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概况
1.项目基本信息
北京未来科技城南区A08总部办公效果图
北京未来科技城南区A08总部办公项目由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承建,并被确认为中建总公司观摩样板工程。该项目以办公为主,局部配套商业及餐饮空间,总建筑面积约13.8万平方米。地下3层,地上9层,局部10层,为框架剪力墙结构。
2.项目难点
(1)本项目施工工期紧,场地狭小、施工现场环境特殊,甲方不单独提供加工区,由承包单位自行考虑,对施工组织安排要求较高。
(2)专业分包较多、工作交叉面多,包括精装修工程、幕墙工程、建筑智能化工程、泛光照明工程、消防工程、小市政及其配套工程等多家专业分包,且各专业二次设计项目多,深化设计工作量大。
(3)机电系统复杂,管线密集,综合调试工作量大。
(4)钢构件加工难度大,测量控制要求精度高。
3.应用目标
BIM技术辅助项目管理,以精确算量和深化设计为两大核心应用点,本项目BIM技术应用目标为:
(1)方案优化深化:设备吊装运输、高大模板、深基坑等专项施工方案BIM深化。
(2)工程量对比分析:利用BIM模型数据进行工程量计提,对比分析。
(3)样板引入:创建各专业标准化施工样板,结合二维码技术辅助施工交底。
(4)机房预制装配:选取重点机房进行精细化建模,预制装配式安装。
(5)BIM+的应用:探索BIM+VR;BIM+3D打印;BIM+二维码等方面的应用。
1.BIM应用内容
结合本公司BIM发展战略及项目特点,在精细化建模的基础上本工程主要从以下七个方面应用BIM技术:
(1)精确算量:使项目成本管控以数据为支撑。
(2)节点深化:使现场施工满足相关标准与规范图集的要求。
(3)场地布置:利用现有场地,克服场地狭小的缺陷,并保证现场运输道路畅通。
(4)机电管线综合:通过碰撞检测优化管线排布,减少在施工阶段可能存在的错误损失和返工的可能性,加快施工进度,降低施工成本。
(5)方案优化:选择最优的施工方案。
(6)BIM5D项目管理:集成全专业模型,为项目部各部门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7)BIM+新技术的探索。
2.BIM应用策划
(1)软件配置
(2)组织架构与分工
为确保项目BIM技术的落地实施,完成BIM应用目标,项目建立了由公司总部总控的BIM团队,项目经理为总负责人、项目总工为执行负责人,由技术部、工程部、商务部等部门共同参与实施的BIM工作小组。由公司总部总控BIM团队搭建模型和BIM5D管理平台,项目部应用基于BIM的数据进行现场管理。
(3)应用顺序
1)在BIM实施前期,结合项目应用目标及应用点的选择,按照公司《BIM建模标准导则》及《BIM实施指南》编制本项目的《BIM模型细度标准》及BIM实施方案。
2)为确保模型的一致性,便于后期的模型应用,根据施工图纸,制定本项目的项目样板,提高模型搭建效率,减少后期的修改。
3)结合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及施工经验,在模型搭建前,制定机电专业深化设计原则及支吊架排布原则,确保经BIM深化后的机电排布可以落地实施应用。
4)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广联达BIM5D培训,建模人员须按照BIM5D与Revit模型交互建模规范搭建模型,以保证模型导入BIM5D的可行性。
5)搭建结构、建筑、机电等各专业模型。
6)将各专业模型导入BIM5D管理平台,划分流水段并关联施工进度计划等相关数据后,由项目相关人员使用模型数据。
7)为了便于文件管理,预先制定云端文件管理标准,对文件夹分类、文件版本及名称进行约束,所有文件均上传至云盘,确保全过程文件留存,对终版文件进行单独保存。
三、BIM实施过程
1.BIM应用准备
(1)相关制度及文件的收集与整理:公司BIM应用标准和指南,是在示范试点工程BIM应用实践和应用经验总结的基础上,由公司BIM骨干编写的一套适合公司自身特点的制度文件,对项目应用BIM有贴切的指导性。
BIM实施应用标准
(2)土建及机电专业BIM模型搭建流程:模型搭建前,BIM中心与项目部共同协商本项目BIM应用点。根据应用点的选择确定BIM模型的精细程度,将BIM模型精细度标准对所有参与搭建模型的人员进行交底,建模标准交底是模型搭建流程关键的一步,详尽的交底能够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模型搭建的返修率,并提高模型在BIM应用中的准确率。模型搭建完成后由BIM经理对模型正确性及精细度进行审核,再经调整进入模型应用阶段。
BIM模型搭建流程
(3)Revit、Magicad、Lumion等相关软件通过网络视频课程线上培训。广联达场布、广联达模板脚手架、广联达BIM5D等应用软件公司每年集中两次面授培训,并在项目实施阶段组织项目部相关人员有针对性的学习广联达BIM5D管理平台。
