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站务休闲 \ 闲聊茶吧 \ 致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先生的公开信

致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先生的公开信

发布于:2008-02-15 17:12:15 来自:站务休闲/闲聊茶吧 [复制转发]
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先生阁下:

因您就职总理的第一把火是在就职数小时后,就做出了前总理霍华德不敢做的危害
澳大利亚全民也危害全人类的天大蠢事——签署抑制全球暖化的《联合国气候变化
框架公约》——俗称《京都议定书》,旋即于12月12日上午到印度尼西亚巴厘
岛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迁大会上,向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递交《京都
议定书》批准书;又因您既以当今通用国家最多的语言、近乎世界语的语言——英
语为母语,又通当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汉语,是中西文化共同生化而成的西
方列国领袖中的第一个汉语通,第一个能与中华民族书同文、说同话的西方大国领
袖,可望成为“借您口中言,传我心内事”——向世界宣传全球变暖变热真相的理
想传人,便找来您公示在贵国联邦众议员名单中的公用电子信箱——
Kevin.Rudd.MP@aph.gov.au,给您写此公开信。

为什么说您上任伊始代表新政府做的第一件大事是天大的蠢事呢?因为《京都议定
书》荒谬绝伦:温室气体、温室效应子虚乌有,二氧化碳气体与全球变暖变热毫无
关系,证据十分雄辩,证明十分简易:

一、登山过程告诉,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大气圈探测报告:在对流层,平均每升
高1公里,气温就降低6.5℃,称为大气降温率。在对流层顶部,平均气温为零
下55℃,赤道上空的对流层顶部气温最低,低于零下80℃,因为赤道上空的对
流层最厚,达17~18公里,约为两极对流层厚度(8~9公里)的二倍。对流
层之上的平流层,温度则随高度而增加到零度。高度在20—30公里的臭氧层,
温度则上升达到几十度,成为高温带。过了臭氧层,又是平流层,温度又下降到零
度;在高度为80—90公里的中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低到零下90℃。
在高度90─500公里的热层,温度在开始时随高度增高而迅速升高,到某一高
度时,温度随高度的变化便不甚明显,其中,在高度100公里以上,温度猛增,
白天温度高达1700℃,夜间则降到400℃。500公里以外的大气圈层气温
尚未测定。可见:

㈠对流层顶部的阳光是低于零下55℃的超级冷光,不是地表温室的热源,气温与
阳光无关,与太阳无关。简言之,太阳不是加热地球大气圈的热源,更不是制造宇
宙最大的天然温室——地表温室的热源。

㈡大气圈气温成因不可思议,地表气温成因不可思议,地表气温的热源莫明其妙。

㈢对流层不是保护地表气温的温室气体,而是冷却地表气温的冷却气体;对流层不
发生温室效应,只发生扩散地表气温、冷却地表气温的冷室效应。

㈣若无莫明其妙的地表气温的热源、不可思议的地表气温的成因,或若无神奇的对
流层对对流层顶部的超级冷光的加热而让对流层顶部的超级冷光直达地表,地表就
是低于零下55℃的酷寒世界,比南极洲还寒冷的世界。

㈤大气圈气温与太阳距离无关,气温和阳光都是独立存在、独立生化的玄之又玄的
玄道生化物,而在地表接触阳光就升温的现象又表明,生化气温和阳光的两种玄道
配合默契如一道。

㈥太阳不是辐射包括光线、热射线在内的各种射线的热核反应堆,“赤日炎炎似火
烧”是神造的假象,“万物生长靠太阳”是神诈骗人类的说辞,日月星都是“其上
不徼,其下不昧”(老子)的神奇天体,太阳是神在低层大气层无中生有、凭空捏
造的光盘,“神造了两个大光……又造众星”(《圣经·创世纪》)的真相是神在
低层大气层“造了两个大光……又造众星”的光盘光点——日月星,两个大光只是
处于“天如覆盖,地如覆盆,地中高而四隤”中的人类所能见到的一对日月,实际
上神在低层大气层凭空捏造了四个大光——二对日月以分管南北半球。见【明月网
站】中的《月是温总理,也是瘟总理》、《全球变暖的元凶》、《陨石是天宝
吗?》、《谁说没有永动机?》、《四类禁书——<万物之母真相>纸印版终于在
台中问世》。

