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道路桥梁 \ 桥梁工程 \ “千年一遇”的河南暴雨,海绵城市要不要“背锅”?

“千年一遇”的河南暴雨,海绵城市要不要“背锅”?

发布于:2021-08-02 13:59:02 来自:道路桥梁/桥梁工程 [复制转发]
近日,河南郑州经历暴雨之考。雨水过后,救灾完成,质疑和问责接踵而至。“郑州花了五年,投资534.8亿建设的海绵城市为什么没有发挥功效”被海内外媒体追问。

根据郑州市城乡规划局2018年6月发布的《郑州市海绵城市示范区建设规划》,郑州共建设滨河国际新城、二七区马寨镇新镇区、高新区西部核心片区、航空港区双鹤湖片区、市民公共文化服务区、郑东新区白沙组团、郑东新区龙湖地区、郑东新区龙子湖高教园区、中原区闫垌后河卢村片区九个海绵城市示范区,用地面积共22万多亩。2018年1月公示的《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0年)》显示,到2020年郑州投入534.8亿元建设海绵城市项目,包括在主城区规划191条涝水行泄通道,建设和改造海绵公园,在河流两岸打造生态滨河缓冲带……。《规划》预计,到2020年郑州主城区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的面积约占建成区总面积的22.5%。今年5月“郑州发布”曾报道,截至5月29日,郑州全市共计消除易涝点125处,消除率77%。


这是被事实“打脸”了吗?

什么是海绵城市?

根据“郑州发布”今年5月的解释,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也称“水弹性城市”。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海绵城市是一个形象的比喻,指的是通过下沉式绿地、透水铺装、雨水花园等设施减少外排雨水量,因地制宜规划蓄水池或雨水桶等雨水收集设施,把整座城市变成一块下雨时“吸水”干旱时“出水”的海绵,既能有效减轻城市“内涝”,又能实现水资源的节约利用。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利用。

海绵城市并不是防洪设施

浙江工业大学海绵城市研究中心主任陈前虎认为,此次郑州暴雨属于罕见天灾,所谓“千年一遇”不是海绵城市能够应对的。在理解海绵城市建设时,不应将其与雨水管网、地下蓄水池等工程型、应急排涝措施混淆。依据不同的气候条件,各个城市在建设海绵城市时有不同的标准,但通常而言,海绵城市的建设只能应对中小雨的径流蓄滞问题,通过渗、滞、蓄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避免形成洪峰径流,同时将雨水资源化,促进水文循环。

他介绍,防洪涝灾害只是海绵城市的其中一个功能,其更重要的功能是改善微气候条件,通过生态绿化改善城市的热岛效应,省下不必要的能耗,应对极端气候。

对于郑州投资534亿元建设的海绵城市“失效”的说法,陈前虎认为,海绵城市是一个综合建设的概念,一些相关的水利工程、民生工程也应该是包括在内的,在理解海绵城市建设时,不应将其与一些雨水管网、地下蓄水池等工程型、应急排涝措施混淆。

 “我们的城市化进程存在一大问题,整个城市全是混凝土密不可透,如果不建‘海绵’,所有的雨水、地面的径流都将汇聚起来。”他认为“海绵”是现代城市雨洪管理的重要概念,解决的是常态化的降水、积水问题。

海绵城市是一个系统工程

 “大家对海绵城市的偏见很大。”华南理工大学水利工程系教授黄国如介绍,海绵城市建设并不能应对所有城市暴雨内涝,且只有在成功地建构起源头径流控制系统、城市雨水管渠系统、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及城市水利防洪系统等城市雨洪管理四大子系统的基础上,才能有望解决城市内涝灾害问题。

“海绵城市建设至少分四步走,其实政府在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是综合考虑这四个系统齐头并进的,但很遗憾我们老百姓眼中看到的可能就是第一步,造成了很多误解和困惑。”黄国如介绍,海绵城市建设的第一步需要建设源头控制系统,也就是在城市里建设分散式的低影响开发设施(LID),主要包括下凹式绿地、透水铺砖、绿色屋顶等,是狭义上的海绵城市。

大城市内涝不断加剧和城市下垫面的变化不无关系。随着城区面积扩大,不透水面积增加,土地的蓄、滞、渗水能力减退,此外因城市在建设早期缺乏长期规划,城区不断扩张,但排水系统仍维持此前的标准,排涝能力也就随之降低。

黄国如说,海绵这套系统设计的初衷是为了净化水质,而不是为了解决内涝问题,所以海绵城市建设的第一步无法解决高强度暴雨所造成的内涝,只能缓解两年一遇或五年一遇的暴雨。我国的海绵城市建设体系远比解决水质问题的设计更加复杂。除了第一步的源头控制系统,还包括管网建设、调蓄设施和水利防洪设施。管网建设包括城市中的众多下水管、检查井等设施;调蓄设施通过在地下建设调蓄池等方式来进行水量调蓄,除了对雨水进行初期处理,还可以在暴雨高峰期蓄水,进而减缓内涝的发生,解决城市老城区低洼地带的积水问题;水利设施主要通过大江、大河、湖泊、湿地等进行调节,解决内河和外江水位的配套问题,避免外江水位过高导致的顶托作用——城市里的水排不出去。

从源头到排水管网再到河道,这是一个完整的综合系统。此前郑州、武汉等城市的海绵城市建设方式为局域式。黄国如认为,当前海绵城市建设不是本身出现了问题,而是实施过程存在很多困难。在很多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的老旧城区,人口密度大、建筑物集中、土地稀缺、拆迁成本高昂,难以在短期内进行高密度的建设,对排水管网进行升级改造也举步维艰。即使四步全部完成,海绵城市也仅能应对30年、50年甚至100年一遇的暴雨。以海绵为例类比,海绵城市建设第一步的源头控制设施是小海绵;排水管道设施是中海绵;河流、湖泊是大海绵,整套系统的完成,形成流域海绵,才是真正的海绵城市,才具有相应的抗灾能力。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桥梁工程

返回版块

19.37 万条内容 · 603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小半径曲线梁桥设计,结构受力比较复杂~

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市中需要大量兴建高架桥和立交桥,但由于城市交通功能的要求和地形条件的限制,多采用曲线桥梁和匝道桥。这些桥梁线型变化多端,结构受力比较复杂,特别是小半径曲线梁桥,除承受弯矩、剪力外,还有较大扭矩和翘曲双力矩的作用。因此小半径曲线梁桥的设计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当务之急是我国现行相关技术规范和设计计算理论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