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初的小小校办工厂到如今的上海百强企业,从一名中学物理老师到百强企业董事长,陆仁军和他所一手创办的上海柘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经历了不一样的三十年。而施耐德电气也一直相伴同行。
20世纪80年代,上海柘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柘林中学的校办工厂诞生于上海奉贤县。那时候,大概谁也没有想到,这个校办工厂会成为中国成套开关设备企业的龙头之一。
随着柘中的诞生,陆仁军从一名中学物理老师变成了校办工厂的厂长。他也不曾想过,自己有朝一日能成为拥有职工近500人、年销售额6亿元的集团企业董事长。
从1988年到2018年,变化就发生在这三十年间。
说起柘中三十年来的发展,陆仁军如数家珍,而施耐德电气则是他一再提起的“好老师”和“老朋友”。陆仁军笑言,没有施耐德电气也许就没有今天的柘中,但如果没有柘中,或许也没有如今深深扎根中国的施耐德电气。
1988-1998:携手打天下
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已经进入全面改革开放时期,经济建设步伐也在不断加快。而在这个过程中,工业企业用电需求也迅速提升。然而,国内的配电设备却无法满足安全性、可靠性的基本要求。
在当时的中国市场上,还没有引入智能开关,只有热保护产品。然而,当断电或者其它故障发生时,热保护产品根本无法对用电设备起到有效的保护,许多用电企业都为此为之苦恼。
陆仁军敏锐地发现了这个巨大的市场空白,这是多么诱人的一块大蛋糕啊!可是作为一个普通的电气工厂,当时的柘中并没有可以解决用电安全的产品,陆仁军感到有些有心无力。
就在陆仁军为啃不下蛋糕烦恼时,施耐德电气出现在了陆仁军的视野里。当时的施耐德电气才刚进入中国,对于中国市场还处在“试水”阶段。而作为一个曾经的物理老师,陆仁军很清楚施耐德电气在国际电气领域的专家地位。他想,也许施耐德电气的领先设备可以助他一臂之力。
1992年,陆仁军亲自率团队“走出去”,前往法国施耐德电气总部进行考察。对于第一次在施耐德电气工厂参观的情形,陆仁军至今记忆犹新。他抑制不住激动地说,“从工艺到技术,当时的国内工厂与施耐德的差距起码有30至40年啊!施耐德当时已经用上了自动化的生产设备,而国内还在依靠纯手工制作甚至要动手锯材料。”
一番考察坚定了陆仁军与施耐德电气合作的决心。第二年,柘中一口气与施耐德电气签下了500台空气开关设备订单,这些空气开关正好可以解决陆仁军苦苦思索却始终得不到解决的国内企业用电安全的问题。
时有不少人说陆仁军胆子大,一台空气开关一万多元,要知道那还是“万元户”十分稀罕的时代!但是陆仁军坚定地认为,中国市场亟需这样的产品。
这500台空气开关订单也正式拉开了柘中与施耐德电气合作的序幕。
事实证明,陆仁军的判断是正确的,柘中与施耐德电气的首次合作非常成功,空气开关在中国市场供不应求。而此次合作,也让施耐德电气更加坚定了想要扎根中国的信心。
双方的故事变得愈发丰富起来。与国内电气知名企业共同创办数家合资工厂,与施耐德电气在产品、技术、服务等全方位交流学习……柘中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飞速发展。从1988年到1998年,柘中通过与施耐德电气在产品上的合作快速提升了自身技术水平,也敲开了当时十分空白的国内用电安全市场。
1998-2008:结下深厚友谊
跨入二十一世纪,中国经济迎来了快速发展期,柘中也迎来了企业发展的旺盛期。伴随着市场需求的复杂化、多元化,柘中与施耐德电气的合作不再是简单的买和卖,而是由施耐德电气提供产品和技术后,由柘中融合成综合解决方案再提供给终端客户。
柘中也正式引进了施耐德电气多种类型的产品,并在数百个项目中成功应用。陆仁军打趣道,如果说施耐德电气是一个好厨师,可以做出美味的菜肴,那么柘中就是一个优秀的餐厅老板,将佳肴搭配成一桌桌盛宴,从而尽可能满足客户的需求。
在国家重大活动和重要基建项目中,已随处可见柘中的身影,比如服务上海APEC会议、世博会等重要会议。以上海世博会为例,90%以上的配电设备和材料都由柘中提供,而柘中使用的都是施耐德电气的产品。说起服务世博会的经历,陆仁军自豪地说:“大家都说世博会三类人必不可少,保安、武警和我们。因为我们都是为世博会安全举办保驾护航的人。”
