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道路桥梁 \ 道路工程 \ 交通运输部强调未来加大北斗卫星系统在更多领域推广

交通运输部强调未来加大北斗卫星系统在更多领域推广

发布于:2020-11-02 15:46:02 来自:道路桥梁/道路工程 [复制转发]

交通运输部强调未来加大北斗卫星系统在更多领域推广



来源:券商中国(天玑科技整理发布www.bdsrtk.cn) 10月28日,国新办就2020年前三季度交通运输经济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政策研究室主任吴春耕介绍2020年前三季度交通运输经济运行情况,并就怎样看待自动驾驶,高速公路恢复收费成效几何,北斗系统推动使用情况如何等热点问题一一回应。


前三季度交通运输经济运行“先降后升、趋于正常”

吴春耕指出,前三季度交通运输经济总体呈现“先降后升、趋于正常”的运行态势,特别是三季度以来,交通运输经济运行加快回到原有发展轨道,部分领域已补齐缺口,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提供了坚强的交通运输保障,为奋力完成全年交通运输各项目标任务打下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交通运输部强调未来加大北斗卫星系统在更多领域推广(图1)


具体来看,前三季度的交通运输经济运行情况主要呈现四个特点


一是交通投资发挥了重要的“稳定器”作用。尽管受到疫情影响,今年前三季度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投资始终保持高位运行态势。前三季度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1万亿元,同比增长9.8%,是近3年同期最高水平。在完成的2.51万亿元投资当中,公路水路完成投资大概1.88万亿元,占全年1.8万亿元的目标任务,完成了104.7%,提前3个月完成全年目标任务。高位运行的投资,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二是全社会货运量连续5个月正增长。前三季度全社会货运量累计是下降的,和去年同期比有3.3%的降幅,但降幅已经很小。从月度变化来看,5月份已经实现了货运量由负转正,近5个月来连续保持正增长的良好态势。第三季度,货运量增速达到4.4%,逐步向好,基本回到正常增长的水平。


三是部分领域实现高速增长。前三季度交通领域有三个亮点,三个领域呈现高速增长态势。邮政快递业,前三季度完成业务量561.4亿件,同比增长27.9%;中欧班列累计开行8756列,同比增长46%;集装箱铁水联运量达到502.5万标箱,同比增长28.4%。可以说邮政快递、中欧班列成为疫情防控过程中化危为机、逆势而上、加快发展的典型案例。


四是高铁、民航等领域的客运量呈现快速恢复的态势。民航方面,第三季度国内航线客运量已经恢复到98%。铁路方面,三季度末,动车组旅客发送量恢复到八成左右。吴春耕表示,从前三季度的指标看,交通发展的指标是良好的,运行态势是稳定的。前三季度良好的交通发展指标和稳定的运行态势,一方面验证了我国宏观经济的良好运行态势,另一方面也坚定了对完成全年目标,确保经济平稳发展的信心。


交通运输部强调未来加大北斗卫星系统在更多领域推广(图2)


鼓励依法合规开展自动驾驶试点

 

自动驾驶一直是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近期北京开放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的消息更是引来大量讨论。吴春耕透露,近期,百度和有关企业推出自动驾驶的出租车,实际上是在实际道路交通环境下的技术性能测试,这些都是按程序经过当地政府批准后实施的,运行良好。“我们欢迎和支持有关城市和企业大力开展创新,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依法合规开展试点,加快推进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他说。


他指出,交通运输部高度重视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积极构建新基建的运营场景助力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近年来,交通运输部主要开展了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一是交通运输部强化政策支持。会同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门出台了《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支持自动驾驶技术和产业发展。同时还发布《关于推动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推进新基建在交通行业的应用,提出持续推动自动驾驶研发应用等相关政策措施和要求。


二是交通运输部高度重视自动驾驶技术研发。会同科技部共同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与智能交通重点专项课题,两部委共同推进实施。同时,结合交通运输科技创新的中长期发展纲要和“十四五”发展规划研究来系统地梳理自动驾驶技术车路协同等相关研发需求,部署推进相关工作。


三是交通运输部推进相关标准、规范的制定。交通运输部组织制定了《公路工程适应自动驾驶附属设施的总体技术规范》,对修路架桥一些附属设施对自动驾驶提出技术性的规范,就支撑自动驾驶的公路基础设施等开展前瞻性的研究。同时组织研究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涉及到智能交通相关专门的篇章,目前建设指南已经在公开征求意见,下一步将联合工信部、国家标委共同印发组织实施。


四是加快相关试点示范。严格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的有关规定,在交通强国试点中把自动驾驶的试点示范作为重要领域纳入,交通运输部积极支持北京、上海、河北等一些地方围绕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等相关智慧交通的前沿领域开展试点。


交通运输部强调未来加大北斗卫星系统在更多领域推广(图3)


努力在更多领域推广应用北斗导航系统

 

“交通运输行业是北斗系统重要的民营应用领域和行业,是最早的用户,也是最大用户。”吴春耕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努力在交通行业更多领域推广应用北斗导航系统,实现北斗导航在交通行业全覆盖。


他介绍,交通运输行业应用北斗卫星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是顶层设计上持续加强。交通运输部出台了交通运输行业应用北斗卫星的专项规划,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邮政等重点领域的政策指导不断加强,目前政策体系正在逐步完善。

