市的消防规划均涵盖上述重点内容,同时对消防宣传、消防管理、消防投资等内容也均有涉及,但是在规划中,对消防体制的内容研究甚少。

我国目前的消防体系是以现役制为主体、以专职消防队和义务消防队为辅的消防体系。消防工作点均在现役消防站内。对于港澳地区,由于消防灭火救援工作和防火监督工作是分离的,防火和灭火在工作形式、工作任务均有所差别,因此,消防站点的规划应对防火和灭火站点规划的占地面积、用地区位以及地块功能布局分别进行考虑。除体制因素之外,国内外消防规划所体现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地域、人口、交通、社会发展等因素所引起的消防站责任区范围、到达责任区的时间与消防供水等市政基础设施技术等各方面的差异等,这里就不再详细阐述。

image.png

在消防规划中,消防站选址工作非常重要,在全国几个消防规划编制较好的城市均把消防站的布局和选址工作作为重点。本次深圳市消防规划借鉴了国内其他城市消防规划编制的经验,同时参考自身现状,对消防站的布局与选址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在2009年4月,深圳消防体制改革,全国首创“消防”分家,即灭火救援和消防监督由两机构分别负责,新成立的消防监督管理局(即公安消防警察)将专注于消防社会化工作,而现役消防支队将重点推进灭火救援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在改革后,除了基层负责灭火的现役消防中队驻于消防站进行训练和日常生活外,基层还成立有防火监督中队,主管防火监督工作,各个防火中队的日常工作办公场所通常都是租用或者与派出所合用,工作条件较为困难。

本次规划在充分考虑消防站用地选址的同时,也将基层防火监督中队纳入规划中。考虑到深圳市用地的紧缺性,无法独立给基层防火中队规划办公用地,因此规划也创新性的将公安消防、现役消防再次合并于消防站办公,消防站面积适当增大300-500m2。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城市规划设计

返回版块

15.34 万条内容 · 239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现状的城市高度建成区(尤其是老城区),由于以往对城市绿地建设重视不足,城市绿地严重缺乏,而现状又几乎无空闲用地,使其绿地的空间布点成为绿地系统规划最普遍的难点。在这样的难题下,往往规划方案完成了,但实际却因为现状建成问题、权属问题等难以落实,最终规划方案也只是纸上蓝图,或者是远景实施方案罢了。 城市绿地系统虽为总规层面的规划,但它同时也是一个指导空间布局的专项规划,现有的总规层面的现状深度显然不足以指导其准确定位。然而,面对动辄上千平方公里的规划范围,对现状的了解与分析不可能如控规般深入,规划可借助已编下层次规划相关信息,并收集各建设主体、市民的计划与意愿,通过“自下而上”的现状信息收集方法,实现“自上而下”的规划统筹目的。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