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中国建筑史 \ 中国古建筑的构件雀替文化及纹样元素介绍

中国古建筑的构件雀替文化及纹样元素介绍

发布于:2019-04-09 14:56:09 来自: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史 [复制转发]

    雀替是中国建筑中的特殊名称,安置于梁或阑额与柱交接处承托梁枋的木构件,可以缩短梁枋的净跨距离。也用在柱间的挂落下,或为纯装饰性构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梁头抗剪能力或减少梁枋间的跨距。宋代称“角替”,清代称为“雀替”,又称为“插角”或“托木”。


    通常被置于建筑的横材(梁、枋)与竖材(柱)相交处,作用是缩短梁枋的净跨度从而增强梁枋的荷载力;减少梁与柱相接处的向下剪力;防止横竖构材间的角度之倾斜。其制作材料由该建筑所用的主要建材所决定,如木建筑上用木雀替,石建筑上用石雀替。


    雀替的制式成熟较晚,虽于北魏期间已具雏形,但直至明代才被广为应用,并且在构图上得到不断的发展,至清时即成为一种风格独特的构件。其形好似双翼附于柱头两侧,而轮廓曲线及其上油漆雕刻极富装饰趣味,为结构与美学相结合的产物。明清以来,雀替的雕刻装饰效果日渐突出,有龙、凤、仙鹤、花鸟、花篮、金蟾等各种形式,雕法则有圆雕、浮雕、透雕。


    有学者认为,明清建筑中的雀替,是由宋代《营造法式》中提到的“绰幕枋”演变而来的。


    雀替虽然不起眼,但是却兼有承重和装饰两重功效。在数百年的发展中,雀替演化出了很多种类别。


    雀替的纹样元素,雕饰不仅逐渐增多,并且随着其不断的发展还越来越精美,到了清代时尤为丰富多彩而精致,几乎可以说雀替因此逐渐变成了建筑上一种纯粹装饰性构件,明代以前的雀替,可以说就是没有雕饰,如果有一些装饰也只是彩画,而从明代起雕刻云纹,卷草纹等,清代中期以后,有些雀替还雕刻有龙,禽之类的动物纹,非常精彩。自雀替在南北朝的建筑上出现起,在以后千余年里变化出七种样式。


    1.大雀替:用大块整木制成,上部宽,逐步向下收分后,在底部还加一个大斗,然后再整体地放置于柱头上。大雀替在中国历史上最早见于北魏时期,在以后的各代中除喇嘛教建筑外,一般不用这类雀替。


    2.雀替:属于在古建筑上最多见的一个雀替种类,体积明显小于大雀替,其位置在柱与梁枋交接处的下部,其造型不似大雀替在二度空间上多向发展,而向左或右及下发展。雀替在宋代时已较为常见,且多用于室内。从元代开始在室内外随意使用。明、清时主要用于室外,而室内极少使用。明、清时还在雀替下加了一拱一斗,此为前代所没有。


    3.小雀替:此类雀替主要用于室内,因体积小,本身造型没有太多时代性变化。


    4.通雀替:此类雀替的外形与雀替相比没有大的不同,主要区别在于结构:柱子两侧的雀替是分别而插入柱身的,但通雀替则是柱子两侧的雀替为一个整体,它是穿过柱身而成立的。


    5.骑马雀替:当二柱距较近,并在梁柱交接处还要用雀替,此时两个雀替因距离过近而产生相碰连接的现象,骑马雀替就此形成。但其装饰意义远大于实用意义。


    6.龙门雀替:此类雀替专用于牌楼上,为使美观,故造型格外华丽。相较于其他雀替,龙门雀替多云墩、梓框、三福云等结构性造型样式。


    7.花牙子:又称挂落,纯粹起装饰作用。虽毫无力学上的使用价值,但变化万千,所以常被用于园林建筑的梁枋下,以增加园林建筑的观赏性。



全部回复(2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地板
  • lijiawei411
    lijiawei411 沙发

    值得今人思考



    2019-04-12 13:58:12

    回复 举报
    赞同0
  • cc97939793
    cc97939793 板凳
    古建筑的很多做法值得今人思考
    2019-04-12 05:52:12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中国建筑史

返回版块

5.11 万条内容 · 150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中国古代建筑“房倒而屋不塌”,是如何做到的?

    中国古代建筑采用的是木结构体系,受材料的制约和功能的需求,每一个单体建筑在平面上都要设置柱子来承托上部构架,因此,在古建筑木构架中,下架的柱子作为承重构件,是非常重要的。古建筑“房倒而屋不塌”,也正是因为此,今天我们来了解下古建筑的木柱有哪些作用及特点。     木柱子其横剖面不论是圆是方,其纵型都呈细高状直立于地面,承托起上部构架。为了不影响柱子在结构上的承重作用,多不在柱身上作雕刻处理。按柱的收分造型分为:直柱、梭柱等。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