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道路桥梁 \ 道路工程 \ 污水管道顶管专项施工方案(已专家论证)

污水管道顶管专项施工方案(已专家论证)

发布于:2021-08-02 10:50:02 来自:道路桥梁/道路工程 [复制转发]

目  录

第1章 编制依据
1.1编制依据
1.2编制说明
第2章 工程概述
2.1 工程概况
2.2周围环境情况
2.3主要工作内容
2.4主要工程数量
2.5自然条件
2.6重点及难点分析和措施
第3 章  施工总体部署
3.1 施工总体目标
3.2施工组织机构
3.2施工总体安排
3.3资源配置
3.4施工总平面布置及临时设施
3.5  施工平面布置图(附后)
第4章施工方法
4.1 施工方法
4.2 施工布署
4.3、施工工艺流程
4.4 施工准备
4.5  降排水措施
4.6 工作井施工
4.7 测量放线
4.8、顶力计算及后背墙土抗力
4.9、导轨安装
4.10、后背的设置
4.11、顶管设备的安装
4.12、配套设备
4.13、管道顶进施工
4.14、测量及纠偏
4.15、管背注浆
4.16、通风及照明
4.17、检查井浇筑及工作井回填
4.18、闭水试验
项目区地表水系与府河息息相关,府河是在都江堰市崇义镇分流而来,属岷江水系。
2)地下水水位及年变化幅度
地下水主要为上层滞水及基岩裂隙水。
上层滞水主要分布于人工填土及粘性土层中,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补给,水量不均。以地表径流形式排泄。水位随旱雨季涨落,变化幅度很大。
基岩裂隙水分布于泥岩层中,主要为浅层风化带裂隙水和层间裂隙水,前者受地形地貌条件及风化发育程度影响,后者主要受断层、构造控制。一般富水性差,局部构造带富水性好。地下水位埋深1.6~10.5m。
3)地基土渗透性
根据《天府新区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本项目为岩石地基,基岩为侏罗系上统蓬莱镇组泥岩,约占总面积的50%,土层的平均渗透系数约为5.8×10-6m/s。
4) 地表水、地下水水质及土腐蚀性评价
对地基土进行了腐蚀性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及《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9版)》判定:本场地环境类别为Ⅱ类,土对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均具微腐蚀性。
2.5.8地震效应
1、地震设防烈度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及2015年版《四川、甘肃、陕西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某市】【某县】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特征周期0.45S,地震分组为第三组。
2、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4.1.1条,拟建场地为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场地。
3、 建筑场地类别及场地土类型
该区场地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平均值为215m/s,覆盖层厚度小于6.1m地段,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场地土类型为中软土。
4、液化评价  
场地内无液化土分布。
2.5.9不良地质与特殊岩土
1、不良地质
根据现场调查,区内未见滑坡、崩塌等有危害性的不良地质及地质灾害现象,在自然生态环境场地稳定性也较好。随着场地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变,可能导致次生灾害发生。
2、特殊岩土评价
1)表层软土
局部低洼地段及鱼塘表层为<3m淤泥质软土层,黑褐色,软塑~流塑状,主要成份以粘土为主夹少量有机质及砂土,土质不均匀,对路基基础层一定影响,详情请见路基工点段中的“不良地质与特殊岩土一览表”。
2)膨胀土
据试验结果,地表层粘性土膨胀率为平均值41.8%,塑性指数平均值>15,具弱膨胀性,该类土具有吸水膨胀软化,失水收缩硬化开裂等特性,建议按弱膨胀性土来考虑,该弱膨胀土在水流作用下极易出现牵引式坍滑,即导致边坡失稳,破坏冲毁构筑物或掩埋道路等极其严重的地质灾害。详情请见路基工点段中的“不良地质与特殊岩土一览表”。经此区域的工程项目同一地层岩石取样试验。岩石不具膨胀性。
3)人工填土
本场地地表普遍分布人工填土,成份主要为黏性土及少量碎石土,其性状不均,结构松散,为不良地基土。详情请见路基工点段中的“不良地质与特殊岩土一览表”。

2.6重点及难点分析和措施

2.6.1工作井施工
1、难点:顶坑井后背墙严重变形、位移或损坏
2、产生原因:后背墙被主顶油缸顶得严重变形或损坏,已无法承受主顶油缸的推力;
后背墙被顶得与后座墙一起产生位移。
3、防治措施:加固后靠背,增加支垫刚度。
2.6.2顶管施工
2.6.2.1、难点:导轨偏移;
产生原因:导轨自身的强度不够,导轨固定不牢靠,受到外力及震动后发生偏移,导轨底部所垫木板太软而产生较大变形;
防治措施:对导轨进行加固或更换。把偏移的导轨校正过来,并用牢固的支撑把它固定。垫木应用硬木或用型钢、钢板,必要时可焊牢。对工作底板进行加固;
2.6.2.2、难点:管接口处错口
产生原因:管接口处失圆,管壁厚薄不均匀所造的,由于T型钢套环损坏。
防治措施:控制好顶管的方向,有偏差要及时纠偏,慢慢地纠正,以防纠偏过头;应增加触变泥浆的注入量,让浆套很好地形成。
2.6.2.3、难点:管接口渗漏
产生原因:管接口损坏,张角过大使密封失效。橡胶止水圈没有安装正确或已损坏。
防治措施:控制好方向,纠偏不要产生大起大落,安装前应查前橡胶止水圈的规格、型号与外观质量,正确套入砼管的插口槽入。在止水圈进入套环之前要涂抹些浓肥皂水。止水圈不能有翻转有挤出现象。
2.6.2.4、难点:严重偏高
产生原因:是土质较差的前提下,辅助施工措施(如降水等)又没有很好发挥作用时,工具管前方发生塌方。操作者为了罅塌方而错误地采用了所谓的“闷顶”,即不出土的情况下一味地往前顶而造成的。
防治措施:应采取必要的辅助施工方法来稳定挖掘面。如采用井点降水或采用注浆等措施,也可在工具管内充以适当的气压来使挖掘面稳定。
2.6.2.4、难点:主顶推力过大
产生原因:管子顶得不直,方向和高低偏差有大起大落现象。
防治措施:方向纠偏切忌过猛。加强注浆管理。可适当地增加浆液的稠度和注浆量。

