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楔子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 》 是最近一段最被老百姓热议的一件事情。之前,老旧小区的改造也在各级政府的指导下,稳步地推进中。而这次的文件 将“老旧小区改造”这件事上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
良子对于老旧小区的关注已经持续3年,也陆陆续续写了不少关于老旧小区方方面面的文章。从“平改坡”到“加装电梯”,从“雨污分流”到“结构安全”,都有涉及。
而老旧小区“停车难”问题,一直是困扰居民生活的重要问题。 今天这篇文章,是对于老旧小区地面停车专项研究的一篇文章。虽然解决方案并不完美,但可以起抛砖引玉的作用,供大家一起探讨。
02
问题根源
老旧小区的概念 主要是指“2000年以前建成的小区” ,当时因为汽车的保有量不大,所以规划指标里都没有对停车指标做明确的规定。
上表是《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J137-90》(1993版)中对各类建筑配建公共停车场(库)停车位的控制指标,确实没有对小区的停车指标做明确的规定。
但随着中国经济20多年来的飞速发展, 汽车的保有量已经到了以“亿”为单位计 ,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车,停车难的问题就显现出来。
2019年上半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4亿辆,新登记汽车1242万辆,新领证驾驶人1408万人。 截至2019年6月, 全国 汽车保有量达2.5亿辆 ,私家车达1.98亿辆。
从城市分布情况看,截至6月,全国汽车保有量超过100万辆的城市共有66个,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8个。 其中,汽车保有量 超过200万辆城市29个,超过300万辆城市11个 ,依次是北京、成都、重庆、苏州、上海、郑州、深圳、西安、武汉、东莞、天津, 其中 北京、成都 汽车保有量超过500万辆。
一方面是当年小区规划的停车数量不足,另一方面是汽车的增速飞快。 小区的用地面积又是固定不变的,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03
思路
小区“停车难”引起的最大的问题是“生命通道”被占用,导致应急救援无法到达。不管是救护车还是消防车都被挡在了小区外,居民的生命安全在紧急情况下,无法保证。所以在老旧小区交通设施改造的时候, 打开生命通道是被放在首位的 。
但是不解决停车问题,“生命通道”问题也是得不到改善的,因为小区车辆的保有量就在那里,必须要让它有地方停。所以,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需要把握好这个“度”, 兼顾国家现行的规范和居民实际使用的需要 。
”车要停得下、生命通道要通畅、绿化还要保证“,这真是一件类似“螺丝壳里做道场”的工作。所以老旧小区的设计 和新建小区的设计思路是截然不同 的, 更多的是 对原有系统的梳理 , 这点尤为重要。
老小区的交通系统本身可能就存在缺陷,比如道路的转弯半径不够,道路宽度不足等问题。所以我们要坚持另外一个原则: “不降低其原有标准,不恶化原来的实际使用效果” 。
04
停车相关
A.道路宽度
我们的老旧小区多是按照老版本的规划要求进行设计的,所以小区内道路宽度普遍不宽。
分别为小区路5~8米,组团路3~5米,宅间路2.5米。
如果路边有停车,整个小区交通系统就瘫痪了。 救护车、消防车根本到不了需要救援的居民楼附近。
B.转弯半径
最小转弯半径: 是指当转向盘转到极限位置,汽车以最低稳定车速转向行驶时,外侧转向轮的中心在支承平面上滚过的轨迹圆半径。
我们经常会将 “机动车的最小转弯半径” 和 “环形车道的最小内半径” 混淆起来。
为了画图的方便,也便于记忆,新建项目里我们会把两者等价。但是在存量更新项目中,本身条件就不宽裕,所以要细扣一下了。
(图示如下)
先来看以B级车PASSAT的数据得出的结论: r0=3.3米,w=3.53米,就能满足r1=6米的要求。
