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围绕 “一老一小”的“代际融合”布局,乐成集团委托MAD在北京一处养老社区旁设计一座幼儿园。
项目占地9275平米,原址上有一座三进四合院,一座上世纪90年代兴建的仿四合院及一栋现代四层建筑。2019年底,幼儿园建成,成为一所可容纳390位1.5至6岁学童的幼儿园。
“我回想小时候上的幼儿园,和后来看到的幼儿园,都在想孩子们最心心念念的是什么。”马岩松说,“我想是 自由与大爱 。幼儿园不一定要在硬件上有多大的给予性,但必须让孩子们感受到自由与爱——它们让孩子们的发展有无限的可能性。”
MAD选择将原址上古四合院外的仿古四合院拆除,取而代之新建一处将四合院“捧在手心”、与四合院相望、连通的新建空间。新建空间以低矮平缓的姿态展开,环绕着四合院。
幼儿园改造前
古四合院俨然的布局秩序与新建空间的流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呼应。来自不同时间维度的两者,新不盖旧,古不越今,相互的张力让建筑产生新生命力。
将原本各不相关的场地各部整合成一体的是新建的“漂浮的屋顶”。这处二层户外平台让人仿佛进入到全新的境地。
在老北京,除了紫禁城的红墙黄瓦,胡同巷里几乎尽是青砖灰瓦。在这里,二层屋顶平台色彩斑斓,像是火星表面,颜色鲜艳、温暖,仿佛充满了“魔力”。MAD尝试带着人们跳出北京、甚至地球的背景,从另一个时空客观观看、想象眼前的历史长河。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屋顶地形连绵起伏,吸引孩子们乐于在此奔跑、互动。面对眼前的“火星”、四合院、老树、天空,孩子们在这里“上天下地”,启发他们思考和追逐不同的可能性。
MAD围绕着原址上的几棵老树设计了三处庭院。庭院内的滑梯、楼梯,让一二层得以连通。庭院与四合院的院落空间呼应,为教学空间提供了户外的延展和采光通风。
马岩松说:“老北京有很多 ‘缝隙’ ——地道、屋顶、院落等。而院落,特别体现东方人对自然的一种看法。在这里,自然成为了主体,建筑反倒围绕自然而行。院落里有自然,有天地,有人的生活,这些共同连成了建筑的核心。”
从二层走进一层室内,视线变得温暖明亮。为了照顾孩童对尺度的敏感及舒适感,室内采用了单元式铝格栅吊顶,建筑的视觉层高被稍稍压低的同时又给室内增添了温暖感,让孩子们有一种家庭的感觉。
阳光通过整墙落地玻璃射进室内,人们也可在此近观室外的古四合院。新旧建筑间近三百年的线性历史在这里变得立体。
大堂东侧从一层转往负一层的过渡空间被巧妙设计成剧场,环绕剧场的则是摆放着中英文绘本的环形书墙。
剧场舞台则又是另一个空间——室内体育场的入口。占据了两层空间的室内体育场既是孩子们课时的室内活动空间,也是幼儿园平常举办全园艺术活动、体育活动的场所。
大堂西侧通向学习区。学习区流动的空间布局提供了一种自由、共融的空间氛围:不同混龄学习组间并没有被封闭的墙隔开,而是每隔一段距离设置弧墙——本为建筑的支撑结构。
流线布局为空间增添了不同的密度和尺度。“无边界”的学习空间,无处不在的阅读环境和以探索式“玩”中学为核心的课程,除了丰富了孩童间的互动交流,也让教和学得以在最优化的氛围中开展。
通过院落和廊道与新建筑相连的三进四合院,是少儿课余文化、艺术、创作的活动场所及园方工作人员的办公室。四合院里的古树、庭院、屋檐、砖瓦,弥漫的是比个人生命长度更广的历史和自然氛围,这些也将启发儿童们的思维和加深对历史的认识。
项目信息
关于乐成四合院幼儿园
乐成四合院幼儿园是乐成教育的非营利教育机构成员,其使命为“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积极美丽的人生”。作为乐成国际学校的姊妹院校,乐成四合院幼儿园采用了专为儿童设计打造的《乐成幼儿学习法》,并设置了“让每个孩子都会生活、会做人、会学习、会创造”的“四会”学习者目标,助力他们“个性化地面对未来多元的教育模式。”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公共建筑设计
返回版块51.18 万条内容 · 442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这年头拿着LOGO就敢设计建筑了?建筑生 / 建筑师的城市旅行,无论是否称得上“景点”,也会为了建筑本身的吸引力前往打卡。 但广大的人民群众就有意见了:这有什么了不起,即使不学建筑,作为一个不带任何学科标签的游客也会为一座城市的好建筑流连——可是,如果是一幢办公楼呢? 你会对一幢办公楼产生兴趣吗?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