第3 章  施工总体部署

3.1 施工总体目标

用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统领工程建设,全面实施项目管理,以创建精品工程、安全工程为载体,精心组织,精心施工,精心管理,打造百年不朽工程。施工指导思想:为“安全、快速、有序、优质、高效”地建设本工程,保证兑现承包合同,遵循“突出重点、合理分段,专业分工、均衡生产,围绕重点、统筹兼顾,科技先行、推广四新,保证运营、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按照工程量均衡的基本原则,科学组织、合理安排施工生产。

3.1.1 质量目标

工程质量符合国家现行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及相关规范,达到国家现行合格标准,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

3.1.2 安全管理目标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对本单位安全生产负全面责任,施工过程中杜绝较大及以上事故,遏制安全生产一般事故;杜绝因施工引起的特别重大和重大交通事故。

3.1.3 文明施工目标

遵守法律、法规和有关工程建设的规定,自觉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不扰民、不损害公众利益。施工现场临时设施建设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节约用地,注重实用,符合标准。

3.1.4 环境保护目标

严格执行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严格执行本项目有关要求;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及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将环水保、文物保护等措施落实到施工全过程;自觉接受并积极配合国家及地方环保、水保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3.1.5 职业健康目标

注重职工的职业健康,保证文明施工,保障劳动保护,杜绝职业病发生;加强卫生监控,确保无大的疫情,无传染病流行。

3.1.6 工期目标

计划:【某工程】项目2018年6月完成路基施工,2018年8月形成通车能力,2018年9月完成竣工验收。
顶坑计划工期:2018年2月20日~2018年6月20日。
根据工期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具体安排如下:

3.2施工总体安排

根据工程的特点和重、难点,经过全面工地现场考察和研究,施工方案以主体结构施工为时间节点,抓好基坑降排水、开挖与边坡支护工作,确保施工正常进行;注重工序衔接,确保高效优质,确保施工安全、质量及工期目标的实现。

3.2.1 征地拆迁

征地拆迁工作是工程建设按期、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开工前要详细调查并制订征地拆迁详细计划报送业主,安排专人对征地拆迁工作的进展及时跟踪和沟通;对先期开工工点要提前办理相关手续,确保按时开工。涉及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项目需要提前取得允许开工的各项手续。

3.2.2 工程开工

根据征地拆迁工作进展的实际情况,本着“实事求是、科学组织,队伍进场即能开工”的原则,及时、快速安排工程开工。

3.2.3 施工通道

施工位置在梓州大道机动车快车与慢车道间的叉道上,施工畅通,施工期间需要将梓州大道东侧慢车道打围封闭确保顶管施工安全。

3.3资源配置

3.3.1人员配置

工程中,我司本着保证工期需要,均衡安排生产,工序搭接合理,不窝工,不打疲劳战的原则,做好劳动力用工计划。
现场管理人员按招标文件附件要求拟配备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安全员、预算员、试验员、材料员、合同管理员、施工员、质检员。劳务工人按需进场,施工时根据实际进度需要进行合理的优化组合和动态管理,施工人员每天安排弹性工作制,做到轮班休息不停工。
劳动力管理措施:
3.4.1.1劳动力的培训
对进场班组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对新进场进行安全三级教育、安全技术交底,并办理签字手续,资料存档。对从事工程施工人员的技术能力进行相应的考核,教育员掌握与本岗位工作有关技术要求。对不同工种的特殊要求进行相应的考核。凡进场人员必须进行进场教育和发放人手一册的文字依据,以保证我司施工基本劳动力满足施工要求。
3.3.1.2劳动力调配
利用公司的优势选调有经验作业队,满足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的要求。根据不同阶段及特点,选择信誉高所需工种及劳动力投放工程施工。根据工程进度的需求,项目部在现场统一协调配,组织交叉施工。
3.3.1.3劳动力现场管理
由项目经理组织施工队长、安全员等按规定施工前进行文明施工、安生生产等各项交底教育工作。对于现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实际工作由安全员作记录,参加交底的人员应本人签定确认,使每个参加交底人员正确了解施工方法、施工流程和岗位须知,特殊工种应再考核上岗。管理人员应加强巡视检查。施工队长应在施工日志中对现场状况连续记录。发现施工方案不合理,施工队长应及时向项目经理和技术负责人汇报,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研究新的实施方案。
3.3.2.1 合理配置
根据施工合同的要求,为满足本工程的施工需要,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为进一步保证本工程的施工需要,满足工程进度、质量要求,同时视现场的实际条件,本工程选用较先进和新型的建筑机械设备,尽可能减少繁重而耗时的人工操作。
3.3.2.2 规范操作
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主要设备要认真执行“三定”。即定人定机定岗的责任制,公司的机械设备要设专人负责管理和维护。机械设备的操作要严格执行持证操作制度,未取得操作证之前,不准独立操作,严格禁止非操作人员操作机械设备,违者将追究其责任。
3.3.2.3 日常管理
公司机械管理部门经常深入司属各基层单位和施工现场检查、监督指导,做好机械设备的使用、维护和保养工作。公司通过对生产设备的控制管理,确保设备保持良好的技术状况,满足工程需要,保证工程质量,使工程产品达到规定的要求。
2021年度《市政路桥实战参考》百度网盘会员
3.3.2.4 资料收集
公司机械管理部门编制机械设备进场计划,制定公司机械管理实施办法。建立主要机械档案,及时准确做好各项资料。
3.3.2.5 培训考核
根据需要,督促机械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及考核,对设备进行日常的保养、维修。严禁机械带病作业。落实定人、定机、定岗位的责任制,教育、检查机械操作人员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定期组织人员检查机械设备的使用情况。
3.3.2.6 进场验收
机械设备进场后,项目机械管理员应组织相关人员安装、验收,对验收结果进行记录,并组织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3.3.2.7 定期检查
公司机械管理部门每个月对各项目的机械设备使用情况进行一次检查,项目组机械管理员每个月进行两次机械设备使用情况检查,将检查情况填写在《机械设备人员记录表》中。

