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环保工程 \ 水处理 \ 案例分析生物制药废水处理工艺及方法

案例分析生物制药废水处理工艺及方法

发布于:2020-12-11 16:30:11 来自:环保工程/水处理 [复制转发]
 

生物制药废水的水质比较稳定、浑浊、深色,具有恶臭、呈微碱性,一般不含有毒物质,但常含有营养物质,且含有大量细菌(包括病原菌)、病毒和寄生虫卵。医药产品生产的特点是流程长、反应复杂、副产物多、反应原料常为溶剂类物质或环状结构的化合物,使得废水中污染物质的组合成分变得复杂,增加了废水的处理难度。因此,该类废水未处理或处理效果不好就直接排放必将破坏周围环境和水体。

一般常见的制药废水处理包含生物处理、化学处理、物理化学处理及物理处理。我们主要说明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技术是一般有机废水处理系统中最重要的过程之一,是利用微生物,主要是细菌的代谢作用,氧化、分解、吸附废水中可溶性的有机物及部分不溶性有机物,并使其转化为无害的稳定物质从而使水得到净化的技术。

1、采用水解酸化+AB生物法工艺处理制药厂废水

经过水解酸化池处理后,污水中不容易生化的有机物在常温下经过厌氧菌胞外酶的作用,有机物被水解酸化小分子,并且大部分不溶性有机物被降解为溶解性物质,变成可生化的底物。这为好氧处理创造条件。

2、采用氧化沟工艺

氧化沟以连续回转式反应池为生物反应池,混合液在该反应池中一个闭合曝气廊道中循环,氧化沟通常在延时曝气条件下使用。氧化沟使用一种控制方向的曝气和搅动装置,使被搅动的液体在闭合式廊道中循环。

结合实际调试案例分析制药废水的处理

云南丽江映华生物药业污水处理系统勘察报告

  • 项目概况

经技术人员现场勘察,该污水处理系统为典型的制药类废水处理,日处理量500t/d,目前进水量大约为150t/d,进水COD大约为16000mg/L,进水氨氮未测。该系统工艺为先初沉再做铁碳微电解再接芬顿和絮凝,出水加热后进入两级UASB,再经过ICEAS最终出水。目前电化学和芬顿部分未能正常启动,系统总出水COD600-1000左右,氨氮160-200mg/L

  • 原因分析
  1. 该系统整体运转正常,UASB设置了自回流,且运行正常,COD去除率接近80%,好氧系统运行不畅,去除率不足60%。其中一级好氧池由于填料投加过多造成部分填料上浮,起不到很好的降解作用。
  2. 铁碳微电解和芬顿系统目前陷入停滞,原因是启动后COD不降反升。芬顿系统无法启动会造成少量有毒有害的物质以及难分解的物质大量进入生化系统,造成生化系统出现低COD难去除的现象。
  3. 现阶段经过镜检,污泥中有效的活性生物太少,可能是因为水体中污泥大部分为无机污泥,起不到很好的降解污染物的效果。
  4. 水质整体颜色偏黄,有可能是前端初沉池PAC过量引起
  • 解决方法
  1. 在两个好氧池投加微生物菌种,增加污泥的活性和降解氨氮的能力。
  2. 将好氧池目前堆出来的填料进行再分配,保证其尽量都没入水下。
  3. 将末端的提标改造的AO系统完善,并准备启用,可将部分填料置于系统中。
  4. 检查核算整体药剂的使用情况,给出更改意见;
  5. 启动芬顿反应器,调整其进出水,使其保持正常,外加硫酸亚铁。
  • 注意事项
  1. 菌种总用量,投加复合菌种1吨,硝化细菌200kg.
  2. 好氧池末端水温保持在30摄氏度以下.
  3. DO值需要经常检测并保持正常.
  4. 调试期间可能需要停水3-4天.


甘度 | 做好菌种 做好服务

  • yj蓝天
    yj蓝天 沙发

    铁碳微电解和芬顿系统目前陷入停滞,原因是启动后COD不降反升。芬顿系统无法启动会造成少量有毒有害的物质以及难分解的物质大量进入生化系统,造成生化系统出现低COD难去除的现象。

    2020-12-13 09:13:13

    回复 举报
    赞同0

水处理

返回版块

42.43 万条内容 · 1450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关于反渗透膜的选择

关于反渗透膜的选择: 反渗透膜的脱盐率和透盐率      RO反渗透膜元件的脱盐率在其制造成形时就已确定,脱盐率的高低取决于反渗透RO膜元件表面超薄脱盐层的致密度,脱盐层越致密脱盐率越高,同时产水量越低。      反渗透膜对不同物质的脱盐率主要由物质的结构和分子量决定,对高价离子及复杂单价离子的脱盐率可以超过99%,对单价离子如:钠离子、钾离子、氯离子的脱盐率稍低,但也可超过了98%(反渗透膜使用时间越长,化学清洗次数越多,反渗透膜脱盐率越低)对分子量大于100的有机物脱除率也可过到98%,但对分子量小于100的有机物脱除率较低。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