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公共建筑设计 \ ECADI新作天津茱莉亚学院,文化艺术新地标

ECADI新作天津茱莉亚学院,文化艺术新地标

发布于:2020-11-09 14:15:09 来自:建筑设计/公共建筑设计 [复制转发]


天津茱莉亚学院是一座以学生为中心,旨在提供世界一流表演艺术教育的城市标志性建筑。华建集团华东 建筑设计研究总院以最佳专业阵容, 圆满完成相关设计工作 ,展示出“高品质”的建设理念。

天津茱莉亚学院建筑用地面积约1.8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4.5万平方米,地上6层,地下2层,建筑高度38米。 学院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于家堡金融区,与东侧滨海高铁站在同一绿轴之上, 紧邻海河,北侧为城市绿带通向滨江的休闲带,西侧与海河滨水步行栈道相连,南侧与于家堡国际金融会议中心隔桥相望。


建筑与景观有机结合

建筑用地紧邻海河、且位于金融区绿化中轴线上,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让建筑与景观有机结合,“大厅即公园”成为主要设计理念。体现开放交融之意的公共大厅是项目的核心空间,也是一个渗透性的空间,是师生及大众活动、聚会及休憩之所。

687座的音乐厅、299座的演奏厅、250座的黑盒剧场及大排练厅分别坐落于大厅四角,形成4个相对独立的建筑形体,办公、图书馆、乐队排练厅等配套功能置于四个形体的上部。 四个形体之间通过玻璃空中连廊相互连接,并将教室、琴房及教学工作室有序分布其中。

“开放性”设计定位

天津茱莉亚学院的建筑设计是建筑功能以及定位需求的共同结果,体现了“形式源于功能、形式展现功能”。重要的表演空间和教学空间均采用了“开放性”设计,透明玻璃打破了原本封闭的空间,促进了专业与大众之间的艺术交流。

建筑体量没有采用集中式,而是体量相对分散,同时采用切削的手法使建筑呈现不规则多面体体量,建筑形体融入景观之中更具雕塑感。室内大厅采用了统一的设计手法,不同形体的穿插、三角面的拼接、GFRC和玻璃、木纹板形成的强烈材质对比,让整个空间既丰富又独特。 大面积的天窗让大厅和连廊能享受每寸阳光,同时给大厅带来富有变化的光影效果。

音乐厅、演奏厅采用了葡萄园式的看台设计,不规则的形态围绕中心舞台逐渐展开,不规则折面的拼接延续了建筑外形和公共大厅的建筑语言,而木饰面又让观众厅更显高雅,也为呈现更好的室内厅堂声学效果提供了良好条件。


高标准声学设计

作为专业的音乐院校,声学是非常关键的评价标准之一。建筑艺术与声学技术需要紧密结合。学院内的每一寸界面都担负着艺术与声学的双重功能。噪声控制NC15的高标准在国内同类建筑中也属首例。 严苛的声学标准也给设计带来了更多的尝试。

所有声学敏感房间均采用了“盒中盒”设计。内盒与外盒之间通过弹性材料既连接又分离;观众厅透明玻璃幕墙采用了双道玻璃幕墙的设计,外侧玻璃幕墙配置5层玻璃、2层空腔、厚度达110mm、内侧玻璃幕墙则配置了3层玻璃;教室及教学连廊走道均采用了DOAS空调系统,该系统通过水为介质进行冷、热辐射以达到室内温湿度要求,避免了空调末端的噪声。

由华东总院参与设计的天津茱莉亚学院在融合国际优秀艺术学院建筑风格的基础上,充分融入了国内地方文化特色和风格,突出了比邻海河和海滨公园的区位优势。建筑集演艺、实践、研究和互动于一体,在设计上别具匠心,建成后的天津茱莉亚音乐学院将形成一个充满活力魅力的文化和社会中心。



项目档案

 天津茱莉亚学院 


项目地点: 天津市滨海新区于家堡金融区

建设单位: 天津中冶名金置业有限公司

设计时间: 2016年-2018年

建成时间: 2020年8月

占地面积: 18524平方米   

建筑面积: 44965平方米    

建筑高度: 38米


主体设计单位+设计总包管理: 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合作设计单位: DILLER SCOFIDIO + RENFRO

项目总监: 王亚峰

设计总负责人: 田园

项目经理: 方超、田园

专业总师: 崔中芳、周建龙、朱莹、马伟骏、徐扬、邵民杰、刘毅

建筑设计: 田园、穆清、刘希、董泳伯、刘文钧

结构设计: 张耀康、季俊杰、李宝龙、张峰、施志深、陈红宇

机电经理: 梁葆春

给排水设计: 梁葆春、项亮

暖通设计: 刘览、钱翠雯、杨德润、项琳琳、孙国龙

电气设计: 於红芳、王小安、徐亿、夏乐意、李家志

BIM设计: 孙璐、陈顺、倪佰洋、郭锋、许云峰

建筑节能: 陈珏


主要顾问单位:

上海现代建筑装饰环境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地下空间与工程设计研究院

上海章奎生声学工程顾问有限公司

艾勒泰建筑工程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中广电广播电影电视设计研究院

上海艺凯设计有限公司

光说故事(北京)文化创意有限公司

上海林声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天津市北方园林市政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弘达交通咨询(深圳)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天津华勘地热工程有限公司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公共建筑设计

返回版块

51.17 万条内容 · 431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大学校园建筑立面

在规划扩建布达佩斯莫霍利-纳吉艺术设计大学校园时,我们的任务是将大学场地转变为当代和未来创意教育的空间基石。 我们面临着身份的问题: 一方面,找到与以他命名的人的联系—— 一个具有创造性的人,他推动艺术和技术的交融,上世纪应用艺术运动的先驱——包豪斯。 Text description provided by the architects. When planning the expansion of the Moholy-Nagy University of Art and Design Budapest’s Campus, our mission was to transmute the university grounds into the spatial bedrock of the contemporary and future creative education. We were faced with the question of identity: on one hand, finding connections to the person it’s named after - someone with a creative nature of innovation, pushing artistic and technical boundaries - and through him, to the pioneering applied arts movement of the previous century, the Bauhaus.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