3.3.3材料配置

3.3.3.1投入的主要物资计划
用于工程上的物资应确保符合质量规定的要求,满足工程进度的需要,从而满足工程质量合同要求约定质量目标,让业主满意。
各类施工材料要提前确定材料的品种和规格,备足材料款,尽早组织进场,以免影响工期。进场的原材料必须向监理单位报审报验,应见证取样验证的建筑材料,应在监理单位见证下委托有相应资质的第三方监测机构进行检测。不合格的材料不得用于生产。
公司物资部、项目部负责组织实施物资管理工作。
材料部负责供方的评定及选择,并按材料计划采购项目所需的物资。
试验员负责物资的检试验工作。实验室布置、试验人员的资格证书、实验仪器等相关资料应报监理确认验收。
项目经理批准项目材料采购计划,项目部负责进场物资的验收、标识、贮存和保护工作。
各种材料的选择即业主、监理、设计指定的材料按先看样后定货执行。
由材料部确定合格的供应方,并对其进行监督,对没有及时保质保量供应材料的供应方,将停止采购其材料。
3.3.3.2采购信息及采购计划
1)项目部材料员在每月28日前,依据现场有关管理人员下月所需物资计划(书面形式),编制项目下月整个《物资采购计划》,经项目经理批准后报材料部,由材料部采购物资供应项目部。如遇设计变更等情况而引起工程物资的变化,项目部可临时补充物资采购计划报材料部。
2)主要材料的技术要求应符合《主要物资采购验收标准》,材料的要求应符合技术部门的交底要求,必要时征求设计部门和业主的意见。所有材料都应满足设计要求。
3)对于大宗物资、重要物资的采购,通过招标确定供应方并签订采购合同或协议。采购合同或协议中应明确规定物资的技术要求、质量要求、验收标准、交货日期、地点,不合格品的拒收,运费的担负,付款期限以及双方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和发生质量争议的仲裁措施等。
3.3.3.3物资进场组织
(1)生产物资(主要指钢筋、商品砼、防水材料、水泥、砂、碎石、管道、半成品、木材、管、线、设备等)检验和试验。应作检验和试验的物资进场后,按工程质量检验见证取样和送检制度要求,取样员按有关规范规定和设计要求,分批次、分规格进行取样,填写《试化验委托单》与经授权的见证人员一并送第三方检测单位进行检测,取样员应将检验、试验报告报送监理,监理签署意见。经检测不合格的材料不得用于生产。
(2)不作试验的物资进场后,项目部材料员和质检员按《主要物资采购验收标准》的有关要求或设计图纸相关要求验收,并报监理复检、签字。
3.3.3.4生产物资的标识
(1)各种主要生产物资,凭试验部门或工程所在地的试验部门出具的检验报告,由取样员通知仓管员办理入库手续,分类堆放,必要时,对物资所处状态做准确的标识,注明“待检”、“合格”、“不合格”、“此材料已作报废”。对易混淆的物资,必要时作适当标识,以防混用。仓管员在《物资进货台帐》记录该批物资的品名、规格、数量、等级及生产单位。
(2)物资仓管员对业主提的财产要单独存放,明显标志,建立《顾客提供财产登记表》并定期检查储存情况。当发生丢失、损坏、或发现不适用的情况时应予记录,立即报告材料员及业主进行处理。
(3)因生产急需未经检验和试验而放行的物资,必须经项目经理或项目技术负责人批准,进行适当的标识,以便在检验和试验后发现不合格时,能被追回,这些标识等应做好记录,不能追回的不得紧急放行。
3.3.3.5贮存
(1)根据施工现场总平面图布置选择,满足仓库贮存物资需要的库房、料棚、场地,满足贮存堆放要求:
(2)材料入库:凭证齐全、质量完好、数量准确、手续清楚。
(3)入库材料必须做到:防火、防盗、防雨淋、防变质、防损坏。
(4)符合现场施工程序做到:按规定地点合理堆放及管理,避免倒运。
(5)进场大宗露天存放的材料、设备按照施工现场平面图布置,分类堆放、上盖下垫,挂有标牌。
(6)凡入库材料设备进库后保管、分类、分品种、分规格、分型号堆放,不得混放,摆放整齐、井然有序。
(7)进场特殊物资、易燃、易爆及剧毒产品等必须单独存放。
(8)材料仓管员建立收发台帐,对材料、产品及时记录。
(9)对有时效性的物资如水泥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安排入出库顺序,确保在有效期内投入使用。
(10)收发材料设备,材料仓管员要签收《发料单》,并在材料和设备台帐中做到日清月结,保持帐、物、卡相符合。