二、二氧化碳气体是大气圈的微量气体,也是对流层的微量气体,没在对流层构成
地表气温的保温层,产生温室效应。1983年12月北京第一版的《地质辞典》
第一册报告:大气圈是各种气体的混合体,各种气体的体积占总体积的比例是:氮
占78.09%、氧占20.95%、氩占0.93%、二氧化碳占0.03%、
氖占0.0018%。大气总质量的1/8集中在海拔10公里范围内(现有人认
为大气总质量的75%集中在对流层),大气密度随高度增高而急趋于稀薄。

只占大气圈大气总量万分之三的二氧化碳气体,虽因气体分子重量大,在地球重力
作用下,基本沉积在对流层,但对流层主要的大气成份是氮和氧,二氧化碳仍是对
流层中的微量气体。

对流层的动态特征是大气时刻在各个方向上对流,主要的对流方向与大气降温率的
降温指向相同,这就意味着各种大气成份在对流层基本呈均匀分布,也意味着对流
层中的微量气体——二氧化碳气体在对流层中寥若晨星,构不成保温气层,整个对
流层仍是地表气温的散温气层。当代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较之对流层原有的二
氧化碳总量微不足道,两者加起来仍是对流层的微量气体,无法构成地表气温的保
温层。

帮助我们反思的逻辑是:如果二氧化碳在对流层构成密集的气层,它必定包围地
表,紧裹地表生物,后果是窒息生物,最轻的危害也会导致人类呼吸困难,大部分
生物难以正常生长。

三、全球变暖变热不是近三十年才有的气候,而是古代燠史的现代版、全球化。要
查古代燠史,只能查中华史书,只有中华有史书可查,因为中在写史——人类只有
中华民族在写史,只有中华民族一出生就写史至今,只有中华民族有合乎史书要求
的史书,只有中华民族有最长的史书——二十四史。而中华二十四史告诉,反映气
候变暖变热的冬无雪乃至冬无冰的燠候在史上并不罕见,如唐朝289年中,冬无
雪年头至少有19年;宋朝319年中,冬无雪年头至少有26年;明朝276年
中,冬无雪年头至少有48年。其中,宋明两代多次出现连续两年或两年以上的无
雪无冰气候,最长达七年。如:

㈠《宋史·五行二上》报告:

◆“元祐元年冬,无雪。四年冬,京师无雪。五年冬,无冰雪”——五年中三年冬
无雪的气候,可视为气候持续变热长达五年。

◆“乾道三年,冬温,少雪无冰。五年,冬温,无雪。六年,冬温,无雪冰”——
四年中三年冬无雪的气候,可视为气候持续变热长达四年。

◆“庆元元年冬,无雪。二年冬,无雪。四年冬,无雪。越岁,春燠而雷。六年,
冬燠无雪,桃李华,虫不蛰”——六年中四年冬无雪加一年春燠的气候,可视为气
候持续变热长达六年。

㈡《明史·五行二》报告:

◆“正德元年冬,无雪。永嘉自冬至春,麦穗桃李实。三年冬,无雪。六年至九
年,连岁无雪。十一年冬,无雪”——十一年中只夹四个不出现冬无雪年份的气
候,可视为气候持续变热十一年。

