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城市规划设计 \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原创 发布于:2021-11-11 11:32:11 来自: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设计 [复制转发]

现状的城市高度建成区(尤其是老城区),由于以往对城市绿地建设重视不足,城市绿地严重缺乏,而现状又几乎无空闲用地,使其绿地的空间布点成为绿地系统规划最普遍的难点。在这样的难题下,往往规划方案完成了,但实际却因为现状建成问题、权属问题等难以落实,最终规划方案也只是纸上蓝图,或者是远景实施方案罢了。


城市绿地系统虽为总规层面的规划,但它同时也是一个指导空间布局的专项规划,现有的总规层面的现状深度显然不足以指导其准确定位。然而,面对动辄上千平方公里的规划范围,对现状的了解与分析不可能如控规般深入,规划可借助已编下层次规划相关信息,并收集各建设主体、市民的计划与意愿,通过“自下而上”的现状信息收集方法,实现“自上而下”的规划统筹目的。


image.png


规划实施是至上而下层层落实的过程,判定一个规划是否得以在下层规划落实,需首先界定其需要落实的刚、弹性内容。

总规层面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需要落实的刚性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

(1)规划目标与指标:一般包括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的绿地率、人均绿地面积、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根据具体的规划目标需增加相应的指标要求,如规划目标要创造“国家森林城市”,则需增加森林覆盖率的指标要求。

(2)整体规划结构:确定体现城市生态格局、城市特色的整体布局结构是作为总规层面绿地系统规划的重要任务,需要贯彻落实,避免形而上学。

(3)重要标准原则:城市绿地作为城市开发空间重要组成部分,需体现城市的特色、人文内涵等,具有区域特征。为保证一个城市绿地系统的特征性,需制定一些下层次规划、相关规划贯彻落实的规划原则。杭州具有三面临山,一面临海的大空间格局,同时具备江、河、湖、溪、海,“五水共导”的城市特色资源,而其现状城巿绿地的特点表现为依河道建设绿地。

为彰显杭州以上独特的空间格局及城市绿地特色,规划确定的绿地空间布局特点表现为:“生态包围,楔形渗入;五水共依,双网并构”——由6条生态带对城市建设区进行包围,并楔形渗入城市建设区(见图2),城市建设区内绿地依江、河、湖、溪、海等“五水”而建,形成杭州市城市绿地“五水共依”的特色(图3)。同时,加强建设路网绿化,与水网绿化形成“双网并构”空间布局结构安排,不允许下层次规划随意改变。另外,市级公园与区级公园乃保证城市公园体系形成的骨架,保证基本满足市民对绿化休憩的公园类型,应在总规层面的统筹安排时予以刚性落实。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有了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案以后,还需要转化成规划管理部门落实控制及管理实施部门建设实施的图则、条文,才能成为有效指导绿化建设的纲领性规划。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城市规划设计

返回版块

15.33 万条内容 · 239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城市蓝线规划方法

蓝线规划原则:城市蓝线是城市空间管制的重要工具,属于城市规划的专业范畴,其关注对象又是水系保护,与水务管理亦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规划编制中,应以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基本理念出发,充分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以兼具理念前瞻和操作有效。 蓝线规划的方法和流程:正确地进行蓝线规划,首先应明确蓝线的具体范围。对于这个问题,业界有许多不同的理解,以河道蓝线为例,有的认为蓝线应与河道上口线或堤岸坡脚线重合,有的则认为蓝线应包含3个层次的内容,即保证行洪安全的高压线、用于基本水务管理的保障线和用于保护水环境及建设水景观的缓冲线,3个层次的管理要求也各有不同。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