3.4施工总平面布置及临时设施

3.4.1 临时设施

本着“合理、必须、节约、适用”的原则,对主要临时设施进行布置和建设。大型临时设施布置,项目部及各作业工区生活及办公用房在现场修建彩钢活动板房,现场生产区修建单层钢结构房屋,生产区场地采用C15商品砼进行硬化处理,四周设置排水沟、污水处理池,各类生产生活污水经沉淀池处理达标后,就近排入当地排水系统。具体详见大型临时设施专项方案
在道路里程K2+440~K2+500段与万安南66路平交位置右侧处,利用已经完成的道路路基硬化后做设置钢筋房、现场办公点。
3.4.2 施工用电
采取外接电源和埋设电缆的方式供电,配置一台160KVA变压器提供电源。为保证工程顺利进行,备用发电机1台(200KW/每台)。临时电力线路沿顶管施工区贯通设置详见临电方案,保证降排水、钢筋焊接、砼浇筑、照明等的正常使用。

3.4.3施工生活用水

3.4.3.1原则
(1)现场设置一个施工蓄水池,水池位置位于K2+420右侧道路施工红线内,采用地上水池10*10*1.5m再外接DN100PE管至施工现场,满足各个需水点要求,如生产区、砼养护、养护室等;
(2)供水主管直径为DN100。
(3)满足现场消防要求。
(4)所有用水均采用外购,水车运送至现场蓄水池备用。
3.4.3.2施工用水布置
在每个顶坑工作井位置单独设置一个10 m3水池提供用水,并在给水点处设置水阀,以保证施工用水。
3.4.3.3消防用水
现场消防用水和施工用水共用一个水池,共用一根水管。每处100m设消防火栓一个,消火栓规格采用栓口DN100,枪口19mm,橡塑PUC8-65-25水龙带。

3.4.4交通、通讯

项目部、各工区的主要施工管理人员配备手机,现场管理人员配备无线对讲机进行联络,保证施工生产指挥调度通畅及时。

3.5  施工平面布置图(附后)