二是北斗系统应用的范围和规模在进一步扩大。目前,大概有698.61万辆道路营运车辆已经安装使用北斗系统,占运营车辆的96%;邮政快递车辆当中,3.14万辆装了北斗导航系统,占邮政快递运营车辆的88%;大概有1369艘公务船舶安装了北斗系统,占船舶的75%;大概有300架通用飞行器使用了北斗导航系统,占比11%。特别是运输航空器上首次实现北斗应用的零突破,这是一个新开始。


三是相关标准、规范不断完善。交通运输部修订北斗系统车载终端、船载终端等相关标准,民航局发布了首个北斗机载的标准规范,这样大家用起来更方便。


四是交通运输部助力北斗国际合作。北斗系统搭载搜救核载,已经纳入国际搜救卫星组织全球中轨卫星搜救系统实施计划,交通运输部将继续跟踪,加强后续相关推进工作。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到将近3450亿元,较2018年增长14.4%,预计2020年产业总体产值将超过4000亿元。


交通运输部强调未来加大北斗卫星系统在更多领域推广(图4)


高速公路省界交通拥堵现象已彻底根除

 

吴春耕介绍,自5月6日全国高速公路恢复收费以来,目前全国高速公路网运行总体平稳有序,交通量持续增加,路网通行顺畅,系统转换磨合初期出现的各类问题,基本得到有效解决。深化收费公路制度改革,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的成果进一步巩固,也进一步显现。


据统计,从5月6日到10月26日,全国高速公路日均车流量3196.75万辆,同比增长5.39%。这个增幅高于普通国省干线日均断面车流量1.18个百分点。高速公路日均拥堵缓行500米以上的收费站数量和去年同期相比,下降62.29%,高速公路出入口的收费站拥堵缓行的状况得到全面缓解。高速公路省界交通拥堵现象彻底根除,成为历史。


他透露,今年国庆中秋长假期间,全国高速公路单日通行量最高峰值达到5301.6万辆,同比增长0.85%,拥堵缓行的收费站数量同比下降54.9%。也就是说,高速公路在国庆中秋8天长假期间,流量大幅度增加,拥堵明显减少。此外,吴春耕还透露,截至10月26日,全国高速公路ETC使用率目前超过65.98%,这其中,客车ETC使用率超过70%,货车ETC使用率超过53%。随着ETC的快速普及,全国高速公路通行效率将进一步提升,公路的出行也将更加便捷。


交通运输部强调未来加大北斗卫星系统在更多领域推广(图5)


延伸阅读:基于北斗系统开发智慧工程质量管理系统


通过智慧工程建设不仅可以促进工程建设管理单位内部生产关系的转型升级,完成与“互联网+”社会生产力的和谐对接,还能进一步释放企业员工的创新创效活力,为工程建设管理单位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


从信息化发展角度看,以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发展,已使智慧工程建设具备信息基础和产业基础;同时,不断提升的工业设备智能化水平,也为智慧工程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技术支撑,但纵观诸多工程的信息化或智能化建设,均存在不系统、不全面、不统一,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信息孤岛、数据碎片等问题。因此,深入推进智慧工程实践必须正确处理好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的两者理论关系,采用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两轮驱动模式,实现两者的完美融合,保障各业务数据量化和集成集中共享,统一决策平台和管理智能协同。



天玑科技要做的"智慧工程"是在工程建设领域的行业具现,是一种崭新的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它通过使用北斗导航定位系统、各种传感器、数传终端等物联网手段获取工程施工过程信息,上传到云平台,保证数据安全,并用北斗定位系统和BIM技术对工程进行精确设计和模拟,减少施工失误和重复施工。并将此数据在虚拟现实环境下与物联网采集到的工程信息进行数据挖掘分析,提供过程趋势预测及专家预案,通过手机,报警器等终端把重要信息传递给相关人员,实现工程可视化智能管理,以提高工程管理信息化水平,改善工程质量。


智慧工程的目标:


1.全生命周期管理。通过实施信息化基础建设和打造标准统一、流程规范、业务量化的工程管控体系,形成全面感知、全面数字、全面互联、全面存储的管理形态,实现从发展规划、项目立项、前期设计、建设实施、竣工验收、移交运营到工程寿命终止的全阶段、全周期管理。


2.全方位风险预判。通过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各种风险数据管理和管控模型分析,形成大感知、大传输、大储存、大数据、大计算、大分析的管控体系,实现全方位、全过程风险识别和预控。


3.全要素智能调控。通过打造工程建设中业主、设计、监理、施工、政府等相关方互联互通,彼此协调,形成枢纽工程安全、质量、进度、投资、环保与物资供应、移民搬迁、电力送出等专业专项智能协同和统一高效的管控体系,实现全专业、全要素智能调控。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道路工程

返回版块

15.08 万条内容 · 657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修建高速用的盖梁钢模板作用和优点

盖梁钢模板为了是桥梁工程的质量,盖梁钢模板的质量要求很高。盖梁侧模板要求用一整块钢板,且面积不能小于3平方米。钢板的表面要光滑平整,无坑洼,无疤痕,无锈蚀损伤。钢模板的边缘要整齐直顺。焊缝平整,无明显痕迹。另外,河南模板厂家伟志加工制造的盖梁钢模板分别进行编号,这样方便分节拼装,以便工地施工中配套使用。伟志模板厂专注于钢模板的研发,设计与制作,努力引进新产品,不断完善管理制度,以求更好的服务于客户。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