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公共建筑设计 \ 业余建筑师打造划时代建筑,穹顶施工没有支撑玩的就是刺激

业余建筑师打造划时代建筑,穹顶施工没有支撑玩的就是刺激

发布于:2021-05-11 08:55:11 来自:建筑设计/公共建筑设计 [复制转发]


这是一座

史无前例的建筑

谷仓的外观,威严的内室

没有中央支撑就施工的

古代最大穹顶结构

它就是


罗马万神庙





01
建造背景

罗马万神庙位于帝国时代大型公共建筑云集的罗马北区,毗邻阿格里帕建造的尤利娅选举会场。当年阿格里帕曾经在这里修建了一座采用常规造型的万神庙,后来被火焚毁。新的万神庙于公元120 年开始建造。作为 业余建筑师 ,哈德良打破一切 建筑常规,设计了一座 史无前例的建筑


万神庙剖面图(作者:G. B. Piranesi)



02
神庙结构

万神庙的入口是一座进深三间的八柱式传统神庙门廊。哈德良皇帝从来不将自己的名字刻在建筑物上,因而在檐部刻上的仍是旧神庙的建造者阿格里帕的名 字。


万神庙檐部写着:『执政官马尔库斯·阿格里帕所建 』


在看似谷仓的外观下面,是一个前所未见的、高度和跨度都达到43.43 米的、巨大而完整的内部空间,四周没有一扇窗户,只有从顶部中央开着的一个直径8.9 米的大天窗中射入的光线在室内的墙壁上缓慢移动。它是如此的空旷和对称,显示出高度的沉静,仿佛空气都被凝固住,即使是狂怒的暴风雪在进入这个空间之后也会变得安静和乖顺。 罗马帝国的权力和威严 在这样一个空间内得到了 完全体现。

作为帝王权威的一个体现, 每年夏至这一天正午,阳光穿过天窗之后会刚好投射在正在迈入正门前地板的皇帝身上。

万神庙内部(一)

万神庙穹顶

这个古代世界最大的穹顶结构大屋顶是用混凝土浇筑出来的。根据后人的研究,罗马人很可能是 在没 有中央支撑结构的条件下进行施工的 。他们在浇筑穹顶时是遵循由下而上的次序,一圈一圈地向上浇筑混凝土圆环,直至在顶端留下一个洞口。为减轻穹顶重量,它的内表面做有排列整齐的凹格。但即便这样,这个穹顶的重量仍是巨大的,以至于为了支撑它以及平衡它所产生的侧推力而作的圆 筒形墙体的厚度竟然达到了6 米。

万神庙解剖图

这个穹顶以及内部墙体的设计既具 有高度的理性又富于变化 :其相对的凹室内部底边中点与穹顶顶点的连线正好构成一个精确的等边三角形;从下层柱式的檐口到穹顶的垂线距离正好等于穹顶内壁圆周内接正方形的边长;大门和7 个凹室将下层圆周作8 等分,而檐口以上的墙面则被壁龛16 等分;按常规作法,再往上的穹顶内壁似乎应该继续遵循8 的倍数这样的等分规则,但实际上它却被凹格28 等分,是7 的倍数,仿佛 有意使穹顶与鼓座分离而产生飘浮之感




03
建筑魅力

罗马万神庙是一座划时代的建筑。 在它建造之前,建筑个体的艺术表现主要是以实体外表作为对象,从埃及的金字塔到雅典的帕提农神庙莫不如此。埃及金字塔是一个纯粹的几何实体。希腊神庙进了一步,借助柱廊形成的阴影来丰富建筑的表面效果。其虽然有内部空间,但形态乏善可陈,建筑存在的意义更多地体现在作为人们户外活动的背景。

万神庙内部(二)

而在这座罗马万神庙中,我们看到 内部空间成为建筑艺术最主要的表现对象 。相比之下,它的外观给人留下的印象要逊色得多。当人们要来评价这座建筑的时候,他不能再像局外人一样站在外面品头论足。他 必须进入这座建筑 ,置身于这个巨大的空间之中,才能够真正感受到它的震撼 和魅力。



04
神庙现状

公元609 年, 万神庙被当 时统治罗马的拜占庭皇帝福卡斯 (Phocas,602—610 年在位)下 令改为教堂,从而得以幸存。尽 管后来内部装饰有所变化,但它 仍然基本保持住原有风貌。今天, 这座雄伟的穹顶建筑已经成为我 们体验全盛时期罗马帝国非凡气 概和罗马建筑光辉成就的最生动 的教材。

万神庙现状鸟瞰图
  • lijiawei411
    lijiawei411 沙发

    这座雄伟的穹顶建筑已经成为我 们体验全盛时期罗马帝国非凡气 概和罗马建筑光辉成就的最生动 的教材。

    2021-05-14 10:47:14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公共建筑设计

返回版块

51.18 万条内容 · 441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郑州正弘城NIOHouse蔚来中心SHL建筑事务所

收录于话题   感谢 SHL建筑事务所 的分享 在中国郑州繁华的市中心,一个融合了蔚来品牌哲学与郑州人文脉络的全新蔚来中心,为广大 NIO 用户们 提供了一个美好而舒适的 “ 家 ” 。 Sitting in the heart of Zhengzhou, China, a new NIO House aims to create a second home for the NIO community blending its brand philosophy with the local context and culture.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