第4章 施工方法
4.1工法介绍
根据地勘等相关的资料,污水管道的顶管段位于强风化、中等风化泥岩层内。按照设计文件要求及公司在成都地区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选用水钻成孔顶进施工。顶管施工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工作井及接收井施工、顶管施工、检查井等附属结构施工及回填。
4.2 施工布署
根据本工程顶管长度及工期要求,按照“先主管、后支管”、“先下游、后上游”,共分为三段,第一段Ws53~Ws54(Ws53-1),第二段Ws56~Ws54,第三段Ws57~Ws56。采用跳井段的施工方法,先施工Ws53、Ws55、Ws57工作井和相应的接收井Ws53-1、Ws54、Ws56,顶管方向:Ws53→Ws54、Ws53→Ws53-1、Ws55→Ws54、Ws55→Ws56、Ws57→Ws56。各段间采用平行作业的原则组织施工作业队进行施工,如受条件限制,根据现场情况酌情顺序施工。
污水管顶管最长的距离为60m,施工中根据现场况及顶力超过钢筋混凝土管的允许顶力时,在两井间的中间位置增加中继间。
由于顶管施工要在无水状态下进行,因此在正式进行顶管施工前要进行降水,降水采用明排与井点降水法相结合的方法,在已经打围完成的围挡区域内,采用旋挖桩机施工降水井。待降水开始后,进行顶管工作井(接收井)施工,工作井位于设计检查井位置上,工作井内布置顶管设备,将管道从工作井顶到下一工作井(接收井)内。管道顶进完成后,在工作井内进行检查井施工,并进行闭水试验,待闭水实验合格后采用C15砼进行井周回填。
4.3施工工艺流程
场地平整 → 准备工作 → 降水井施工 → 工作井(接收井)施工 → 设备安装调试→ 开凿顶顶进管道空 → 挖土 →第一节管节吊装 →顶进 → 第一节管节顶进结束 → 缩回主顶千斤顶 → 挖土 → 吊放第二节管节 → 顶进 → 依此循环至顶进结束→ 管背注浆 → 检查井浇筑混凝土 → 闭水 → 验收。
4.4 施工准备
4.4.1施工用电准备工作
由于施工任务重、工期紧、耗电量大,项目部决定在K2+420处安装一台200KVA变压器满足施工用电,另外准备,一台200KW柴油发电机以供紧急情况下使用。
4.4.2施工用水准备工作
我部拟采用修筑一个水池,再用10m3的洒水车运输到水池蓄水,满足现场施工用水。
4.4.3施工技术准备工作
1、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熟悉设计图纸,进行图纸会审、逐级的进行技术交底工作,对施工人员进行班前教育并做好记录。
2、施工前,首先对设计院提供的控制点进行复测,根据测定的控制点,结合工地现场实际,进行控制点的加密,同时对水准点进行闭合和引测,严格执行测量规范的要求,保证精度要求。经复测后确保控制点无误后,进行放线测量。
3、施工之前认真作好沉降观测点的布置工作,(主要布置在顶管沿线和工作井附件)确保工程顺利进行以及随时掌握管线所处地面的沉降情况。
4.4.4障碍物调查
在施工前,调查现况管线等地下障碍物情况,分析与新建污、雨水管网相对的位置关系。对施工范围内地上地下存在的电缆、通讯、管道等进探测,并联系相关单位进行现场确认、迁改。经现场调查顶管段位于农田区域,地下无任何管线;地上无障碍物。
4.4.5物资准备:
根据本工程的规模、工期要求、设备要求以及我施工单位的实际情况拟定管材、水泥、钢筋、混凝土等物资需用量计划。编制材料计划表和机械配备表,保证材料、设备的有序供应。对所供应的原材严格把关,保质保量定时进场并出具产品合格证,对进场产品实行复试,对不合格材料严禁使用
4.4.6现场工作人员计划
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以下为我部估计的劳动力计划表。
4.5 降排水措施
根据地勘报告显示,施工段K2+470~K2+694段地下水水位埋深为自然地坪下2.3m左右,工作井深度为7.5~10m,因此工作井基底以及顶管均位于地下水水位以下,计划采取井点降水(集水井)和基坑明排保证基坑及顶管施工安全。
4.5.1井点降水平面布置图
本段工程沿着污水管道纵向左右两侧对称布置二排降水井,降水井纵向间距15m,降水井中心距离管道中心线垂直距离5m,部分支管检查井附近增加降水井,总计施工降水井42座。降水井用潜水泵(出口管径D150)将水抽排至沉砂池,经沉淀后排入既有市政雨水管网。降水施工里程范围为K2+470~K2+694,线型降水长度约300m。降水井平均深度为17.5m,降水设计水位为井底标高以下1.0m。降水井成孔直径D800,砼虑管内壁直径为D400,见下图:
4.5.2施工准备
1、测量放线
依据设计图纸,复核控制网和高程基准点。测定桩位中心,以中心为圆心,以大于桩身半径在四周设立十字护桩,做好标记并固定好。
2、挖探井安置护筒、机械就位
在测量放线好的井位上,采用旋挖钻机埋设高度为2m的护筒,利用旋挖机的钻斗对护筒进行挤压,调整护筒位置,使护筒圆心与设计降水井中心重合且垂直。降水井护筒采用直径1000mm,壁厚10mm的钢制护筒,护筒顶高出原地面标高0.3m,护筒四周利用粘土分层回填夯实,防止在钻孔过程中护筒移位。
3、挖泥浆池
钻孔前先砌筑泥浆池,泥浆池采用15cm厚C15砼底板,池壁采用M7.5砂浆砌筑24cm厚MU10砖墙,砖墙高度1.5m;采用2cm厚1:2水泥砂浆抹面。每3个降水井设置一个泥浆池,泥浆池的容量以能满足3根降水井施工的泥浆为准,泥浆池的尺寸为4m×4m×1.5m,见图。由于污水管道埋设深度较浅,为避免后期泥浆池对路基施工造成影响,泥浆池位置尽量选择在人行道外侧,泥浆池主要材料需求计划表见表。
4.5.3 降水进施工
1、旋挖钻机采用筒式钻斗。
钻机就位、且护筒埋设好后,调整钻杆垂直度,注入调制好的泥浆,进行钻孔。当钻头下降到预定深度后,旋转钻斗并施加压力,将土挤入钻斗内,仪表自动显示筒满时,钻斗底部关闭,提升钻斗将土卸于堆放地点。钻机施工过程中保证泥浆面始终不得低于护筒底部,保证孔壁稳定性。通过钻斗的旋转、削土、提升、卸土和泥浆撑护孔壁,反复循环直至成孔。
2、泥浆、钻渣处理