柘中在客户端对施耐德电气产品的深度应用,也帮助施耐德电气更加了解中国市场的客户需求,从而贴近中国市场。客户端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且企业客户的需求相对比较定制化,有了柘中的帮助,施耐德电气不需要逐一去识别,就可以直接获得关于客户想要什么,进而需要做哪些核心技术改进的反馈。
多年的合作,让柘中和施耐德电气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从1998年到2008年,柘中大量引进施耐德电气的技术,服务于快速发展的国内市场,也就此奠定了中国成套开关设备企业领先地位。
2008-2018:从量变到“智”变
2010年,中国GDP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与此同时,随着开发建设的步伐放缓,配电设备行业也进入了产能过剩阶段,许多销售额上亿的企业都难逃被兼并收购或者关掉的命运。得益于长期积累下来的口碑,市场对柘中的认可度比较高,但行业已经饱和,要想实现持续的发展,必须转型升级。
随着陆仁军年岁渐长,自2006年起,陆仁军的儿子蒋陆峰开始担任公司总经理。与他的父亲一样,蒋陆峰同样有着创新的基因和敏锐的嗅觉。他看到了配电智能化的趋势,就着力推动柘中与施耐德电气在智能配电方面的合作,一起帮助众多国内配电行业客户完成了数字化转型。正是这一决策,使得柘中在行业成熟期仍能持续获得稳定的业务增长。
比如在智能配电合作中的 EcoStruxure? Power 智能配电系统的标志性应用——矗立于北京CBD的中信集团总部大楼“中国尊”。
“中国尊”总高528米,建筑层数地上108层、地下7层,建成后将是北京第一高楼。传统的配电系统需要大量的人力成本做运行维护,比如与之相距不远的央视大楼的配电系统需要500人来维护,上海陆家嘴环球金融中心配电系统也需要180人来维护,而 EcoStruxure Power 智能配电系统则可以大大降低人工成本,而且运行更安全、可靠,维护更高效、便捷,可以实现数字化互联互通。
过去的十年,柘中与施耐德电气共同推动中国配电行业走向智能化时代。
着眼未来,陆仁军再三强调,最重要的是创新,“一个企业没有创新,包括管理、技术和销售模式上的创新,否则是活不了的。”
而在这个过程中,陆仁军还是希望能与施耐德电气继续携手同行,包括如何掌握一些核心技术、生产一些元器件。他坦言,过去正是得益于施耐德电气技术上的不断支持,柘中的技术也在不断提高,“20年前的手工操作现在基本上是自动化操作了”。
说起26年与施耐德电气同行的过程,陆仁军感慨那是一种“老朋友”的感觉。据他回忆,从柘中第一次去施耐德电气法国工厂考察,到之后的二十多年间不断地前往考察学习,施耐德电气的管理层从来都是毫无保留地教中方考察团,还直接将相关的图纸、参数都提供给学员们。在世界领先企业直接体验学习使柘中的员工们进步飞快。
陆仁军把柘中与施耐德电气合作的发展战略称之为“与巨人同行”,通过合作便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学习和依靠巨人的技术来发展壮大自己。与此同时,施耐德电气从与柘中的合作中感受到中国市场的巨大需求,从而坚定了进一步扎根中国的信心。
“朋友之间,都是毫无保留的。”陆仁军表示。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施耐德能源大学
返回版块1972 条内容 · 124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从断路器生产商到数字化领导者 施耐德电气中国进阶之路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与此同时,已经在中国扎根31年的施耐德电气也正在为参展进口博览会进行有序的准备,将以“赋能新城市,共享新时代为主题,以城市为应用场景,展示基于物联网的创新架构 EcoStruxure,探索新时代下的数字化潜力,赋能新城市建设,支持中国形成全面开放改革新格局,向中国和世界分享数字化创新成果。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3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回复 举报
回复 举报