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项技术最早是由美国的一个教授在1975年提出来的,距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所以这项技术一点也不“新”。可有趣的是美国到了2003年才开始推行BIM,我国也只是处于BIM的起步阶段。为什么BIM技术发展的如此缓慢?这个原因我先卖个关子一会儿再谈。
现在的建筑市场可谓百花齐放竞争异常的激烈,很多人都说现在房地产不好做了建筑业的利润也大不如前,其实我国的建筑市场的发展空间十分广阔,早在2010年中国就已超越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建筑大国,更有学者认为到了2020年中国将占到全球建筑业的五分之一。
有关专家指出造成当前这种问题的原因有两点:产能过剩和生产方式落后。所以要想打破当前建筑市场的困局,关键是要转型要从信息模式转向智能模式。德国提出来的“工业5.0”概念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我们都知道在BIM之前工程绘图用的是CAD,现在大学里教授依旧是这种绘图法。CAD和BIM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一个是计算机辅助绘图一个是计算机辅助设计。
在CAD制图模式下,工程师是在电脑里进行设计,简化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使图纸变得精确。而在BIM模式下,不单是图形变得立体可视更加直观,更主要的是它可以模拟测试设计中所存在的问题并自动校正,减少了在实际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节约了施工成本。
从CAD转向BIM就是从信息模式转向智能模式,所以有人将BIM成为建筑业的第二次革命。这次革命的最大特点就是赋予了建筑以生命,使之从静态转向动态。建筑信息模型的构建能在最大程度上模拟现实环境,灯光、管线、声音、和现场人员的状态在BIM里都有很好的展示。
在BIM设计中还会把建筑材料信息和厂家价格进行对比,选择最优方案减少成本。在智能化的设计下,还会打破原有的信息封闭把整个建筑行业的信息做成一个数据库,将设计、建造和运营的经验共享最大限度地提高工程质量。总之,BIM会使建筑像人一样思考。
首先,要认清一个现状:建筑行业在新时代下一定要转型否则将很快被淘汰。既然是转型期就不能操之过急,不要想着BIM能很快的带来经济效益。在这一阶段最重要的是学习技术,如何更好的培养技术人才是决定BIM发展的关键。
现在培养BIM最大的问题在于两点:有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受困于传统的图纸思维对BIM的掌握较慢,而掌握BIM较快的人员又往往缺乏现场工作的经验对细节掌控不足。所以要想培养一个优秀的BIM团队,就要结合各方的优势将新式技术与现场经验相结合,不断完善BIM操作水平。
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开展BIM离不开好的计算机设备。三维设计对电脑的配置要求很高,一套设备的费用基本在万元以上。说完硬件再说软件,现在国产BIM软件还缺乏整套的三维图像数据库,解决问题的模式也偏独立化不能很好地整合工程信息,对于实景模拟的细节还有很多不足。
很多企业虽然从国外引进了BIM技术,但依旧不能很好的适用于中国的管理。而且建筑设计属于多元化的风格,每个公司都应有属于自己的风格,所以在现有的BIM软件上进行完善和创新是十分必要的。
最后再谈一下BIM思维。很多管理者认为BIM只是一项技术,其实这种理解很表面不能深入地挖掘BIM的内在价值。在以往图纸设计的过程中并没有替代人思考的部分而BIM不同,它会辅助人思考施工细节模拟现场环境,在某种意义上BIM更像是助理工程师而不是一门技术。所以与BIM协同工作显得十分重要,传统的绘图思维只会将BIM变成一个3D动画,但是如果在设计过程中将材料属性、技术安装、管理、造价和建筑艺术全部融合到BIM里,那呈现给业主的将会是一个有生命的建筑。
中国的建筑行业之所以会面临现在发展困难的境遇,是因为缺少前瞻性注重短期产值而忽视了长期投资的重要性。
在开头我问道BIM在1975年就已经提出,为什么到了21世纪才开始应用。这是因为在21世纪数据呈现爆炸式增长,互联网飞速发展出现了以云计算为代表的超大规模的虚拟化资源,特别是智能技术进步才能使BIM得以实现。所以对待新兴事物的态度不能操之过急,要在实践中逐渐打磨等待技术的完善才能展示出它的魅力。
在建筑创新的道路上BIM只是一个节点,还有更为先进的Cim(城市信息模型)有待人们继续探索。建筑是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一种体现,正如黑格尔所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那就让BIM这股浪潮像音乐一样扩展、渐强直至高潮。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土建BIM应用
返回版块1.45 万条内容 · 398 人订阅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