旋挖钻在钻进过程中带出的钻渣用挖掘机装车,废弃的泥浆用泥浆泵装车,均用封闭式自卸汽车运往天府新区指定堆积场地。钻渣不能及时进行外运时,应当减少或停止旋挖钻施工。
3、成孔检查
钻孔达到设计深度后,用测绳对孔深、孔底沉渣厚度进行检查,用探孔器对孔径、垂直度等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清孔。检测标准:孔深、孔径不小于设计规定,钻孔倾斜度误差不小于1%,沉淀厚度符合设计要求,桩位误差不大于50mm。
4、清孔、沉渣厚度检查
清孔是保证成桩质量的重要一环,通过清孔确保孔底沉渣厚度等符合桩孔质量要求,采用正循环排渣法清孔。如出现孔底沉淀厚度超标,则需施行二次清孔作业,以使下井管前孔底沉渣厚度符合要求。下管前井底沉渣厚度不大于20cm,方能下放滤管。
5、下管
采用25T汽车吊配合砼滤管下放,下管时所有井的底部标高按设计要求严格控制。井管应平稳入孔,接头要接牢固,完整无隙,确保强度,以免脱落;过滤器包好井底部,缝隙清楚,下管要准确到位,自然落下,不可强力下压,以免损坏过滤结构。下好井管后,把井管居中固定。
6、填滤料
井管下入后立即填入φ3-10mm干净碎石滤料。滤料应保持连续沿井管外四周均匀填入。填滤料时,应随填随测滤料填入高度,当填入量与理论计算量不一致时,及时查找原因。不得用装载机或手推车直接填料,应用铁锹调料,以防不均匀或冲击井壁。填至距井口2m时改用粘土填实。
7、洗井
洗井为关键性工艺,在滤料充填完之后,要立即进行洗井,洗井采用往井管内注清水循环清洗法工艺,抽、停交替,直至水清沙净为止。洗井结束前测量井深,清理井底,使井底沉渣小于0.2m。
8、安装潜水泵
排水泵选用潜水泵,功率7.5Kw,潜水泵置于距井底以上1.0~1.5m处。每口井配备一台潜水泵(出口直径100mm)连续抽水,不应中途间断,需要维修更换水泵时,应依次进行。开始抽降水时要间隔地逐一启动水泵。抽水开始后,应逐一检查排水管道是否畅通,有无渗漏现象,如接头处或排水管渗漏应返工或维修。当集水井出水含泥量过大,可将水泵上提,如含泥量仍然较大,应重新洗井。
9、降水
将地下水抽至沉淀池内,经沉淀后将清水利用水泵排入就近的市政雨水管网。沉砂池外墙为24cm厚砖墙,水池隔墙为12cm砖墙,底板为原沥青路面池体内外和底板均采用1:2水泥砂浆加5%的防水剂抹面;每隔2座降水井设置一座以满足3口降水井水量为准;沉砂池的尺寸为6m×4.5m×2m。如图所示。
正式降水在基坑开挖前3-5天开始,停止降水时间为工作井回填至原路面高程的时间为止。
10、排水管铺设及供电系统
1)抽降水前,在沉砂池出水口至既有市政雨水排水口之间采用2根波纹管水管连接。
2)供电电缆敷设及配电系统安装
降水井采用QS50-39-7.5潜水泵,考虑到降水井数量较多、距离较远,应分别设1个一级配电箱,3个二级配电箱,6个三级配电箱。线路采用电缆暗敷的方法。控制系统所需各级配电箱均采用正规厂家生成的并带有漏电保护装置的配电箱。各级配电箱均需编号,加安全护栏,悬挂警示牌,并做防雨措施。
在降水期间受到外部条件的影响限制,造成对降水用水泵在井下的工作状况不能及时掌握时,需在一级配电箱上加装自动监控系统以实现对降水井总出水量、井内水位、降水用水泵电机功率等数据及时监控,从而做出及时调整。
降水期间发生意外停电事故,现场有备用电源(如:备用发电机),并配有自动切换装备。
(1).电缆敷设路径如遇过路或穿越其他建筑物时,须穿厚度为2mm以上护电套管加以保护。
(2).供、配电系统用的电力开关柜、动力配电箱安放要牢固稳妥。
(3).为保证降水工程连续运行,需备足25%用电设备备件,以便及时换修用电设备。
(4).电力开关柜及动力配电箱要上锁,应做好防雨、防砸等防护工作,并须安装围栏,并在围栏不同方向悬挂警示标志,其放置地点要安全、平整,周围无杂物堆放。
(5).供、配电系统设有三级保护装置。电力开关柜中设有过流、短路、过热保护的自动开关。动力配电箱中设有过流、漏电保护的自动开关。
4.5.4工作井降排水
工作井内采用明排的降(排)水方式。
1、工作井坑内排水
1)工作井开挖过程中做好坑底排水,采用边开挖边进行排(降)水的方式。在工作井中心挖个临时集水坑,使工作坑积水流入集水坑,再用抽水泵抽排出坑外。
2)工作坑内每循环土方开挖的土层面挖成向中心3~5%的坡面,形成坡面以防工作坑积水。
3)最后工作井开挖到位,浇筑底板混凝土时在井底一侧设置0.3m×0.3m的排水沟和一个0.8m×0.8m×1m的集水井,用1台DN50潜水泵抽排坑内积水,水量较大时换台大功率的抽水机(根据水量予以调整)。水沟顶和集水井顶用钢筋焊的格栅网进行覆盖,网眼间距50mm×50mm。 
2、工作坑外排水
工作坑外10m范围采用压路机对原地面进行碾压密实,防止地表水下渗。工作坑2m范围内地面浇筑C20厚15cm的混凝土,并做成向外倾斜的斜坡,斜坡外设置截水沟,截水沟与降水井的排水沟连通。截水沟底宽 300mm,沟深 300mm,沟的三侧采用砌砖和水泥砂浆抹面。工作井四周地面低于工作井15cm。
4.5.5、顶管内的降排水措施
污水管顶进时在管底设置一根φ50的排水盲管。示意图如下:
4.6 工作井施工
4.6.1工作井开挖
工作井根据设计图选在WS53、WS55、WS57污水检查井的位置。工作井顶面标高填方段以清表后或换填层底标高为准,挖方段以路基加强层地面标高为准。工作井、接收井采用逆作法施工,开挖采用人工配合SY65C小型挖掘机开挖,人工进行轮廓修整。开挖的土方装入料斗内,用汽车吊吊出井外临时堆放,挖出的土方可用于回填的运至路基回填段进行回填;不能用于回填的晚上用挖掘机装入自卸汽车运至弃土场外弃。工作井开挖每循环进尺1.25m,开挖后立即进行井壁钢筋混凝土施工。第一节工作井与锁口梁一同开挖。
严格控制井底的开挖标高,避免超挖,设计基底标高以上 20cm 土层,采用人工开挖捡平,以免破坏地基整体性,对超挖部分,采用由设计人员在现场确定的回填方式,工作坑开挖完成后及时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
夜间施工时有足够的照明,同时加强开挖现场的管理,设专人指挥挖掘机、吊车作业。