2.BIM应用过程
(1)精确算量:通过建立BIM专业模型,分专业对工程量进行统计。以模型为载体,按照施工段进行工程量统计,辅助现场提料,提高项目精细化管理水平。
在施工现场,依据模型可以分施工流水段、分构件的提取材料用量,加强现场限额领料的管理,减少浪费;与分包进行工程量核对时,依据模型可以按混凝土强度等级、构件类别、楼层进行工程量统计,确保核算出来的量为施工所需的最低用量;与甲方进行工程量核对时,可以避免依据传统经验“拍脑袋”式的确定方法,真正做到以数据为支撑,使得项目成本管控有据可依,工程款索取有理有据。
此项应用点工作要求:
1)工程量统计必须在综合深化设计模型的基础上进行。
2)与项目沟通,确定需要统计的信息内容,在模型中添加相应的字段和信息。
3)培训商务部相关人员,使之学会如何利用模型提取统计表和信息。
4)由商务部进行相关信息提取,并进行算量对比。
5)精确算量,梁柱节点、圈梁与门窗过梁等详细节点均应在模型中体现。
(2)节点深化:对于本项目局部的重点区域要进行单独深化设计,这些局部区域包括机房(制冷机房、水泵房、锅炉房、发电机房、空调机房等)、集中设备层、屋面设备、管井、电井、楼梯间、屋面排砖、女儿墙底部与屋面设备基础防水收头、高支模、工序样板等。根据施工方案和综合管线布置原则,进行深化设计,使现场施工满足相关标准与规范图集的要求。
给水泵房深化模型
此项应用点工作要求:
1)重点区域单独建模,模型链接后应与整体模型契合。
2)对于机房等区域要充分考虑设备位置及尺寸,使排布满足设备调试、检测、维修的要求。
3)充分考虑阀门等管道附件的安装位置和距离,避免软碰撞。
4)管线和设备要排布整齐、合理、美观,大管径区域要尽量减少管线翻绕。
5)合理设置屋面分隔缝,优化排砖方案,使得屋面整齐美观。
(3)场地布置:本工程场地狭小,为了满足现场材料堆放及加工的需求,项目部采用将办公区与施工现场分开布置的方式。应用BIM技术进行三维场地布置及规划,可以直观的反映施工现场周边环境情况,便于对场地进行合理的布置,保证现场运输道路畅通,更好的利用现有场地,克服场地狭小的缺陷。
场地平面布置
此项应用点工作要求:
1)为满足现场施工平面布置模拟的便捷,前期需完善常用的施工设备及施工现场临时设施模型库。
2)场地布置要详细准确,建立不同施工阶段的施工现场模型,模型应包括:土建结构、钢结构、施工道路、周围主要建筑外轮廓模型等。
3)最终要优化塔吊布置方案,解决塔吊与周围高压线等构筑物碰撞问题,论证方案可行性,确定最优平面布置方案。
(4)机电管线综合:本项目机电系统复杂,管线密集,因此利用BIM技术三维可视化的特点在施工前期、中期可以对BIM模型进行碰撞检测以及查漏补缺工作。检查机电管线之间、管线与建筑结构之间的碰撞点,将检查出的问题形成碰撞检查报告,然后根据碰撞检查的流程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依据综合管道布置原则进行模型修改。这样既可以优化项目设计,减少在建筑施工阶段可能存在的错误损失和返工的可能性,又加快了施工进度,减低施工成本。
此项应用点工作要求:
1)基于综合模型进行碰撞检查。
2)应明确相关技术规范,方可进行碰撞检查。
3)对碰撞检查结果及时协调并进行管线调整。
4)机电管线的调整按照管道综合原则进行。
(5)方案优化:根据公司下发的《后浇带施工专项管理办法》中的要求,对后浇带支模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利用BIM技术搭建“单独搭设”“木枋平行、钢管垂直于后浇带搭设”“木枋垂直、钢管平行于后浇带搭设”三种不同的后浇带支模方式,分别从安全、成型质量、经济方面进行对比分析,选择最优的施工方案。对比分析过程中发现:方案一与方案三不会产生短钢管及木枋,方案一用料较多,后浇带封闭时需要二次模板支撑,方案三后浇带中部木枋悬空,成型质量欠佳,采用梁底开洞留设清扫口,不易清扫。方案二虽然会产生部分短钢管,但后浇带处模板可以整体升降,便于清扫。经过综合考虑后决定采用方案二。
(6)基于BIM5D管理平台的现场管理:本工程以模型为辅,应用为主的观念,采用广联达BIM5D管理平台,集成全专业模型,并以集成模型为载体,关联施工过程中的进度、合同、成本、质量、安全、图纸、物料等信息,为项目提供数据支撑,实现有效决策和精细管理,从而达到减少施工变更,缩短工期、控制成本、提升质量的目的。
1)砌体排砖:在广联达BIM5D中,通过调整灰缝间距和砌块尺寸等参数,可以将墙体中反坎、斜压顶、构造柱等构件精确布置,导出准确的砌块用量,有针对性的进行材料堆场。与传统方式的现场提量相比,不但可以节约材料约10%,还可以减少二次搬运和施工垃圾,达到降本增效、文明绿色施工的目的。
BIM5D排砖图
2)进度管控:利用广联达BIM5D管理平台将各专业模型进行整合,对整合后的模型进行流水段划分,通过将流水段与施工进度计划进行关联来达到模拟现场施工的目的。BIM5D进度施工模型包含了各种构件的材料信息和资源信息,施工前进行可视化施工模拟,对施工的组织和安排、材料的供应关系以及资金供应等提前进行沟通和协商。在施工模拟阶段,自动根据资源和工期要求,合理分析进度计划的准确性并进行进度优化。
