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正向设计就是在项目从草图设计阶段至交付全部成果都是由BIM三维模型完成,不涉及任何的DWG格式的文件。可以说这是将BIM创立伊始的目标,即设计信息参数化、方案优化、协同作业、计算与模型相结合,实现自动出图的愿景,现阶段虽然乍现曙光的同时,成本、前期效率都抑制了正向设计的良性成长。
设计就是设计,无关表达方式。推广时很喜欢强调,前期多花时间,后期少花时间,其实甚少人关心。那得哪个后期才能节约时间?施工图?土建?安装?验收资料整理?大家都说省不了时间,最后推给了运维。如果设计模型信息能够流转给施工或者运维;施工和运维支付设计部分费用,那么设计院应用BIM正向设计的动力也就被激发出来了。因为目前大多数设计院做BIM没有额外的费用,而且还占用人力。这样一种现状,大家持观望姿态还是能理解的。
设计的核心,是一个不断沟通的过程。团队除建筑结构设备,外包出去还有幕墙、泛光、智能化、景观、市政、装修、酒店、机器人停车、电影院深化……图纸是沟通、表达的工具。如何来往?邮件?模型截图?立剖截图?视频会议?准确性如何?
3.重用的效率,标准化方法,方法垄断与推广
完成了这个,以后再来项目怎么用?能不能越来越简单?员工辞职,新员工上手快不快?方法能否打包销售?
正向设计的源头还是归于设计,设计的难点在于BIM模型的标准的界定以及设计的效率,现阶段无论政府如何的推广BIM,如何将设计项目设计要求规范所关联的数据信息捆绑在一起,都未解决设计阶段的工作量巨增的问题。其次就是现阶段鉴于如果将设计归结到正向设计以后,就要彻底的将整个建筑市场彻底的BIM化的,还需一段发展的进程。
标准问题 : 设计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在设计前期就无法确定任务书所有的细节问题,项目在进行阶段总会是各种要求下后进行设计的更改。就算设计满足了相关建筑的要求,业主也会针对整个建筑有冲击政府尺度的要求。
1.BIM模型的创建,依据的是设计意图而非成品或半成品的图纸。
2.BIM模型作为首选项,进行设计的性能指标计算、设计推演和合规。
3. BIM模型作为主要的 成果载体,进行交互和阶段交付。
4.BIM模型中包含设计相关信息,其信息的价值量大于图形的价值量。
5.BIM模型作为核心模型,可直接或间接用于多种BIM应用,并可以从应用中获得直接或间接的回馈,用以丰富和优化BIM模型。
6.BIM模型具有可传递性,可在原模型的基础上优化,可用于后续阶段,而不是重新建模。
1.先建模,后出图: 将设计师的设计思路直接呈现在BIM三维空间,然后通过三维模型直接出图,保证了图纸和模型的一致性,减少了施工图的错漏碰缺,对于设计质量有很大的提高。
2.全专业整体化设计: 项目所涉及到的所有东西都落实到三维空间,实现各专业之间设计过程中的高度协调,降低专业协调次数,提高专业间设计会签效率,更加高效的把控项目设计的进度和质量。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行见BIM
返回版块9265 条内容 · 60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9月份多省市相关部门发布的一系列BIM政策目录 1、住建部: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大力推广建BIM技术 2、深圳BIM设计交付标准2020年9月1日生效实施,共计305页 3、四川省省政府发文:推进BIM技术与水利工程深度融合 4、河南省住建厅发布BIM服务计价参考依据,最高46元每平 5、吉林省政府印发新基建761工程明确指出全面推行全生命期BIM技术应用 6、多规合一,厦门市推进BIM应用和CIM平台建设,推进智慧城市应用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小手一抖,金币拿走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