顶进坑高度根据排水管道纵断面确定,本次设计按井深为10m进行设计;由于本次顶管材料为钢筋混凝土管,管底操作空间为0.5m,如若根据现场情况调整了顶管管材,操作空间应按规范进行相应调整;
4.6.2工作井钢筋与工字钢制作与安装
1、工作井和接收井配筋和工字钢安装如下:
5、工作井工字钢钢架安装,工字钢采用外购成品件,每道工字钢为4件等长的杆件现场拼装而成。钢架与钢架连接采用M22连接螺栓,上下间距800mm一道。
6、工作井钢筋绑扎:钢筋在加工厂按照设计图纸在地上放大样后,根据下料单进行加工,将已经加工好的钢筋吊入井下绑扎。用砼块作钢筋保护层垫块,先绑扎锁口梁钢筋,均匀的在井壁上打入锚筋,然后先把一根水平筋固定在锚筋上,并在水平筋上划出立筋的分档位置,根据画好的分挡标志绑扎立筋,然后在立筋上画好竖向水平筋的分档线,按照竖向分档标志绑扎水平筋。先绑扎外层钢筋,再绑扎内层钢筋。绑扎立筋时根据立筋的长度上节护壁立筋伸入下一节护壁的搭接长度满足设计图要求。适当位置预埋好上下工作井的扶梯预埋筋。最后一节护壁钢筋与底板钢筋一同绑扎。预留孔洞和管孔处钢筋遇孔洞应绕过或在孔边加密,不可切断。井壁钢筋与土钉焊接在一起。
2021年度《市政路桥实战参考》百度网盘会员
4.6.3锁口梁模板
1、锁口梁采用定型的钢模进行拼装,每块钢模间用扣件进行连接。钢模用Ф48mm×3.0mm加底托的钢管进行对撑加固,钢管间距为100cm,并在模板底下插入钢钎将模板脚固定,防止整套模板移动,模板加固示意图如下:
1)严格控制开挖范围,管端上方可有不大于1.5cm的空隙,特别是管底土基的135°范围内不得超挖。一定要保持管底壁与土基表面吻合,也可预留1cm厚土层,在管子顶进过程中切去,这样可防止管端下沉。
2)开始人工挖土前,先将刃口部分切入周边土体中,挖土程序自上而下分层开挖,严防正面坍方。挖土当遇到地下障碍物,在采取安全措施条件下,先清除后予以继续顶进。如遇特殊或顶力突然增大的紧急情况,停止顶进,人员撤出管道外,待分析原因,制定安全措施后再进行挖土、顶进施工。挖土时不得扰动管底下部的地基土。
4)开挖要及时配合顶进操作,及时测量,以便顶力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
5)开挖遇中等风化岩人工无法直接开挖时采用风镐破碎岩石后运出洞外,或用水钻取芯的方法进行开挖。
2、运土 
从工作面挖下的土,通过管内水平运输和工作坑垂直运输提升至地面。管内水平运输主要采用自制小四轮拖车运土,人工拖拉或卷扬拖运。小车内的土方装入料斗用吊车吊出工作井,在指定的地点进行临时堆置,晚上挖掘机装入自卸汽车运至弃土场外弃。
3、吊管
针对现场实际情况,下管就位采用吊车为主,人工配合的方式进行,下管时工作坑内严禁站人。管道两头用尼龙吊带拴好后,用16t汽车吊吊入工作井内,管节起吊时应保持水平状态,起吊要缓慢平稳,施工作业人员用麻绳牵引,避免管节来回晃动。管节下吊速度均匀,低速轻放。当管节距导轨小于50cm时,操作人员方可近前工作。管将至井底时,施工人员手扶混凝土管平稳放置在导轨上。
4、顶进 
1)顶进施工应遵循“先挖后顶,随挖随顶”的原则,连续作业,避免中途停止,开始时缓慢进行,待与土接触部位密合后再按正常顶进速度顶进,每次顶进长度不允许超过20cm。顶进工作面采用随挖随顶的方法,管下面135度范围内不能超挖。
2)顶进一节套管后,回缩千斤顶,拆开电、通风管路等,吊入下一节管段,调直对中,安装好接头,安装回各顶铁,接通电路、管线,开动油泵顶进一个千斤顶行程,再测量,纠偏,安放顶铁顶进,直至导轨上能放一节混凝土管为止,重复上述流程。
3)顶管完成时,钢筋砼管露出坑壁的长度不小于 0.5m,并且要在露出的管头下做混凝土支墩。
4)在顶进过程中,顶铁上方及侧面不得站人,并随时观察。顶铁有错位、扭曲现象时,必须采取措施,防止崩铁。
5) 顶管过程中,可采用在管节四周注触变泥浆,减少阻力。
5、中继间(如果需要)
1)污水管顶管最长的距离为60m,施工中根据现场况,当顶进阻力超过容许总顶力时,无法一次达到顶进距离时,须设置中继间分段接力顶进。本顶管工程在顶进长度超过40米时,考虑在顶管长度的中部设中继间,并采用触变泥浆注浆工艺。
2)中继间由前壳体、千斤顶及后壳体组成。前壳体与前接管连接,后壳体与后接管连接,前后壳体间为承插式连接,两者间依靠橡胶止水带密封,防止管道外水土和浆液倒流入管道内。
3)每个中继间安装4个、每个顶力为30吨的千斤顶,千斤顶沿圆周均匀布置。千斤顶的行程为28厘米,用扁铁制成的紧固件将其固定在前壳体上。钢壳体结构进行精加工,保证其在使用过程中不发生变形。中继间壳体外径与管节外径相同,可减少土体扰动、地面沉降和顶进阻力。
4)当管道顶通以后,拆除千斤顶及各种辅件,外壳与管节内壁之间的间隙用细石混凝土填充。
6、顶铁安装措施
1)分块拼装式顶铁应有足够的刚度;
2)顶铁采用型钢焊接成型,其焊缝不得高出表面,且不得脱焊;
3)顶铁的相邻面应互相垂直;
4)同种规格的顶铁尺寸应相同;
5)顶铁上应有锁定装置;
6)顶铁单块放置时应能保持稳定。
7)安装后的顶铁轴线应与管道轴线平行、对称,顶铁与导轨和顶铁之间的接触面不得有泥土、油污;
8) 更换顶铁时,应先使用长度大的顶铁;
9)顶铁的允许联接长度,应根据顶铁的截面尺寸确定。
10)顶铁与管口之间应采用缓冲材料衬垫,当顶力接近管节材料的允许抗压强度时,管端应增加U形或环形顶铁;
11)顶进时,工作人员不得在顶铁上方及侧面停留,并应随时观察顶铁有无异常迹象。
7、管道接口
本工程所使用的钢筋混凝土管接口采用钢承口接口。混凝土管在地面平放,清除管壁杂物,就位时,管道接口是在顶管施工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处理不好,就存在渗漏现象,直接影响管线质量,在施工中要做好以下几点:
1)吊管时要利用吊带吊管,不能从管中穿吊,以免损坏管道承插口,更不能碰撞操作。
2)下管前将承插口处的泥土及杂物清理干净,在插口上仔细套好胶圈,并粘贴好传力木垫板。
3)下管时要小心轻放,就位后慢速顶进,使承插口对接后再加力顶进。
4)接缝嵌填。施工完成后,清理好每个接口的泥土及杂物,在确保整段管道无渗漏水现象的前提下,用双组分聚硫密封膏对管节接缝进行嵌填,抹平接口。
8、顶管允许偏差