◆嘉靖“三十九年冬,无雪。明年,又无雪。帝将躬祷,会大风,命亟祷雪兼禳风
变。四十一年至四十五年冬,祈雪无虚岁”。

——近三十年的史实告诉,中国还未遇到连续七年无雪的气候,而且“无雪不过
年”、“飞雪迎春到”的传统气候仍在中国大陆的大部地区有象征性表示,意想不
到的是,自本月10日起至今二十天,中国大陆自西至东的新疆、青海、甘肃、陕
西、四川、云南、贵州、广西、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河南、江苏、浙江的至
少十五个省区连续三次普降中雪、大雪、暴雪,成为1949年以来最大规模的降
雪年,最大规模的雪灾年,雪灾又伴发和引发大面积的冰灾、冻灾、寒灾、交通
灾、水电煤气油断供灾……。大陆民政部救灾救济司有意缩小灾情的通报报告,截
至1月28日14时,受灾人口至少达7786万人,死亡至少24人(应指冻死
人数,即不包括雪灾引起的交通事故致死人数、雪压民房倒塌的致死人数等),直
接经济损失至少220.9亿元。雪灾及其伴发和引发的各种灾害都极为严重,其
中,水电煤气油断供灾灾区至少超过17个省份,交通灾导致全国大部地区的公
路、铁路、航空运输一再中断、若断若续,对原本繁忙而恐怖的全国春运雪上加
霜。年关在即,估计不能回家过年的民工将以千万计,困在旅途上过年的旅客将以
百万计。

然而,明嘉靖年间连续七年无雪的变热气候并非历史之最,明正德年间长达十一年
的燠期并非历史之最: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刘向考证报告:“周衰无寒
岁,秦灭无燠年”:从东周到秦始皇过世的五百多年,几乎都是燠年——热带气候
(论证见《令人惊讶的古代燠史》)。

全部回复(17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goyc
    goyc 沙发
    明月牌收音机吕柏林不会不承认温室效应吧

    一周过去了,咋就不敢回话了呢?

    我等得好苦哦
    2008-03-07 16:25:07

    回复 举报
    赞同0
  • goyc
    goyc 板凳

    本人才疏学浅、孤陋寡闻,几乎不能看懂吕柏林某书《第一篇 全球变暖的元凶》,请原谅,我只能断章取义、隔靴搔痒了:
    温室气体专指大气层中能够吸收和重新放出红外辐射的自然的气体,一般三原子的分子都是温室气体 ,它们的分子固有频率在红外谱上,因而可以吸收红外线。
    吕柏林说:“由温室气体以水汽为主、二氧化碳为次的组成可知,温室气体位于对流层。……水汽是大气圈中最重大的“气体”,二氧化碳是大气圈中气体微粒质量最大的气体,水汽和二氧化碳只能在对流层中对流,在对流层中沉浮。”

    人类对“水”的了解甚于自己,水可以蒸发到大气中,在大气中呆了若干天后又降水回到地表,千百年来,从来如此,虽有变化,有规可循;因为水的循环,它的影响不会给地球带来太大灾害。
    而“二氧化碳”则不同,“在大气中的生命期相当长,二氧化碳为50~200年,甲烷12~17年,氧化亚氮为120年,CFC-12为102年。这些气体一旦进入大气,几乎无法回收,只有靠自然的过程让它们逐渐消失。由于它们的长生命期,温室气体的影响是长久的而且是全球性的。即使人类立刻停止排放所有的人造温室气体,从工业革命之后累积下来的温室气体仍将继续影响地球的气候。”

    2008-03-01 14:54:01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闲聊茶吧

返回版块

114.53 万条内容 · 186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夫妻间的经典斗智

1、洗碗 俩人吃完饭都不想洗碗,所以决定用猜拳方式决胜负,谁输谁洗碗。但老婆耍赖,出拳时总比我慢一拍,我也不去揭穿她的诡计,只在洗碗时找有豁口的(或看着不值钱的)碗、盘子打碎一两个,第三次她就不再让我洗碗,但我得负责倒垃圾。 2、做早点 我跟老婆都有赖床的恶习,因此,常有起床后不吃早餐直奔单位的现象。为了培养老婆早起做早餐的优良品德,我早上醒来时,会在被窝里将肚子里积蓄一夜的废气很爽地放掉,炸得老婆花容失色,只好乖乖就范。我嘛,自然可以再赖上一会,然后从容不迫地起床用餐。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