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工程造价 \ 造价成本管理 \ 与现浇建造方式计价相比,装配式建筑计价体系有哪些变化?

与现浇建造方式计价相比,装配式建筑计价体系有哪些变化?

发布于:2021-05-17 09:25:17 来自:工程造价/造价成本管理 [复制转发]





















装配式建筑的快速发展,需要有与之相匹配的技术标准、规范等做支撑。目前,在装配式建筑计价方面主要依据为《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50854-2013)、《装配式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TY01-01(01)-2016)等文件,这些文件均对装配式建筑的计价做了必要规定,为其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这些文件都是以现浇为主的传统建造方式计价原则基础上设定的,有些内容并不是十分全面,尤其在《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和《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中,并没有对装配式建筑进行单独列项,主要以混凝土预制构件、钢结构等项目进行说明。与传统建造方式相比,装配式建筑在计价方面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施工工艺决定计价思想发生转变

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的最大特点是构件由现场或者工厂预制,运输到现场进行安装,而与传统的梁、板、柱等需要在现场浇筑方式有本质上的不同。这一特点导致了装配式建筑的清单项目或者定额子目的工作内容发生较大变化,原有在现场发生的钢筋绑扎、模板支护等工作不需要了,而又多出了构件吊装、接缝处理等一系列工作内容,这使套用原来清单项目或者定额子目变得不再适用。另外,随着装配式构件的集成化,有些工作已经集成为单一构件或者成套构件,按材料构件价格采购即可。如整体卫生间、厨房是以整套价格交易,价格中包含了设计、制作、运输、组装等费用,不再以其具体包括的施工内容分列清单、依次计量、分项计价再汇总得到其价格,仅需区分不同规格、功能或等级确定其价格。因此,需要另外设立与装配式建筑相匹配的清单或者定额项目,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工作内容,根据市场行情确定构件价格,造价管理思想由现场生产计价方式向市场竞争计价方式转变。

(2) 造价构成及计价方式发生变化

采用装配式建筑后,原有的大量构件由现场建造变为构件工厂制作。一方面,使造价构成中各项费用的比例产生了变化。比如:传统建造方式中,现场浇筑混凝土构件所消耗的大量人工和机械费用,在采用装配式建筑时都转为工厂构件预制时的消耗,这部分费用均核算在预制构件采购价格中,即在工程造价中视为材料费的一部分,导致材料费比例增加,而现场实际消耗的人工和机械费用比例降低,且预制构件的价格确定主要是依赖于市场,而不是依赖于定额。另一方面,主要价格水平发生变化。原有的施工工艺中现场消耗较大,但对工人和机械的要求相对不高,单价水平偏低,采用装配式建筑后,手工作业量减少,机械装配量增加,现场施工工艺变得简单,但对工人和机械的要求较高,单价普遍提高。这就需要在计价中采用比较符合实际的价格水平,而不能采用原有的工人和机械信息单价。随着建筑装配率的提高,生产计价方式向安装计价方式转变,工程造价管理由“消耗量定额与价格信息并重”向“价格信息为主、消耗量定额为辅”转变,造价管理的信息化水平需求提高、市场化程度需求增强。

(3)有关费用记取方法发生变化

所述有关费用主要是指除分部分项工程所直接消耗人材机费用以外的其他费用,如措施费、管理费、利润、规费等。采用装配式建筑时,此类费用项目的构成和计算方式都有了一定变化。在措施费方面,装配式建筑节省了大量的现场浇筑工作量,也就减少了大量的现场模板、支架、钢筋绑扎等工作,此类措施费用相应减少,相关费用已经核算到构件单价中;由于现场制作工作减少,使现场扬灰、粉尘等环境问题明显改善,现场用水、降温、养护等费用降低,相应措施费用发生变化;由于装配式建筑受环境气候影响相对较小,冬雨季施工费等费用也会减少;与施工现场大型机械有关的措施费,如垂直运输、堆场搬运、吊装等相关的措施费用相应增加。因此,以传统的取费方式确定装配式建筑的措施项目往往是不符合实际的。在管理费方面,由于装配式建筑可有效缩短工期,现场工作环节减少,现场管理费相应减少。在费用的取费方面,如现行的管理费、利润、规费等费用的计算基数为人材机费、或者人工和机械费、或者单纯以人工费为基数,而装配式建筑中,构件作为材料费进行核算,且其中含有一定的预制过程中的人工和机械费用,即本来在现场消耗的人工和机械费转移到预制构件的材料价格中,使得材料费明显上升,其他直接费比例下降,此种情况如果沿用原有的费用记取基数和费率显然是不合理的。

(4)对市场信息价格依赖程度加强

在装配式建筑中,随着集成化预制生产和标准化水平的逐步提高,对于工程量(消耗量)来说,按着定额或者实际发生计量是比较容易核算的,但在构配件的价格方面,在编制招标控制价或者投标报价是难于准确确定的。原因在于以下几点:第一,虽然装配式建筑发展较快,但是标准化水平并不是很高,不同项目的预制构件差异比较明显,这一特点决定了预制构件难于确定一个相对固定的价格;第二,不同项目的预制构件由于不同厂家生产、不同运输距离等原因,导致预制构件的市场价格水平难于统一,地域性因素影响价格比较明显。上述原因导致编制信息价格十分困难,工作量较大,且信息价格的准确性也值得商榷。由于构件信息价格对招标控制价、投标报价以及竣工结算价等影响巨大,如果缺乏反映装配式建筑工程构件价格的市场动态信息,报价又没有统一的市场标准,会导致控制价、投标报价的确定难度增加,失真的概率增大,不利于合同价格的确定和后期造价管理,容易造成纠纷和争议。因此,装配式建筑造价确定对市场信息价格的依赖程度较高。



本文 节选自建筑经 济2021年2期“装配式建筑计价体系建设与对策研究”,作者:李飞,由“建筑经济与管理”编辑整理(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转载务 请注明。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造价成本管理

返回版块

1.07 万条内容 · 276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地产下半场:成本和技术不领先,很难活下去!

-   01   - 楔 子 地产开发的逻辑一直都在发生变化,就像“温水煮青蛙”,有些人一直未感受到这种前所未有的变化,有些人早就开始布局“变化”,如今早就领先了。 如果说地产上半场,大家比拼的是开发商对地产周期的“踩点”是否正确,那么如今“房住不炒”的政策未曾动摇,地产也就没有了所谓的周期,时时刻刻都是低潮点,时时刻刻都需要开发商百倍的投入。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