顶进贯通后的管道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要求:
4.14、测量及纠偏 
4.14.1测量 
顶管施工测量工作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1、顶进前的准备阶段测量 
工作坑开挖之前应对工作坑的轴线、距离和引临水准点进行复测贯通。顶进前应对工作坑的方位、高程进行复测,并标定管道中心线、设立临时水准点。开始顶进的第一节管必须平稳进洞,位置正确。
2、顶进过程中的测量 
主要是对前10节管进行测量,每顶进30~50cm应测量一次。顶进第一节管时,测量的顶进间隔应更小些。除对前10节管频繁测量外,每顶进100cm还应对整个顶进管段进行复测,检查中间管节有无下沉现象。当管道顶进发现偏斜误差时,每顶进一次即要测量纠偏一次。
3、工程竣工测量  
工程完工后应对过程测量记录进行认真整理,竣工后再进行一次至二次稳定性测量,确认符合规定的标准。
4、地面观察测量
1)顶管施工会造成对土层的扰动,使地面可能发生微量的下沉,有可能造成破坏,应进行监测。
2)钢筋砼套管是否沿着设计线路顶进,是靠测量方法进行监测、检查,平面偏差采用经纬仪测量检测,高程偏差采用水准仪测量。测量的频率一般每天四次或每顶进一节管测量一次,特殊情况次数增多。
3)测量的方法:在不通视条件下采用三点移线法和经纬仪测量法。
4.14.2纠偏校正
在顶进过程中,要及时测量,特别要掌握第一节管的中心偏差和前后端管内底高程,以掌握头一节管的走向趋势。对发生偏移的管节要缓慢纠正,逐渐复位,不能硬调。
顶管偏差校正要以预防为主,不能等产生明显超差时再进行校正。必须逐步由误差调整到正确,预防误差积累,纠偏应在顶进中采用小角度逐渐进行校正,其校正方法有:
1、挖土校正法
采用在不同部位调整挖土量的办法,以达到纠偏的目的,这种方法校正误差范围一般不大于10~20mm。
施工中要不断总结经验,调整挖土范围,保证顺利顶进,决不能盲目掏挖造成超偏差,也不可盲目纠偏以产生隐患。
2、衬垫校正法
当局部地基软弱、地基承载力不足而使管头底沉,这时应结合顶木校正法同时在管底下衬垫,换填砂石加木板等以增加地基强度。
3、强制校正法:偏差范围大于20cm时,采取的杠杆或千斤顶纠偏法,一般在施工中应力求避免。
4.15、管背注浆
由于顶进钢承口钢筋砼管,管壁四周土层有松动,管壁与地层间有少量间隙,为使顶进管与地层间空隙密实,确保顶进管段上部不沉陷,管节不渗水,对已经顶进施工完成的管道进行管背注浆。注浆孔间距1m,直径为3.5cm。注浆孔由顶管生产厂家在管道预制的时候进行预留螺纹管。
注浆液采用双液浆(水泥水玻璃浆),注浆材料为普通硅酸盐水泥,每0.5立方米水玻璃浆液配合比(重量比)水玻璃:硫酸﹕碳酸氢钠﹕水=150﹕39.32﹕1.02﹕368.3;水泥浆配比:水﹕水泥=0.5﹕1;水泥浆﹕水玻璃浆液=1﹕1。注浆压力:0.4Mpa~0.8Mpa。压浆孔上均设管螺纹、管箍及丝堵,将制作好的压浆管头预先拧紧插入管道上。压浆过程中,控制压浆量及压浆压力,待下一压浆孔中出现压浆液并且压浆压力不小于0.6MPa时,每孔稳压时间不得小于2min,及时关闭压浆孔上控制阀,进行下一个孔压浆。
4.16、通风及照明
4.16.1通风
通风采用鼓风形式,把风机置于工作坑的地面上,把地面上的新鲜空气通过风管送到顶管的工作面。风管采用软胶管或钢管。鼓风式通风风管出口气流有效射程长、排出工作面有害气体、烟尘的能力强,安全性能好,这种通风形式完全能满足本工程的需要。
鼓风式通风的缺点是被驱散的混浊空气会经过管道到达操作坑内,如果这种空气相对密度比较大则容易沉积在操作坑的底部,因此,施工人员下坑前必须先通风,并利用毒气检测仪检测有害气体,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管道内施工。对于管道内有害气体,采用通风稀释其浓度的方法,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即采用通风机通过管道向操作坑及管内工作面连续送风,以保证工人及其他经许可入内的工作人员吸入的空气中的含氧量不低于20%。每人所需的通风量不小于30m3/h。
4.16.2照明
1、管内施工属于潮湿环境,管内照明必须采用安全低压照明,管内沿线间距10m,在管体右上角安装一盏36V  60W的灯泡。最远灯泡离低压变压器电源不能超过200米,以保证各灯泡的正常功率。
2、所有施工人员均应掌握安全用电基本知识和所用设备性能,用电人员各自保护好自用设备的负荷、地线和开关箱,发现问题及时找电工解决,严禁非专业电气操作人员乱动电器设备。
3、12V安全照明线采用小电缆,所有电器设备及金属外壳或构架均应按规定设置可靠的接零及接地保护。
4.17、检查井浇筑及工作井回填
顶管施工结束后绑扎检查井钢筋并浇筑混凝土,本方案不再细述,详见《【某工程】排水工程施工方案》。
工作井及接收井与内置的排水检查井间采用砂砾石回填。并用立式夯机夯填后再用水灌夯实。
4.18、闭水试验

检查井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按照《【某工程】排水工程施工方案》进行闭水试验。

全部回复(4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cof1623205086440

    资料很好,干货满满

    2022-08-10 10:13:10

    回复 举报
    赞同0
  • 内德维德
    内德维德 板凳

    不错的资料,谢谢分享。。。。。。

    2022-06-03 15:21:03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道路工程

返回版块

15.07 万条内容 · 648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水稳碎石基层质量控制管理要点质监站培训

2021年度《市政路桥实战参考》百度网盘会员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