而我们的救护车和小型车(passat)各项数据类似,所以要求也基本接近。
再以消防车的数据得出的结论: r0=8.65米,w=4.34米,就能满足r1=12米的要求。
a.如果道路为4.5m宽,满足消防车通行的情况下,内半径取7.5m即可。
(如下图)
b.如果道路为5m宽,满足消防车通行的情况下,内半径取6m即可。 ( 如下图 )
c.如果道路为5.5m宽,满足消防车通行的情况下,内半径取4m即可。
(
如下图
)
这部分内容可能比较晦涩,我也就不展开了。
结论就是一个:老旧小区保证生命通道,是有可能的。
下表是我们生活中碰到的大多数车辆的外观参数,供大家参考。要着重关注的是救护车和消防车,和生命通道息息相关。
D.停车方式
停车方式主要有 平行式、斜列式、垂直式 等三种停车方式。在保证安全的原则下,停车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以上是三种停车方式结合绿化带、机动车道等元素布局所需要的空间尺度。
垂直式的停车效率最高
,但是对通行道路的宽度要求也最高。
而斜列式的效率最
低,只能作为一种补充方式。
建筑师多是理想主义者,总是在寻找改变(改善)世界的机会。所以,我在老旧小区的交通改造中,也提出了一个理想模型。
1.在满足消防安全的情况下, 根据 老旧小区的实际情况 ,进行退绿、 扩 路、挖掘潜力空间改 停车位等一系列操作。
2.道路规划 同时考虑“设计状态”和“实际使用状态” 。
设计状态是在现状上进行优化,力求达到现有规范的要求;而实际使用状态是考虑路边停车的情况下,能保证应急车辆的通行。
3.退绿必然导致“绿地率”的减少,在征得小区居民同意 的 情况下,用 “绿化覆盖率”置换“绿地率" ,达到小区绿化效果”观感“不下降的目标。
理想模型
由三部分应用场景组成:
小区 主干道,小区次干道, 宅间道路(单/双向)
。 下面我分别展开来解析一下。
一般小区主干道的道路宽度都会和小区出入口相同,所以我画了一张入口处的总平面。
道路断面如下图
:
一般老旧小区的楼间距在1.0H(H为楼高),出入口位置会稍微宽松点,才能做出上图的断面。
a.主干道:7.5米,
其中2米是考虑临时停车,剩下5.5米还能满足双向通行和垂直停车的需要。
b.人行道:1.0米,
是考虑小区出入口人车混行,安全问题设置的简易分离措施。
c.道路转弯半径:r=6米,
能够满足消防车的正常通行和转弯。
(如果道路为5.5m宽,满足消防车通行的情况下,内半径取4m即可。)
一般小区次干道和宅间道路(双向通行)是类似的,所以设计的道路断面是一致的。断面如下图:
a. 宅间道路(双向) :5.5米,
其中2米是考虑临时停车,剩下3.5米还能满足单向通行和垂直停车的需要。
(消防车宽度约:2.5米)
b.人行道:无,
人行系统讲究连续性,小区内路口太多,很容易被打断。再考虑到小区内车速较低,设置专用人行道的必要性存疑。
c.道路转弯半径:r=3.5/6.0米,
考虑到原道路离居民楼距离较近,所以转弯半径设置为3.5米,而远离建筑的一侧转弯半径为6.0米,能
够满足消防车倒车进入的可能。
(如果道路为5.5m宽,满足消防车通行的情况下,内半径取4m即可。)
一般宅间道路(单向通行),都是受制于现状条件,而北侧靠围墙处可能是最常见的情况。断面如下图:
a. 宅间道路(单向) :4.5米,
其中2米是考虑临时停车后,剩下2.5米还能满足单向通行和侧方停车的需要。
(消防车宽度约:2.5米)
b.人行道:无,
人行系统讲究连续性,小区内路口太多,很容易被打断。再考虑到小区内车速较低,设置专用人行道的必要性存疑。
c.道路转弯半径:r=3.5米,
考虑到原道路离居民楼距离较近,所以转弯半径设置为3.5米,在丁字路口扩大道路硬化面积,使得
消防车有倒着进入的可能性。
老旧小区的物理空间有限,所以更需要 精细化 的设计,使得每一寸土地都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老旧小区虽然”老旧“,但是同样存在着无限的可能,所以在设计的时候要更具有 ”弹性“ ,为远期发展预留一些可能。
正因为老旧小区存在的困难大,所以更应该在 管理 上多下功夫。通过管理来出”效益“,让居民更有”获得感“。
当然,老旧小区也应该主动拥抱”未来“,采用更多 科技 的手段来解决问题。发扬主人翁精神,真正做到”人民城市,人民建“。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