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资深的设计师都有个烦恼,是应该多设几个小风口,还是设置一个大风口。
本文就彻底的解决这个问题。文章有点长,还是同样的忠告: 没有耐心的同学,看黑体。
在风量确定的前提下,风口形式、大小、位置,影响气流的分布。
以供冷工况为例:Ⅰ级热舒适等级,风速≤ 0.25m/s。这个要求,是气流设计的核心目标。
医疗气象医学的研究也表明: 最舒适的被窝气候,为每秒0.2米的微气流。这么小的风速,对人体近乎没有吹风感。
一般晒过太阳的被子,内部的气流接近这个流速。
盖过羽绒被的同学会发觉,被子总是进风,其实是内部的微气流过大所导致的。其实这个就是吹风感。
不过,也有一部分人恨不得,把冷气直接吹在自己脸上,感觉那样才是真正的效果。科学的实验表明,这样,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只有快感,没有舒适。
根据ANSI的研究表明:人体稳定的舒适温度,只可能在19~28℃之间。这个范围也和我国的设计要求值是基本一致的。
由此可知,应保证人体附近的风速小于等于0.25m/s 。
人体静坐过程,由于散热的作用,会形成0.127m/s的空气流速。
结论:风速太小,和风速太大都不好,应该在(0.127,0.25m/s)这个范围
从风口颈部出来的风速都是比较高的。
从上表可以看出,颈部的风速基本上都≥3.0m/s。如何才能把风速降到合适的范围
空气从风口喷出后的情景
根据上述的客观实验,科学家们能够计算出,射流在空间每一处的流体速度。且建立了以下 射流模型
这个模型和上面实际图对比一下,是不是很像。
此处我们分析一种复杂气流的风口——散流器
散流器的气流分布可以看出,散流器的气流核心根本是没有进入工作区的,其Z值为下降高度,是比较小的。所以散流器的气流分布和建筑的净高没有多大关系。这是与其他风口的最大区别。
通过查看风口样册,可以确定扩散长度X,这个值可以作为确定风口间距的依据。
1)确定流速,如上图(1)处
2)查出扩散半径,如上图(2)处
3)根据下文公式,计算工作区流速,如果在(0.127,0.25)范围内即可认为满足要求,注意,冷热修正20%,当为冷风时,计算结果乘以1.2,热风结果乘以0.8。
4)如果不能满足这个范围,需要重新计算,或调整风口大小,或者调整风口间距。
5)为了明确调整的方向按照以下经验:
缩小风口间距,平均速度会上升;加大风口尺寸,平均速度会上升
其实,即使是没有样册,我们也可以通过,经验公式计算出扩散半径:
例:净高2.75m的办公室,长宽5x5m,如何设置散流器。
方法一:通过样本
选择风口颈部风速为3m/s,扩散半径取2.7m,满足要求。选定风口240x240.
校核室内平均风速,n=2.7/2.5=1.08;A=3 H=2.75 通过计算 平均风速=0.126m/s。冬季送风 平均风速=0.126*0.8=0.101m/s。
夏季送风平均风速=0.126*1.2=0.151m/s。
基本满足要求。
方法二:通过计算
选定风口240x240。计算射程=1.74m(射程的末端按照中心速度为0.5m/s计算)。
可以看出计算出的射程要比样本中的扩散半径小很多,这是技术进度的结果。
校核室内平均风速,n=1.74/2.5=0.7;A=3 H=2.75 通过计算 平均风速=0.26m/s。
冬季送风 平均风速=0.256*0.8=0.204m/s。
夏季送风平均风速=0.256*1.2=0.301m/s。
不满足要求。
从上面的两种方案可以看出,通过计算(方法二)得到的结果是安全的。所以可以放心的通过样册来选择。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2人已点赞
分享
建筑资料库
返回版块13.6 万条内容 · 194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高层住宅门厅设计技术关注要点城市用地,寸土寸金。规划部门在做用地规划时,一般将城市中的住宅用地容积率控制在2.5-3。因此,目前住宅产品的主力军是54米以上的高层住宅。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第5.5.25.3条及住宅设计标准DGJ32/J26-2017第8.7.5.3条规定:建筑高度大于54米的住宅建筑,每个单元每层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