施工进度模拟
3)质量安全管理:通过广联达BIM5D管理平台手机端“BIM5D”APP辅助现场质量安全管理,严格落实中建系统要求现场管理中的“过程管理,管理留痕”。现场管理人员发现问题后,拍照上传至平台,推送给责任人,责任人整改完成后,将整改完成的部位重新拍照上传,推送给发起人进行验收,合格后即可关闭问题,形成闭环。
通过手机端与网页端的联动,直接从BIM5D管理平台网页端中提取信息,生成质量和安全周报,对于集中频发的质量或安全问题,召开具有针对性的专题会议,制定整改预防措施。
BIM5D网页端问题汇总
(7)BIM+的探索应用:为了配合公司BIM技术推广应用的整体战略规划,本项目在BIM+二维码、BIM+3D打印、BIM+VR等领域进行了探索应用,积累了一定的应用方法。
1)BIM+二维码:通过二维码技术,将现场施工与模型结合起来,在现场将BIM模型与施工作业结果进行比对验证,可以有效及时地避免错误的发生。这种方式相比传统的文档记录,更加直观易懂,可以更好地促进质量问题协调工作的开展。同时,将BIM技术与现代化新技术相结合,可以进一步优化质量检查和安全管理的控制手段。
2)BIM+3D打印:通过3D打印技术,将BIM模型按照一定比例打印出来,采用“搭积木”的方式进行机电安装交底,更加直观易懂。
3)BIM+VR:VR即虚拟现实技术,它是一种先进的数字化人机接口技术,其特点在于计算机产生一种人为虚拟的环境,生成一个以视觉感受为主,包括听觉、触觉的综合感知人工环境。身临其境的感觉高空跌落、火灾、触电等危害。将Revit模型导入到Fuzor中,连接VR设备,虚拟体验机电完成后的净高、施工安全体验等。
1.项目实际应用问题的应用效果总结
(1)利用BIM技术对机电管线进行综合布线,提前发现碰撞点并及时解决,减少返工,节约了成本。以3号楼为例进行分析,节约了工期37天,节约费用约36万元。
(2)利用BIM技术进行二次结构排砖及预留洞口,并对所用砌块数进行快速统计,有针对性的进行材料堆放,减少了二次搬运节省工时,降本增效。减少施工现场垃圾,实现文明绿色施工。
(3)利用BIM技术对后浇带专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不但提高了后浇带的成型质量,而且使项目避免了在后浇带专项治理中受到处罚。
(4)利用BIM5D管理平台中的三端一云,将传统粗放式的项目管理转变为基于BIM技术的精细化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不但使得管理留痕,避免了扯皮,而且通过信息传递,有效避免了“拍脑袋”式的决策,使得决策有理有据。
2.BIM应用方法总结
(1)通过本工程BIM技术的落地实施应用,总结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BIM技术落地实施路线:编写BIM实施策划、选择BIM应用点、根据应用内容确定BIM模型细度标准、编制BIM技术落地实施专项方案并报公司审批、BIM模型搭建、模型应用、总结反馈。
(2)根据本工程的BIM应用实施经验,完善了公司BIM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BIM技术人才培养即梯队搭建管理办法、企业级BIM应用标准建设、BIM5D试点管理办法、BIM考核办法等。
(3)BIM人才培养总结:本工程BIM技术的应用实施,达到了预定的应用目标,为公司培养了一批BIM应用骨干人员。
对话项目负责人-魏昌智
BIM技术在本项目中的应用重点是哪些方面?
项目对BIM技术应用是如何规划的,为项目带来了哪些价值?
北京未来科技城项目的BIM应用过程遇到了哪些阻力?
……
参见《建筑业企业BIM应用分析暨数字建筑发展展望(2018)》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施工BIM应用
返回版块4905 条内容 · 281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BIM报告|北京天坛医院项目BIM应用案例一、项目概况 1.项目基本信息 北京天坛医院迁建工程效果图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迁建工程一标段由中建一局总承包公司承建,位于北京市丰台区花乡桥东北区域。主体为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总建筑面积35.06万平方米,由11座单体组成,集门诊、急诊、康复、病房、科研等功能于一身,是2014年北京市政府重点工程。 2.项目难点 (1)深化设计难度大:本项目管线极其复杂,且机房众多,管线优化难度大。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