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生态护岸结构类型
1) 石笼护岸
2) 三维土工网垫护岸
3) 土工格栅石垫
4) 介质筛护岸
5) 生态混凝土护岸
6) 链锁式生态砖块护岸
7) 自嵌式生态砖植被护岸
8) 固化技术护岸
9) 净水箱护岸
10) 生态袋护岸
11) 种植槽护岸
12) 传统型护岸改造成生态型护岸
建议和展望
目前我国的生态护岸建设依靠借鉴国外相关技术和开展自我探索, 将生态理念融入河岸修复工程,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仍缺乏完整的生态修复技术体系作为支撑,还需在实践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 开发适宜我国的生态护岸技术。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总结与分析,对今后生态护岸技术研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和展望:
01
采用多学科交叉方法, 充分考虑河岸带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 景观功能与社会经济系统间的联系,研究不同区域、 不同水质条件下河岸带植被结构、格局动态及演替规律, 将植物学、 生态学、 环境学、 水文学、 水利学等多种学科结合进行综合分析, 深入了解生态护岸内在机理。
02
目前国内外生态护岸的形式多样, 但不同生态护岸的适合度及其环境效应评估相对缺乏。因此需要对已建的生态护岸措施制定统一的评价准则, 并进行具体指标的具体量化,探讨不同类型河段的不同水力特征条件下生态护岸类型的科学性。
03
现有生态护岸更多关注水位波动区岸带的设计及植物群落的构建,长期处于淹水的坡脚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仅有少数案例在坡脚设置供鱼类栖息的巢穴。鱼类和两栖类动物对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坡脚的生态化设计亟待加强。
04
生态混凝土的降碱处理问题。生态混凝土降碱问题若处理不好, 会影响植物的生长, 而降碱处理后的护坡强度也有待进一步验证; 此外, 生态混凝土在经过冷热交替和冻融交替后材料的强度也有待工程验证。
05
传统型护岸改造成生态型护岸中, 老挡墙绿化改造没有改变原墙体可渗透性,生态护岸的特征没有得到体现,狭窄传统型护岸如何改造成近自然边坡是今后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06
根据河流断面特性进行生态护岸措施的优化,针对不同河段特点选择适宜的生态护岸模式, 应避免使用同种类型的生态护岸修复整条河流,以符合河道发展与变化的一般规律。
来源:
《环境工程》 第 36 卷 第 3 期 “河道生态护岸的研究进展”
作者:
陈丙法1,2 黄 蔚1,3 陈开宁1 古小治1
(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 210008; 2.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3. 南京市水利科学研究院,南京 210029)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水利工程设计
返回版块28.27 万条内容 · 369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混凝土矿物掺合料存在的问题能满足混凝土要求可直接使用的工业废渣所占比例较低 。 不同品种、产地的工业废渣在化学品质、矿物组成、颗粒群分布及有害杂质含量等方面均存在较大 差异 。 1.矿物掺合料应用的理论研究 目前,虽然对矿物掺合料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总体深度不够,研究缺乏一定的系统性与整体性,其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